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禮與回禮(三):一種不會欠債的禮物

台灣女子簡阿貞-avatar-img
發佈於生活大雜燴 個房間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上一篇〈送禮與回禮(二):職場「禮」儀,現代社會的禮物交換〉我們談到禮物的退化和異化。

  這次想討論有沒有可能存在一種禮物交換方式,能夠聯繫彼此,但不會產生欠債關係,也因此不會導致「送禮-回禮」的無限循環,從而擺脫掉禮物的退化和異化?


  法國哲學家德希達認為,不會產生欠債關係的送禮,唯有「送禮者忘記自己曾經給予,收禮者亦忘記自己曾經接受」(註1)。一方在無形中給出,另一方在無形中收下,沒有人等待回報,也沒有人感到虧欠。這種沒有誰虧欠誰的送禮,德希達認為是一種純粹的送禮,更接近本源。然而德希達卻也認為純粹送禮是不可能的,因為只有禮物不以禮物的方式呈現,才能擺脫送和收的循環,然而禮物既然是禮物,又怎麼可能擺脫掉呢?

  真的不可能嗎?順著德希達的思路,我們至少看到一個可能的進路是「禮物不以禮物的方式呈現」。換句話說,禮物本身可能只是一個概念或形式,而德希達的思考困境,正在於把禮物的範圍框限在具體的物質上。

  結合牟斯的觀察,禮物所隱含的是「守信、付出、接受與還報」的倫理價值。那麼有沒有一種東西,能夠不以具象的方式呈現送和收,而僅僅展現在概念上,使雙方能夠在其中「守信、付出、接受與還報」?


  沙特在《何謂文學?》中提到的「慷慨餽贈」,正是不會欠債的禮物交換形式。餽贈之所以是慷慨不求回報的,是因為來自於「慷慨的精神協約」,此協約來自於雙方為了達成共同目標而產生。我們會為了完成目標,將自己的主體性作為禮物,不求回報的將自己犧牲奉獻給對方。之所以如此,是因為我們信任對方不會消滅我的主體性,並且我的主體性反倒會因為「慷慨的精神協約」的運作以及共同目標的完成而被實現。

  沙特尤以文學閱讀為典範。作者慷慨的「奉獻」出作品,在不知道是否有讀者的情況下也願意將整理就緒的內容--個人的主體性--對任何人開放。然而作者並非無私的奉獻,他將在經驗世界的途中所把握到的某個面貌以作品的形式固定下來,是企圖通過讀者的閱讀活動來「挽回」這個面貌。作者呼請讀者,但他不為了讓作品存在之外的目的發出呼請。作者只能懇請讀者出現,而不能強制某人前來閱讀。如此前來的讀者便是運用自己的慷慨,來使書本成為作品、使作品成為文學。書本不同於為人的自由服務的一般工具,書本需要讀者的自由,如果沒有運用慷慨來翻閱它的讀者,它不過就是一堆紙,其中文字也只不過是一些墨跡。

  就沙特而言,「使作品成為文學」是一項有待雙方共同完成的任務,作品之於讀者是呼請他自由的東西,作品之於作者則是一項能夠「挽回」他的世界之「奉獻」。

  我們看到在沙特的例子裡,同樣展現出「守信、付出、接受與還報」。我遵守我們的協約,作者付出作品、讀者接受作品並閱讀,而讀者的還報則是使書本成為作品,使作者主體性得以展現。又作者繼續還報,因為讀者能夠展現書本中的精神,所以反過來還報予讀者其主體性。如此往復辯證,其實就是一種送禮的循環關係。


  早先我們曾談到刻板的Z世代職場心態是「不願為了公司和團隊『委屈』或『犧牲』自己」,下一次我們要透過沙特「慷慨奉獻」、「付出自己的主體性」的概念,來看此心態的背後預設。關於此,儘管是過於粗糙和片面的解讀,但也正是因為是一種走向極端的思考方式的呈現,所以更好拆解和探討,以檢視並避免出現類似的思維模式。




