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大師的腦袋在想什麼

2024/03/05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在網路上打TED 一定會跑出這則影片:Inside the mind of a master procrastinator (拖延大師的腦袋在想什麼),目前在youtube上有5118萬次觀看,是目前TED頻道最多人看的短講。


Tim Urban是人氣部落格Wait But Why的創辦人,部落格裡專門分享那些拖延的小事,在演講中,Tim用幽默的口吻和可愛的插圖來解釋拖延者和不會拖延的人腦袋結構的不同---除了都有理性決策者居住在腦袋裡之外,拖延者的腦袋居民還多了及時行樂猴與恐慌怪獸。


理性決策者負責理性分析和決策,只在乎有意義的事,擁有想像未來及做長遠規劃的能力;及時行樂猴子則負責娛樂,只在乎簡單和有趣的事。

平時日常生活都是由這兩位搶著當操控行為方向的掌舵手,當決策者戰勝時,大腦會傾向做一些對自己有幫助的事;若猴子贏了,就會做出不合時宜的享樂行為。

而恐慌怪獸平時都是沉睡狀態,直到任務期限將近、事業瓶頸、或其他危機發生時才會醒來管秩序,在快要來不及的時候,將及時行樂猴子趕跑,讓理性決策者能夠搶回方向盤、開始著手正經事。


這三個腦袋居民都是在有截止期限的情況下發揮作用,再常逃避耍廢的人,快到截止日期時,恐慌怪獸絕對會跳出來逼你行動。

但當我們面對沒有截止期限的事情,像是創業、陪伴家人、運動、照顧身體、經營關係等,很多事情短時間看似無急迫性,或因為我們還沒起頭,使其沒有明確的截止日期;因為沒有期限,恐慌怪獸永遠不會醒來督促我們,導致事情被無限期延後,最終不了了之。

更可怕的是,通常這些夢想因尚未公開,即使拖延了也不會有外人給予無形壓力,久了反而會自我麻痺,覺得無傷大雅、習以為常,最終放棄掙扎。人們在偶爾意識到自己的拖延時,容易陷入不快樂和悔恨之中,就算進而想查找改善拖延症的方法,也因為改善沒有期限而持續拖延。然而,這些沒期限的事情,將人生時間軸拉長來看,往往又很是重要。


最後,Tim放上了一張圖表,縱軸為年齡,橫軸為一年,每個格子代表一星期。若活到90歲,我們的人生就會濃縮在這張圖上,把過去的日子塗掉,或許你就會意識到時間已不知不覺地逝去,而自己曾拖延了多少的人生。


帕金森定律指出:「工作總會填滿它可用的完成時間。」


在知道時間有限的情況下,要改善拖延最好的解決方法就是賦予每個任務或目標一個期限,而且越短越好。既然拖延是常態,倒不如讓恐慌怪獸比預期更早出來制止及時行樂猴,讓決策者能順利完成任務、讓我們有更多的時間去做其他快樂或其他有意義的事。


TED talk : https://youtu.be/arj7oStGLkU

Wait but Why : https://waitbutwhy.com/

1會員
34內容數
爺爺還在世時最常跟我說的一句話是「書中自有黃金屋」,現在他走了,留下我繼續蓋房子。 如果你需要聯絡我,可以寄信到這裡:[email protected]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