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要有儀式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清楚這是不是很多男性會遇到的問題。

但卻是我在做身心靈療癒時,很多女性會與我抱怨的問題。

其實我以前也不理解生活為什麼要有儀式感,我的生日在暑假,幾乎不會有人幫忙慶生,我家也沒再過生日,任何節日都和往常一樣,太陽東升西落又過了一天。

但在經歷了幾次分手後,某天回憶時突然發先,儀式感的本質並不是要給人情緒價值。

而是要區隔每一天的太陽起落。

日子是一張張白紙,而每天落筆的內容若必須要一樣,那麼以筆畫與字跡的不同將他們區隔。

在與那人再一起的日子,她每做一點特別的事,就多了一天可以回味,第一次出國,第一次過情人節,第一次去某個從未踏足的地方,而這些並非有伴侶才能做,自己也可以。

某天回家的路上,換一條路走,看著從未見過的街景,多一攤臭豆腐,不同的叫賣吆喝,只要這一天的體驗與昨日不同,與明日不同,就是一份儀式感。

甚至你可以開始記得生活中的每一個名詞,每天運送我上下班的,是299號公車,深夜陪伴我的是延吉街的汲舍餐酒館,一杯字字句句賦予我寧靜。

每一個標籤,每一份新鮮,都可以是屬於自己的儀式感,讓你銘記生活。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如果有伊甸園
16會員
27內容數
如果水面的倒影是另一種人生,願他有著截然不同的體驗 ig:passer_999
如果有伊甸園的其他內容
2024/03/20
不知道你是否發現,我們的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圓滑。 社群的頭像、手機的弧度,就連個性也是。 在自媒體時代因為言論、目光,稜角磨平的速度越來越快。審美也在不經意間被流量影響。過於尖銳的言論,即便是事實也容易被炎上,好一點則是被滑走不被關注,隨時會出現叮嚀 「疑有不適的內容,請謹慎觀看」。
Thumbnail
2024/03/20
不知道你是否發現,我們的世界正變得越來越圓滑。 社群的頭像、手機的弧度,就連個性也是。 在自媒體時代因為言論、目光,稜角磨平的速度越來越快。審美也在不經意間被流量影響。過於尖銳的言論,即便是事實也容易被炎上,好一點則是被滑走不被關注,隨時會出現叮嚀 「疑有不適的內容,請謹慎觀看」。
Thumbnail
2024/03/16
如果那時候我....
Thumbnail
2024/03/16
如果那時候我....
Thumbnail
2024/03/12
不知道未來是什麼的時候才有未來 生命的意義是 你腳踩在哪 看向哪 你就是意義本身
2024/03/12
不知道未來是什麼的時候才有未來 生命的意義是 你腳踩在哪 看向哪 你就是意義本身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在面對生活中的「應該」時,我們常常感受到壓力與不快樂。這篇文章探討瞭如何通過自我對話及敘事治療來解構內心的期待,讓我們有能力做出選擇,而非被逼迫遵循主流價值觀。透過自我對話,我們可以尋回內在的輕鬆感,學會滿足自己的需求,而不是僅僅揹負社會對我們的期望。最終,我們可以活得更自在和幸福。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病由心生,是指疾病會依心情的感受,變好或變壞。內心狀態支配著身體這件事,許多人都有真切地感受過。 當精神壓力導致的緊張狀態持續時,身體就會出現各種不適。 許多人在下班回家後,腦海裡還是不斷盤旋著白天發生的事。比如:跟同事或客戶之間發生的不愉快,跟家人之間的摩擦,擔心業績壓力、擔心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情冒出不舒服的情緒,情緒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感覺舒不舒服。
Thumbnail
生活中總會遇到一些事情冒出不舒服的情緒,情緒其實並沒有好壞之分,而是感覺舒不舒服。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Thumbnail
