藝術療遇|拒絕他人投射厭惡~聊PUA精神操控與複雜性創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2024-54

2024-54



投射厭惡的好處


想想看這句微妙的話「恐同即是深櫃」,其中的假設是,一般而言,別人是不是同志與我們並無關係;如果我們特別厭惡同志,是否代表其實是在否定自我、不能接受自己的性向?所以才把這種自我厭惡(陰影)投射到別人身上?(注意,這只是假設;我只是覺得這個例子最清楚)


投射有個莫大的好處,那就是,不用去辨識「厭惡感」的來源;千錯萬錯都是別人的錯,不只跟自己沒有關係,甚至可以光明正大去攻擊他人、除之後快。


畢竟,討厭別人, #總比討厭自己舒服吧?這是一種多麼便利的「 #情緒淨化」功能!就像把內在的嘔吐物吐到別人身上,這樣自己就輕鬆了、乾淨了~。


最近我都在寫這種負面情緒的投射,整理如下:

*霸凌&情緒宣洩(第44篇)

*你對我沒有用(第50篇)

*語言暴力亦有邏輯(第52篇)

*嫉妒、自卑、正念(第53篇)


/


童年創傷使人容易自責


由於我自己有「#複雜性創傷」的狀況(驚恐反應比較明顯),所以對於他人的指責會特別敏感(尤其是我無意間做錯事時)。大致會有這兩種反應:


(1)「#內化」他人的想法與情緒:

討好型/關係依賴型的人,缺乏價值感與界線,容易吸收他人的指責與憤怒。通常這是他們從小學到的生存模式(參考薩提爾&4F複雜創傷因應類型)。


(2)「自我指責」

不只做錯事會自責;即使他人沒有指責,但當事人也很容易「自我歸因」(都是我的錯),然後產生「#毒性羞恥」與「過度自我批判」。這兩者的雙重螺旋會不斷循環,使人彷彿萬箭穿心。


問題是,真的都是當事人的錯嗎?那個錯真的有那麼嚴重嗎?應該遭受人身攻擊或承受情緒宣洩嗎? #難道其他人都不用為自己負責嗎?!


我印象最深的是讀到歐普拉寫的一句話,大意是「我簡直分不出自己跟門口的腳踏墊有何差別」(任人踐踏之意)。


這就是低自尊的人會遭遇到的,因為缺乏自我保護的力量,所以被人欺負時難以因應;因為無法抵抗傷害,所以自保能力又更被破壞。這是一個與創傷有關的惡性循環(想想那些離不開家暴者的人們)。


所以複雜性創傷列出這五個療癒階段:

(1)認知:學習創傷知情&正念

(2)認知:學習如何縮小內在批判

(3)哀悼:面對童年的失落

(4)哀悼:培養內在父母(自我關懷、自我捍衛)

(5)哀悼:面對核心的遺棄憂鬱

(引自《第一本複雜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自我療癒聖經》)


如果我們不知道內在住著什麼樣的「鬼」,就不知道如何辨識他、預防他、因應他。由於心靈創傷無法用肉眼看見,所以很容易被忽略與誤判(比如被當作懶惰、憂鬱)。所以 #第一步就是認識創傷。


回到前面的例子,就是認識到自己「正在」認同他人的指責,而且也「正在」攻擊自己;同時慢下來去感受自己的心/內在小孩,那份「羞愧、恐懼」是如此令人痛苦…誰能救救自己?


首先就要透過「正念」,協助自己停下自我攻擊的內在聲音,取代以安撫的言語,比如「寶貝,深呼吸,沒事的,你現在是安全的,我會陪著你,那些情緒等一下就過去了」,並輔以各種安定身心的方式(比如蝴蝶擁抱法)。


等情緒腦冷靜一些,才能啟動理性腦。可以去檢視壓力源,以及非理性的想法(但這不是必要的,畢竟這很耗腦;而且有時沒有具體的事件);或者就直接幫自己安排更多的正向活動(比如找可靠的人聊天,或者出門散步)。


/


PUA精神操控的運作


我真正要說的是,「投射厭惡」與「內化指責」都是一種自我保護本能。


有人覺得「攻擊別人」可以讓自己舒服;另一類人則覺得「自我攻擊」可以讓自己和別人舒服——因為覺得自己太糟糕了,所以必須獲得「 #懲罰」,才有機會被他人原諒或接納…?


