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落實多元文化平等參與(上):文化如何可能?以文化人類學為進路

閱讀時間約 12 分鐘
空軍三重一村公共藝術作品─許拯人〈故鄉異人〉

空軍三重一村公共藝術作品─許拯人〈故鄉異人〉



  《文化資產保存法》(以下簡稱《文資法》)於2016年修法新增「保障文化資產保存普遍平等之參與權」,以肯定「差異」為核心的「多元」文化,強調「普遍平等參與」的必要性與可行性。然而,在高舉「多元」文化的同時,如何避免文化成為政治正確或另類民族主義情感的宣洩工具?筆者試圖從文化人類學的角度出發,探討「文化如何可能」,進而以近年文資保存的主流─「眷村」為例,探討「眷村文化」如何可能作為不同文化或族群之間對話與學習的媒介,從而落實多元文化平等參與的可能。避免「多元」文化淪為教條或多「元」淺碟的文化。


文化如何可能?以文化人類學為進路


  文化人類學所關心的,是文化與文化之間是否有共同的文化邏輯?在當今面對全球主流的資本主義與科學文化時,那些非主流文化的影響與可能性是什麼?人類學家從20世紀起,透過長期住在另一個文化社會,脈絡化的參與、觀察此群體的社會文化生活,並藉此製作「民族誌」(Ethnography,一種寫作文本,運用實地考察提供對人類社會的描述研究),了解此群體的理念與行為。以下筆者由文化人類學的5個面向(親屬、經濟、宗教、政治、歷史)探討「文化如何可能」。


親屬人類學


  我國《民法》對於親屬的認定以「血親」或「姻親」為標準(《民法》第967、969條),而「家」則是「謂以永久共同生活為目的而同居之親屬團體」(《民法》第1122條)。然而,為何親屬的認定是先天的、家的組成是親屬的?生而不養算親屬嗎?同性伴侶的組成算是家嗎?親屬與家是否有二元劃分外、後天自由選擇的可能?其中牽涉到兩個關鍵的概念,即「結構功能論」(Structural functionalism)與「人觀」(personhood)。


  人類學的「結構功能論」,認為人是在結構中被界定,而人的認同(結構)是不斷流動的(出生、移動、食物、社會交換等)。人是一個A Process of Becoming,是一個逐漸在形成你當下情境的一個過程,而不是一個本質性的存在,是互為主體性,相互參與彼此的存在所建立的關係。因此,人的認同是具有流動性的、多義性的。例如:北美原住民Kwakiutl Indians在成長過程中不斷被命名,生、心理狀態因而不斷改變。


  家在社會結構中是一個群體的基本單位,對內是家人,對外則是社會(其他的家)。以南島民族為例,家人是流著相同的DNA、吃著同一土地所種植出來的作物或共同從事生產。親屬關係(Relatedness)不僅透過生育、亦透過共食、共勞界定;透過餵食母奶、爐灶分食或土地產生同樣的血,界定兄弟姊妹。


  而人類學的「人觀」,則探討該文化人的組成、邊界、理想的人是什麼。人作為不可分割的主體是在啟蒙運動與資本主義時所發展出來的。史翠珊(Marilyn Strathern, 1941-)認為:「人是一個不斷在實踐(交換分享)的過程中重新確立自我邊界。我即代表一組社會關係(邊界)。」因此,人是可分離的(Detachable),透過特質交換,重新界定自我的特質與社會關係。


  在此人觀下,性別(Gender)意向並不是一套事先存在客觀抽象的知識,而是在實踐過程中被理解,有轉化結構與外來世界的可能。正因為性別是後天抽象被理解的、是一套自我與社會實踐而確立的過程。因此,性別並不單指生理性別,而是在不同情境下,每個人身上都有或多或少的男、女特質。


  親屬人類學中,親屬與家的想像不是不變的、單義的,而是流動的、多義的。在當代資本主義的影響下,經濟領域超越了家的存在,他者文化又如何在強勢的經濟結構中轉化既有文化,達到安身立命的可能?


