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名稱為 #無相形 ,不太確定策展人想要表達的意思,但相形有比較之意。無相形或許指不比較,往往族群與記憶會有比較的心態。展覽的作品述說著不同的族群故事。有幾件,提供很深的族群政治意涵,或許出於自己的關心,或許出於自己與家人的聯繫。如果創作是一趟旅程,而旅程是創作的方式,走過藝術家仿照流離者賴以為生的家屋。觀者進到藝術家提供的旅程,也是不同族群集體的生命旅程。藉由展覽,我們反身,但不定義自己的認同,也不要在糾結,只要將情感放進地景裡。
以茅草作為入口意象,算是挺貼近當代觀者的做法。我們需要趨奇、需要打卡。在象徵洞里薩湖居民臨時搭建的小屋門口,來一張合照,證明自己來過,也間接表露對居於湖畔居民的關懷。當然,這種憐憫和關心只是暫時,但能留住幾位朋友,記得越南邊界有這群人就已足夠。
牆上有一個八分鐘的單頻道錄像,拍攝於2018~2020年的 #黑色風景 ,描繪了洞里薩湖因政府水資源政策和居住問題,而呈現的荒蕪樣。賊賊過去是做東南亞族群研究,所以對柬埔寨的越南移民相當有感,而這位順化藝術家阮氏青梅近幾年致力探討這些邊緣群體。除了透過影像,還有12張彩色照片。
在通道裡有幾張照片,得仔細看,這並不是普通的照片。在 #旅行 的途中,藝術家看到這些從洞里薩湖來往越南隆安省的居民,會在船隻裡懸掛鮮豔色彩的照片。作者將她所拍的居民人物像,裁切頭部,套用到一些有趣的身體與背景圖。這種不合理、荒謬,提醒我們這些來往兩地的人,他們未被承認的身份,就像失了身體的居民。
穿越營造出異地風情的茅草屋,牆壁上掛著三幅相當吸睛的樹脂版畫作品。這是由布農族藝術家 Ali Istanda (胡佳瑜)的樹脂版畫作品 #會走路的樹 。如果說到會走路的樹,妳會想到什麼?它可以是一首歌,由同為布農族的歌手王宏恩所演唱。他們共同指涉了同一個地方,延平鄉的鸞山部落,以其近似阿凡達的大樹聞名。
會呼吸的樹有過不同的再生產,那家瑜是如何表達她所感受的鸞山呢?以黃色為背景,這些如同細胞組成的樹,就是一個大樹家。仔細看中間還有頭顱,表情不同、姿態各異,表達了環境與人相互關係的作品。
在旁,有兩件單頻道錄像作品,為藝術家 Ljaljeqelan Patadalj 在2019~2020年的作品,分別為《17 歲,成父》及《勇女士》。因為展場沒有詳細介紹,我一直以為這可能是泰國或是印尼的藝術家。哎,刻板印象開始了。
原來 Ljaljeqelan Patadalj 來自屏東瑪家的排灣族部落,以自我性別認同為主題。前者我原本以為與同志情有關,但沒想到是探討排灣族集體賦予的責任,這種意識形態如何在個人中有差異,藝術家使用超現實的方式表示。而後者則是讓酷兒與非尋常身體展現親密性,來彰顯當代社會持續存在的陽剛氣質霸權。
英國藝術家大衛.布蘭迪則以他的《原子光》系列中的《沼澤帝國》,為這次的參展作品。大衛的作品多以歷史、氣候有關,而這次的作品著重要在帝國遺緒的部分。賊賊在看這次的作品時,心有戚戚焉,不是因為家裡有人也是戰俘,而是他所提到的新加坡戰俘,剛好是我在東南亞進行研究時的一個觀察點。
咖啡山墓園的議題,從我讀研究所時期,就是新加坡華人與國家爭議的主戰場。在這因墓園維持良好的自然環境之地,布蘭迪以自己祖父的經歷,幻化成迷失在歷史軸線的靈魂,讓他所關心的議題都能在此交會。
藝術家 林羿綺 則交出了相當自我揭露的電影 #父域安魂曲,曾經入圍第16屆的台新藝術獎。這是一部將台灣大歷史與個人特殊的家庭背景交織創作出,極富心理情緒的影像作品。要觀看這部作品,需要有些耐心。大量切割和如幻影般的閃回畫面,暗示這是藝術家記憶裡確知或想像的片段。
羿綺祖父為失蹤的情報員,家裡居住眷村,而其父親過繼成為該家庭成員。她切時、誠實表露出那個年代,她父親的過往,與那即將開始激進的年代,所呈現的各種張力。此外,羿綺戴上面具,用自己的身體,象徵逝去父親的亡靈。性別,在靈魂身上似乎無傷大雅。最後,褪去所有衣物和面具,告別亡靈。帶著對父親的依戀,重新做一個自己。
關於藝術家 顧廣毅
顧廣毅,不同於其他藝術家的求學經驗,並以他獨特的視野進行創作,所以了解他的經歷,我覺得是必須的。大學畢業於高雄醫學大學牙醫學系,碩士畢業於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Design Academy Eindhoven)社會設計研究所(MA, Social Design)、國立陽明大學臨床牙醫學研究所、實踐大學媒體傳達設計研究所,三個碩士集身,讓他的創作有更多的可能。
集合醫學、設計和社會設計等背景,他更能拓寬不同學科間結合的可能性,過往作品聚焦在臨床醫學、人類身體、物種間關係,並嘗試透過藝術實踐、社會設計的方式,探討科學領域中的倫理問題。作品曾獲多個國內外奬項,例如:臺北數位藝術獎首獎、美國Core77 Design Awards的Speculative Design Award、荷蘭恩荷芬設計學院Gijs Bakker Award首獎、荷蘭未來食物設計大獎 Future Food Design Award前三名。
