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中風了|13 返家後的擔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自殺的想法

初期我幾乎癱軟在床上,但可聽到中晚餐我的家人在外面吃飯聊天,我好想加入他們,後來我數次要求看護用輪椅推我出去餐桌旁,看他們吃飯聊天都好。另一件事,我的床牆面上就是窗戶,身體不適感讓我有一陣子心中曾有不好的念頭,覺得自己的狀態是拖累家人,若能從窗戶跳下去一切都結束了,那時我家住在12樓,後來想想作罷,因為一個是我完全没力氣爬;第二,我還不瞭解我的生病,這樣做實在魯莾;第三,我還是一個臨床心理師,其中一項業務就是「自殺防治」,這實在很諷刺。於是作罷。

那時最擔心的大事,是害怕我的家人把我送安養機構,我想這源於我住院時,在普通病房看到唯一另一床病人被安置在安養機構,因此我出院回家後央求我太太不要如此安排。(後來才知道中風病人出院後有一種PAC(Post-acute Care; 急性後期之整合照顧模式 ))復健程序,讓病人住院每日接受復健治療,然後每次28天就申請其他醫院住院治療;我太太也曾因朋友建議考慮過)。

另一個擔心的事較小,是我解便不規律,很怕太多天沒有便便,太太想出一個方法是早上某半小時就固定坐便盆椅,我常坐在便盆椅上環看我房間景象(以前都不覺得好好看它),傾聽外界的聲音(鳥聲,路過的汽車聲等),然後時間一秒秒留逝,但我還是不太能解便,我感覺這活像一場測試,看護要看你的成績(是否解便,解便結果),這或許是住院時遺留下來的恐懼,覺得要有不錯的「成績」,看護才滿意,縱使太太一再表示沒有解便也沒有關係。後來,看護希望我用塞劑處理,但塞劑引發的肚子疼痛我覺得太人工,又不好受也不是治本之道,但沒辦法,還是用了幾次塞劑。

吞嚥/我親愛的大學同學

    初期,我除了全身癱軟無法移動以外,眼睛不適,必須喝流質食物,在拔除鼻胃管後(期間更換了兩次鼻胃管。第一次是舊的到使用期限,必須更換,也請合格的人員到家中更換;第二次是第一次更換後,牛奶不易流入而再度更換),算是可以吃稀飯,但是味道卻被干擾,左嘴唇部分有嚴重的麻寒感,一度以為是藥物的副作用,後來才搞懂這是腦幹中風影響的一部份,直到現在我寫這篇記述的同時(已經過 一年四個月)麻寒感還是存在,只是強度下降,它褪去得很慢;然後會不由自主地滴口水出來,尤其在側睡時,更是控制不住;左手拿手機時會覺得超重,左手還伴有麻痺感;不知怎麼的,右手小指開始也有麻的狀況(到現在已改善);講話口齒不清楚(像含滷蛋說話);一定要喝有味道的水給予「提示」,如一小匙果汁慢慢喝,不然會被嗆到,而且最好加增稠劑。(我的大學同學是語言治療博士,也和K老師是大學同學。不知道為什麼?我生病時,他聯繫上我太太,她們是同一所高中的同校同學,在太太協同下,每周用視訊幫我做語言治療。至今我都非常咸感謝她!)

我記得在數個月早上的時段,在太太協助下和這但位語言治療博士同學視訊連線,他會指示我的太太協助,從運動及吞食小食品起,以及協助復健我的發音和吞嚥功能到一定的程度,我很感謝我的大學同學和她的學生,她的學生已經是某醫學中心的語言治療師「陳老師」。