經濟人類學


  經濟人類學的領域有兩個主要的理論典範:形式論(formative)與實質論(substantive)。形式論假設,人在有限的資源、手段下,會理性的追求最大的滿足。實質論(文化觀點)則假設,西方的經濟學觀點無法理解非西方的經濟現象,非西方的經濟現象,需透過非經濟的因素來理解,從當地人的觀點理解。例如:南島語族的毛利人將消費(交換)視為自己的一部分交換出去,最後會回到自己身上。消費(交換)是一個長時間的關係,背後由文化(精靈)推動。


  資本主義一方面帶入金錢、物質的轉化,另一方面將勞動以貨幣的方式交換。然而,人與人之間的關係不只建立在物與物之間量化的關係(可被物化),亦有建立在互惠關係的可能(不可被物化),如此便產生矛盾。


  馬克思的經濟決定論(economic determinism),將經濟結構區分為下層結構(生產力、生產關係,如:勞動、生產工具),與上層結構(政治、法律制度、意識形態)。認為下層結構決定上層結構,上層結構合法化下層結構。此結構使資本社會產生兩種社會特徵,即1.土地跟勞力成為商品進入市場,由市場決定價值。2.資本家透過剝削勞力,產生剩餘價值。


  當經濟學的供需率成了意識形態,便合法化了不平等的生產關係。然而,郭德烈(Maurice Godelier, 1934-)認為:「經濟決定論應放在每個社會的脈絡去看,每個社會有不同的制度在規範生產關係。」例如:當外來的作物生產進入了東埔社布農人的鄉民社會(peasant society,或稱農民社會,由鄉民所構成的社會型態),不同作物的特性便會與當地的信仰結合,進而影響其生產意願。


  在黃映慶的〈作物經濟和社會東埔社布農人例子〉中觀察到,1966 年以前東埔社並沒有布農人種植經濟作物,1966 年才開始種植番茄。而喜歡種番茄的主要原因是,番茄的種植與他們原先小米的種植有許多雷同,如以刀耕火耨方式來種、種植前由長老舉行向上帝(Dehanin)祈禱祝福的儀式等。如此,番茄便與原先種植小米有關的精靈(Hanidu)信仰連結在一起(Hanidu獲得天的肯定),成為儀式作物。然而,1985年以後,東埔社布農人所種植的茶卻無法成為儀式作物,原因在於種茶者不找聚落其他的人來支持或共同經營,採茶、製茶皆找平地漢人,而整個種茶的過程已無儀式,更未按照信仰將收入奉獻给上帝(Dehanin),使得聚落其他人並不認為那是種茶者的個人成就(無法肯定自我Hanidu的力量)。不肯在上帝及社會大眾面前承認他賺的錢,所以上帝不會讓這個人保有他的錢,他的錢會吃藥吃掉(不幸的,收入最好的種茶者後來真的生病了)。


  經濟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經濟是一種家(的基礎、土地的力量)的實踐,是一種跟土地神靈間建立關係的過程。資本主義的經濟模式透過當地創造性的主體融入當地文化:主體向外部擴展了自我→主體意識到這個外在物(資本主義)在自身之外的事實,並且不滿足於這種分離→以不滿足作為動力,重新結合外在物進入主體,主體透過這個結合的過程而被轉化。


  文化認同是動態的過程、是權力展現的場域,充滿競爭、協商、再創造的可能性,而這背後更牽涉到當地的宇宙觀─宗教。


宗教人類學


  社會有結構的矛盾與衝突,需透過儀式(生命、治病、朝聖)解決。葛拉克曼(Max Gluckman, 1911-1975)認為:「儀式可讓社會不同群體各自表達他們的需要,達到社會整合。」因為儀式具有Communites(存在、制度、規範)共融的特質,藉由儀式跟結構不斷對話,使人避免分割而成為完整的人。


  格爾茨(Clifford Geertz, 1926-2006)認為:「宗教是一套象徵體系,它發揮作用以在人們心中建立強大、無所不在、與長久持續的情緒與動機,這是藉由提出一些概念,說明一套普遍的存在秩序,並且將這些概念包裝在一個真實性的氣氛之中,以使得這些情緒與動機看來格外真實。」


  然而,如何進入到他者文化的象徵體系?西方人在看待人的認知時,著重在語言的分析。儀式卻表達了語言所不能表達的,儀式的終極關懷在解決人的存在問題。斯珀伯(Dan Sperber, 1942-)認為:「要真正進入象徵研究,要進入當地人的認知方式,即認識當地的宇宙觀。」


  例如:藉由進入當地人的認知方式,認識巫術與科學的共通性,即面對未知、作為達到目的的手段。巫術的合理性在於,做為解決問題的工具(如:造船、園藝),是實踐而非思考;如同實用主義的「有用就是真,真就是有用。」在不同情境,皆可解釋,以此選擇對自己最有利的解釋。


  涂爾幹(Durkheim, 1858-1917)認為宗教是集體的表徵。馬凌諾斯基(Malinowski, 1884-1942)則認為宗教起源是個人的需要。無論宗教是集體或個人的,宗教即是目的本身。藉由宗教(儀式)創造超越的秩序,透過象徵的暴力,整合、抵抗、轉化對立(外來)的力量(如前述東埔社布農人的上帝Dehanin)。


