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格精選

情緒難題#6|《別讓猴子控制你的情緒大腦》:那些有效的安全策略,其實是讓人更焦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最近疫情嚴峻,你的焦慮不安是否隨即而來,經常造成你的情緒困擾呢?

近七年的諮商實務經驗中,我發現因為焦慮症前來來訪者,越來越多了。

對大學生而言,最常焦慮的就是人際關係與上台報告這兩件事情。害怕在同儕面前說錯話做錯事情,或被同儕討厭,因此不敢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或者擔心上台報告變現不好,而翹課或拖延準備,而能不去面對自己的失敗。

當我們認真去探索焦慮背後的原因時,都會發現他們都有一些相似的核心信念,而這些信念會使他們做出一些具有緩解或逃避焦慮效果的行為,但長期來看並沒有益處,且更容易使人沉浸在焦慮的迴圈當中。

raw-image

《別讓猴子控制你的情緒大腦》作者珍妮佛‧夏農是具有執照的婚姻及家庭治療師,專門治療焦慮超過二十年,而本身也曾是焦慮魔人,甚至恐慌症發作。

他提到焦慮症患者普遍都有的三個思考模式以及相對應的安全策略,簡要整理如下:

一、無法容忍不確定的人,可能會使用「過度計畫」策略。比如旅遊前嚴格排好許多行程,但只要有一個意外就全毀了。

二、完美主義的人:使用「我絕對不能犯錯」的安全策略。比如不斷諮詢朋友的意見,或是推遲做出決定、不斷重覆檢查,因為任何一個決定都不容許犯錯。

三、過度的責任感:使用「過度負責」的策略。比如害怕自己在關係中失去價值,因此擔起照顧別人的責任,如一直批評或指出別人的錯誤,試圖替別人解決問題,不把時間花在自己身上。

有說中您的心聲嗎?

我們會透過採取安全策略,來減緩焦慮的情緒。比如疫情期間無法容忍疫情的不確定,而不斷上網搜尋疫情最新消息;因為害怕上台報告不完美,而逃避準備上台報告;害怕孩子念不好書而無法找到好的工作,因此想盡辦法逼迫孩子念書。

看似安全的策略,但事實上卻是不斷餵養讓我們焦慮的思考模式,使我們日復一日的因為同樣的事情,繼續焦慮下去。


閱讀行動:揪出焦慮背後的安全策略?

近期最令我焦慮的就是疫情了,不知道您是否也是如此?我試著用自己的例子,與大家分享。

一、覺察:什麼樣的情況最焦慮?在疫情嚴峻期間,台灣升至三級警戒,我很擔心我被確診及傳染給女兒,只要一想到這個就會十分焦慮。

二、觀察:自己反覆出現什麼樣的行為?由於遠距上班的關係,我每天早晚收看疫情指揮中心的記者會,還外加一想到就上網搜尋相關新聞,並且與親友持續討論疫情。

三、暫停:暫緩行為反應,看看會怎樣?當我覺察到自己反覆的行為時,我漸進式的要求自己慢一點接收訊息,或乾脆不要接收訊息時,並且試著專注於工作,發現反而焦慮情緒的強度降低了,更不會浪費時間在焦慮上了。

歡迎焦慮的你,試試看,希望對你有效果!


