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沒邏輯,就等於沒效率?

更新於 2024/10/30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工作的時候,最不喜歡處理的就是責任歸屬(R&R)的問題。


偏偏時代一直在前進,公司也不斷地導入新的技術、系統、工具,然後也就牽涉到R&R可能重新劃分,但這就又牽涉到某些人的工作會變多,某些人會變少,某些人會趁機把事情向外丟,某些人不得不接球。


每次碰觸R&R的問題,都讓我覺得公司變成黑社會,是劃地盤的一種角力,誰不想少做事多領錢?找一個on the table合情合理合場面的方式,實在耗腦筋。


先別論畫完之後,別的角頭會持續挑戰,更傷腦筋的是,總有那麼幾個同團隊的人,搞不清楚狀況。

這就像排球對戰,6人 vs. 6人,但當你跟某人同隊的時候,某人不斷送分,不禁讓人懷疑這場比賽,其實是 5 打 7...


故事:

近日,Alby(化名)在Teams群組裡大聲嚷嚷:「隔壁部門的人,叫我們做某件事情,因為他不知道怎麼做,我們知道,所以我們要做。」

我說:「這個R&R的問題,一年前,就已經討論過了,也寄出相關投影片跟所有相關人士說明,找你的人不知道嗎?他不會做要去學啊,他新來的?」

Alby:「有這個投影片嗎?我好像沒收到?」

我:「那我再發一次,並cc所有相關人員,你們以後照做就好。」

Alby:「還是想提醒一下大家,很多時候,我們覺得不是我們的,但別人覺得是我們該做的,那最後就會變成我們的。」

我感到莫名,淡淡回了一句:「你去把立場澄清清楚就好。」

我的碎碎念

整件事情,最無言的不是Alby忘記一年前,這個R&R問題就已經處理完結,而是她的邏輯架構:

別人說是妳該做的,妳就氣急敗壞,事實上明明不是妳的任務,卻恐懼著別人說是妳的任務,所以妳之後就必須要做。

當下我真的很想回她:

「所以妳是女生,妳也覺得妳是女生,但大家說妳是男生,覺得妳就是男生,妳最後就會長出男性生殖器官嗎?」


重要的是事實,而不是誰覺得,你只要把事實講清楚就好了。別老是被別人抓著去跑老鼠滾輪,不斷重複過去,焦慮著還沒發生的事情。

這叫做空轉,最沒效率的事情之一,明明什麼都沒做,光擔心就燒光了你的精力。


如果R&R真的需要被更動,那也是妳老闆來跟妳談。


反思

上班了20年,卻依舊覺得自己不適合上班,因為常拿別人的問題懲罰自己、悶悶不樂。

我終於領悟,是我錯了。

錯在我不該總是對同仁充滿期待:期待著在循循善誘,以及各種鼓勵之後,假以時日,人的慣性會改變。要不然也不會有「牛牽到北京還是牛」這種俗語存在,不是嗎?


原來不論是挫折、失望還是生氣,源頭都是不正確的期待。
或許總是樂觀的相信同仁潛力這件事,就是我需要去克服的慣性之一。


我想我必須接受,人的資質,確實有著不同級別,就像我永遠都不會有愛因斯坦,或是伊隆·馬斯克的頭腦。

不可否認地,每個人都有他能力的上限。


(全文完)

