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 (九) 廣修供養的香光世界

更新 發佈閱讀 5 分鐘

極樂世界的二十九種莊嚴 : 生活環境

認識西方極樂世界的真善美

極樂世界的二十九種莊嚴

極樂世界的生活環境 (器世間清淨):

一、清淨功德成就。二、量功德成就。三、性功德成就
四、形相功德成就。五、種種事功德成就。六、妙色功德成就
七、觸功德成就。八、莊嚴三種功德成就。九、雨功德成就
十、光明功德成就。十一、妙聲功德成就。十二、主功德成就
十三、眷屬功德成就。十四、受用功德成就。十五、無諸難功德成就
十六、大義門功德成就。十七、一切所求滿足功德成就

(九) 廣修供養的香光世界(莊嚴雨功德成就)

「莊嚴雨功德成就」,這個「雨」字要念「遇」,去聲,當動詞,就是從上面降落下來的意思。「雨」講的是即時為貴,不需要的時候就沒有,需要的時候就有。並不是空中布滿東西,而是空中什麼都沒有,想要什麼就變現什麼,一切法是變化所作。

佛在因地時看到許多世界的眾生,想以衣布地,布舖在地上,讓人不踩到灰塵,為了什麼?供佛、供僧,這是非常的恭敬。但是眾生福薄,貧困,有恭敬心,沒有力量做到。所以法藏發起大悲之願,國土中這些物資永遠沒有缺乏,想什麼就有什麼。從哪裡來?從空中落下來,只要想要什麼東西,就從空中落下來,使國土能普雨資具,以滿足眾生廣興供養的善願。

往生論》頌曰:「雨華衣莊嚴,無量香普熏」。天上落下寶花與寶衣,這個「衣」就是指旗幟、幡幢、寶蓋這一類。這個「衣」是釋迦牟尼佛三千年前在印度所講的,印度那時候的衣是一塊布,用現在話說就是旗幟。這些寶衣、寶花落在地面上,自然就鋪成很美麗的圖案,就好像鋪成一個花毯一樣。而且它是柔軟的,人走在上面,腳就落下去四寸,腳一抬起來,它又恢復原狀,它有彈性。我們不喜歡這個花毯,花就沒有了,地面上乾乾淨淨。它到哪裡去?就像水一樣滲入地下了。滲入地下之後,天上又落新花,又鋪成新的花毯,周而復始。

空中落下的寶花、寶衣,色彩之多,說不盡。而且它們都有光有香,「無量香普薰」,這句是莊嚴雨功德成就的重點。西方極樂世界,任何物質都有香氣、都放光,所以這個世界叫做香光世界,寶香普熏,光明遍照。我們接觸到佛光能滅煩惱、破無明,聞到寶香也是如此,這個香能把我們無量劫來的煩惱習氣都薰掉。

我們世間的香雖然能使身體舒暢,但是不能斷煩惱、破無明、開智慧,這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香與光比不上極樂世界的地方。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極樂世界為什麼會有三不退,我們這個地方為什麼會退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們生煩惱,生貪瞋痴慢;西方極樂世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智慧,不生煩惱,確實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所以縱然下下品往生也圓證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圓證三不退,換句話說,下品下生的人在西方極樂世界等於等覺菩薩,一生當中就證得究竟圓滿的佛果。這真正不可思議,這是難信之法,是他方世界所沒有的。

極樂世界樣樣都有香氣,這個香妙,妙在哪裡?能滋養極樂世界人的法身慧命,就是能幫助極樂大眾長智慧、長福德,也就是極樂世界萬事萬物都是幫助極樂大眾成就道業的。道業就是福慧,萬事萬物統統是增長福慧,消除業障,如此這個世界能不去嗎?

