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分享】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游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 書籍名稱: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游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
raw-image
  • 書籍分享:
人類的平均壽命短到離譜,少到嚇人,小氣到不給面子。

這是書中的其中一段話,所以其實想要傳遞給大家一個想法,叫做「人生有限」。

以平均年齡80歲而言,每個人大約有四千多個星期可以活,如果你很幸運活到90歲,那可能會有四千七百個禮拜可以活。

通常大家聽到「有限」兩個字的時候,都一定是想著「我要好好利用它」。

但書中提出了一個想法—當你越想掌控時間、你越掌控不了他。當你越想要有效率,你反而會更沒效率。

在現代人的生活當中,「時間管理」成為了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市面上有非常多的書都在告訴你要如何控制時間、有效利用時間,但這本書並不是想要告訴你如何時間管理,他想分享的是「當你放下的越多,你才會越輕鬆」。

像作者有提到一個我覺得蠻有道理的事情,隨著科技現在越來越進步,讓我們生活更加方便,那我們有因此變得更有餘裕?還是更加焦慮呢?

答案是:更加焦慮。

在現在的社會中,當科技進步、網路越發達時,所帶來的其實並不是更多的餘裕,而是讓人忍不住加快自己的腳步,進而帶來了龐大的焦慮以及緊張,多數人都陷入了「效率陷阱」裡面—越想要有效率、就會越焦慮。

其實月餅在職場上也有碰到類似的問題,月餅的工作是需要非常多考試的,以前我總想著趕快考完趕快結束,一次考兩個應該也還好。但是當發現增加自己的效率之後,主管好像反而會塞更多工作給我,導致我即使加快速度考試了,也沒有想像中多了許多餘裕。

好像反而隨著效率增加,我完成的事情多了,可是我代辦事項也增加了,而我的餘裕依然沒有增加...

所以如果你和我一樣有同樣的焦慮、同樣的煩惱,非常歡迎你可以借閱這本書來看。


書中還有提到蠻多有關於對時間的看法,像是「我們不曾擁有時間」、「面對有限性」等,這個有興趣大家都可以在更加深入去認識。

但我想分享的是作者給的一些建議方法,希望也可以幫助到正在焦慮的你。

一、耐心的重要性

大概現在點開line三秒內貼圖跑不出來,應該就會有一堆人打電話去客服或是開始不耐煩起來。這其實是因為越快速的生活步調,其實帶給人的壓力也會增加,所以作者有提出「培養自己的耐心」,是一種可以更加游刃有餘的方法。

像書中有提到一名教授要求學生去美術館盯著一幅畫三小時,過程中不能拿手機、不能做其他事情,只能單單地盯著那幅畫。

我覺得這是一個有趣的試驗,因為光用想的我就覺得自己做不到了。可是上完這堂課的學生幾乎都回饋「剛開始會不耐煩、覺得為什麼要選這堂課,可是隨著時間一久,慢慢發現畫中我們本來沒有注意到的事情..」,其實很多事情,真的都需要「耐心」。

書中有提到耐心的三原則:

  1. 讓自己喜歡遇上問題:生活是處理一個又一個問題的過程,每個問題需要花多少時間就花多少時間。未雨綢繆有限,更應該要做好面對意外的心理準備。去接受、去放下,不要去逃避,這樣才能減少焦慮。
  2. 聚沙成塔:每天分配固定的時間做事情,不要因為狀態好就多做,因為研究顯示急著多往前做的原因有很大一部分隱含著尚未完成帶來的不耐煩,覺得不夠有生產力,擔心不會再有這麼理想的工作時間。停下來,可以強化耐心肌肉,有能力一次又一次回去執行計畫,才能維持生產力。
  3. 原創性通常位於非原創性遙遠的另一頭:在人生許多領域,既有文化給我們的壓力是必須開創獨特的方向。為了追求刺激、原創,拋棄許多傳統的選項。然而如果你永遠以這種方式突破傳統,同時也是在奪走讓自己體驗其他事物的可能性。唯有先耐心走過前人走過的路(當然,爛路就別走了),才可能接觸到更豐富的獨特型態。

在最後一章作者有提出五個問題,也分享給大家,透過問答的方式幫助大家可以更加了解自己。

  1. 在生活或工作的哪一個部分,你目前追求的是安逸,但其實需要稍微走出舒適圈?
  2. 你是否要求自己達成不可能的生產力或績效,或是用那種標準來評判自己?
  3. 你在哪些方面必須接受你就是你,你當不來心中認為該當的那種人?
  4. 在人生的哪些領域你依舊不敢出擊,想等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之後再說?
  5. 如果不必管某件事情有沒有用,你會如何改變度過一天的方式?



