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等記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完整全文在這
介紹

我在美國一所R1大學任教。下面這個故事,是我提出升等的故事。我主任一開始先勸退我、後來又投我反對票,但我後來仍成功升等的故事。重點已經用紅字標起來。

 

Keywords: 學界Karen, gaslight, mansplain, whitesplain

 

這是我提升等的故事,也是一個傳統哲學系裡,departmental politics的故事。經歷了升等的過程,我深刻地感覺、認知到,為什麼以前唸研究所的時候,會常聽到哪些教授不合的故事。

 

我現在最擔心的事之一,就是我哪天腦筋不夠清醒的時候,可能會不小心誠實地說出內心真實的感覺,在公開場合裡,自然而然地refer to某位同事是piece of shit.

 

前言及一些背景

 

我在美國一所R1大學任教。本校知名校友有現任總統拜登、以及前新澤西州長Chris Christy。台灣的朋友們可能對後者不太熟悉,我自已印象中覺得他最有名的事,就是2014年,他為了報復對手、在新澤西封橋造成大塞車。另外,2017年六月夏天,他還在公共海灘封閉起來的時間、帶家人進入海灘渡假,整個海灘就他們家人。我最敬佩他的一點,是他能夠在這些醜聞公諸於世之後,還繼續活躍於政壇,在媒體、共和黨內,維持相當的影響力,並且在大選時幫川普準備辯論。

 

校友的八卦講完了。說明一下寫作動機。我想我升等的經驗,對某些學界的朋友們──包括年輕學者、或是在系、院、校的committee服務的朋友們,會有參考價值。我文章裡面中英文夾雜,請讀者多多包涵。我寫這個故事的用意,是要分享自已的經驗。但我的工作經驗比較離奇(不過我相信絕對有人有比我更離奇的經驗,我自已多年來常在網上聽到各種傳奇故事,歡迎大家留言分享。),不一定對每個人都有幫助,讀者請自行勘酌。

 

我自已覺得可以參考本文的人有: 對在美國學術界工作有興趣的研究生、已經在美國工作的少數族裔助理教授,已經升等、在各種審查升等的committee裡服務的教授、副教授。另外,如果將來有研究生想要研究少族族裔教授在高等教育界得到的遭遇,本文也很有參考價值。


我在一個典型的傳統美國哲學系工作。我進入系上以後,這幾年陸續有幾位同事退休。截至今天為止,系上正常算是哲學系教授的人有11位。我是我們系上第一個不是白人的教授、第二個不是男人的教授。我有寫過一篇文章,討論相關的主題。


我和另一位同事D在同一學年與學校簽約。不過,因為簽約那時(2016Spring),我在香港城市大學公共政策系工作,有拿到GRF Grant。當時,系上給我一個學期 (2016 Fall)的sabbatical leave,讓我可以專心寫作。所以,我後來延遲一個學期,2017Spring才到現在這個學校。當時,這個延後一學期上工的請求,對現在的系上來說,完全沒有任何問題,甚至可以說是賺到。原因是,我延後一學期的這一段時間,香港那邊會有人付我薪水、讓我可以專心寫作,而我寫完後發表的論文,不會掛我香港的職稱、而會掛我在University of Delaware的職稱,所以對UD來說,是我雖然晚點來報到上班、但就研究成果來說、是淨賺。我還沒簽約、進學校時,當時的主任K有跟我說,依我當時發表的論文等記錄看來,他認為我進學校後,可以提早提升等。後來我簽約、進了系上。有次和D聊天時,他說,雖然他進來之前,主任也是這麼跟他說,但是,他去和系上其它同事聊的時候,發現其他同事並不這麼認為。

 

我自已也去問過同事對提前升等的看法。有人跟我說,反正你有六年可以升等,急什麼呢? 幹嘛那麼急啊?

 

呵,當次等人很好啊! 為什麼急著要當上等人呢?

 

我真的是別人家的孩子。

 

哦,不,我是別人家的猴子、不能算是人。



10會員
53內容數
目前有三大主題以及其它零星議題討論。三大主題為: 「卡陰記」、「性侵/性騷擾」、「美國槍枝管制」。接下來會發表「升等記」。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
你可能也想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