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中付出太多回報太少,別人卻說年輕人要學會吃虧,有點不理解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小李是一名剛畢業的設計師,進入一家廣告公司工作。起初,他充滿熱情,每天加班到深夜,週末也經常泡在公司。然而,半年過去了,他發現自己的付出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回報。薪水依舊低得可憐,而且老闆總是挑剔他的作品,讓他感到十分沮喪。

當小李向朋友們抱怨時,得到的回應卻是:「你還年輕,要學會吃苦!我們當年也是這樣過來的。」這讓小李更加困惑和沮喪。


其實,小李的遭遇並不罕見。很多年輕人剛進入職場,就面臨著這樣的困境。但是,我們真的應該一味地「吃苦」嗎?


心理學家李松蔚給出了一個非常中肯的建議:我們要區分「感覺」和「判斷」。如果你覺得工作回報不高,但每天都在學習新東西,感覺很充實,那麼這種「吃苦」是值得的。但如果你感覺不好,那就是真的不好。

我們得明白,自己的感受才是最重要的。別人的話,不管是長輩的「過來人」經驗,還是同事的「你應該堅持」,都不應該凌駕於你真實的感受之上。就像你餓了,別人說「你不應該覺得餓」,難道你就真的不餓了嗎?


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


1. 正視自己的感受:不要因為別人的一句「要學會吃苦」就否定自己的感受。如果你覺得累,那就是真的累了。

2. 明確自己的價值:評估自己的工作是否真的帶來成長和價值。如果只是無意義的重複勞動,那麼這種「吃苦」其實毫無意義。

3. 學會表達和溝通:與上司坦誠地溝通你的感受和期望。也許他們並不知道你的處境,給他們一個改善的機會。

4. 設定界限:學會說「不」。不是所有的加班和額外工作都是必要的。合理安排自己的時間和精力。

5. 尋找新的機會:如果現有的工作環境實在無法改善,那麼不要害怕尋找新的機會。記住,你的價值不應該被低估。

6. 持續學習和提升:真正有價值的「吃苦」是在提升自己的過程中。投資時間在自我提升上,而不是毫無意義的加班。

7. 建立支持系統:找到能夠理解你、支持你的朋友或同事。有時候,一個傾訴的對象就能讓你減輕很多壓力。

8. 關注身心健康:不要為了工作而犧牲自己的健康。適當的運動、休息和放鬆是必要的。

9. 培養興趣愛好:工作之外,發展自己的興趣愛好。這不僅能讓你放鬆心情,還可能成為未來事業的新方向。

10. 學會自我激勵:每完成一個小目標,都給自己一些獎勵。這能讓你在艱難的工作中保持動力。


「吃苦」不是目的,而是過程。真正有價值的「吃苦」應該是為了更好的未來,而不是毫無意義的自我消耗。如果你發現自己在一個不健康的工作環境中,不要害怕改變。你的感受是真實的,你的價值是無可替代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zijun luo的沙龍
1會員
32內容數
在職場中 不斷成長
zijun luo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9/21
還記得那次與公司大老闆一起出差的經歷,我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既興奮又緊張。作為一名剛入職不久的新人,這無疑是個絕佳的機會,但同時也充滿了挑戰。我深知,一不小心就可能犯錯,給老闆留下糟糕的印象。然而,經過這次寶貴的經驗,我總結出了一些實用的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同樣面臨這種情況的你。 首要的是
2024/09/21
還記得那次與公司大老闆一起出差的經歷,我的心情就像坐過山車一樣——既興奮又緊張。作為一名剛入職不久的新人,這無疑是個絕佳的機會,但同時也充滿了挑戰。我深知,一不小心就可能犯錯,給老闆留下糟糕的印象。然而,經過這次寶貴的經驗,我總結出了一些實用的建議,希望能幫助到同樣面臨這種情況的你。 首要的是
2024/09/21
《從一位新手程序員的困境看多線程處理:如何一步步重塑工作效率?》 小李是一名剛入行的程序員,每天面對著繁重的工作任務,感到焦頭爛額。他常常一天到晚被各種瑣事打擾,無法專注於核心工作。手頭上同時進行著多個項目,卻總是難以推進。他嘗試過各種方法,但效果都不佳。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
2024/09/21
《從一位新手程序員的困境看多線程處理:如何一步步重塑工作效率?》 小李是一名剛入行的程序員,每天面對著繁重的工作任務,感到焦頭爛額。他常常一天到晚被各種瑣事打擾,無法專注於核心工作。手頭上同時進行著多個項目,卻總是難以推進。他嘗試過各種方法,但效果都不佳。直到有一天,他遇到了一位經驗豐富的前輩
2024/09/21
標題: 1. 刷屏加「三觀」:做前臺明星,背後抑鬱,教你如何用生態位思維打破桎梏 2. 華爾街風雲人物的內心獨白:披荊斬棘、呼風喚雨之餘,該如何與自己和解? 3. 人前光鮮亮麗,人後淚流滿面:從生態位視角解析職場「強人」的心理困境 刷屏加「三觀」:做前臺明星,背後抑鬱,教你如何用生態位思
2024/09/21