書籍資訊
書名:《別讓猴子控制你的情緒大腦:打破焦慮迴圈,找回人生掌控權
作者:珍妮佛.夏農
出版社:如果出版社

💝感謝文字讓我們彼此相遇💝
如果,你喜歡我的文字,請你按下追蹤和分享,或是給我一些讚助唷!
也可以搜尋臉書粉絲專頁: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話
祝福你,看到更多喜歡的文字,以及幫助你的生活改變得更加美好。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7會員
316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4/15
從小診所巧遇多年未見的大伯,引發作者反思尷尬經驗與人際連結。文章探討《良性尷尬》一書觀點,說明尷尬並非壞事,而是通往真誠之路,並提出三個步驟調整觀點:1.嚴防主角病;2.確認預期是否符合事實,;3.抓住思考怪獸,避免認知扭曲。另外,作者也額外補充三種常見認知扭曲:災難化思考、過度類化及二分法。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5/03/07
這篇文章探討經驗性迴避對創傷後成長的影響,並以作者自身經歷說明如何透過直面過去的創傷,將其轉化為成長的養分。文章也提供一些實用的方法,幫助讀者學習如何面對痛苦並獲得成長。
Thumbnail
2024/11/29
文章探討了四個現代人常見的情緒盲點,包括情緒偏食、情緒冷感、情緒潔癖與「情緒」控。這些盲點提醒我們,情緒的本質是整體性、兩極性、矛盾性與流動性,看懂情緒的本質,能讓我們安心且真實地體驗所有的情緒,並且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2024/11/29
文章探討了四個現代人常見的情緒盲點,包括情緒偏食、情緒冷感、情緒潔癖與「情緒」控。這些盲點提醒我們,情緒的本質是整體性、兩極性、矛盾性與流動性,看懂情緒的本質,能讓我們安心且真實地體驗所有的情緒,並且豐富我們的人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孩子寫功課時瞇眼?小心近視!這款喜光全光譜TIONE⁺光健康智慧檯燈,獲眼科院長推薦,網路好評不斷!全光譜LED、180cm大照明範圍、5段亮度及色溫調整、350度萬向旋轉,讓孩子學習更舒適、保護眼睛!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焦慮」是人類常經歷到的情緒之一,尤其在當今變化快速、充滿未知的世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怎麼與焦慮共存吧❤️
Thumbnail
「焦慮」是人類常經歷到的情緒之一,尤其在當今變化快速、充滿未知的世代,就讓我們一起看看怎麼與焦慮共存吧❤️
Thumbnail
人們經常有害羞不敢表達的時刻,坐在教室中,我們經常祈禱著老師不要點到自己,然而,當學生有社交恐懼症,他的身體反應包括手抖、臉脹紅、心跳加速......沒錯一般人也會有,但一旦遇上更嚴肅的場合、一旦自己忽視症狀許久、一旦壓力積累到100%......患者的心理反應會變得更
Thumbnail
人們經常有害羞不敢表達的時刻,坐在教室中,我們經常祈禱著老師不要點到自己,然而,當學生有社交恐懼症,他的身體反應包括手抖、臉脹紅、心跳加速......沒錯一般人也會有,但一旦遇上更嚴肅的場合、一旦自己忽視症狀許久、一旦壓力積累到100%......患者的心理反應會變得更
Thumbnail
為重點工作感到焦慮,花非常多時間準備,避免出錯,好像還算是正常反應。 但若是大部分時間都無法專注,每天將力氣花在擔心和倒數日子,甚至做夢都在台上演說而驚醒,是不是就可能會影響生活作息? 這樣的我,同時有承諾恐懼症與高敏感族特質,腦袋裡的聲音又顯得更雜亂了。 我可以如何幫助自己?
Thumbnail
為重點工作感到焦慮,花非常多時間準備,避免出錯,好像還算是正常反應。 但若是大部分時間都無法專注,每天將力氣花在擔心和倒數日子,甚至做夢都在台上演說而驚醒,是不是就可能會影響生活作息? 這樣的我,同時有承諾恐懼症與高敏感族特質,腦袋裡的聲音又顯得更雜亂了。 我可以如何幫助自己?
Thumbnail
我從大學起,就離開原生家庭,到異地求學工作。 大約有十年的個人自由時間,我的生活裡不太會有其他的人來干預,我想怎樣就怎麼樣;但我婚後搬進婆家,當時的壓力很大,因為我不管做什麼,都會有人給我看似好心的建議或是批評,例如水果要買哪攤、水果要怎麼切、衣服要怎麼洗。說這些都是「為我好」或者「這才是最正確的作