政治人類學


  政治人類學試圖建立一套帶有普遍性的政治行為學科,尋求人類的各種政治行為在各種制度、歷史和地理環境下的共同性。韋伯(Weber, 1864-1920)認為權力有3種,即個人魅力、傳統與當代官僚體制。領導者(權力)之所以能夠成為領導者,因為其符合文化對權力的期待,背後是文化的世界觀、宇宙觀。


  巴特(Barth, 1928-2016)認為:「民族主義在一定程度上只是國家所製造的文化,而從這個角度加以研究,族群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依據文化差異而產生的政治組織。」


  民族主義建立的基礎在於:1.印刷術的出現,召喚了一群命運共同體(如報紙、小說,在消費、閱讀、想像超越人們對另一共同體不尋常的信息)。2.資本主義將語音差異方言固定下來(如英、法、德語)。


  權力是一種道德、知識的實踐。權力關係亦是不斷改變、動態的。當代有權者因其財富未分散給他人,於是人民對領導者產生不信任。文化的差異(多重性)使得文化對每個人都有意義,每個人都可詮釋(重新賦予活力的過程),讓文化更加立體與動態,使得文化在變遷中,不一定會消失。而歷史是否就是在權力的凝聚與擴散之間來回?


歷史人類學


  歷史人類學研究文化在變遷當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世代相傳的思維方式如何影響變遷,呈現當地人的歷史經驗與歷史意識。


  歷史若是真理,是宛如柏拉圖哲學般認為,有絕對真理的存在,並能夠喚起真理。還是如亞里斯多德哲學般認為,藉由不斷學習、形塑自我,能夠重新界定真理。


  權力是不斷協商(幽微不明)的過程,非固定的狀態。然而,歷史不單單是在權力的凝聚與擴散之間來回。在原有社會文化與新世界相互影響、改變下,歷史透過與當地「人觀」結合,不斷在日常實踐的過程中以制度化的方式,賦予儀式、事件、空間、人觀等新的詮釋與意義。


  台大哲學系苑舉正老師認為:「所有事實的出現,重點不是事實的真假,而是事實被接受的程度。事實被接受的關鍵就是有否形成論述。誰擁有權力,就能寫對他有利的歷史。……在事實的認定當中,既然沒有絕對真理,只有相對的情緒,情緒的解釋成為了今天的歷史。」


  然而,情緒的解釋非無限的,而是須源於文化基本結構(脈絡)。所有歷史上的事件都會不斷改變自身的存在(結構),也會讓這些事件改變自己。唯有透過謙卑的態度與協商的過程,改變、轉化外來的力量,才有創造公平情境、超越秩序的可能。


小結 


  文化如何可能?文化就是人類的自然狀態,是所有人類都具備的能力;將不同經驗,以象徵方式(語言)編碼分類,並將這種抽象概念教導給其他人的能力。


  從上述所討論的5個文化人類學面向(親屬、經濟、宗教、政治、歷史)中,發現「結構」與「人觀」貫穿其中,或者說,人觀亦是結構的一部分。人是懸掛在由他們自行編織的意義網上的動物,文化就是這些網。文化的分析不是一種探索規律的實驗科學,而是一種探索意義的詮釋性科學。如同李維史陀(Lévi-Strauss, 1908-2009)在欲建立科學人類學前,必須先認定現象的基本要素,才能據以分析。


  文化無高下優劣之分,沒有絕對區分,是互補的。不同文化背後皆有不同的脈絡情境。透過接觸、認識不同的文化,擴展了我們對同個概念的多元意義詮釋。例如:對於時間的概念,某些文化是透過事件在結構中的位置來記憶,而非物理時間。而對於空間的概念,某些社會則是靠社會結構中團體之間的關係(親疏)距離認定,如政治、年齡等。


  然而,在這強調主體意識,在這充斥假新聞、偏激與歧視言論,有權卻無責的社會,人們在感到不安全感、迷惘與恐懼改變的同時,文化是否還具有作為處理衝突的機制(情感教育、多元價值教育)?生命經驗非階序性不變的,而是多元的。以下將以近年文資保存的主流─「眷村」為例,探討「眷村文化」是否有將文化轉化、融入、平衡,讓我們在多元文化中安身立命的可能。