我們真正相信有這回事情,自然就發心,現在講移民,哪個地方最好?極樂世界最好。條件很簡單,真信、真想去、真念這句阿彌陀佛,具足信願行這三個條件,就可以移民到極樂世界。

>> 續下一頁 : 極樂世界的二十九種莊嚴 : (十) 破除痴闇的明淨世界


佛號梵唄: 一向專念 阿彌陀佛 求生淨土

相關:
. 念佛的十種功德利益
. 淨業三福.修行的基礎
. 二河白道 —善導大師對往生人之喻示
. 往生品位: 九品蓮花圖說上品往生中品往生下品往生

.《淨土或問》 —蕅益大師
.《示念佛法門》 —蕅益大師
.《念佛三昧寶王論》 —飛錫法師
.《寶王三昧念佛直指》—妙叶禪師
.《普勸念佛文》及其釋義 —蓮池大師
.《七筆勾》 —蓮池大師

>> 回主頁: 淨土法門經論必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一念相應一念佛
22會員
458內容數
釋迦牟尼佛出興於世,就是為了要說阿彌陀佛的本願。真能究竟幫助眾生的,只有淨土念佛法門,是乘佛願力之法。就是這一生能夠了脫生死,能夠出離三界六道輪迴。一心堅信阿彌陀佛,一心專念彌陀名號,行住坐臥,念念不捨,如此念佛,定能往生至西方極樂世界。
一念相應一念佛的其他內容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21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19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2025/04/19
善財童子是我們學習佛法、實踐佛法的榜樣。善財童子五十三參啟示我們學佛的歷程,要有吃苦耐勞的精神,以及鍥而不捨的毅力,並虛心學習佛法,所學的對象不只是學習他的長處,即使是外道,也不妨虛心求教。這種開廣寬宏的求學心態,值得我們後人效法。所以,我們要像善財童子那樣,學世出世間法,發菩提心,行菩薩道。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修行不外乎兩大綱領,修福、修慧。換句話說,我們就修這兩種,福慧圓滿,就成佛了。我們在這個世界要福慧圓滿,得修學三大阿僧祇劫,到西方世界沒幾天就圓滿了。為什麼圓滿?因為那裡的緣太好了,念念都能供養諸佛,念念都能聽佛說法,福慧同時成就,不可思議。
Thumbnail
修行不外乎兩大綱領,修福、修慧。換句話說,我們就修這兩種,福慧圓滿,就成佛了。我們在這個世界要福慧圓滿,得修學三大阿僧祇劫,到西方世界沒幾天就圓滿了。為什麼圓滿?因為那裡的緣太好了,念念都能供養諸佛,念念都能聽佛說法,福慧同時成就,不可思議。
Thumbnail
現在我們處在五濁惡世,修行太難了!想認真用功修行,會有人嫉妒,想盡方法障礙,因此障緣太多,修行就很困難。西方淨土沒有障礙,確實沒有嫉妒、瞋恚,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到了極樂世界,在那裡修行,每個同參都歡喜讚歎,都幫助我們。這樣好的人事環境,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找不到的。
Thumbnail
現在我們處在五濁惡世,修行太難了!想認真用功修行,會有人嫉妒,想盡方法障礙,因此障緣太多,修行就很困難。西方淨土沒有障礙,確實沒有嫉妒、瞋恚,都是諸上善人俱會一處,到了極樂世界,在那裡修行,每個同參都歡喜讚歎,都幫助我們。這樣好的人事環境,是一切諸佛剎土裡面找不到的。
Thumbnail
往生到西方淨土的人跟如來的智慧光明一接觸,自性裡的一切種智就漸漸透出來了。佛就像是一根點燃放光的蠟燭,我們這個沒有點燃的蠟燭,藉著佛的光點燃了,我們的自性光明就亮起來,所以斷煩惱很容易,滅罪除障,因此到那個地方成佛容易。
Thumbnail
往生到西方淨土的人跟如來的智慧光明一接觸,自性裡的一切種智就漸漸透出來了。佛就像是一根點燃放光的蠟燭,我們這個沒有點燃的蠟燭,藉著佛的光點燃了,我們的自性光明就亮起來,所以斷煩惱很容易,滅罪除障,因此到那個地方成佛容易。
Thumbnail
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願力、福德力作增上緣,我們生到極樂世界就一切都如意自在了。壽命達到無量壽,隨自己的心願,願意在淨土住多久就住多久。捨淨土的壽命生到十方世界度眾生,也是想住世多長,都隨心所欲。而且在淨土想受用什麼,隨心裡所想,就自然現前。
