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住:孩子是高等動物-書摘《不抓狂的父母,才能教出不抓狂的孩子》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本書三個重點:

1.打屁股不能改善孩子的行為 ,本書強烈反對打小孩,因為其會造成負面效果:大腦釋放皮質醇這種壓力荷爾蒙,傷害大腦。孩子在受傷害怕時,本能向照護者尋求保護,結果照護者是痛苦的來源,會導致大腦十分困惑,而陷入混亂。並會啟動孩子低級思考邏輯,而無法像高等動物一樣思考。

2.面壁思過可以是一種管教方式,但會造成孩子的經驗是獨處與被否定。更好的方式是讓孩子體會什麼叫把事情做對。例如態度沒大沒小,可以用尊重的話語再說一遍。

3.大腦一直不斷地在改變,我們與孩子的互動會影響他們的大腦發展。父母必須調整自己的期望,一步一步來。別在遇到事情的時候立刻回應,而是先讓自己冷靜下來。找到子女行為背後的動機,然後思考「怎麼做」

印象深刻的地方

心理學教導我們,「當孩子做出偏差行為時,要立刻處理,否則孩子不會明白自己為什麼被管教」,但這只是訓練動物的方式。人類是高等動物,建議等孩子準備好了,再管教。當他們準備好傾聽、理解,並能接受引導的時候,再去引導他。

推薦誰閱讀這本書

推薦父母、師長或教育學者,特別是傳統方式長大的父母。

我對這本書的看法

1.本書強烈反對打小孩,並說有很多研究指出有嚴重影響,但書中並未寫出是什麼研究的什麼內容,這部分比較輕的帶過。根據黃瑽寧醫師的《在愛裡無懼》一書,「有條件的修理」小孩是可以的,因為華人與西方社會不同,如果同儕都有體罰,這不會造成太大的影響,但父母必須是平靜狀態、事後要和解等。但如果可以,我還是希望完全不要有體罰。

2.「把事情做對」確實比責備和後果來得重要。一味否定他的做法,只會讓孩子不知所措,還不如教導用正確的做法。

引用

教養孩子的八大妙招:

