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想向世界展現自己,但不一定是真實的自己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前陣子看完《過曝世代》,這本書主要在探討網路促使社群媒體的盛行,對青少年心理健康的影響及家長可採取的預防措施。


雖然這是一本叫教養書,但身為1990頭的我,也覺得書中的心理現象打中我。



我最有感觸的部分是:心理的暫存區(餘裕)消失了、充滿評價的現象。


【心理的暫存區消失了】

24小時不間斷的網路,讓我們隨時與世界接軌,但專屬於自己的「獨處時間」也硬生被剝奪,當無事可做時,拿起手機滑好像已經變成一種制約反應(說真的,有時候連自己在看什麼都不知道)。


我回憶起自己學生時期,搭公車時都放空看窗外或閉眼休息,那是專屬於我的美好時光;但現在的我,如果沒有刻意練習(正念),已經沒有這種「餘裕」隨時去感受當下。

畢竟,手機一拿起來,我們就可以立刻接收多采多姿的資訊(如:訊息、新聞),可能不自覺用這種方式逃避自我感受,進而降低對自我覺察的能力。


【充滿評價的現象】

網路的匿名性,讓每個人的言論發表都變得偏激,明明不關他的事,也得說個幾句發表自己的意見。有時候看著這些攻擊言論,覺得社會越來越病態,同理與尊重每個人的不同、嘗試溝通與找到平衡,好像變成了奢侈。