Thumbnail
因為有阿彌陀佛的願力、福德力作增上緣,我們生到極樂世界就一切都如意自在了。壽命達到無量壽,隨自己的心願,願意在淨土住多久就住多久。捨淨土的壽命生到十方世界度眾生,也是想住世多長,都隨心所欲。而且在淨土想受用什麼,隨心裡所想,就自然現前。
Thumbnail
剛剛到達西方極樂世界的初學者,還有飲食的習氣,會有這個意念。這個念頭一想,飲食自然就擺在面前。擺在面前,不想吃,只是眼見食物的妙色,鼻聞妙香,身體就感受到舒適悅意,自然飽足。受用完畢,食物自然化去,不需要收拾。西方極樂世界的老修行人,就不再需要飲食了。
Thumbnail
剛剛到達西方極樂世界的初學者,還有飲食的習氣,會有這個意念。這個念頭一想,飲食自然就擺在面前。擺在面前,不想吃,只是眼見食物的妙色,鼻聞妙香,身體就感受到舒適悅意,自然飽足。受用完畢,食物自然化去,不需要收拾。西方極樂世界的老修行人,就不再需要飲食了。
Thumbnail
極樂世界不但佛說法,風聲、水聲、樹木花草、山河大地全都會說法,這是妙聲功德成就。因為極樂世界六塵都說法,所以無論是耳根利也好,眼根利也好,鼻根利也好,不管是哪一根,西方極樂世界統統都具足。因此諸佛剎土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個個都能隨其根性之不同,得到圓滿的利益,這是他方世界所沒有的。
Thumbnail
極樂世界不但佛說法,風聲、水聲、樹木花草、山河大地全都會說法,這是妙聲功德成就。因為極樂世界六塵都說法,所以無論是耳根利也好,眼根利也好,鼻根利也好,不管是哪一根,西方極樂世界統統都具足。因此諸佛剎土眾生往生到西方極樂世界,個個都能隨其根性之不同,得到圓滿的利益,這是他方世界所沒有的。
Thumbnail
我們無始劫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業。業有淨有染,染業有善有惡。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報,是福是罪報,不離六道輪迴,自作自受。佛教人了解明白因果報應後,就不敢再造惡業;不但不敢,警覺性高的連惡的念頭都不敢想。所以第一等大善大智慧,就是把我們的心換成阿彌陀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Thumbnail
我們無始劫來起心動念、言語造作無不是業。業有淨有染,染業有善有惡。造善因得善果,造惡因得惡報,是福是罪報,不離六道輪迴,自作自受。佛教人了解明白因果報應後,就不敢再造惡業;不但不敢,警覺性高的連惡的念頭都不敢想。所以第一等大善大智慧,就是把我們的心換成阿彌陀佛。我心即是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即是我心。
Thumbnail
我們世間的香雖然能使身體舒暢,但不能斷煩惱、破無明、開智慧,這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香與光比不上極樂世界的地方。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極樂世界為什麼會有三不退,我們這個地方為什麼會退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們生煩惱,生貪瞋痴慢;西方極樂世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智慧,不生煩惱,確實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
Thumbnail
我們世間的香雖然能使身體舒暢,但不能斷煩惱、破無明、開智慧,這就是我們娑婆世界的香與光比不上極樂世界的地方。明白這個道理,才曉得極樂世界為什麼會有三不退,我們這個地方為什麼會退轉。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我們生煩惱,生貪瞋痴慢;西方極樂世界,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生智慧,不生煩惱,確實沒有起心動念、分別執著。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