2020/9/9

avatar-img
48會員
576內容數
「我以為别人尊重我,是因為我很優秀,後來才明白,别人尊重我,是因為别人很優秀。」——魯迅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辯證人生 的其他內容
  我國近年來陸續修復許多哲學家與文學家等思想家的故居,如:殷海光故居、方東美寓所、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等。相較於一般的修復工程,修復思想家的故居有何不同?又思想家的文化資產是其「故居」還是其「思想」?   哲學家柯靈烏(Collingwood, 1889-1943)認為:「歷史就是思想
  「老房子在土地開發壓力下岌岌可危,老傳統在社會變遷發展中快速消逝,我們用盡各種辦法,努力保護他們,留住文化記憶與時代美感,藉以懷念祖先、傳承孩子、分享朋友。我們在日常生活,透過學校教育,傳遞老房子與老傳統的價值與智慧給孩子,也努力為這些老事物創造新價值。我們關注老房子與老傳統如何保存與發
  何謂文化資產的知識論?文化資產的存有論?文化資產的溫暖?什麼是文化資產的體系性思考?(本文所討論的文化資產非狹義〈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法定資產,而是廣義跨時空、具時間痕跡的物)   文化資產作為一個物,具有物性,即功能性與文化性。文化資產如同布希亞談論的古物,是邊緣物的一種。傳統的文
  現任成大考古所、前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的劉益昌老師認為:「台灣是只有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而沒有文化資產哲學的國家,到底要保存哪些文化資產,除了法律之外,我們有什麼方向?」筆者心裡的第一個OS是,文化資產哲學?哲學界早就在談了(語言、藝術、宗教、勞動等文化哲學、詮釋學等),中研院也有中國文
  在談都市計畫的文化資產前,必須先釐清都市計畫與文化資產的關係。在《都市計畫法》(以下簡稱《都計法》)中唯一與文化資產有關的法條是第83-1條:「公共設施保留地之取得、具有紀念性或藝術價值之建築與歷史建築之保存維護及公共開放空間之提供,得以容積移轉方式辦理」。其僅簡單說明,為了歷史建築保存
  如果你是位被劃入都市更新單元的居民,好不容易等到所有居民百分之百同意都更,並且走完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取得建造執造、拆除執照、點交、搬遷等過程,而上述這些過程大約走了9年。突然,一夕之間,都更地區被提報為文化資產,短短4個月,都更單元內的某棟建築被認定為市定古蹟。原先都更的規劃設計全
  我國近年來陸續修復許多哲學家與文學家等思想家的故居,如:殷海光故居、方東美寓所、鍾肇政文學生活園區等。相較於一般的修復工程,修復思想家的故居有何不同?又思想家的文化資產是其「故居」還是其「思想」?   哲學家柯靈烏(Collingwood, 1889-1943)認為:「歷史就是思想
  「老房子在土地開發壓力下岌岌可危,老傳統在社會變遷發展中快速消逝,我們用盡各種辦法,努力保護他們,留住文化記憶與時代美感,藉以懷念祖先、傳承孩子、分享朋友。我們在日常生活,透過學校教育,傳遞老房子與老傳統的價值與智慧給孩子,也努力為這些老事物創造新價值。我們關注老房子與老傳統如何保存與發
  何謂文化資產的知識論?文化資產的存有論?文化資產的溫暖?什麼是文化資產的體系性思考?(本文所討論的文化資產非狹義〈文化資產保存法〉的法定資產,而是廣義跨時空、具時間痕跡的物)   文化資產作為一個物,具有物性,即功能性與文化性。文化資產如同布希亞談論的古物,是邊緣物的一種。傳統的文
  現任成大考古所、前中研院歷史語言所研究員的劉益昌老師認為:「台灣是只有文化資產保存維護,而沒有文化資產哲學的國家,到底要保存哪些文化資產,除了法律之外,我們有什麼方向?」筆者心裡的第一個OS是,文化資產哲學?哲學界早就在談了(語言、藝術、宗教、勞動等文化哲學、詮釋學等),中研院也有中國文
  在談都市計畫的文化資產前,必須先釐清都市計畫與文化資產的關係。在《都市計畫法》(以下簡稱《都計法》)中唯一與文化資產有關的法條是第83-1條:「公共設施保留地之取得、具有紀念性或藝術價值之建築與歷史建築之保存維護及公共開放空間之提供,得以容積移轉方式辦理」。其僅簡單說明,為了歷史建築保存
  如果你是位被劃入都市更新單元的居民,好不容易等到所有居民百分之百同意都更,並且走完事業及權利變換計畫核定、取得建造執造、拆除執照、點交、搬遷等過程,而上述這些過程大約走了9年。突然,一夕之間,都更地區被提報為文化資產,短短4個月,都更單元內的某棟建築被認定為市定古蹟。原先都更的規劃設計全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著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怪罪某些人沒有把事情做對,然後認為解法就是某些人應該做些什麼「對的事情」。但實質的改變不會發生在表層,而表層,就是政治的舞台。
Thumbnail
  相反的,他們所捍衛的那些言論,卻是長年以來都被大眾所允許的歧視與冒犯言論。極端來說,這些歧視與冒犯言論的發言者的確也應該享有言論自由。但問題是,這些貶抑與傷害特定群體的言論,往往會創造或加強一些不友善的環境,並讓一部分的群體因此失去言論自由、甚至人身自由與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
