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的心得遲到了,不是我不寫,課程結束後的那週,事情實在太多,考量到優先權的順序,再加上這次有「策略性休息」兩週的時間,讓我得以喘口氣再出發。
考量到這週末又要上課了,再不開始寫絕對寫不完,趕緊再把先前記錄的所有資料翻出來,趁記憶還沒完成消退時,能還原多少是多少;這感覺又是我「拖延症」的前兆,早幾天就想動工了,但一直延後處理。
回到主題,跟前兩次一樣,一大早就先來個業師早餐會,這個模組的主軸是由「個人決策 → 企業決策」,乍聽之下有點模糊。
再來就是「創業家」與「職業家」的差別,這邊重新定義了好多名詞,看得我眼花撩亂,心想今天又是一場硬仗。
當 William 提到:「要思考怎麼轉移創業成功所累積的核心能力」時,我心中若有所思,因為這也是我一直問自己的問題,雖然我還沒成功,但可以邊做邊想。
今天的課間活動事實上是一個「說服的過程」,當然也可以說是一個「爭取別人認同」的過程。
其實我以前很討厭這種互動的活動內容,但這三週下來,每週都活動都很有意思,當下可能不太明白其用意,但當所有人都報告結束後,仔細回想就能弄明白當初設計的想法。
早餐會的最後再次說明,本學期的前三個模組是「效果邏輯」,讓學生呈現他們個人原有的做事方式 (Being Yourself);後三個模組是「因果邏輯」,希望讓小組成員事前討論,凝聚出群體共識後 (Becoming Yourself),課前先交一份報告。
最後提到兩個我很陌生的名詞,以後有機會再深入了解:
早餐會結束後,學生們陸續就座,正課要開始啦,早上的課其實有點趕,因為中間還包含一個立體個案,這代表前面講課的時間只能壓縮在一個半小時內。
被 William 一輪狂轟猛炸後,連記重點的時間都來不及,就上完了;哇靠,一大早就塞這麼多資訊進來,要不是事後可以拿到部份的內容投影片,很難記住一些細節。
但幸好我當晚回家後,就馬上寫下我的感想與心得,不然又過了一個多星期,絕對記不住!
以下為當天的感想與心得:
上課前,我沒有仔細思考過創業家跟職業家的差別,至於「個人決策」跟「企業決策」的相異處似乎從未出現在腦海中。
但 William 提到一個現象是有感的,先前會覺得其他人為何不明白我著急的點在哪,為什麼還不趕緊追上來?
另外,有把「創業成功所累積的核心能力,怎麼轉移」這句話特別寫下來;因為當年攻讀 MBA 時,我的同學高律師曾問過我一句話:「如果把你現在的專業能力拿掉,你還剩下什麼?」
我猜他想表達的意思是,當公司的業務內容跟我的技能與專業知識高度相關時,如果沒有這些東西,那我還能做些什麼 (我還有什麼價值?),這句話當時讓我想了好久。
過了七年後,我似乎終於可以回答這個問題了,跟上面講的有點雷同,那就是「把創業過程所累積的核心能力轉移給需要的人,協助他們少走彎路。」
我老婆兩年前跑去兼任一間進出口食品公司的財會顧問,協助導入 ERP 到這間公司,本來的想法是看能否複製我自己公司的經驗過去;成功導入一年多後,最近又遇上日本公司要投資他們,剛好我們先前也有被「盡職調查 (DD)」 的經驗,也就順勢繼續幫忙下去。
最近又碰到一間私人教練的小型健身房新創,這次是從一開始就協助他們創業。
舉以上兩個例子,並不是說我想轉行當「創業顧問」,而是我們自己跌跌撞撞的創業經驗,以及先前在課程中習得的一些創業思維,是真的可以幫助到人,拿掉我原本的專業能力,還是有點價值的,終於在實務上驗證這件事情。
拿掉專業的硬實力,剩下的都是軟實力;當專才走向通才,能協作才是其價值所在。
未來我會整理一些上課的重點,透過一次次跟這些公司負責人聊天與討論,讓他們知道這些概念;先前閒聊時,這些老闆們似乎也無法理解為何員工跟不上他們的節奏。
事實上,在最近的一次公開演講中,我已經默默地把「效果邏輯」和「因果邏輯」的思維模式,應用在技術開發與工程導入方面;這也是我自己的一大突破,從來沒有用這個角度去思考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