Thumbnail
我從大學起,就離開原生家庭,到異地求學工作。 大約有十年的個人自由時間,我的生活裡不太會有其他的人來干預,我想怎樣就怎麼樣;但我婚後搬進婆家,當時的壓力很大,因為我不管做什麼,都會有人給我看似好心的建議或是批評,例如水果要買哪攤、水果要怎麼切、衣服要怎麼洗。說這些都是「為我好」或者「這才是最正確的作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看似沒有盡頭的焦慮,有時候完全找不到任何原因。但焦慮在焦慮這件事,卻可能回應到我們內在失控的情緒與感覺。雖然將這樣的感覺丟給別人可能很爽,但卻無法阻止焦慮繼續產生。讓我們一起學習,要如何透過情緒日記來幫助自己處理失控的情緒與感覺。
Thumbnail
「人有遠慮,必無焦慮」,這一場疫情,雖然是誰都料想不到的意外。但我在錯愕之餘,冷靜下來反省--其實,兩、三年前,就不斷有人提醒我注意遠距教學的發展趨勢;可是,當時的我,實在懶得多花時間心力去學習陌生的技能。因此,我現在的焦慮,並不是疫情造成的,而是我自己缺乏遠慮所導致……
Thumbnail
「人有遠慮,必無焦慮」,這一場疫情,雖然是誰都料想不到的意外。但我在錯愕之餘,冷靜下來反省--其實,兩、三年前,就不斷有人提醒我注意遠距教學的發展趨勢;可是,當時的我,實在懶得多花時間心力去學習陌生的技能。因此,我現在的焦慮,並不是疫情造成的,而是我自己缺乏遠慮所導致……
Thumbnail
最近疫情嚴峻,你的焦慮不安是否隨即而來,經常造成你的情緒困擾呢? 近七年的諮商實務經驗中,我發現因為焦慮症前來來訪者,越來越多了。 對大學生而言,最常焦慮的就是人際關係與上台報告這兩件事情。害怕在同儕面前說錯話做錯事情,或被同儕討厭,因此不敢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或者擔心上台報告變現不好,而翹課或拖延
Thumbnail
最近疫情嚴峻,你的焦慮不安是否隨即而來,經常造成你的情緒困擾呢? 近七年的諮商實務經驗中,我發現因為焦慮症前來來訪者,越來越多了。 對大學生而言,最常焦慮的就是人際關係與上台報告這兩件事情。害怕在同儕面前說錯話做錯事情,或被同儕討厭,因此不敢表達自己真正的想法;或者擔心上台報告變現不好,而翹課或拖延
Thumbnail
「習慣性焦慮」在這個世代似乎已經快要成為文明病了,過量的資訊每天透過網路放送到我們眼前,社群平台拉近了朋友、同事的距離也讓分享生活變得容易,同時也無形的有了比較的壓力,我們都是那感到巨大壓力而焦慮的族群,進而給自己戴上了厚厚的「窮忙濾鏡」。「對我應該要做這個,還要做那個...」最後什麼都做不好。
Thumbnail
「習慣性焦慮」在這個世代似乎已經快要成為文明病了,過量的資訊每天透過網路放送到我們眼前,社群平台拉近了朋友、同事的距離也讓分享生活變得容易,同時也無形的有了比較的壓力,我們都是那感到巨大壓力而焦慮的族群,進而給自己戴上了厚厚的「窮忙濾鏡」。「對我應該要做這個,還要做那個...」最後什麼都做不好。
Thumbnail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Thumbnail
人生中無一處不讓人感到不焦慮的時刻與環境從幼稚園到高齡、從私領域到公領域,社交到禮儀, 從各式樣社會環境到各式樣原生家庭,從世界快速更迭的科技資訊到 社會階級的分類顯著,蒙上追趕著一種共同價值觀的風氣,而引起的個人焦慮或群體焦慮,最嚴重的是,這些焦慮感幾乎幾乎就要被硬生生地忽略了。
Thumbnail
我們不是被追趕的,也沒有必要封閉內心的,疫情對人心裡造成的傷害無法被量化,痛苦亦然。但是上述的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跳脫無時間感和無力感的窠臼之中,一如往昔我們在每次道別時都說些祝福的話語,灌注對生命的希望感在其中,面對無助與無能為力時,生命才彰顯他真正的質樸和光采。
Thumbnail
我們不是被追趕的,也沒有必要封閉內心的,疫情對人心裡造成的傷害無法被量化,痛苦亦然。但是上述的一些小技巧,可以幫助我們跳脫無時間感和無力感的窠臼之中,一如往昔我們在每次道別時都說些祝福的話語,灌注對生命的希望感在其中,面對無助與無能為力時,生命才彰顯他真正的質樸和光采。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