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真的長大了,很大很大了。 ∣菜b導日記∣倒數619天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當孩子在襁褓裡時,Ta那麼脆弱、無助,一切都需要大人幫忙打理。

然後,

Ta會長大,愈長愈大,很大很大!

這裡指的是 身體心理


我遇過很多高中生,只要提到父母時,就"氣噗噗"

孩子不同,家庭不同,究其原因?則竟相同

「我爸(我媽)真的太囉嗦、太煩了!」




那些爸媽也會來向我數落孩子

我也會盡力兩邊溝通。

因為我知道,即使是高中生了,但親子關係的和諧度,對孩子的學習狀態、身心狀態,仍然有很巨大的影響!

孩子慢慢長大,Ta們變了,所以父母的心態一定也要跟著變化,我當然知道"心態"這不是說變就能變的,但該來的總是會來,也只能及早做好心理準備,以變應萬變


在《鄰居的植物諮商室》作者植物療癒師申惠雨在書中第59頁提到,「如果你現在種的植物長不好,建議你試著減少愛意,應該就會看見殷殷期粉的美麗花朵吧?試想,我們活在世上遇到的許多事情不也一樣嗎?常常因為愛而侵蝕自己,以愛之名對深愛的人造成傷害。如果試著減少一點愛意,我們的人生、人際關係之中,說不定也會開出心中所期待的花。」

我看到這段時覺得很有感觸,讓我想起那些"氣噗噗"的孩子們,甚至高三學生即滿18歲,就是在民法上獨立要自己為自己負責的大人了!但是「孩子在父母心中永遠是孩子」的心態,會讓一些父母,仍然無法放心放手,甚至像另一本書中提到的以下情形……

情緒不成熟的父母對成年子女的心情無法感同身受。他們不肯讓你在關係中設下界線。這樣的父母利用罪惡感來強迫你與他們親近,你若要求更多空間和尊重的對待,他們只會充耳不聞。
以自我為中心的父母,會表現得好像他們有權掌控自己和你的人生,當你對這一點稍有遲疑時,他們會感到不解和不滿。各種越界的行為都可能接踵而至,像是入侵你的個人生活,或是自顧自地把意見強加在你身上。這種病態權利意識的例子還有:不敲門就進入你的房間、總是對你的一切指手畫腳,以及堅持送你不想要的禮物。
你可能沒意識到這些討厭的行為,不僅不尊重人,還已然越界,甚至因為自己想要避開父母而產生罪惡感。有些成年子女已經完全被制約,相信父母是出於好意,一切都是為了他們好,有問題的一定是自己。在這些情況下,子女會感到焦慮或內疚,因為「把錯怪到父母頭上」讓他們感到難受。
如果遭到對抗,情緒不成熟的父母會漠視你的痛苦,說你沒有理由不高興。
這類父母認為自己對子女充滿愛與關心,只是試著要幫忙,但這種用溫情包裝的強硬心態底下,是父母認定你仍舊屬於他們,彷佛是父母的延伸。情緒不成熟的父母試圖控制你,要是沒把他們的感受放在第一位,就會被嚴厲批判。
面對特別頑固的父母,有時你別無選擇,只能離開這段親子關係。你可能必須設下界線,甚至到不聯絡的程度。他們可以主動來和解,但一定要遵守你要求的界線,才能讓親子關係重新升溫。如果情緒不成熟的父母辦不到這一點,你可能必須斷絕聯繫。
DNA不是無期徒刑。
父母賦予你生命,把你帶到這個世界上,但你並非一輩子都屬於父母。我們總有一天必須長大離家。如果你的父母不願意管好自己,那你也沒必要花時間跟他們在一起。
保持距離也能尊敬他們。

#以上全文摘自《父母情緒幼稚,我該如何守護我自己


☙ ❦ ❧


沒有人天生就會「當父母」,

沒有人能先學會「如何當父母」才變成父母。

父母子女關係是一輩子的課題,

子女一直在變化,父母也該是。

藉由滾動式修正,

就可以一直重新找到最適合當下和諧親子關係



孩子真的長大囉! (小昕咒語Bing繪圖)

孩子真的長大囉! (小昕咒語Bing繪圖)



##

看完你的Line長文後,我真心的感想是……∣菜b導日記∣倒數789天
小心!過度關心!∣菜b導日記∣倒數632天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莊小昕❦祕密學院
232會員
903內容數
學院 裡有 書、簿本、心得、高中生、社團、秘密雲。
2025/04/28
某生:「小昕老師,聽說你們班的讀書風氣很差?」 我:「對。」
Thumbnail
2025/04/28
某生:「小昕老師,聽說你們班的讀書風氣很差?」 我:「對。」
Thumbnail
2025/04/27
「冷氣費」,尤其是在夏天,現在已是班費裡的"大宗開銷"。
Thumbnail
2025/04/27
「冷氣費」,尤其是在夏天,現在已是班費裡的"大宗開銷"。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我們的成長過程中,有多少次跟「我們的情緒」交手呢?答案是成千上萬次。 每一次在面對「不佳的情緒」時,我們都可以全身而退嗎?可以不讓不佳的情緒,影響我們的生活嗎? 尤其是當了父母的人,肯定這輩子都和孩子的情緒互相牽絆,要如何和我們的孩子好好相處,就是這一生重要的課題。 我從這本書
Thumbnail
成為父母後,我們開始重新感受孩子眼中的世界,看到了他們對於每件事情充滿好奇的眼神,親子關係也因此更加融洽。
Thumbnail
成為父母後,我們開始重新感受孩子眼中的世界,看到了他們對於每件事情充滿好奇的眼神,親子關係也因此更加融洽。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當孩子長大開始有自己的想法,父母常會感到焦慮與困惑。然而,這些改變與無法掌控是很正常的,意味著孩子開始學習為自己的言語跟行為負責。理解孩子,讓孩子有機會理解父母,互相理解,相信關係將會有所改變。
Thumbnail
我的服務對象,通常是有困擾的兒少,所以不免要面對他們的家長,往常我們不會留下個人聯絡方式,但因為今年我暫時離開職場的特別狀況,其中有幾位在請假前評估較棘手的服務使用者,我還是有與他們的家長聯絡。 一個人活著通常背後有一個系統,只要在其中,往往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Thumbnail
我的服務對象,通常是有困擾的兒少,所以不免要面對他們的家長,往常我們不會留下個人聯絡方式,但因為今年我暫時離開職場的特別狀況,其中有幾位在請假前評估較棘手的服務使用者,我還是有與他們的家長聯絡。 一個人活著通常背後有一個系統,只要在其中,往往都是牽一髮而動全身。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你可能會想,我這麼愛孩子,為何孩子不聽我的話?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講不聽」,後來我理解了,這一切都是小孩都在學習、成長的過程,轉念之後,改用遊戲、好玩的方式來陪伴孩子、用尊重的態度和孩子溝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在思考如何應對兒子們進入青春期後,回想起自己在青春期的壓力和經歷。作者提到了對學業的壓力和對父母期望的反思,以及對兒子們的期望和希望。文章主要關注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和培養良好的環境,以幫助孩子們健康成長。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Thumbnail
「老師,請問妳有沒有課程是開給小孩上的?」 今天在 @基隆 尚仁國小 分享 #薩提爾 主題是:陪伴孩子認識情緒,從自我照顧開始 講座結束後,一位媽媽上前來問我這個問題 媽媽的提問,讓我回想起,在大寶燁2-4歲的時期,那是我在媽媽這個角色上,感到最崩潰的幾年 大寶與我共享了2年多,我被催產素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