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刷《至愛之花》,總有意猶未盡的醍醐味,日文裡頭寫為" だいごみ"。
或許在劇裡找到自己的影子,或許在戲外的平行時空中我踏著似曾相識的路徑。
❀『傷つけられるのに慣れても、傷つかなくなるってことないでしょ。』
沒有人會因為習慣被傷害就不覺得難過。
𖣔『2人は1人いなくなった途端、1人になる、もともと1人だったときより、確実に孤独な1人になる。』
當兩個人突然變成一個人,就會很孤獨;比起原本獨自一人的時候,絕對更加孤獨、更加”一個人”。
❄『みんなのいいひとにはなれるのに、誰か一人の一番好きな人にはなれなくて。』
明明可以當大家心中的好人,卻無法成為某個誰心中最喜歡的那個人。
☃『両思いは好き同士のことだけど、好き同士が両思いとはかぎらなくて…』
兩情相悅是指互相喜歡的人,但互相喜歡的人不一定是兩情相悅…
☼『描いた人が実際どうかはさ、それ見た人かどう思うかでしょ?』
不用管畫的人實際在想什麼,重點是觀看者怎麼看吧?

作者拍攝
𒉽4個角色4個面向,恰如四季各有風景
🍁もみじ_和藹可親、善解人意、親切、個性好
-不敢表達內心想法、只會說好的爛好人
🌃よよ_外表可愛、由內到外討人喜歡
-個性外放、很有自己想法、容易被同性誤解異性追求、希望下輩子當蝸牛>
🪷ゆくえ_謙和力十足
-有很多獨特見解、提得起放得下
💐つばき_好人、沒什麼脾氣
-喜歡找不會見第二次面的人抒發內心情緒

𒉽4個人都不喜歡兩人一組,意外開啟4個人共同話題
Heibon成長過程中常常擔心自己是異類,某些事情從來沒遇過直接否定的人,像是討厭吃香菜,所以選擇偽裝,一直要到後來遇到同類才明白其實很多事情是隱性的。
有趣的問題是"4/2= 2",也就是4個人是可以兩兩一組可是他們還是無法完成這個C4選2的排列組合。
4=1x4= 2x2 =4x1= 1+1+1+1
𒉽天生高大=強大=會贏,然而現實是高大的人輸了
人們很喜歡預設立場,於是帶著既定印象的推測自然很難是最後的結果,因為從頭就是個錯誤的基準點。
慣性思維容易陷入「非此即彼」、「非黑即白」的二分法思考陷阱,小心,這樣很容易被人翻白眼。
舉個例子叫做長幼有序 (白話文是我吃過的鹽比你的米多):
我年紀比較大閱歷比較多→比你有能力判斷是非→因此你要理解、服從!
結論是「只要我年紀比較大,我就是對的!」,在工作職場上也會遇到有人挾著較深的資歷有類似的行為。
𒉽別人生理的人格設定≠自己
-「講什麼多元成家,教壞囝仔大小,我以後怎麼教小孩?」
-「你現在幾歲就該做什麼事,每個年紀本來就有該有的樣子,這是責任義務!」
-「做人要有普世價值,很多傳統都是約定俗成,寧可妥協配合也不應該踰矩,委屈一點很困難嗎?」
-「人家這樣說都是為你好呀!難道會害你嗎?」
人性中存在盲點:許多人總站在自己的角度,妄自當做道德標準,以謎一樣的優越感,對他人指指點點,接著用似是而非的理由來合理化。
我始終認為不帶有色眼鏡看他人、不遮住雙眼幻想自己才是純粹的善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