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維:「打不贏就加入」跟「人多的地方不要去」矛盾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打不贏就加入 vs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打不贏就加入 vs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前言

我們很常聽到人們說「打不贏就加入」,也很常聽到人們說「人多的地方不要去」。這兩個概念是不是衝突的?聽 股癌 EP475 就有講到這一段,我們要怎麼判斷何時該做哪個選擇?


打不贏就加入

我問 GPT,得到了以下解釋:這是一種務實的思考方式。如果當我們判斷無法戰勝某種勢力或趨勢時,加入他們或許會比較容易。


  •  商場上:當市場中出現無法競爭的巨頭時,與其競爭,不如合作。投資於強勢企業或加入市場領袖的行列,可能比對抗更加有利。
  •  哲學:這是一種現實主義的表現,承認自己的局限性,選擇融入更大的體系以尋求更好的發展。
  •  心理學:從適應性心理學的角度看,這是一種順應環境變化、減少壓力和挫折的策略,有助於保持心理健康。
  •  物理學和化學:在科學研究中,有時候接受現有的理論和方法,加入主流的研究方向,可能比獨立奮鬥更能推動個人和團隊的發展。


根據各種情境可以出現不一樣的效果。在商場上,投靠強勢企業,合作勝於競爭;在哲學上,承認自己的侷限,選擇更好的可能性;在心理學上,依靠大流更輕鬆;在物理學和化學中,加入主流研究方向可能比自己硬撞南牆更好。


每個領域的解釋方式都不太一樣,但我們可以發現這是一種務實的思考方式。當我們發現自己的侷限性時,透過整體的趨勢或主流,能夠順著趨勢的力量向上而流。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這是我請 GPT 解釋的結果。

這句話表現出一種謹慎和避險的態度,強調選擇較少競爭和風險的路徑:

  • 金融:在投資中,當某個市場或資產過於擁擠時,風險會增加。選擇未被過度關注的市場或資產,可能獲得更好的收益。
  • 哲學:這是一種尋求獨立思考和獨特視角的表現,不隨波逐流,尋找屬於自己的道路。
  • 心理學:避免過度競爭和壓力,有助於心理健康,選擇適合自己的環境和節奏。
  • 物理學和化學:在研究中,避開過於擁擠的熱門領域,選擇新興或未被充分研究的方向,可能會有更多的創新和發現機會。


這裡可以看出來,主要強調的是要謹慎、獨立思考和規避風險。


綜合解釋

其實這樣看起來兩者並不衝突。

1. 「打不贏就加入」: 告訴我們識時務者為俊傑,當我們發現自己的侷限性時,選擇加入更強大的勢力或趨勢,是一種更務實的做法。

2. 「人多的地方不要去」: 告訴我們要謹慎小心,具備獨立思考的能力,並具有規避風險的判斷力。

因此,兩者並不衝突。當我們聽到其中某一句話時,很容易就會以為另一個不重要。因為人們容易將事情簡單化來看,用對與錯的絕對立場來區分。但這樣容易陷入心理學誤區,讓我們以為另一個不重要。在思考事情時,我們還是應該多方面、多層次地思考,避免陷入誤區,並提升思維的廣度。


結論

這兩句話並沒有形成矛盾,而是透過背後的意思告訴我們:適度的妥協才能生存,但要保留謹慎和獨立的思考。還要知道當數量(次數、頻率)變高時,會產生什麼風險;當風險出現的機率高過一定值時,我們要能夠判斷是否要離開,以避免毀滅。