持續不適的後遺症

另外還有我出院時,一直感覺我的頭部有著我稱之為「罩麻感」的感覺,我的頭部又沒有開過刀,但似乎有東西罩住我的頭,而且還麻麻的,這應也是腦幹中風影響的部分之一,後來隨著時間也沒那麼強烈,直到現在,還有一些感覺。還有我的平衡感與左右協調也被破壞,我無法拍手、吹口哨,更遑論單腳站立。我也感受到我左手碰到水時,有某種「灼熱感」。左邊是患側,眼睛的不適前已述及,它被影響的表現形式之一就是兩眼聚焦速度不同,且注意力很狹窄,我當時在七月有練習用ㄇ字型助行器及拐杖走路時,時常眼要盯著地上,若有人喊我的名子或注意其他人時,我去注意之,就容易跌倒。還有入睡困難,是我生病以來常發生的事,在住院期間,看護慫恿我每夜拿安眠藥,那時入睡速度還可以,可是出院回家沒有再使用安眠藥,就一直不好入睡,我經常晚上8點半,就覺得睏了上床,但一上床輾轉反側搞個3個小時多才睡著,是常有的事,有時甚至更久。最初回家的前幾天,大約清晨4點就醒了過來,再也睡不著覺,要一直躺到6點才起床盥洗。出院初期似還有些譫妄,我有一次在深夜以為中共打了過來,我所在地方,成了避難所;又我長期以為衣櫥間(晚上會留小燈),藏有被肢解人的一雙腿,因為乍看下去很像(錯覺)。

   面臨生死交關,初期我跟太太有一段對話,我表示我現在不能行動,未來我希望有一日可以再和妳走淡水河道(淡水河道離我們家很近,生病前我們常常走)。我太太回應,「一定可以的」。我很放心依靠我的太太,家中事物在我生病之後安排的有條不紊,孩子也按照安排規律上課。

(閱讀困難者,可收聽「穗波心理師」Podcast EP95,內容較豐富,以對談形式呈現,略有不同)

—來自穗波心理師發佈於「穗波心理師」沙龍 https://vocus.cc/article/66892354fd8978000182faa3

追蹤「穗波心理師」FB粉絲專頁或加入「情感聊天室」可不定時收文章、podcast預告及貓相片

收聽「穗波心理師」podcast(專門談心理的podcast)