但我必須說,之所以會攻擊你的人,本身是比較自我中心(自戀人格)與外在歸因的人(他沒錯,是你錯;他沒有不好,是你不好)——這就是他們的生存之道,不可能輕易改變;對他們而言,也沒有必要改變。


所以,就算他們表面原諒你…那也是希望你這個沙包可以被使用久一點…。就算他們表面(施捨)同情你…那也是覺得你的痛苦本來就是應該的, #代表你有乖乖認錯反省、認同他們的精神操控。你的痛苦代表你在懺悔,淨化自己的罪惡(啊,又聯想到邪教運作…)。噹噹噹,成功達成PUA的循環(先貶低後操控)。


老實說,毒性羞恥真的令人滿痛苦的,會使人覺得「我不配存在」,很容易使人能量耗盡,陷入「我不應該存在;如果沒有我就好了」的憂鬱想法。所以如果對方願意原諒自己…怎不令人感激涕零哈哈哈😱?!


然而,處於低谷的時候,就是 #最需要愛的時候;需要真實無條件的愛,而不是那種「裹著糖衣的毒藥」。


列出我前幾天寫的:

*善用正向聚焦,面對深層的自卑情結(第43篇)

*成為有能量自保、有能量祝福的人(第45篇)

*愛是無盡耐心,拓展慈悲(第47篇)

*止觀面對內在衝突&情緒浪潮(第49篇)

*無意義感與自我救贖(第50篇)

*氣勢不能輸,要保護自己!支持自己!(第51篇)

*陪伴者的傷與療癒~停止自我犧牲(第52篇)


總之,這一切都是複雜性創傷知情的基本內容,是讓自己停止受傷與自我傷害的開始。


無論遭遇過什麼,無論是否還能感到希望…哪怕下一刻就不想活了,我還是希望,每個人在絕望時都能找到可靠的人說一說。說出來可能不會改善什麼,但是至少感到他人的善意與溫暖… #每個人都值得感受那種無條件的關懷。


*衛福部的安心專線1925(依舊愛我),24小時接線


以上,祝福大家~歡迎幫我按讚、留言、轉貼,感謝支持!✨


PS.這幅畫有一個半成形的愛心


By最近都寫出超乎想像內容的夜希

2024/2/29


––


🍀線上畫聚|3/17正念三角動態覺察(公益31)

