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問題,在於一個國家在討論自己人的時候,會希望有共同遵守的目標,一致的價值觀,相同的信仰。越多共同點,就能融入越快,這是所謂的排除異物。移民的層層關卡,某種程度上就是篩選,確保移民可以融入「自己人」,而這種過濾方式,屬於人性中對「陌生人」的關係,需要一階一階的改變。
直接開放非法移民就地合法,打破了異物篩選機制,也破壞了舊有制度的信任,但對於活在想像世界的都市居民來說,這是很合理的。想像中的非法移民,有各種苦難,那我們張開雙手擁抱,提供良好的生活環境,就會給予回報。有趣的是,支持非法移民的歐美人,在自己親身經歷不愉快的經歷後,往往出現兩種極端反應,一種是跳入保守陣營,被罵極右派也甘願,另一種是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發作,為了自己既有的理念願意犧牲自己到底。
義務別人擔權利自己享--失去共同體向心力
在台灣相關議題,有興趣的人可以問問支持非法移民直接合法的人,究竟抱著什麼心態,最簡單的就是用之前香港人希望台灣直接開放身分證,結果被問要不要當兵說不要的狀況來質疑。
問題不是那幾個說不想當兵香港人,人不為己天誅地滅,重點是為何這些台灣人支持?就算被台灣其他民眾罵到翻過去,都不認為自己有錯,關鍵就在於其他台灣人提出了義務,當兵就是很好的典範,為何香港人不想當,你身為台灣人還支持,更不覺得有錯?因為打一開始,這群挺港人直接可以來台灣的人,根本上就活在想像的都市空間,自己都沒盡過多少國民義務,只有揮霍權利過,自然對當過兵的台灣人反彈嗤之以鼻。
這更可以說是解構的後遺症,民族若是想像的共同體,那麼一個國家之所以形成,並能高度發揮團結的力量,必然有一些共同記憶。在台灣,當兵可以說是男性普遍的共同記憶,不相信可以問問隨機男性路人,一個老外說要來當台灣人,他可能一笑置之。這個老外在台灣住很久,都拿到身份證了,這人還會反譏有沒放棄原本國籍。如果老外亮出義務役服役證明,他可能就會大喊一聲弟兄好,你哪一個單位退的。
可笑與否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共同記憶,是塑造群體的有效手段。所以反過來說,沒完整當過兵的台灣人,挺香港朋友可以跳過各種步驟,獲得完全權利的台灣國籍與權利,為何讓其他人炸掉,道理就在此。
- 編:香港移民存在嚴重的的洗國籍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