點擊「家庭Q&A-愛情、親情的心理師相談」免費提問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穗波心理師」沙龍
226會員
421內容數
歡迎來到「穗波心理師」沙龍。這是一個「生活、家庭、愛與人生」的領域,關注親情、愛情、婚姻、家庭及人生議題,先祝福大家都能遇見幸福、圓滿伴侶關係及維繫家庭。 我是執業臨床心理師,歡迎對上述議題留言,讓我可以用心理學的概念與你討論,或提出建議。也可以在下方留言你介紹自己,讓我有機會更認識你、一起交流成長,人生路上不寂寞!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29
這篇文章主要描述了穗波在中風後的復健之旅。穗波一開始對復健感到迷惘,認為復健是「人為的」回復,但後來理解到「習慣成自然」的道理,並且通過不斷重覆練習來建立新的神經廻路。穗波分享了日常復健的經歷,包括走路練習和寫作,並提到飼養小貓「麻吉」帶來的歡樂和激勵。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3/07
文章述及了穗波在社區中復健的經歷和觀察。穗波描述了社區中各種人物的日常活動,包括清潔工、買菜的婦女、規律活動的老年人、遛狗的女孩等。穗波還提到了一隻名叫「小花」的貓,這隻貓給穗波的復健過程帶來了樂趣。此外,穗波分享了與鄰居交流的經驗,並提到了一些社區中的事件,如鄰居打小孩及之後清理辦公室的經歷。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2025/02/07
本文描述作者中風後左手不靈活的經歷,以及在復健過程中遇到的挑戰和體悟。從初期手部功能的喪失,到學習如何避免代償動作,以及在社區鄰居的幫助下,逐步恢復行走能力。作者也分享了復健過程中,家人和看護的提醒與自身感受,反思了正向復健法的意義。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其實回想起我國中時,就常常會感到莫名的焦慮、害怕、不安。 只是我因為埋首於課業當中,所以也默默地度過那段升學考試充滿壓力的日子。    考上了大專之後,我非常開心,希望擺脫過去被我討厭的自己,想要開啟新的生活,沒想到一切沒有我想像中的順利。 我一直渴望融入自己的班級團體裡,渴望
Thumbnail
其實回想起我國中時,就常常會感到莫名的焦慮、害怕、不安。 只是我因為埋首於課業當中,所以也默默地度過那段升學考試充滿壓力的日子。    考上了大專之後,我非常開心,希望擺脫過去被我討厭的自己,想要開啟新的生活,沒想到一切沒有我想像中的順利。 我一直渴望融入自己的班級團體裡,渴望
Thumbnail
第一次發病是國小(當時還沒有兒少身心醫學科及兒少法連家暴法都沒有),長期處在這種環境污染問題想逃又逃不了的牢籠,疑似邊緣性人格悄悄的產生。 家暴、受虐、性侵、不信任與霸凌都等陰影跟隨我很久,又不知道要找誰求助~很多人說我該住瘋人院(松德院區),我真的不知道該相信誰? 長處在壓力鍋下我有點變成神經
Thumbnail
第一次發病是國小(當時還沒有兒少身心醫學科及兒少法連家暴法都沒有),長期處在這種環境污染問題想逃又逃不了的牢籠,疑似邊緣性人格悄悄的產生。 家暴、受虐、性侵、不信任與霸凌都等陰影跟隨我很久,又不知道要找誰求助~很多人說我該住瘋人院(松德院區),我真的不知道該相信誰? 長處在壓力鍋下我有點變成神經
Thumbnail
距離我開始看身心科到現在已經過了差不多半年 目前是停藥也沒有再去回診了 紀錄一下這段日子的心路歷程 希望對也有此症狀的夥伴們有所幫助
Thumbnail
距離我開始看身心科到現在已經過了差不多半年 目前是停藥也沒有再去回診了 紀錄一下這段日子的心路歷程 希望對也有此症狀的夥伴們有所幫助
Thumbnail
與弟弟的共同生活,如今回想起來是既珍貴也是份禮物。 知覺失調症改變了弟弟的人生,也翻轉了我與他的關係與相處方式,因著從旁觀察協助使我發覺家屬的心態對於康復者的穩定性扮演著必要的影響。 弟弟的病症,使我認識許多家屬朋友,學習一起用寬容的心態來看世界,靜待時機的耐心,並持續傾聽與鼓舞。
Thumbnail
與弟弟的共同生活,如今回想起來是既珍貴也是份禮物。 知覺失調症改變了弟弟的人生,也翻轉了我與他的關係與相處方式,因著從旁觀察協助使我發覺家屬的心態對於康復者的穩定性扮演著必要的影響。 弟弟的病症,使我認識許多家屬朋友,學習一起用寬容的心態來看世界,靜待時機的耐心,並持續傾聽與鼓舞。
Thumbnail
