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究所學生學習過程中常犯的重大錯誤: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 沒有專注在一個核心專題上深入鑽研:

- 許多研究生在面對大量學術資料時,容易陷入「什麼都很有趣」的陷阱,結果花費太多時間在不同領域上,而未能深入鑽研一個特定專題。這樣的學習方式會讓他們的研究成果缺乏深度,也無法在某個領域真正建立專業優勢。事實上,專題學習的關鍵在於聚焦,唯有專注於一個具體問題,才能真正解決該問題,並建立獨特的競爭力。


2. 低估專題式學習對未來職涯發展的重要性:

- 很多學生認為廣泛涉獵是增加競爭力的好方法,但卻忽視了專題學習的長期價值。專注於某一領域的持續深入,能讓你在該領域內變成專家,這才是未來職場中最具價值的資產。例如,如果你專注於統計機器學習或隱私審計等前沿技術,這些專業知識將成為你未來求職或學術發展中的核心優勢。


3. 缺乏系統化的輸入與輸出知識的流程:

- 很多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僅止於被動吸收資訊,缺少對專題進行有系統的整理和輸出。理想的方式應該是定期透過寫作、分享或社群媒體發表來進行知識輸出,這不僅能加深對專題的理解,還能形成長期的知識積累,進而提升在該領域的專業度。例如,每天撰寫300字的啟發筆記,不斷反思與發表,能讓你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精進,快速建立起自己的學術影響力。


你在研究所學習過程中還見過哪些其他錯誤呢?