網路讓我們有機會看見與自己生活圈完全不同的人(甚至國家),也放大了「比較心態」。

看到別人的生活,總會回頭想到:「那我呢?」如果自我認同沒有非常穩定的人,容易因此受到影響。


-

不可否認,我也感謝網路的興起,讓我可以隨時跟所愛的人連結。

在這些負面影響下,我想...花時間留給自己、記得真實的自己是誰、好好鞏固自己的自尊、想過什麼樣的生活,永遠是最重要的。

2會員
25內容數
來到星球的我們,與不同的心相遇;這些相遇有好有壞,大家都在尋找生命的意義;而生命的存在與相遇,就是意義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心球引力 的其他內容
I'd rather be whole than good.—Carl Jung;與其做個好人,我寧願做個完整的人—卡爾·榮格
“Nothing can bring you peace but yourself.”-Scott Fitzgerald 「唯一能帶給你平靜的,就只有你自己」
你有發現自己腦海中每天都有好幾千萬個思緒不停在腦海中出現嗎? 當你「意識」到自已所思、所想,就是開始恢復理智的時刻
I'd rather be whole than good.—Carl Jung;與其做個好人,我寧願做個完整的人—卡爾·榮格
“Nothing can bring you peace but yourself.”-Scott Fitzgerald 「唯一能帶給你平靜的,就只有你自己」
你有發現自己腦海中每天都有好幾千萬個思緒不停在腦海中出現嗎? 當你「意識」到自已所思、所想,就是開始恢復理智的時刻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時代的變遷,科技與AI的來臨,我們常常被迫面對各種壓力和期望,有時候,我們會感到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這時候,我們需要學會選擇好好善待自己。 人生短暫,我們不應該讓自己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評價之中 ,我們必須要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要為了取悅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思維,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
Thumbnail
淡化他人的評價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和數位平台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接觸到他人的意見和評價。我們的行為、選擇甚至想法,似乎都置於一個公開的舞台上,時刻面臨著眾人的審視。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對他人看法的過度在意中,逐漸失去自我。然而,要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我們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這本書是前陣子邂逅今年最愛之「成為自由人」,同一位作者李惠貞老師去年的著作。作者會想要寫這本書,是因為覺得社會上太多普遍的想法,並非事實而是出於恐懼,藉此想要和年輕的孩子們說說話。
Thumbnail
自媒體發達,人人都可以在鏡頭前展現一下自己的生活,不管是炫男女朋友、炫萬貫身家、炫闔家幸福,亦或是炫新家開箱。仔細去想,那些人我們都不認識,他們的日子過得滋不滋潤、奢不奢華,都是他們的事,再多的關注與留言,他們也不會分我們一杯羹,說穿了,他們賺流量,我們賺到一身的貪瞋癡,總是越關注越羨慕,越羨慕心靈
Thumbnail
【解憂圖書館03】:我這不屬於自己的人生 【閲讀處方】:《世界這麼大,不做自己要幹嘛?》——放飛自我去當你自己 【作者:逸菁】 你曾經也覺得自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嗎?你有沒有覺得當你表現了自己獨特的一面,社會卻讓你變成跟主流一樣的模樣?我們好像都只是追著父母的期望、另一半的期望、社
Thumbnail
曾看到一個講十六型人格的心理學方面的YouTuber 的頻道,YouTuber講說現代社會太強調物質利益,媒體又鼓吹年少成名的風氣,讓許多年輕世代急著早點成功成名,爲了迅速達成目標想辦法走捷徑。 這和我的感覺不謀而合。 許多人彷彿等不到後來才享受(是覺得可能命不長嗎?😆),所以又衝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聽到別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想,甚至試圖為我們定義身份。但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自我否定,也不要自我設限。
Thumbnail
你可以很做自己,但不要誤會自己。 這一篇極有可能說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今天想從兩個面向聊聊「做自己」,一個是原廠設定的自己,一個是社會下的自己。 從牙牙學語開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怎麼表達,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影響,這個是我相信的。我的小時候,在民國70年代裡,通用的孩童教育大致
Thumbnail
社群媒體的興起帶給我們很大的便利,但也帶來了很多的壓力。在不斷的比較中,我們可能會忽視了自己的光彩,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不要用別人的閃光點來照自己不足的地方,記住你自己也有很棒的閃光點,只是你自己尚未發覺而已。
Thumbnail
想與自己和解,或想成為你在世界上最想見到的樣子,這本書大力推薦給你!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時代的變遷,科技與AI的來臨,我們常常被迫面對各種壓力和期望,有時候,我們會感到無法滿足所有人的期待,這時候,我們需要學會選擇好好善待自己。 人生短暫,我們不應該讓自己活在他人的期待和評價之中 ,我們必須要學會尊重自己的感受和需求,不要為了取悅他人而忽略了自己的思維,畢竟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價值觀
Thumbnail
淡化他人的評價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和數位平台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接觸到他人的意見和評價。我們的行為、選擇甚至想法,似乎都置於一個公開的舞台上,時刻面臨著眾人的審視。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對他人看法的過度在意中,逐漸失去自我。然而,要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我們
Thumbnail
「不要把任何人的話視為真理,因為每個大人也只活過一種人生。 這本書是前陣子邂逅今年最愛之「成為自由人」,同一位作者李惠貞老師去年的著作。作者會想要寫這本書,是因為覺得社會上太多普遍的想法,並非事實而是出於恐懼,藉此想要和年輕的孩子們說說話。
Thumbnail
自媒體發達,人人都可以在鏡頭前展現一下自己的生活,不管是炫男女朋友、炫萬貫身家、炫闔家幸福,亦或是炫新家開箱。仔細去想,那些人我們都不認識,他們的日子過得滋不滋潤、奢不奢華,都是他們的事,再多的關注與留言,他們也不會分我們一杯羹,說穿了,他們賺流量,我們賺到一身的貪瞋癡,總是越關注越羨慕,越羨慕心靈
Thumbnail
【解憂圖書館03】:我這不屬於自己的人生 【閲讀處方】:《世界這麼大,不做自己要幹嘛?》——放飛自我去當你自己 【作者:逸菁】 你曾經也覺得自己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嗎?你有沒有覺得當你表現了自己獨特的一面,社會卻讓你變成跟主流一樣的模樣?我們好像都只是追著父母的期望、另一半的期望、社
Thumbnail
曾看到一個講十六型人格的心理學方面的YouTuber 的頻道,YouTuber講說現代社會太強調物質利益,媒體又鼓吹年少成名的風氣,讓許多年輕世代急著早點成功成名,爲了迅速達成目標想辦法走捷徑。 這和我的感覺不謀而合。 許多人彷彿等不到後來才享受(是覺得可能命不長嗎?😆),所以又衝
Thumbnail
在這個快速變化的世界中,我們經常聽到別人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怎麼想,甚至試圖為我們定義身份。但重要的是,永遠不要自我否定,也不要自我設限。
Thumbnail
你可以很做自己,但不要誤會自己。 這一篇極有可能說到最後我也不知道自己在說什麼! 今天想從兩個面向聊聊「做自己」,一個是原廠設定的自己,一個是社會下的自己。 從牙牙學語開始,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怎麼表達,很容易受到原生家庭影響,這個是我相信的。我的小時候,在民國70年代裡,通用的孩童教育大致
Thumbnail
社群媒體的興起帶給我們很大的便利,但也帶來了很多的壓力。在不斷的比較中,我們可能會忽視了自己的光彩,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獨特的價值。不要用別人的閃光點來照自己不足的地方,記住你自己也有很棒的閃光點,只是你自己尚未發覺而已。
Thumbnail
想與自己和解,或想成為你在世界上最想見到的樣子,這本書大力推薦給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