查理·蒙格常說:「如果知道會死在哪裡,就永遠不要去那邊」,有異曲同工之妙。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彼得潘-avatar-img
2024/09/01
說到“人多”的問題 我想推舉一直崇敬的馬克吐溫:每當你發現自己屬於多數陣營時 就是你該停下來三思的時候。 多數人認為有問題的提案 多半沒問題;沒人質疑的企劃 通常大問題。
avatar-img
思維鍛鍊場:Charlie的成長筆記
0會員
44內容數
人生是一場修行,我在這裡書寫,也在這裡前行。 我是一名軟體工程師,也是一位探索人生道理的修行者。 熱愛學習、思考與分享,關注技術、投資、個人成長,並透過書寫整理自己的思維。 這裡記錄我的所學、所思與所行。 透過書寫整理思維,與同樣追求成長的人交流,探索更深的理解與可能性。
2025/04/18
《尋找你的牛》是日本知名禪僧與造園師 枡野俊明 與演員 松重豐 的對談書,兩人透過「十牛圖」來探討人生、修行與自我覺察的過程。這本書不只是談禪,更貼近現代人面對煩惱、職場、家庭、人際時的困惑與迷惘,提供一種不強求、不執著,但又極度誠實面對自己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5/04/18
《尋找你的牛》是日本知名禪僧與造園師 枡野俊明 與演員 松重豐 的對談書,兩人透過「十牛圖」來探討人生、修行與自我覺察的過程。這本書不只是談禪,更貼近現代人面對煩惱、職場、家庭、人際時的困惑與迷惘,提供一種不強求、不執著,但又極度誠實面對自己的生活態度。
Thumbnail
2025/03/11
生活總是忙碌,我們常忽略內心的聲音,陷入焦慮與倦怠的循環。日記,正是打破這種循環的關鍵工具。透過每日紀錄,我們能清楚察覺自己的狀態,理解情緒與行為的來源,並逐步調整生活。本文分享 3 個實用方法:間歇式日記幫助隨時覺察當下,AAR 事後回顧法讓每天進步一點,而將新習慣寄生於舊習慣則能輕鬆建立成長模式
Thumbnail
2025/03/11
生活總是忙碌,我們常忽略內心的聲音,陷入焦慮與倦怠的循環。日記,正是打破這種循環的關鍵工具。透過每日紀錄,我們能清楚察覺自己的狀態,理解情緒與行為的來源,並逐步調整生活。本文分享 3 個實用方法:間歇式日記幫助隨時覺察當下,AAR 事後回顧法讓每天進步一點,而將新習慣寄生於舊習慣則能輕鬆建立成長模式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提供一條簡單公式、一套盤點思路,幫助你快速算出去日本自助旅遊需要準備多少日幣現金!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這些人每每面對到紛爭,分明有更好的選擇,就是不選,偏挑那種最糟糕的處理方式。
Thumbnail
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Thumbnail
樂觀偏誤如何讓我們過得更好,卻又自取滅亡?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當我們不把「理所當然」當作理所當然的時候,你的人生就不會出現「常」與「無常」💡
Thumbnail
工作、生活、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會遇到意見分歧時,就會遇到辯論戲碼,因為要一個雙方認同的結論,得先各自表述,再進行對方的論述反攻,最後再將較不易攻破方的論述做總結執行,但,通常是在雙方極為理性,且共識是在雙贏,結果才能趨於圓滿。所以重點不在事本身,其實還是在人心。 以往學佛聽師父講經提
Thumbnail
工作、生活、感情只要有人的地方,一定會遇到意見分歧時,就會遇到辯論戲碼,因為要一個雙方認同的結論,得先各自表述,再進行對方的論述反攻,最後再將較不易攻破方的論述做總結執行,但,通常是在雙方極為理性,且共識是在雙贏,結果才能趨於圓滿。所以重點不在事本身,其實還是在人心。 以往學佛聽師父講經提
Thumbnail
這種差異不在於誰對理論的理解更深,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品質。 無論你是經理過什麼樣的問題,例如經常為情所困性、在生活中猶豫不決、或感到莫名孤獨,都可以參與《豐盛金流藍圖》的探索。
Thumbnail
這種差異不在於誰對理論的理解更深,而在於我們的心智品質。 無論你是經理過什麼樣的問題,例如經常為情所困性、在生活中猶豫不決、或感到莫名孤獨,都可以參與《豐盛金流藍圖》的探索。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