什麼都寫、想寫就寫、不想寫就發呆。最喜歡的事:烹飪(其實是吃飯)、睡覺、泡茶喝。享受秋天的沈思、以及冬天的好好🐢著充電。 You do because you can, not because you need to.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新上任的專案經理,深夜仍回覆郵件,追蹤後發現他無時不在回信。而這種行為不僅對身體不利,也將對個人形象造成負面影響。適時休息與放鬆對提高工作效率至關重要。即使感覺很緊急,也應保持作息正常。文章中針對工作壓力以及工作不能處理的後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警示,是一篇相當具有警惕性的文章。
這篇文章描述了公司內部不同年齡層員工在面對變革時的心態轉變和權力角力。從20、30、40、50歲的員工間的對話中,反映出不同角色和心態對公司內部運作所產生的影響。
某午後,我敲打著鍵盤,用Teams跟同事「陶陶」討論公事,討論到一個段落,她突然跟我吐起苦水。
在職場中,遇到人身攻擊的情況並不罕見。本篇文章分享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從被攻擊者、攻擊者和上層主管的角度出發,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與上司溝通、改變建議的方式、尊重他人的觀點、並學會平靜地面對無法改變的事。
不斷設定工作目標,所帶來的滿足感,持續下降。曉潔思考著,是否有所謂真正的成功?她到底想要工作為她帶來些什麼?
曉潔的新晉主管身份引發了公司內部的變動,她必須面對裁員和提名部門成員的挑戰。她如何考量員工的表現來做出冷靜的決定呢?並在最後進行了合理的決定。這篇文章描繪了一個聰明且負責的部門主管在面對挑戰時的應對策略。
新上任的專案經理,深夜仍回覆郵件,追蹤後發現他無時不在回信。而這種行為不僅對身體不利,也將對個人形象造成負面影響。適時休息與放鬆對提高工作效率至關重要。即使感覺很緊急,也應保持作息正常。文章中針對工作壓力以及工作不能處理的後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和警示,是一篇相當具有警惕性的文章。
這篇文章描述了公司內部不同年齡層員工在面對變革時的心態轉變和權力角力。從20、30、40、50歲的員工間的對話中,反映出不同角色和心態對公司內部運作所產生的影響。
某午後,我敲打著鍵盤,用Teams跟同事「陶陶」討論公事,討論到一個段落,她突然跟我吐起苦水。
在職場中,遇到人身攻擊的情況並不罕見。本篇文章分享了在面對這種情況時,從被攻擊者、攻擊者和上層主管的角度出發,提供瞭解決問題的方法。這些方法包括與上司溝通、改變建議的方式、尊重他人的觀點、並學會平靜地面對無法改變的事。
不斷設定工作目標,所帶來的滿足感,持續下降。曉潔思考著,是否有所謂真正的成功?她到底想要工作為她帶來些什麼?
曉潔的新晉主管身份引發了公司內部的變動,她必須面對裁員和提名部門成員的挑戰。她如何考量員工的表現來做出冷靜的決定呢?並在最後進行了合理的決定。這篇文章描繪了一個聰明且負責的部門主管在面對挑戰時的應對策略。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一些不在我分類中但很不錯內容,我也都有附上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一點個人回饋。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生產力和影響力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高?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大量的新信息和新知識在向我們湧來。對於知識工作者和學習者來說,如何提升自身的生產力,如何更有效地理解和分享這些知識,以及如何透過這些知識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這些都是他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Thumbnail
六.不要『好酒放甕底』,序章勁爆最重要。 你寫好了冗長的一篇小說,滿心歡喜的投去給出版社。這時你不經會好奇,編輯到底有沒有看完你寫的小說?答案是:幾乎不可能。 要知道編輯很忙,看完一本小說至少要花兩個小時左右。但是他根本不需要這麼做。因為一本小說的開頭,就能直接給編輯一個答案:這本小說是不是他想要的
Thumbnail
文化是一種難以解釋的東西,當一個地方的一群人 (其實只要三人以上) 所存在過程中的言語,表達方式,行為模式,意識或認知方式都可以形成一個文化,也就是在一個地方大家基本上都遵守的思想,觀念或行為等。 而當人跨越了一個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有可能遇到與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文化,這也造就了所謂的文化沖擊出現,而
Thumbnail