raw-image


avatar-img
532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單純的吸收知識,還需要透過思考與連結,將新知識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中。而卡片盒筆記法正是這樣一種工具,能夠幫助我們深入學習、產生連結,並且有效輸出知識。以下是關於如何運用卡片盒筆記法進行深度學習的心得與分享。 ▋ 深度思考的力量 卡片盒筆記法的精髓在於從內容中挖掘
你是否覺得一天更新一篇文章已經很困難了?但你可能不知道,許多國外強大的創作者一天能發數篇文章。關鍵在於他們掌握了有效的流程,能夠快速且穩定地生產內容。今天就來分享一個我實際操作過的數位寫作流程,幫助你輕鬆應用,達成每天發7篇的目標。 ▋從每天發一篇開始 一開始,別急著給自己太大壓力,先從
1. 以為收集新想法就代表“了解”新想法 - 很多同學習慣於大量瀏覽各種資料或文章,覺得只要把想法收集起來,就等於自己掌握了它們。然而,這些想法往往只是停留在表層,並沒有真正進入自己的知識體系。結果就是,遇到具體問題時,發現自己對這些想法其實一知半解,無法真正解釋或應用。 2.
對碩博士生來說,對話不僅僅是交換想法,更是學術研究與人際網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國普立茲獎得主 Charles Duhigg 在他的書《Supercommunicators: How to Unlock the Secret Language of Connection》中,將「對話」分為三種類型
隨著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如何善用 AI,已經成為提升效率與競爭力的重要課題。美國學者 Ethan Mollick 在他2024年出版的書《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中,強調了 AI 作為「通用科
「Scrum的用意是為科技業設想一套更快速,更可靠,更有效的軟體開發手法。」 「Scrum源自於 Toyota生產系統,以及空戰的OODA循環。」 「設定為期一週至一個月的“衝刺 Sprint",以維持動能,讓每個成員承擔應有的責任。」 「進行簡短的"每日立會 Daily St
學習的過程不僅僅是單純的吸收知識,還需要透過思考與連結,將新知識融入已有的認知結構中。而卡片盒筆記法正是這樣一種工具,能夠幫助我們深入學習、產生連結,並且有效輸出知識。以下是關於如何運用卡片盒筆記法進行深度學習的心得與分享。 ▋ 深度思考的力量 卡片盒筆記法的精髓在於從內容中挖掘
你是否覺得一天更新一篇文章已經很困難了?但你可能不知道,許多國外強大的創作者一天能發數篇文章。關鍵在於他們掌握了有效的流程,能夠快速且穩定地生產內容。今天就來分享一個我實際操作過的數位寫作流程,幫助你輕鬆應用,達成每天發7篇的目標。 ▋從每天發一篇開始 一開始,別急著給自己太大壓力,先從
1. 以為收集新想法就代表“了解”新想法 - 很多同學習慣於大量瀏覽各種資料或文章,覺得只要把想法收集起來,就等於自己掌握了它們。然而,這些想法往往只是停留在表層,並沒有真正進入自己的知識體系。結果就是,遇到具體問題時,發現自己對這些想法其實一知半解,無法真正解釋或應用。 2.
對碩博士生來說,對話不僅僅是交換想法,更是學術研究與人際網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美國普立茲獎得主 Charles Duhigg 在他的書《Supercommunicators: How to Unlock the Secret Language of Connection》中,將「對話」分為三種類型
隨著人工智慧 (AI) 技術的飛速發展,碩博士生在學術研究過程中如何善用 AI,已經成為提升效率與競爭力的重要課題。美國學者 Ethan Mollick 在他2024年出版的書《Co-Intelligence: Living and Working with AI》中,強調了 AI 作為「通用科
「Scrum的用意是為科技業設想一套更快速,更可靠,更有效的軟體開發手法。」 「Scrum源自於 Toyota生產系統,以及空戰的OODA循環。」 「設定為期一週至一個月的“衝刺 Sprint",以維持動能,讓每個成員承擔應有的責任。」 「進行簡短的"每日立會 Daily St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缺乏系統性記憶管理: - 學生通常具有大量的資訊和知識,但往往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來管理和儲存這些記憶。這導致在需要運用知識時,無法迅速調取相關信息。比如,學生在寫作時,雖然知道自己有相關的想法和經驗,但因為沒有系統化的儲存,常常無法立即回憶起來,影響了論述的連貫性和深度。 2.
1. 同時讀多本書卻沒有深入理解每一本書的內容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時會同時參考多本書籍,認為這樣能快速吸收更多知識。然而,這樣的做法容易導致只停留在表面理解,無法深入掌握每一本書的核心概念。特別是針對技術性或理論性較強的書籍,研究生如果不仔細研讀並思考書中的理論和應用,往往會錯過許多關
1. 沒有聚焦在一本經典書籍或論文上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試圖閱讀大量的書籍和論文,認為這樣可以廣泛涉獵並提升知識水平。然而,這樣的做法常常導致學習成果分散,難以深入理解任何一個主題。事實上,選擇一本經典之書或一篇具有深遠影響的經典論文,並深入鑽研其內容,能夠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一個領