生於臺灣臺北;目前居住於荷蘭與臺灣從事創作工作。,;具有牙醫師、生物藝術家以及社會設計師等多重身分。他試圖拓展藝術、設計與科學結合的可能性,作品主要專注於臨床醫學、人類身體、人與其他物種的關係以及性別議題,嘗試藉由藝術實踐與設計方法去探索科學領域中的倫理問題,並藉此思考科技、人類個體和環境之間的關係。其
更受邀參與國際重要展覽,如德國柏林Transmediale跨媒體藝術節、奧地利林茲電子藝術節、荷蘭設計周、米蘭設計周、比利時根特設計博物館、英國倫敦V&A博物館等等。而他的作品曾刊登於多份國際媒體,包括New Scientist、The Huffington Post、Elephant Magazine、DAMN°、Dezeen、Designboom、VICE、Dazed Digital、Daily Mail、New York Post等。
(對了,這次台北藝術節,也有廣毅與羅伯特.強森(Robert Johnson)合作的《蝙蝠祭》,看節目單是多重感官饗宴,可惜錯過了)
一些概念
可能非科班出身,而且我是個科技白,第一眼看到水之眾神的展場,我內心的OS是「我的媽啊!這也太厲害了吧!」雖然藝術可以由觀眾自己詮釋,但看不懂的時候,會讓我有些緊張,而無法專注,這也是我自己的課題。
根據鳳甲美術館所提供的策展論述,「藝術家顧廣毅對於「水」相關的災難進行研究調查,透過藝術與科學、推測設計與共享社會經濟路徑(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SP),提出了三個假說,未來社會對於水的威脅產生的三種價值觀的崇拜:資訊、武器與媒體。」看完這行文字,就比較懂藝術家想表達什麼。
然而,還是有些概念需要先釐清,什麼是「共享社會經濟路徑」呢?根據維基百科,共享社會經濟路徑(英語:Shared Socioeconomic Pathways,簡稱:SSP)是假設全球於未來不同的氣候變化情境之下,直到2100年在社會經濟方面的結果。這些路徑用來推測不同氣候變化調適與緩解政策下導致的溫室氣體排放情景。
所以這些路徑都只是推測,實際結果還是應各國政策及能源排擠等因素而定。既然都講到推測了,得談談「推測設計」。這跟我過去學術經驗的「想像人類學」有些相似,設計的靈感來自於想像,但目的是要解決問題。
然而,推測設計(Speculative Design)雖仍以設計師的想像力為基礎,再佐以科技、社會科學或其他領域的研究事實(在這場演講,應該就是共享經濟路徑),推測未來可能樣貌的設計方法。重點是,他的目的並不是在解決問題,或提出答案,而是對現在既有的社會現象再提出更深層的質問,並運用設計或藝術的方法
總說要活在當下,但想像未來,才能對我們現在的作為有些警覺和調整。「水之眾神」是廣毅持續發展的計畫,他對與水有關的災難進行研究調查,並提出了三個價值觀崇拜的假說:資訊,武器與媒體。
科技之神是以現在的AI浪潮為基礎點,想像超級電腦如何掌控人類未來的發展進程。如果人們極度相信超級電腦,不只一般勞動力,就連思考、想像都交給科技的話,那我們的未來還是我們自己決定嗎?這其實也是對科技的批判,我們若過於相信科技,那傳統老祖先(特別是原住民)在生活中對環境的感知,是否就不再重要。最後,我們對極端氣候的害怕,也驅使我們更相信超級電腦的預測。
藝術家在此有「海底超級電腦」及「超級電腦運算視覺介面」兩類型的作品,賊賊真的對多媒體藝術沒轍,只能讚嘆啊!
地球的能量有限,在環境的反撲下,人類賴以為生的開始有所改變,像是能源、糧食等。在尺度政治之下,各國爭奪的可能不是中游的需求,而是直接以控制氣候的方法,躋身為強權國家。而在國家能控制氣候後,藝術家提出一個想像,那就是將氣候的控制轉為天然災害攻擊武器。我覺得這其實很可怕,雖然公平一直都不出現在這個社會,但武器之神真的成真,那這世界留下的只剩下比較與恨了。
藝術家在此有「大氣監測無人機」及「太陽集束平台」兩件作品。
在所有人都可以成為權威的年代,社群媒體掌握了一定程度的話語權,而這些成為意見領袖的KOL成為有相同意識形態或理念的個人,尋求集體認同的偶像。當認同越為強大,這些領袖可能基於民粹、情感或政治化而帶動風向,捨棄科學研究的數據。
而謠言之神則是對媒體無限大的想像與警示,以不信任科技結果,以及氣候預測,用自己想像的觀點做為自我賣點,提出自己想像且不一定經過證實的見解,而成為 #虛擬偶像。展場上以虛擬的「演說家Z」提供的聳動標題與極簡化的論述,成為主宰媒體世界的重要人物。
-------
展覽資訊
水之眾神:顧廣毅個展
Gods of Water: Kuang-Yi Ku Solo Exhibition
7/13 - 9/8
鳳甲美術館 Hong-Gah Muse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