【延伸閱讀】

送禮與回禮(一):怎麼送?如何還?送禮的道德難題

送禮與回禮(二):職場「禮」儀,現代社會的禮物交換

送禮與回禮(四):「拒絕委屈/犧牲自己」的職場心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台灣女子簡阿貞
25會員
115內容數
關於永續,關於閱讀,一點生活雜談,一點點創作,和哲學世界裡的甲蟲。
台灣女子簡阿貞的其他內容
2025/04/14
  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宣誓並非特例。如今2025年,川普再次喊出「讓美國再次偉大」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嘗試以該口號為切入點,指出其背後的復古想像實質上是一種排外的、二元的、具意識形態性的國家重構策略。而開出的第一槍,便是對性別非二元與跨性別者的壓迫。
Thumbnail
2025/04/14
  川普「讓美國再次偉大」的宣誓並非特例。如今2025年,川普再次喊出「讓美國再次偉大」到底意味著什麼?我嘗試以該口號為切入點,指出其背後的復古想像實質上是一種排外的、二元的、具意識形態性的國家重構策略。而開出的第一槍,便是對性別非二元與跨性別者的壓迫。
Thumbnail
2025/04/12
  最近被問到「女性主義對你來說是什麼?」,一時之間答不出來,雖然首先能想到一團怒火,以及迸發出來的平等,但真的要去說女性主義之於我的意義,覺得很難用簡單的幾個詞來概括。
Thumbnail
2025/04/12
  最近被問到「女性主義對你來說是什麼?」,一時之間答不出來,雖然首先能想到一團怒火,以及迸發出來的平等,但真的要去說女性主義之於我的意義,覺得很難用簡單的幾個詞來概括。
Thumbnail
2025/04/10
  作者林奕含曾言,《樂園》是關於如何愛上誘姦者的故事,對這部擺脫傳統誘姦與浪漫愛想像的師生戀書寫,我們的討論已經足夠了嗎?又,我們還能以什麼方式來閱讀?在印度加羅爾文化與社會研究中心、安貝卡大學心理系先後取得兩個博士學位的的講者張馨文,企圖從拉岡取向精神分析,為我們展開閱讀後的實踐者反思。
Thumbnail
2025/04/10
  作者林奕含曾言,《樂園》是關於如何愛上誘姦者的故事,對這部擺脫傳統誘姦與浪漫愛想像的師生戀書寫,我們的討論已經足夠了嗎?又,我們還能以什麼方式來閱讀?在印度加羅爾文化與社會研究中心、安貝卡大學心理系先後取得兩個博士學位的的講者張馨文,企圖從拉岡取向精神分析,為我們展開閱讀後的實踐者反思。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禮尚往來,是人際交往中的潛槼則。 但凡身処於人情社會中,難免要涉及送禮和收禮的事情。 送禮送錯了,可能會使自身的形象大打折釦,收禮收錯了,也可能釀造無窮無盡的事耑,聰明人都會時時刻刻小心謹慎。 這三種東西,不琯是誰送的都要拒絕,否則麻煩就會找上門了。 01:別人送價值
Thumbnail
禮尚往來,是人際交往中的潛槼則。 但凡身処於人情社會中,難免要涉及送禮和收禮的事情。 送禮送錯了,可能會使自身的形象大打折釦,收禮收錯了,也可能釀造無窮無盡的事耑,聰明人都會時時刻刻小心謹慎。 這三種東西,不琯是誰送的都要拒絕,否則麻煩就會找上門了。 01:別人送價值
Thumbnail
這篇要分享的是另一邊「接受禮物」。當你想要為那些贈與你豐盛資源的人「做」些什麼時,你能做的最好的回饋便是:提供一個機會,讓對方能夠跟宇宙宣告「我有」的豐盛機會,欣然接受並且用積極的能量感激對方與你分享豐盛資源,這是你當下能給予最大的豐盛回饋了。
Thumbnail
這篇要分享的是另一邊「接受禮物」。當你想要為那些贈與你豐盛資源的人「做」些什麼時,你能做的最好的回饋便是:提供一個機會,讓對方能夠跟宇宙宣告「我有」的豐盛機會,欣然接受並且用積極的能量感激對方與你分享豐盛資源,這是你當下能給予最大的豐盛回饋了。
Thumbnail
《禮輕情意重》 「禮尚往來」 「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 「禮を受ければ禮を返さねばならない」 禮,如同一種媒介,在傳遞幸福。 送禮,收禮,重要的好像不是禮數,也不是面子。 而是,一份真情,一個實意。
Thumbnail
《禮輕情意重》 「禮尚往來」 「one good turn deserves another」 「禮を受ければ禮を返さねばならない」 禮,如同一種媒介,在傳遞幸福。 送禮,收禮,重要的好像不是禮數,也不是面子。 而是,一份真情,一個實意。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13 人類可以活在沒有交換的社會嗎?
Thumbnail
《法國高中生哲學讀本》 #13 人類可以活在沒有交換的社會嗎?
Thumbnail
 無論是平日或特殊節日,一提到「禮物」,人們直覺就會聯想到「歡樂、幸福」。尤其是在生日、紀念日、耶誕節的時候,更是充滿送禮物與交換禮物的活動。究竟,該怎麼挑禮物呢?  在大約二十年前,美國學者研究禮物的意涵發現,在當時的社會中,禮物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為了利益而交換、互惠彼此的工具。然而經由研究探討美國
Thumbnail
 無論是平日或特殊節日,一提到「禮物」,人們直覺就會聯想到「歡樂、幸福」。尤其是在生日、紀念日、耶誕節的時候,更是充滿送禮物與交換禮物的活動。究竟,該怎麼挑禮物呢?  在大約二十年前,美國學者研究禮物的意涵發現,在當時的社會中,禮物某種程度上是一種為了利益而交換、互惠彼此的工具。然而經由研究探討美國
Thumbnail
有人說:「你想得到什麼,就先給什麼。」你付出你的愛,你才能得到愛;你給予對方快樂,你就能得到快樂。而給予對方自由、尊重、寧靜,有時候是比給予財物、愛和快樂更難的給予。
Thumbnail
有人說:「你想得到什麼,就先給什麼。」你付出你的愛,你才能得到愛;你給予對方快樂,你就能得到快樂。而給予對方自由、尊重、寧靜,有時候是比給予財物、愛和快樂更難的給予。
Thumbnail
#聚焦在真正能讓你生命變得更好的地方 最遙遠的距離是誤解,最貼近的間距是願意開始理解 ⠀⠀⠀⠀⠀⠀⠀⠀⠀ 若說理解有份連結,就像送禮到心扉 最棒的禮品,在送出去前就已展現 是你的真心微笑、理解與在乎在舉手投足間 ⠀⠀⠀⠀⠀⠀⠀⠀⠀ 就在今天,送出禮物不用錢 只要願意開始衷心給予,就是無價的珍貴
Thumbnail
#聚焦在真正能讓你生命變得更好的地方 最遙遠的距離是誤解,最貼近的間距是願意開始理解 ⠀⠀⠀⠀⠀⠀⠀⠀⠀ 若說理解有份連結,就像送禮到心扉 最棒的禮品,在送出去前就已展現 是你的真心微笑、理解與在乎在舉手投足間 ⠀⠀⠀⠀⠀⠀⠀⠀⠀ 就在今天,送出禮物不用錢 只要願意開始衷心給予,就是無價的珍貴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