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投機世代出現的源由與解析(1-5):毀滅文明積累的「解放」

更新於 2024/11/18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為何簡化的標準無法推行,不光是其他人接不接受,主要是造成混亂。傳統上有很多指標,指引著人們的行為,現在全部化約為錢,瞬間讓習於傳統者無所適從,加上人類行為本來就不是只看錢,一個多數人接受不了的標準,將在多數人的焦慮與社會混亂中被強制停下。回到剛剛說的,老教授全身上下沒值幾百塊,旁邊一位投機世代的學生,穿著各式潮牌,對著鏡頭指著說這麼老了也只是窮鬼呵呵。你怎麼想?

文明本身就是框架,如果我們用樂高堆房子來譬喻,那麼積木的形狀、大小可以稱之為物質,房子的顏色、造型稱為精神,那麼一個文明就是用積木堆出功能齊備的房子。

蓋房子的過程,類似小學生在沒有太多概念下,僅知道房子有一些該有的功能就開始動手搭建。遇到的問題像是,要蓋屋頂否則會漏雨,沒有門窗透氣不好,通通不知道。一個下午後,這位同學的積木房子第一次成形,可能出現什麼情況?不對稱、堆疊歪斜、配色不搭……

這可稱為文明搭建過程中的缺陷。

正常的解放,乃改善社會發展時無暇兼顧的缺陷

一個文明的建立,是無數人花時間建立的,而當代人可能根本沒想那麼多,就跟臨時找不到跟牆壁顏色一樣的白色積木,順手拿了紅色的先堆上去,最後這牆面留下一塊紅點,無比刺眼。

制度的不完善,跟蓋的時候沒想太多類似。四面牆有一面高度低了點,屋頂硬蓋上去,基本功能是有了,就是歪歪的還會漏風,而且底層有歪,想要加高不容易,蓋越高就越不穩。當年先求有再求好,有屋頂總比沒有強,就先這樣了,那多年後有點資本,想改建也很合理,制度的改建就像是動手前的發想,總得要先想到「哪邊要改」,這個想法即為「解放」。

所謂的解放,照理來說就是拆解積木,將當中不協調的事物取出,換上更好的,使房子更加完整,能讓文明的建築越蓋越高越大。在這個過程中,我們會把拆下來的積木,依照功能大小顏色分類,或許因為買了一桶新積木,覺得可以搭一起,順便蓋更高。秩序就像是積木分類的過程,良好的秩序有助於效率的提升,避免浪費(以為少了一塊就去買一桶新的)。所謂好的政治家,就是會在改革的過程中,儘量做好資源分類,便於改革後蓋回去,降低損失。

為了解放而解放,就很像是看這房子不順眼,就全部都拆了,拆到完全剩下積木塊,房子什麼都沒。然後他說,規則制度不過就是一塊塊小積木,不要執著在那個房子上。

……問題是原本那個房子呢?

搞怪不負責任蔚為風潮,「解放」變成搞破壞

他說,房子不見又沒差,就重蓋個新的,因為原本是為了要把牆壁上那個紅積木取出,換成有一致性的白色牆面。結果怎麼著,他把那面牆組好後人就閃了,說牆壁很白很漂亮啊,任務達成。

……其他三個牆面呢?屋頂呢?門呢?