1. 只依賴關鍵字找論文: - 這類學生會利用關鍵字在最新的機器學習會議中尋找相關的論文,雖然這樣做能快速找到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論文,但這種方法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這意味著,學生們可能會錯過那些沒有直接使用關鍵字但實際上對研究有重大影響的文獻。因此,學生應該學會使用更廣泛的搜尋策
1. 收集過多相關書籍卻無法專心讀完一本: - 這類學生常常分心,喜歡收集各種講同一主題的書籍,並花費大量時間去比較這些書之間的異同。但這樣做反而使他們無法專心深入地閱讀完一本書,導致知識的掌握變得片面和零散。 - 解決方法:專注於選擇一本優質的教科書,並深入閱讀和理解其內容,將精力集中在這本書
1. 只找「字面上」相關的論文: - 這類學生常常只利用關鍵字搜尋最新的會議論文。這種方法的確可以找到與關鍵字直接相關的論文。然而,這樣的搜尋方式存在一個盲點,因為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卻無法發現那些「字面下」更深層次相關的研究。這些更深層次的研究可能會對你目前的研究提供更為重要的啟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1. 忽視讀者需求,演講內容凌亂、訊息不明確: - 很多學生在進行學術演講時,沒有考慮到聽眾的需求,這樣只會讓內容看起來混亂,聽眾無法抓住重點,最終浪費大家的時間。例如,有些學生的投影片上放了太多文字或不相關的圖片,這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 2. 缺乏系統的簡報製作能力: - 學
1. 只關注自己知識面的新穎點子: - 許多學生在讀Paper時,會覺得這些研究成果非常新穎,驚嘆於「怎麼會有這麼新穎的點子!」但往往這些點子只是對自己的知識面來說是新鮮的,而不是對整個領域都是新穎的。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深入理解Paper真正的創新點。 2. 不深入
大學生寫研究論文, 一個常見的毛病, 是不知道什麼是「清楚的段落」。 原則上,在研究論文裡面, 每一個段落要說的話, 都需要有根據有來源。 沒有根據來源的段落, 講的內容經不起推敲, 就更不可能是清楚的段落。 為了讓自己說的話清楚, 管理根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缺乏系統性記憶管理: - 學生通常具有大量的資訊和知識,但往往沒有一個有效的方法來管理和儲存這些記憶。這導致在需要運用知識時,無法迅速調取相關信息。比如,學生在寫作時,雖然知道自己有相關的想法和經驗,但因為沒有系統化的儲存,常常無法立即回憶起來,影響了論述的連貫性和深度。 2.
1. 同時讀多本書卻沒有深入理解每一本書的內容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時會同時參考多本書籍,認為這樣能快速吸收更多知識。然而,這樣的做法容易導致只停留在表面理解,無法深入掌握每一本書的核心概念。特別是針對技術性或理論性較強的書籍,研究生如果不仔細研讀並思考書中的理論和應用,往往會錯過許多關
1. 沒有聚焦在一本經典書籍或論文上 - 許多研究生在學習過程中會試圖閱讀大量的書籍和論文,認為這樣可以廣泛涉獵並提升知識水平。然而,這樣的做法常常導致學習成果分散,難以深入理解任何一個主題。事實上,選擇一本經典之書或一篇具有深遠影響的經典論文,並深入鑽研其內容,能夠幫助學生牢固地掌握一個領
1. 只依賴關鍵字找論文: - 這類學生會利用關鍵字在最新的機器學習會議中尋找相關的論文,雖然這樣做能快速找到與自己研究領域相關的論文,但這種方法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這意味著,學生們可能會錯過那些沒有直接使用關鍵字但實際上對研究有重大影響的文獻。因此,學生應該學會使用更廣泛的搜尋策
1. 收集過多相關書籍卻無法專心讀完一本: - 這類學生常常分心,喜歡收集各種講同一主題的書籍,並花費大量時間去比較這些書之間的異同。但這樣做反而使他們無法專心深入地閱讀完一本書,導致知識的掌握變得片面和零散。 - 解決方法:專注於選擇一本優質的教科書,並深入閱讀和理解其內容,將精力集中在這本書
1. 只找「字面上」相關的論文: - 這類學生常常只利用關鍵字搜尋最新的會議論文。這種方法的確可以找到與關鍵字直接相關的論文。然而,這樣的搜尋方式存在一個盲點,因為只能找到「字面上」相關的論文,卻無法發現那些「字面下」更深層次相關的研究。這些更深層次的研究可能會對你目前的研究提供更為重要的啟
1. 追求整本書讀完 - 很多學生會執著於把整本書從頭到尾讀完,卻忽略了是否真正吸收了書中的重要知識點。這種追求完美的閱讀方式容易讓人感到壓力,反而無法從閱讀中獲得真正的啟發與樂趣。其實,與其專注於讀完每一頁,不如專注於書中對你有啟發的部分,這樣才能更有效地利用你的時間和精力。 2.
1. 忽視讀者需求,演講內容凌亂、訊息不明確: - 很多學生在進行學術演講時,沒有考慮到聽眾的需求,這樣只會讓內容看起來混亂,聽眾無法抓住重點,最終浪費大家的時間。例如,有些學生的投影片上放了太多文字或不相關的圖片,這會分散聽眾的注意力。 2. 缺乏系統的簡報製作能力: - 學
1. 只關注自己知識面的新穎點子: - 許多學生在讀Paper時,會覺得這些研究成果非常新穎,驚嘆於「怎麼會有這麼新穎的點子!」但往往這些點子只是對自己的知識面來說是新鮮的,而不是對整個領域都是新穎的。這種情況下,學生很容易被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深入理解Paper真正的創新點。 2. 不深入
大學生寫研究論文, 一個常見的毛病, 是不知道什麼是「清楚的段落」。 原則上,在研究論文裡面, 每一個段落要說的話, 都需要有根據有來源。 沒有根據來源的段落, 講的內容經不起推敲, 就更不可能是清楚的段落。 為了讓自己說的話清楚, 管理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