標題: 1. 刷屏加「三觀」:做前臺明星,背後抑鬱,教你如何用生態位思維打破桎梏 2. 華爾街風雲人物的內心獨白:披荊斬棘、呼風喚雨之餘,該如何與自己和解? 3. 人前光鮮亮麗,人後淚流滿面:從生態位視角解析職場「強人」的心理困境 刷屏加「三觀」:做前臺明星,背後抑鬱,教你如何用生態位思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一種現象特別常見:員工離職後,老闆總愛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耐心」、「他們只會追求高薪」、「就是缺乏上進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來看看到底是誰沒有上進心:是員工,還是公司?
Thumbnail
在職場中,有一種現象特別常見:員工離職後,老闆總愛說「現在的年輕人沒有耐心」、「他們只會追求高薪」、「就是缺乏上進心」。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今天就讓我們透過小明的故事,來看看到底是誰沒有上進心:是員工,還是公司?
Thumbnail
小李是一家台北廣告公司的資深設計師,工作認真又有責任感,同事們有什麼問題都喜歡找他幫忙。小李總是熱心地伸出援手,哪怕自己的工作再忙,也從不推辭。久而久之,小李在公司裡的形象變成了“好好先生”,大家都覺得他特別好相處。
Thumbnail
小李是一家台北廣告公司的資深設計師,工作認真又有責任感,同事們有什麼問題都喜歡找他幫忙。小李總是熱心地伸出援手,哪怕自己的工作再忙,也從不推辭。久而久之,小李在公司裡的形象變成了“好好先生”,大家都覺得他特別好相處。
Thumbnail
最近,台北的一位朋友小美和我聊起她的工作困擾。小美是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工作四年來,她一直以她的創意和敬業精神深受上司和同事們的喜愛。然而,近來她卻經常感到心力交瘁,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要去上班是一件苦差事,甚至開始萌生了離職的念頭。
Thumbnail
最近,台北的一位朋友小美和我聊起她的工作困擾。小美是一家知名廣告公司的創意總監,工作四年來,她一直以她的創意和敬業精神深受上司和同事們的喜愛。然而,近來她卻經常感到心力交瘁,每天早上起床都覺得要去上班是一件苦差事,甚至開始萌生了離職的念頭。
Thumbnail
在台北的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小張是一名新入職的工程師,工作認真負責,經常加班完成任務。他的主管林經理對他的表現非常滿意,經常在部門會議上稱讚他。然而,小張卻常常感到壓力山大,因為他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總是得不到同事們的認可。
Thumbnail
在台北的一家大型科技公司,小張是一名新入職的工程師,工作認真負責,經常加班完成任務。他的主管林經理對他的表現非常滿意,經常在部門會議上稱讚他。然而,小張卻常常感到壓力山大,因為他發現,無論自己如何努力,總是得不到同事們的認可。
Thumbnail
在一間中小型科技公司裡,小李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軟體工程師。他剛進公司的時候,滿懷熱情和幹勁,每天都在努力創新,期望能為公司帶來更多價值。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感到自己的熱情在消退,工作變得機械化,創意也逐漸枯竭。
Thumbnail
在一間中小型科技公司裡,小李是一位才華橫溢的軟體工程師。他剛進公司的時候,滿懷熱情和幹勁,每天都在努力創新,期望能為公司帶來更多價值。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他逐漸感到自己的熱情在消退,工作變得機械化,創意也逐漸枯竭。
Thumbnail
小李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了五年,從一名初級工程師一步步升至資深工程師。最近,公司內部出現了一個主管的職缺,小李被提名為候選人之一。對於這個消息,小李的心情既興奮又矛盾。他一方面渴望更高的職位和薪水,另一方面又擔心當主管的壓力和責任會影響到他目前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小李在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了五年,從一名初級工程師一步步升至資深工程師。最近,公司內部出現了一個主管的職缺,小李被提名為候選人之一。對於這個消息,小李的心情既興奮又矛盾。他一方面渴望更高的職位和薪水,另一方面又擔心當主管的壓力和責任會影響到他目前的生活品質。
Thumbnail
小王是一名經歷豐富的職場老手,工作多年,換過不少公司。他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擁有豐富的經驗,應該能夠在職場上獲得越來越高的薪水。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耳光——每次跳槽,他的薪水不僅沒有增加,反而越來越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Thumbnail
小王是一名經歷豐富的職場老手,工作多年,換過不少公司。他自信滿滿地認為,自己擁有豐富的經驗,應該能夠在職場上獲得越來越高的薪水。然而,現實卻給了他一個大大的耳光——每次跳槽,他的薪水不僅沒有增加,反而越來越少。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