我向醫生點點頭,感覺自己昏昏沈沈的,身體像是宿醉一樣,甚至有種意識還未清醒的迷茫感,我拿起手機打了家裡的電話,我知道一定會是你接,所以刻意打了家電回去。 我想告訴你自己真的想離開臺北了,我想大聲且直白的說這一切真的是爛透了。 我好想回家。 ❄ 在寒冬離開的你,不禁讓我產生這樣的想像。 -待續-
Thumbnail
我向醫生點點頭,感覺自己昏昏沈沈的,身體像是宿醉一樣,甚至有種意識還未清醒的迷茫感,我拿起手機打了家裡的電話,我知道一定會是你接,所以刻意打了家電回去。 我想告訴你自己真的想離開臺北了,我想大聲且直白的說這一切真的是爛透了。 我好想回家。 ❄ 在寒冬離開的你,不禁讓我產生這樣的想像。 -待續-
Thumbnail
亂七八糟將近一個月時間, 期間我沒有辦法自理生活,連最基本的生活起居都無法, 無法自己吃飯,媽媽還要溜班回來買飯給我,看著我吃完或餵我; 無法自己盥洗,媽媽偶爾需要幫我或帶我去髮廊洗頭; 無法入睡,媽媽每晚陪著我睡,哄我入睡; 我就是一個只有軀殼,沒有靈魂的人。空了! 我真的生病了, 開始看精神科,
Thumbnail
亂七八糟將近一個月時間, 期間我沒有辦法自理生活,連最基本的生活起居都無法, 無法自己吃飯,媽媽還要溜班回來買飯給我,看著我吃完或餵我; 無法自己盥洗,媽媽偶爾需要幫我或帶我去髮廊洗頭; 無法入睡,媽媽每晚陪著我睡,哄我入睡; 我就是一個只有軀殼,沒有靈魂的人。空了! 我真的生病了, 開始看精神科,
Thumbnail
『你讓我自我檢討了好久。』從國中以來就交情很好的她略紅著眼眶說著。 『我後來把所有短時間沒聯絡過的朋友都聯絡了一遍,我一直以為沒消息就只是因為忙而已,沒想到你會經歷這些。』 或許我們人生總是會遭遇各種意外,或好或壞,或如艷陽下的淺海讓人迷醉,或如暴雨雷電般讓人驚恐,但身邊總是會有人陪著你走過。
Thumbnail
『你讓我自我檢討了好久。』從國中以來就交情很好的她略紅著眼眶說著。 『我後來把所有短時間沒聯絡過的朋友都聯絡了一遍,我一直以為沒消息就只是因為忙而已,沒想到你會經歷這些。』 或許我們人生總是會遭遇各種意外,或好或壞,或如艷陽下的淺海讓人迷醉,或如暴雨雷電般讓人驚恐,但身邊總是會有人陪著你走過。
Thumbnail
初始   句話可能要花個5分鐘才有辦法理解,五分鐘前的回覆通常沒有經過思考,在面對照顧你的親友以否定的方式來面對你時,你心裡面也會自我否定就會羅患病後憂鬱症,直到不能自己的狀態甚至失智。你沒中風過你怎麼知道我是什麼想法?你清楚這個病症之後所有的因素嗎?說話那麼快我怎麼跟得上理解?這真的就是我們患者的
Thumbnail
初始   句話可能要花個5分鐘才有辦法理解,五分鐘前的回覆通常沒有經過思考,在面對照顧你的親友以否定的方式來面對你時,你心裡面也會自我否定就會羅患病後憂鬱症,直到不能自己的狀態甚至失智。你沒中風過你怎麼知道我是什麼想法?你清楚這個病症之後所有的因素嗎?說話那麼快我怎麼跟得上理解?這真的就是我們患者的
Thumbnail
avatar-avatar
2006年我考上我第一志願輔大歷史學系,開啟了白天工作晚上上課的半工半讀生活,新生時段,張譯心導師特別安排每一位學生跟她談話,輪到我時,當年我就跟導師說過我是一個堅強不愛聊自己事情的人,但最近被工作課業壓得喘不過來,導師人很好,主動帶我去醫學院大樓二樓的學生輔導中心,跟我說有什麼事情可以找輔導老師
Thumbnail
avatar-avatar
2006年我考上我第一志願輔大歷史學系,開啟了白天工作晚上上課的半工半讀生活,新生時段,張譯心導師特別安排每一位學生跟她談話,輪到我時,當年我就跟導師說過我是一個堅強不愛聊自己事情的人,但最近被工作課業壓得喘不過來,導師人很好,主動帶我去醫學院大樓二樓的學生輔導中心,跟我說有什麼事情可以找輔導老師
Thumbnail
這篇長文是我的寫作起點,原是父親過世後一年寫下的心情與記錄,從憂鬱症、帕金森氏症、失智到臨終,後來才公開發表,並幸獲幾個媒體網站的轉載。2018年父親節當天,換日線於LINE Today刊出後回應踴躍,這些迴響讓我感動鼓舞,很欣慰這段故事真的直入人心,同時對許多同病家屬有所慰藉與參考價值。
Thumbnail
這篇長文是我的寫作起點,原是父親過世後一年寫下的心情與記錄,從憂鬱症、帕金森氏症、失智到臨終,後來才公開發表,並幸獲幾個媒體網站的轉載。2018年父親節當天,換日線於LINE Today刊出後回應踴躍,這些迴響讓我感動鼓舞,很欣慰這段故事真的直入人心,同時對許多同病家屬有所慰藉與參考價值。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