Thumbnail
自由和平等,一個強大,另一個就不免衰亡。 文明是所有民族合作的產物,大家都有貢獻。種族之間的敵意,來自於種族之間的差異,而想要消除種族之間的敵意,唯有廣博教育。 地理、經濟、政治創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民族類型。時日久遠後,這些差異都會在環境影響下消失,北方民族在熱帶區域居住,或者南方民族跑
一、文化部(以下簡稱本部)為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鼓勵民眾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藝文扎根活動,以建立公民社會,落實文化平權,厚植多元文化價值,營造協力共好社會,特訂定本要點。
人都是互相依存的每個對象與個體
Thumbnail
以文會友-多元文化講師培力 想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國家嗎? 想讓更多人聽到新住民在臺灣的生命故事嗎? 我們將結合有趣的活動和深入的學習, 讓你成為在台上發光發熱的多元文化講師
Thumbnail
自然生態和動植物在人類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們不僅是文化的構成要素,還影響著人類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包括其符號象徵意義、對人類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的塑造影響,以及對經濟生活和文化創作的重要性。對於維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永續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我一直對眷村文化很好奇,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著台灣的習慣,是文化與語言嗎?是權力與對立嗎?是美食與金錢嗎?
Thumbnail
文化底蘊著靈魂淬鍊的美麗 每一種民族都擁有自己的獨特文化,這些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財富,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一種民族真正和期望看見的是其他民族和自己的文化傳統,相互學習其他文化的內容和智慧。身為中國人,如果孩子參加學校的文化活動,代表中國文化的元素,才是代表自己的亮點,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看著社會上大大小小的問題,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怪罪某些人沒有把事情做對,然後認為解法就是某些人應該做些什麼「對的事情」。但實質的改變不會發生在表層,而表層,就是政治的舞台。
Thumbnail
  相反的,他們所捍衛的那些言論,卻是長年以來都被大眾所允許的歧視與冒犯言論。極端來說,這些歧視與冒犯言論的發言者的確也應該享有言論自由。但問題是,這些貶抑與傷害特定群體的言論,往往會創造或加強一些不友善的環境,並讓一部分的群體因此失去言論自由、甚至人身自由與安全都可能受到影響。
Thumbnail
自由和平等,一個強大,另一個就不免衰亡。 文明是所有民族合作的產物,大家都有貢獻。種族之間的敵意,來自於種族之間的差異,而想要消除種族之間的敵意,唯有廣博教育。 地理、經濟、政治創造了文化,文化又塑造了民族類型。時日久遠後,這些差異都會在環境影響下消失,北方民族在熱帶區域居住,或者南方民族跑
一、文化部(以下簡稱本部)為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鼓勵民眾積極參與公共事務及藝文扎根活動,以建立公民社會,落實文化平權,厚植多元文化價值,營造協力共好社會,特訂定本要點。
人都是互相依存的每個對象與個體
Thumbnail
以文會友-多元文化講師培力 想讓更多人認識你的國家嗎? 想讓更多人聽到新住民在臺灣的生命故事嗎? 我們將結合有趣的活動和深入的學習, 讓你成為在台上發光發熱的多元文化講師
Thumbnail
自然生態和動植物在人類文化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它們不僅是文化的構成要素,還影響著人類的價值觀、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包括其符號象徵意義、對人類生活方式和社會組織的塑造影響,以及對經濟生活和文化創作的重要性。對於維護人類文化的多樣性和永續發展至關重要。
Thumbnail
我一直對眷村文化很好奇,他們有多大的影響力影響著台灣的習慣,是文化與語言嗎?是權力與對立嗎?是美食與金錢嗎?
Thumbnail
文化底蘊著靈魂淬鍊的美麗 每一種民族都擁有自己的獨特文化,這些文化是民族的精神財富,是民族身份認同的重要組成部分。 每一種民族真正和期望看見的是其他民族和自己的文化傳統,相互學習其他文化的內容和智慧。身為中國人,如果孩子參加學校的文化活動,代表中國文化的元素,才是代表自己的亮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