1.減少用字:你說的很多其實他都聽不懂,少說教。

2.接納情緒:無條件地。

3.以描述代替說教

4讓孩子參與管教。

5把不行變成有條件的可以。

6強調積極面

7發揮創意

8教導心智省察力的工具










avatar-img
42會員
50內容數
陶淵明詩:「平疇交遠風,良苗亦懷新。」這是大自然孕育生命的美麗景象。我們在孩子的心裡撒種、澆灌,而神使其生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牧野的活水苗圃 的其他內容
孩子的教養方式對他們的成長非常重要,從父母的管理方式中,孩子會發展出不同的行為模式,四等父母的動粗教訓與一等父母的正向教養有很大的差異。
《2到7歲,孩子秒聽話--日本最強幼兒園老師的神奇溝通術》,作者T老師,超過14年的幼兒園老師經驗,2013年開始經營YT,已超過40萬訂閱,長期在社群媒體分享育兒樂趣以及與孩子相處的方法等。以下是筆者認為比較有理的書摘節錄: 1.在門口貼剪票口的圖,比賽誰先用(自製
2022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驚艷了世人,也使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有了AI,到底老師、父母還能教給學生什麼?有什麼能力是AI不會取代的? 親子天下召集了14位產業科技、教育趨勢家,撰寫了這本《AI如何重塑教育:ChatGPT來了!讓孩子活出熱情,啟動真探究的內在學習》,「點出AI時代所需
《擁抱B選項》的主筆雪柔.桑德伯格是一名普世價值中的女強人,是FACEBOOK的執行長。然而,她無法掌控她的摯愛的死亡:丈夫突然心臟病發身亡。 本書的內容,即是她如何在這樣的驚愕與悲傷中,帶著兩名稚子(5歲和7歲),走出傷痛,重新開始。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從1881年十月到次年七月的十個月日記,裡面有許多溫暖、啟發人心的小故事。雖然不是小學生,但大人讀了也覺得有一股暖流。 《掃煙囪的孩子》 一個全身烏漆嘛黑的孩子蹲在地上啜泣,因為他幫一戶人家掃煙囪後,賺到的30個銅幣不見了,他不知道如何回去見老闆。路過的小學女
《在愛裡無懼》是愛+好醫師 黃瑽寧醫師的重磅之作,著重於孩子的科學教養方式。在此之前我也讀過他的《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裡面用科學的方式破解許多錯誤的觀念,受益良多。以下是抄錄重點分享: 童年創傷導致慢性病與精神病的高機率 書中提到,童年創傷經驗的數據,高與低,將大幅影響成年之後的身心疾
孩子的教養方式對他們的成長非常重要,從父母的管理方式中,孩子會發展出不同的行為模式,四等父母的動粗教訓與一等父母的正向教養有很大的差異。
《2到7歲,孩子秒聽話--日本最強幼兒園老師的神奇溝通術》,作者T老師,超過14年的幼兒園老師經驗,2013年開始經營YT,已超過40萬訂閱,長期在社群媒體分享育兒樂趣以及與孩子相處的方法等。以下是筆者認為比較有理的書摘節錄: 1.在門口貼剪票口的圖,比賽誰先用(自製
2022年底ChatGPT橫空出世,驚艷了世人,也使教育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戰。有了AI,到底老師、父母還能教給學生什麼?有什麼能力是AI不會取代的? 親子天下召集了14位產業科技、教育趨勢家,撰寫了這本《AI如何重塑教育:ChatGPT來了!讓孩子活出熱情,啟動真探究的內在學習》,「點出AI時代所需
《擁抱B選項》的主筆雪柔.桑德伯格是一名普世價值中的女強人,是FACEBOOK的執行長。然而,她無法掌控她的摯愛的死亡:丈夫突然心臟病發身亡。 本書的內容,即是她如何在這樣的驚愕與悲傷中,帶著兩名稚子(5歲和7歲),走出傷痛,重新開始。
《愛的教育》是義大利四年級小學生從1881年十月到次年七月的十個月日記,裡面有許多溫暖、啟發人心的小故事。雖然不是小學生,但大人讀了也覺得有一股暖流。 《掃煙囪的孩子》 一個全身烏漆嘛黑的孩子蹲在地上啜泣,因為他幫一戶人家掃煙囪後,賺到的30個銅幣不見了,他不知道如何回去見老闆。路過的小學女
《在愛裡無懼》是愛+好醫師 黃瑽寧醫師的重磅之作,著重於孩子的科學教養方式。在此之前我也讀過他的《從現在開始,帶孩子遠離過敏》,裡面用科學的方式破解許多錯誤的觀念,受益良多。以下是抄錄重點分享: 童年創傷導致慢性病與精神病的高機率 書中提到,童年創傷經驗的數據,高與低,將大幅影響成年之後的身心疾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這本書集結了黑幼龍老師,30年的育兒智慧,並提出了影響孩子一生的觀點,強調性格、包容、思考能力、自信等方面的培養對孩子的重要性。文章讀後得出的結論是,對於孩子的學業可以稍稍放手,閒暇時刻,讓孩子多玩一些也無妨。想法改變後,親子關係也變得更為輕鬆、和諧和愉悅。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遇到孩子行為讓你抓狂時,七個步驟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緊密。
Thumbnail
書中談及過度的教養可能對孩子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主張父母放下過度管教,創造理解和諧的教養環境。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兩歲的小小孩,因為語言發展尚未成熟,無法拿捏身體的協調性,社會化也較不足,與外界的互動還不夠,尚處於「自我中心」發展階段。文章提供了父母應對小孩打人行為的方式,建議利用模擬遊戲與情緒卡等方式來理解小孩的想法和情緒,並引導小孩找出打人行為背後的真正意涵,以及替代行為的方式。
Thumbnail
當孩子抓狂,自己又很忙或是很累,往往容易理智斷線,然後就變成親子衝突,其實爸爸媽媽們可以這樣做…
Thumbnail
孩子的行為背後都有正向意圖,瞭解情緒背後的原因,可以幫助家長更好地引導孩子的成長。透過本質的瞭解,父母可以針對孩子的固執、愛吹牛、依賴等行為給予適當的建議和支持。適時的鼓勵和陪伴是培養孩子健康心理的重要一環。
這本書集結了黑幼龍老師,30年的育兒智慧,並提出了影響孩子一生的觀點,強調性格、包容、思考能力、自信等方面的培養對孩子的重要性。文章讀後得出的結論是,對於孩子的學業可以稍稍放手,閒暇時刻,讓孩子多玩一些也無妨。想法改變後,親子關係也變得更為輕鬆、和諧和愉悅。
Thumbnail
「昨天我在我小孩面前崩潰大叫了,我也不想這樣,小孩到了三多歲什麼都不要,爸媽的話都不聽,想要的東西不給他就大吵大鬧,難道是我不會教嗎?真的心好累....」 如果小孩很難教,那就改變我們的「教法」。 教養不能用「蠻力」
Thumbnail
過去我們認為「家庭」是一個理應充滿和樂歡笑的環境,但後來在許多社會案件中理解家庭失能確實會影響孩子的人格發展,甚至將來會對社會造成影響。 也因為如此,我們不應該把教養當成是不容外人置喙之事,而是應該以長遠的思維來培養孩子成為一個不帶給社會負擔,並且能完全為自己行為負責的獨立人格,我想這才是
Thumbnail
遇到孩子行為讓你抓狂時,七個步驟讓你和孩子的關係更緊密。
Thumbnail
書中談及過度的教養可能對孩子心理造成的負面影響,主張父母放下過度管教,創造理解和諧的教養環境。
Thumbnail
我們絕對不會要父母「不教」,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父母的身教與引導,因此我們要著力的,不是教不教,而是「怎麼教」。
Thumbnail
「我們是否在不知不覺中,否定了孩子?這是一個值得每位父母深思的問題。」 日常生活中,父母往往為了快速有效的教育孩子,不自覺使用了許多帶有否定性的話語。 比如:「不要用跑的!」或「要講幾遍你才聽得懂?」這些話語背後的意圖可能是為了孩子的安全,或是希望孩子學會聆聽和理解,但在孩子的心中,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