https://reurl.cc/77lgol

🍀社團|夜希陪你藝起玩畫~生命即創作

https://reurl.cc/VDRz2Q


––


🏳️‍🌈夜希的談心空間🏳️‍🌈

~涵容陰影,常懷希望~


|藝術療遇|牌卡諮詢|催眠陪伴|

|雙性戀真人書|

https://linktr.ee/live_enlight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夜希的談心空間的沙龍
15會員
104內容數
藝術連結內在與外在世界,協助遇見自己,啟動自我療癒。夜希從2013年開始接觸表達藝術,2021年完成直觀式歷程繪畫專訓,開始分享創作札記。創作沒有真正完成的一刻;它會跟著生命旅程而發展,融入日常生活的靈感與煩惱,直到最後時刻我們才會知道:到此一遊,留下什麼,帶走什麼。
2024/03/31
如果無法說服自己相信希望,就不要用力勉強吧。此刻就是覺得疲累茫然悲傷,那就陪伴自己好好悲傷吧,這也是一種愛;這就是愛了。
Thumbnail
2024/03/31
如果無法說服自己相信希望,就不要用力勉強吧。此刻就是覺得疲累茫然悲傷,那就陪伴自己好好悲傷吧,這也是一種愛;這就是愛了。
Thumbnail
2024/03/30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2024/03/30
學習知識是一回事,用生命把知識消化與內化,那又是另一回事。一切往外的努力,都必須同時向內——穩定的身心能量是一切的基礎。
Thumbnail
2024/03/26
也許人永遠沒有真正準備好的時候…但是至少, 我想要盡我所能去努力,這也是為了我自己。
Thumbnail
2024/03/26
也許人永遠沒有真正準備好的時候…但是至少, 我想要盡我所能去努力,這也是為了我自己。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每次遇到女生來門診或是諮詢,不管是劈腿、家暴、分手、離婚或是任何情感探索,個案結束之後,我都得花上更多的時間自我療癒。 也許我只能在旁邊默默的遞面紙、聽妳們說說話.. 如果拋開心理師的責任,我大概會抱著妳們一起大哭。
Thumbnail
每次遇到女生來門診或是諮詢,不管是劈腿、家暴、分手、離婚或是任何情感探索,個案結束之後,我都得花上更多的時間自我療癒。 也許我只能在旁邊默默的遞面紙、聽妳們說說話.. 如果拋開心理師的責任,我大概會抱著妳們一起大哭。
Thumbnail
那份愛情是一種病 一種與我的憂鬱劃上等號的病
Thumbnail
那份愛情是一種病 一種與我的憂鬱劃上等號的病
Thumbnail
所謂「生命的禮物」已經贈與你了,快樂是你的,苦痛也是你的—— 如何因應也在於你(然後稱之為自由意志)。
Thumbnail
所謂「生命的禮物」已經贈與你了,快樂是你的,苦痛也是你的—— 如何因應也在於你(然後稱之為自由意志)。
Thumbnail
最近,在陪伴一位因遭逢重大失落而引起憂鬱到後來恐慌急性發作的朋友,一路走來,感觸良多 多年來,因為糾結於心中那份”不可得”以及一路走來的錯誤決定而心情低落,暴躁易怒,再加上較為固執和不知變通,使得身邊的人紛紛走避,又因為對身心科的排斥及情緒療癒的懷疑及不信任,認為靠大量健身及轉移目標,就可改善,殊
Thumbnail
最近,在陪伴一位因遭逢重大失落而引起憂鬱到後來恐慌急性發作的朋友,一路走來,感觸良多 多年來,因為糾結於心中那份”不可得”以及一路走來的錯誤決定而心情低落,暴躁易怒,再加上較為固執和不知變通,使得身邊的人紛紛走避,又因為對身心科的排斥及情緒療癒的懷疑及不信任,認為靠大量健身及轉移目標,就可改善,殊
Thumbnail
人要能好好存活,有時需要「既純真又世故」,既能保護自己不被複雜擊倒,也能支持自己保有單純的信念。
Thumbnail
人要能好好存活,有時需要「既純真又世故」,既能保護自己不被複雜擊倒,也能支持自己保有單純的信念。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或許你也有過類似經驗,在一段關係中,無法認同對方的說法或做法,可是害怕傷害到對方,不敢說出口;對於對方無理的要求,雖然內心深處知道自己並不願意,可是害怕拒絕會使關係生變,因此假裝欣然接受。「沒有界限的善良,成了討好,以卑微隱忍和順應,來迴避不想面對的衝突,讓人總是失去自我、在關係裡受傷受苦。」
Thumbnail
關於「 寬恕」的課題,在每一個痛苦的當下、每一個不敢去細想的當下、 每一個盡力去涵容的當下…我付出超乎原本所能做到的極限,我做到了;即使結果證明依然不夠好,但我用生命盡力了。
Thumbnail
關於「 寬恕」的課題,在每一個痛苦的當下、每一個不敢去細想的當下、 每一個盡力去涵容的當下…我付出超乎原本所能做到的極限,我做到了;即使結果證明依然不夠好,但我用生命盡力了。
Thumbnail
你有說不出口的難過和痛苦、壓抑的憤怒,或是被埋藏的委屈悲傷、愧疚感?這些情緒是一道道隱形傷口,需要有人輕柔觸及才能真正癒合。
Thumbnail
你有說不出口的難過和痛苦、壓抑的憤怒,或是被埋藏的委屈悲傷、愧疚感?這些情緒是一道道隱形傷口,需要有人輕柔觸及才能真正癒合。
Thumbnail
即使在你最難受與混亂的時候…還是要嘗試讓自己能夠抒發、同在、覺察、整理。 如果對自己的愛不足夠,是不可能hold住自己…不可能 #願意正視自己的痛苦。 如果說我人生只能走到這刻,那我的墓誌銘大概會這樣寫吧?「埋在此處的人,這輩子已經盡力陪伴自己的痛苦」。
Thumbnail
即使在你最難受與混亂的時候…還是要嘗試讓自己能夠抒發、同在、覺察、整理。 如果對自己的愛不足夠,是不可能hold住自己…不可能 #願意正視自己的痛苦。 如果說我人生只能走到這刻,那我的墓誌銘大概會這樣寫吧?「埋在此處的人,這輩子已經盡力陪伴自己的痛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