作者在附錄中也有提出坦然接受「生也有涯」的十種工具:

  1. 採取定額的生產力策略
  2. 按部就班完成、一個一個來
  3. 事先決定好哪些事情要砸鍋
  4. 把注意力放在已完成事情上、不要放在代辦事項
  5. 做好事也要集中火力
  6. 使用只有單一功能的無趣科技
  7. 在柴米油鹽醬醋茶中尋找新鮮感
  8. 在人際關係中當個好的「研究者」
  9. 隨手行善
  10. 練習什麼都不要做。


希望透過上面的分享,都可以幫助到閱讀這篇文章、閱讀這本書的你❤️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mooncake的沙龍
19會員
75內容數
歡迎大家來到mooncake沙龍。 這裡最主要是分享閱讀、理財、情侶日常分享,目前還沒有固定方向,希望大家都可以不吝嗇提出建議,我們會超級感謝大家的❤️
mooncake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4/19
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提供一套整理方法,幫助讀者整理工作空間、電子郵件、人脈,讓生活更輕盈。文章分享了書中幾個整理方向:確認整理心態、一口氣整理完、選擇留下心動的物品、留些空白給自己、整理人脈。作者運用書中方法整理房間和手機資訊,成效顯著,推薦給想要提升工作效率、簡化生活的讀者。
Thumbnail
2025/04/19
近藤麻理惠的《怦然心動的工作整理魔法》提供一套整理方法,幫助讀者整理工作空間、電子郵件、人脈,讓生活更輕盈。文章分享了書中幾個整理方向:確認整理心態、一口氣整理完、選擇留下心動的物品、留些空白給自己、整理人脈。作者運用書中方法整理房間和手機資訊,成效顯著,推薦給想要提升工作效率、簡化生活的讀者。
Thumbnail
2025/04/08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平衡年輕時的體驗投資與未來的財務安全。作者建議年輕人應善用借貸,在年輕時透過投資體驗提升人生價值,例如學習技能、旅遊等,並在中年時注重儲蓄投資,讓複利增值資產。文章強調健康的重要性,並建議提早規劃人生願望清單,以最大化人生體驗與財富累積。
2025/04/08
這篇文章探討如何平衡年輕時的體驗投資與未來的財務安全。作者建議年輕人應善用借貸,在年輕時透過投資體驗提升人生價值,例如學習技能、旅遊等,並在中年時注重儲蓄投資,讓複利增值資產。文章強調健康的重要性,並建議提早規劃人生願望清單,以最大化人生體驗與財富累積。
2025/03/14
月餅小姐的衣櫃滿了!整理衣櫃的過程中,她思考如果衣櫃只能剩下十件衣服,會怎麼選擇?這個想法讓她快速且開心地丟掉許多衣服,最後整理出兩大袋衣服捐出,並感到意外的滿足與神清氣爽。文章探討斷捨離的理念,說明減少物品反而能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2025/03/14
月餅小姐的衣櫃滿了!整理衣櫃的過程中,她思考如果衣櫃只能剩下十件衣服,會怎麼選擇?這個想法讓她快速且開心地丟掉許多衣服,最後整理出兩大袋衣服捐出,並感到意外的滿足與神清氣爽。文章探討斷捨離的理念,說明減少物品反而能提升幸福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現代人總覺得時間不夠用,但人生真的只有4000個禮拜而已,《人生4千個禮拜:時間不是用來掌控的,直面「生命的有限」,打造遊刃有餘的時間運用觀》告訴我們,時間有限的事實,與其逃避,不如直視。學習放下掌控,專注於重要的事情,才能在有限的時間裡,活出更精彩的人生。
Thumbnail
金句:時間管理的高手,不是事事做到,而是會忽略和抵抗誘惑。 《四千週》的書名來自一個計算:如果一個人能活到80歲,那麼他的一生大約只有四千個星期。這個數字使我們對時間的有限性感到震驚,進而提醒我們要更珍惜和有效利用每一個當下,避免浪費時間在無謂的焦慮和過度追求效率上。
Thumbnail
金句:時間管理的高手,不是事事做到,而是會忽略和抵抗誘惑。 《四千週》的書名來自一個計算:如果一個人能活到80歲,那麼他的一生大約只有四千個星期。這個數字使我們對時間的有限性感到震驚,進而提醒我們要更珍惜和有效利用每一個當下,避免浪費時間在無謂的焦慮和過度追求效率上。
Thumbnail
一、一句話形容本書: 別把時間當成享樂的藉口, 運用節奏討回生命厚度成為時間富翁。 二、三個書中重點: 1.#運用時間節奏調節行動: 步調、心情與行動是如此密不可分。 2.#日常從容生活找出與工作的平衡點: 意志力和注意力、善行一樣, 你越是施加壓力或刻意發揮, 崩潰的速度
Thumbnail
一、一句話形容本書: 別把時間當成享樂的藉口, 運用節奏討回生命厚度成為時間富翁。 二、三個書中重點: 1.#運用時間節奏調節行動: 步調、心情與行動是如此密不可分。 2.#日常從容生活找出與工作的平衡點: 意志力和注意力、善行一樣, 你越是施加壓力或刻意發揮, 崩潰的速度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類對時間的掌控與焦慮,提及哲學家的見解以及現代生活中,如何重新審視休閒與工作的關係。作者分享了個人經驗,強調設立清晰的時間界線與放鬆心態的重要性,並提出與時間和平共處的策略,幫助讀者擺脫惶恐,享受每一刻。文章旨在讓人意識到,真正的掌握時間不是控制,而是學會放下,以找回生活的質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人類對時間的掌控與焦慮,提及哲學家的見解以及現代生活中,如何重新審視休閒與工作的關係。作者分享了個人經驗,強調設立清晰的時間界線與放鬆心態的重要性,並提出與時間和平共處的策略,幫助讀者擺脫惶恐,享受每一刻。文章旨在讓人意識到,真正的掌握時間不是控制,而是學會放下,以找回生活的質感。
