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主題為幸福的書,下面分享一些書中建議和我的心得
1 當你出現強烈情緒時,只需觀察你的感受
2 記錄情緒,心情低落時,寫下你的感受,會立刻感覺心情好些了
3 記憶庫保留正面積極的回憶,不要僅記住負面的經歷。
不好的回憶會導致負面情緒,負面情緒又會回過頭來影響我們對過去事件的回憶,刻意喚起更快樂的回憶,可打破此惡性循環
可以寫日記記錄開心的回憶,當你心情低落或情緒失控時回顧
4 生活碰到困境時,從中學習並尋找意義。
有條理地試著分析這些痛苦回憶如何幫助自己學習和成長,可於日記裡保留一區,專門記錄痛苦的經歷,而且在經歷後盡快紀錄,在第一行空白處寫下你在這段期間從那段糟糕經歷中學到了什麼。六個月後,在第二行空白處寫下從中學到的積極影響。該練習會改變對過去的看法
1 感恩
日記裡列出讓你感激的事情,定期(每天或至少每週一次)回顧這些心存感激的回憶,有助於訓練大腦記住這些回憶。但不要假裝感激實際上你並不感激的事情
2 幽默
培養對它的品味與興趣,允許自己該大笑時就大笑,若要得到幽默提供的快樂元素,讓別人講笑話吧,當個聽眾,負責開心笑。
但注意,攻擊他人或讓你看輕自己的幽默則可能會讓人一時爽,但無助於阻斷負面情緒
3 保持希望
想像美好未來的模樣,並詳細描述是什麼原因讓它如此迷人
想像自己會採取哪些行動,想像自己以某種合理可行的方式影響世界,即使只是微小影響力也都可以
採取行動,將改善現狀願景和務實目標,具體融入行動中並確切實踐
降低對自己和自己需求的關注程度,會讓你更快樂,意思不是讓你停止照顧自己或忽視自己的需求,你必須先顧好自己,才能幫助其他人變得更快樂
多關注外在環境——觀察周遭世界並關懷他人,不要讓注意力太圍繞自己打轉
1 遠離鏡子或社群媒體投射出來的影像,讓「別人眼中的自己」較少出現在自己面前,例如不上網搜尋自己的訊息、參加視訊會議時關閉攝像鏡頭不顯示自己的臉
2 不要動不動對周遭的事物下評語論好壞,仔細地觀察周圍的事物,不要附加自己主觀的看法與感受
試著純客觀地描述觀察到的現象,不發表基於個人價值觀的說法,例如把「這咖啡太難喝了」改為「這咖啡味道有點苦」
3 花些時間體驗讓你讚嘆的壯闊景觀與現象
4 停止在意他人的看法,如果常在互動結束後,後悔自己錯過表達意見的機會,自責自己該說卻沒有說,可能代表你過度在乎他人的看法,而影響自己的行為
5 克服羞愧感,大多數時候,羞愧感其實沒有必要,例如不小心忘記拉上拉鍊,或是頭髮不聽話等等,你都沒必要為此感到羞愧
1 關注他人生活中普通平凡的部分
2 關閉嫉妒製造機,名人和網紅的貼文,易引起強烈但實無必要的嫉妒感,解決方法不是放棄社群媒體,而是取消關注你不認識的人;如果僅因為網友擁有你渴望的東西,你才瀏覽他們的貼文,也請取消關注
3 公開你灰頭土臉、不讓人羨慕的一面。但要記住:你必須確實經歷這些挫敗,而非編造,故作謙虛的炫耀,很容易被對方察覺抓包,反而讓人討人嫌
這本書真的會整滿多種方法的,感覺其中很多方法也都十分受用,就可以看看自己有哪些部份是不知道的可以使用,然後當然也能依照個人情況去做調整
例如我自己有做感恩日記,不過卻很少回顧,那可以去有時候回顧,以及思考如何讓感恩日記可以方便自行回顧,例如可開個筆記進行保存並按照月份排序,每個月處理一次
也可以想想看這些方法如何運用到各種情況,例如我寫心得類文章的時候,過程中如果太過在意他人看法,就常常會讓自己寫得很卡,起初就把想到的各種想法寫下,之後再來考慮是否調整等等的
而例如像是忌妒方面也是有啟發,例如在IG上面看到他人只是生活中一部份而不是正個生活,這部份比較多人知道,有人提出解方會是說不要看,不過多少都還是會好奇吧
所以這本書中也提到些作法,例如可以注意到他人也有平凡普通那一面,以及公開自己其他面向,當然這些方法還是可隨個人調整,例如要不要公開自己其他面就看個人意願
而例如將希望採取行動,其實就是調控一下注意範圍,有時候看到很多負面新聞感覺自己好像無能為力,但換角度去想想看哪些事情是自己能夠有所作用的,然後就去做
例如可以由創作將作品分享,帶給他人回憶、啟發、實用等等價值,關注再自己能有所影響的事情,更能夠感受到自己的貢獻感
上面一些內容和大家分享,歡迎參考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