他說:照原本的蓋回去啊笨蛋。

呵,玩過積木的應該知道這種講法有多欠打。但你敢逼這人去蓋?光看他的態度,房子重蓋後跟原來一樣算幸運,混亂不堪到你後來還得花時間收拾才麻煩。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2133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王立第二戰研所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25.7K會員
1.3K內容數
王立第二戰研所在方格子的主要基地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立第二戰研所 的其他內容
窮到只剩錢也不行?不是不行,只是會很糟糕。
這問題一點都不小,可說是破壞既有階級架構的方法。在台灣由於分數跟學校的篩選關聯很重,若我今天考上的是名不見經傳的私校,學習門檻低,教授放水兇,玩了四年後畢業,這張文憑價值在哪?但若我真認為有這文憑,就具有知識分子的水準,會發生何事?
歐美的保守模式,可以通稱為新自由主義右派思維,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而來,用光譜來區分包含狹義上的保守派,以及傳統的自由派。恢復傳統文化精神,或是重新喚起過去文化中的精華,本質上都是一種固化,各位可以想成要打造一個本國新金字塔,階級什麼的都要回歸。
總之,在這當中我們看到的權利、義務的相對,是有討論空間的,並非如同婚正方所言,屬於無須多言的天理,制度是人類定的,從來就沒有天賦,除非你信教。舉台灣發生過的例子說明,最早財產繼承完全看父母,後來修法有女性特留份,這可不是民眾哪一天覺醒了,是因為太多重男輕女的血淋淋案例。
上週提的,什麼是受益者只看眼前,不看過去?全球化的初期,提供各種補貼好讓藍領階級甘願,同年代的人曉得,所以對補貼不會有太大反感。隨著時間過去,下一代就不會這樣想,中產階級的學生看到勞工拿教育補貼,只會感到生氣,各位有沒看到台灣有大學生抱怨,說補助私立大學生沒道理?
總之,適應不良,必須要改變,就得要軟化基礎,改革就是僅軟化地基以便改善土質,革命可說是全部挖掉重鑄。兩者的差異在哪也不需要多說,地基脆化、粉碎的越多,搭建在其上的建築就越可能崩毀,一個文明、帝國於是瓦解,而這些崩毀的遺跡,成為新的養分混入土壤,等著下一次的穩固。以上,闡述的都是概念,實際上涉及技術、
窮到只剩錢也不行?不是不行,只是會很糟糕。
這問題一點都不小,可說是破壞既有階級架構的方法。在台灣由於分數跟學校的篩選關聯很重,若我今天考上的是名不見經傳的私校,學習門檻低,教授放水兇,玩了四年後畢業,這張文憑價值在哪?但若我真認為有這文憑,就具有知識分子的水準,會發生何事?
歐美的保守模式,可以通稱為新自由主義右派思維,從上個世紀80年代後而來,用光譜來區分包含狹義上的保守派,以及傳統的自由派。恢復傳統文化精神,或是重新喚起過去文化中的精華,本質上都是一種固化,各位可以想成要打造一個本國新金字塔,階級什麼的都要回歸。
總之,在這當中我們看到的權利、義務的相對,是有討論空間的,並非如同婚正方所言,屬於無須多言的天理,制度是人類定的,從來就沒有天賦,除非你信教。舉台灣發生過的例子說明,最早財產繼承完全看父母,後來修法有女性特留份,這可不是民眾哪一天覺醒了,是因為太多重男輕女的血淋淋案例。
上週提的,什麼是受益者只看眼前,不看過去?全球化的初期,提供各種補貼好讓藍領階級甘願,同年代的人曉得,所以對補貼不會有太大反感。隨著時間過去,下一代就不會這樣想,中產階級的學生看到勞工拿教育補貼,只會感到生氣,各位有沒看到台灣有大學生抱怨,說補助私立大學生沒道理?
總之,適應不良,必須要改變,就得要軟化基礎,改革就是僅軟化地基以便改善土質,革命可說是全部挖掉重鑄。兩者的差異在哪也不需要多說,地基脆化、粉碎的越多,搭建在其上的建築就越可能崩毀,一個文明、帝國於是瓦解,而這些崩毀的遺跡,成為新的養分混入土壤,等著下一次的穩固。以上,闡述的都是概念,實際上涉及技術、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思想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想的深邃和擴展,類似於地球上的演化,一直到宇宙中,思想的力量無所不在。文章探索了思想的力量和深度,表達了在不同時代,不同星系中,思想者對於世界的影響和激發。
根源有可能是傳說之物,比如約櫃,或者是技術的總合,比如疾風獵鷹得到四大組織的技術,成為造物主。
因為有知識還有工藝技術,這世界的人稱他們為神。
  如今,沒有什麼比我們親眼見到的現象更真實,沒有什麼比跨國企業、比網際網路、比賣座電影更加真實。那些明明已經凝鍊卻無比巨大的現代性,成為了人類意識與價值的最主要來源,這些「人造物」不再為人所效勞,而是賦予人類勞動價值,好讓自己得以更廣泛地自我複製與傳播的新的神祇。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精神的無限能在現實中持續建造出抽象化的實體,讓我們能具體相信,世界正在往更美好前進。
Thumbnail
唯有在自己熟悉趨勢的狀況下,你知道自己欠缺什麼?再讓新商品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人的基因,因為生存而需要學會辨識的物件,成了信念。 信念就是生存系統。 人類意識只對生存有關的東西產生解釋,並排除任何不助生存的東西,過濾任何不助生存與威脅的訊號並歸類為無意義。 這樣他們放眼望去都是有助生存且可以理解的物件。 這構成了人類社會的矩陣或環境或世界觀或人類物質世界。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個思想者隨著時間的推移,思想的深邃和擴展,類似於地球上的演化,一直到宇宙中,思想的力量無所不在。文章探索了思想的力量和深度,表達了在不同時代,不同星系中,思想者對於世界的影響和激發。
根源有可能是傳說之物,比如約櫃,或者是技術的總合,比如疾風獵鷹得到四大組織的技術,成為造物主。
因為有知識還有工藝技術,這世界的人稱他們為神。
  如今,沒有什麼比我們親眼見到的現象更真實,沒有什麼比跨國企業、比網際網路、比賣座電影更加真實。那些明明已經凝鍊卻無比巨大的現代性,成為了人類意識與價值的最主要來源,這些「人造物」不再為人所效勞,而是賦予人類勞動價值,好讓自己得以更廣泛地自我複製與傳播的新的神祇。
Thumbnail
這本《人類怎麼學》探討:「哪些是我們的自然預設?」透過比較不同的文化或情境,讓我們注意到那些認為理所當然的思考模式。在我們成長過程中,我們吸納了眼前社會的種種,包含自然、文化、語言等等。往往我們批判事情,會帶著我們的思考慣性。而透過人類學的訓練,能讓我們打破原本的已知,退一步思考事情的可能性。
Thumbnail
精神的無限能在現實中持續建造出抽象化的實體,讓我們能具體相信,世界正在往更美好前進。
Thumbnail
唯有在自己熟悉趨勢的狀況下,你知道自己欠缺什麼?再讓新商品融入自己的生活中......
Thumbnail
2080年,在這個AI掌控一切的時代,學術逐漸式微,眾人只注重享樂,但有五位不同領域的年輕科學家依然對學術還抱有熱情,他們決定開啟一項巨大的研究專案:「文明起源」,科學家藉由虛擬世界,帶領各自的部落重現人類文明發展的歷程,完全依照自己的能力和專長拓展文明。 活到最後沒被摧毀的部落,才能堪稱文明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