Thumbnail
是否曾經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沒有更多時間賺錢、也沒有更多時間玩樂、一天總是不知不覺就過了,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又好像什麼都沒做,因此開始檢視自己的時間管理哪裡出了問題? 本書將告訴你時間是什麼、時間管理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我們面對時間該有的合適態度。
Thumbnail
是否曾經有時間不夠用的感覺? 沒有更多時間賺錢、也沒有更多時間玩樂、一天總是不知不覺就過了,好像做了很多事情、又好像什麼都沒做,因此開始檢視自己的時間管理哪裡出了問題? 本書將告訴你時間是什麼、時間管理對我們的影響以及我們面對時間該有的合適態度。
Thumbnail
Heibon近期讀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曾有大段時間執著「效率」、「產出」、「成本」等等社會科學用詞的Heibon給出很棒的思考方向。作者在書中提出一種獨特的時間管理哲學,深刻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使用以及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Heibon近期讀了一本書《人生4千個禮拜》,對於曾有大段時間執著「效率」、「產出」、「成本」等等社會科學用詞的Heibon給出很棒的思考方向。作者在書中提出一種獨特的時間管理哲學,深刻探討人類對時間的使用以及生命的意義。
Thumbnail
四千個禮拜大約等於 80 年的時間,是現代的人高機率可以活到的歲數,相較於古代的人,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並且擁有科技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事情。然而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依舊每天被工作追趕,待辦清單永遠沒有清空的一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直沒有進展,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四千個禮拜大約等於 80 年的時間,是現代的人高機率可以活到的歲數,相較於古代的人,我們擁有更多的時間,並且擁有科技幫助我們更有效率地完成事情。然而身處 21 世紀的我們,依舊每天被工作追趕,待辦清單永遠沒有清空的一天,自己真正想做的事一直沒有進展,為什麼會這樣呢?
Thumbnail
一個人若順利活到80歲,頂多也只能活4000多個禮拜。但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我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很多人在那之前,就已經提前登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不可能體驗世間所有的事物。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又該優先去做哪些事呢? 之所以稱《人生4千個禮拜》為一本反時間管理的書,是因為很多著名的時間管理
Thumbnail
一個人若順利活到80歲,頂多也只能活4000多個禮拜。但也沒有任何人能保證,我們能夠活到那個時候。很多人在那之前,就已經提前登出了!在有限的時間裡,我們不可能體驗世間所有的事物。那麼,我們到底該如何選擇,又該優先去做哪些事呢? 之所以稱《人生4千個禮拜》為一本反時間管理的書,是因為很多著名的時間管理
Thumbnail
▲切中需求的每日課題:時間有限成為每個人必得面對的問題。 ▲揚棄對時間的錯覺:人會被時間及效率困住,是因為我們假設生命最有意義的部分在未來的某一刻,卻永遠不是現在這個當下。
Thumbnail
▲切中需求的每日課題:時間有限成為每個人必得面對的問題。 ▲揚棄對時間的錯覺:人會被時間及效率困住,是因為我們假設生命最有意義的部分在未來的某一刻,卻永遠不是現在這個當下。
Thumbnail
采采說書介紹了三十幾本書以來,其中不乏增加專注力、增加生產力的書籍,因為上班幾年來,「高生產力=好的人生」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到腦海中,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覺得我們的人生應該要再應用的更有效率、要完成更多事情、把行事曆塞爆、假日也要用來進修、斜槓,如果不小心看劇看太久,內心會暗自產生罪惡感甚至覺得焦
Thumbnail
采采說書介紹了三十幾本書以來,其中不乏增加專注力、增加生產力的書籍,因為上班幾年來,「高生產力=好的人生」的想法已經根深蒂固到腦海中,相信很多人也跟我一樣,覺得我們的人生應該要再應用的更有效率、要完成更多事情、把行事曆塞爆、假日也要用來進修、斜槓,如果不小心看劇看太久,內心會暗自產生罪惡感甚至覺得焦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