對於寫作,你了解多少呢? 為什麼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寫作文,卻還是經常在不同場合中被抱怨寫的東西詞不達意、毫無重點呢?花了三天三夜絞盡腦汁寫出來的文章,點閱率卻少得可憐,究竟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
Thumbnail
「再多的求神拜佛,都不如一次的真實行動;算再多的命,不如自己開始造命。」
Thumbnail
生活裡與各類人的相處當中,是否時不時會出現這種感覺:「對方亂說!他騙人!」 尤其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與孩子之間,家長常常氣急敗壞,大聲說:『你再黑白講我就#%$^!』 你知道嗎?孩子有可能並沒有黑白講唷! 研究證實,即使在同一個空間的兩個人,都有可能對於發生在眼前的事件,說出不一樣的劇情、人物描述
Thumbnail
最近看完的書跟教養似乎無關的書,天下文化出版的【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一邊看我卻發現這本書跟教養上的連結,是非常多的呀!!! 這本書的起點是作者克里斯・查布利斯和丹尼爾・西蒙斯的「你看不見那隻大猩猩」的實驗,榮獲:心理學搞笑諾貝爾獎 從這個起點開始,
Thumbnail
目前遠距工作在台灣還不算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大家總是對遠距工作有很多不同的想像,今天就要來針對幾個常見的問題來破除大家對於遠距工作的迷思! 不是工程師也沒有設計專長,有機會開始遠距工作嗎? 其實遠距工作職缺種類比想像中多很多耶!
Thumbnail
也許你覺得,該認真、篤定、好好勸一勸你身邊那些鬼遮眼的人,比如天涯何處無芳草、替自己設放棄的停損點、委屈自己也得不到對方的愛......等等,也許你想到了更直白惡毒的話。 如果身邊有個死心眼的朋友就知道,這些勸告沒有用,為什麼呢?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這篇整理了我這個月讀到一些不在我分類中但很不錯內容,我也都有附上來源,如果你想了解我這個月發現了什麼不錯的內容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而且我還會加上一點個人回饋。
Thumbnail
為什麼你的生產力和影響力沒有你想像的那麼高? 我們生活在一個知識爆炸的時代,每天都有大量的新信息和新知識在向我們湧來。對於知識工作者和學習者來說,如何提升自身的生產力,如何更有效地理解和分享這些知識,以及如何透過這些知識來提升自己的影響力,這些都是他們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Thumbnail
六.不要『好酒放甕底』,序章勁爆最重要。 你寫好了冗長的一篇小說,滿心歡喜的投去給出版社。這時你不經會好奇,編輯到底有沒有看完你寫的小說?答案是:幾乎不可能。 要知道編輯很忙,看完一本小說至少要花兩個小時左右。但是他根本不需要這麼做。因為一本小說的開頭,就能直接給編輯一個答案:這本小說是不是他想要的
Thumbnail
文化是一種難以解釋的東西,當一個地方的一群人 (其實只要三人以上) 所存在過程中的言語,表達方式,行為模式,意識或認知方式都可以形成一個文化,也就是在一個地方大家基本上都遵守的思想,觀念或行為等。 而當人跨越了一個自己生活的地方就有可能遇到與自己日常生活中不同的文化,這也造就了所謂的文化沖擊出現,而
Thumbnail
對於寫作,你了解多少呢? 為什麼我們從小學就開始學寫作文,卻還是經常在不同場合中被抱怨寫的東西詞不達意、毫無重點呢?花了三天三夜絞盡腦汁寫出來的文章,點閱率卻少得可憐,究竟是為什麼呢?那是因為......
Thumbnail
「再多的求神拜佛,都不如一次的真實行動;算再多的命,不如自己開始造命。」
Thumbnail
生活裡與各類人的相處當中,是否時不時會出現這種感覺:「對方亂說!他騙人!」 尤其如果這種情況發生在與孩子之間,家長常常氣急敗壞,大聲說:『你再黑白講我就#%$^!』 你知道嗎?孩子有可能並沒有黑白講唷! 研究證實,即使在同一個空間的兩個人,都有可能對於發生在眼前的事件,說出不一樣的劇情、人物描述
Thumbnail
最近看完的書跟教養似乎無關的書,天下文化出版的【為什麼你沒看見大猩猩】,一邊看我卻發現這本書跟教養上的連結,是非常多的呀!!! 這本書的起點是作者克里斯・查布利斯和丹尼爾・西蒙斯的「你看不見那隻大猩猩」的實驗,榮獲:心理學搞笑諾貝爾獎 從這個起點開始,
Thumbnail
目前遠距工作在台灣還不算是一個成熟的市場,大家總是對遠距工作有很多不同的想像,今天就要來針對幾個常見的問題來破除大家對於遠距工作的迷思! 不是工程師也沒有設計專長,有機會開始遠距工作嗎? 其實遠距工作職缺種類比想像中多很多耶!
Thumbnail
也許你覺得,該認真、篤定、好好勸一勸你身邊那些鬼遮眼的人,比如天涯何處無芳草、替自己設放棄的停損點、委屈自己也得不到對方的愛......等等,也許你想到了更直白惡毒的話。 如果身邊有個死心眼的朋友就知道,這些勸告沒有用,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