在生活中保持覺察是種記憶訓練,人有各種狀態切換,不論是喜怒哀樂的哪一類。 直覺也可能成為一種反覆驗證的偏見,活著活著,又與過去的軌跡重疊。 🌹 但那些都不是問題。 任何想法都不是問題,穿越想法抵達感受,再找到內心渴求。 或者反方向,看見起心動念後行為的選擇權。 🌹 很多朋友不懂照顧
Thumbnail
情感與情緒密不可分,精神要達到成熟,就必須鍛鍊。
Thumbnail
情感與情緒密不可分,精神要達到成熟,就必須鍛鍊。
Thumbnail
不清楚這是不是很多男性會遇到的問題。 但卻是我在做身心靈療癒時,很多女性會與我抱怨的問題。 其實我以前也不理解生活為什麼要有儀式感。 本篇文章通闊生活的零碎細節,告訴你儀式感是什麼。
Thumbnail
不清楚這是不是很多男性會遇到的問題。 但卻是我在做身心靈療癒時,很多女性會與我抱怨的問題。 其實我以前也不理解生活為什麼要有儀式感。 本篇文章通闊生活的零碎細節,告訴你儀式感是什麼。
Thumbnail
在我們的社會中,仍然有不少人對於"情緒療癒"抱持著質疑甚至排斥的態度,認為心情不好就好啊! 大家都會心情不好啊! 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心情好也是過一天,心情不好也是過一天,還要去什麼"療癒"? 我個人一直覺得這著偏見及忽視蠻可惜的 情緒療癒的目的,是要讓我們關注自己的情緒、需求和內在世界,當然這絕
Thumbnail
在我們的社會中,仍然有不少人對於"情緒療癒"抱持著質疑甚至排斥的態度,認為心情不好就好啊! 大家都會心情不好啊! 有什麼好大驚小怪的,心情好也是過一天,心情不好也是過一天,還要去什麼"療癒"? 我個人一直覺得這著偏見及忽視蠻可惜的 情緒療癒的目的,是要讓我們關注自己的情緒、需求和內在世界,當然這絕
Thumbnail
對於不愉快的經驗,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要擺脫、去除或希望它趕快過去甚至消失,然而,當你願意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處境和需求時,加上適當的情感釋放,你會得到最大的療癒,因為這種行動會在情感、心理和心靈層面上帶來深刻的轉變和助益 人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情緒和處境,有些可能是挑戰性的,有些可能是令人困擾的,當我們
Thumbnail
對於不愉快的經驗,我們很自然地會想要擺脫、去除或希望它趕快過去甚至消失,然而,當你願意真實地面對自己的處境和需求時,加上適當的情感釋放,你會得到最大的療癒,因為這種行動會在情感、心理和心靈層面上帶來深刻的轉變和助益 人們經常會遇到各種情緒和處境,有些可能是挑戰性的,有些可能是令人困擾的,當我們
Thumbnail
生理狀況對心理有重大影響,特別是對情緒的影響。經痛、生理疾病對情緒有直接影響,如果發現有情緒困擾,可能需要先排除生理原因。男性不易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更傾向用藥物或酒精自我緩解壓力,這是危險的行為。若除去生理狀況後,家人有極端的情緒表現,則需要到精神科就醫。
Thumbnail
生理狀況對心理有重大影響,特別是對情緒的影響。經痛、生理疾病對情緒有直接影響,如果發現有情緒困擾,可能需要先排除生理原因。男性不易覺察自己的情緒變化,更傾向用藥物或酒精自我緩解壓力,這是危險的行為。若除去生理狀況後,家人有極端的情緒表現,則需要到精神科就醫。
Thumbnail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Thumbnail
生活裡有數不清的時刻感到焦慮,或許是工作狀態,也可能是日子裡的瑣事,有時候當下的問題解決,心情就會跟著平復,然而卻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一種「習慣性焦慮」,一旦這樣的情緒起伏來來去去,焦慮的範圍會隨之擴大,程度也將慢慢上升。 你可能會意識到焦慮的存在,也可能不知道自己正在焦慮,在每個無法坦誠快樂的時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