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職涯焦慮的想法&行動的10方向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7 分鐘
raw-image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對於職涯的焦慮呢?

其實在最近,我在大學的年級越來越高後,感覺職涯焦慮變得更多了

有時候,當我在Dcard看一些文章,讓我焦慮變多

不過,先前找到一些資源,似乎提供些不同的想法

比如說,有些影片和文章提到,科系跟未來的工作不一定是完全相關,現在很多工作不一定要做非常久,不過這也不代表大學學的東西就都沒用,因為其中有些能力(比如整理資料、讀文獻、做報告)還是會有用的

換角度想,如果未來工作和科系不一定相關,這樣似乎就不一定要被科系限制住方向,反而會有更多選擇空間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fS-pIsKzf4&t=650s

https://ioh.tw/articles/ioharticles-%E5%B0%88%E8%A8%AA-%E5%95%BE%E5%95%BE%E9%9E%8B

https://www.zoeyk.co/%E6%89%BE%E5%88%B0%E6%83%B3%E5%81%9A%E7%9A%84%E4%BA%8B/

https://smarter01.com/5-steps-to-find-life-goal/

有些文章裡面提到人生目標不是想的,而是找出來或設計出來的,裡面有一些步驟,而裡面有些作者也是經過一些職業轉換的過程

很多網路上一些資源,其實也會提到關於職涯一些看法,就都可以去看看,很多人也都不是說一次到位,也可以去設計出自己的職涯

以及更多會去思考的是,你想要怎樣的生活型態

《做自己的生命設計師》裡面主要提到設計思考概念,可以Google看看些網路文章,或者看看這本書


就連我在系上,也有教授提到,以前不是一開始就決定要當教授的,有些都是先有些其他職業的經驗,後來才去選擇當教授的

其實回想小時候也是如此,以前很多學科或興趣,到現在可能也都沒有用到(例如小時候學過的美術或音樂等等),不過就是一種探索的過程吧


之前看過一些文章,裡面提到概念,來自電腦玩物esor huang 文章,它裡面認為不一定要做很很多年目標,而是從當前去找目標,然後也都可依照過程持續調整

不一定要做新年度目標,用這五步驟為「現在」找到目標

https://www.playpcesor.com/2019/12/new-year-plan.html

看了這篇文章之後,我也覺得很有道理耶

雖然有些文章會鼓勵大家去思考五年或十年的目標,但我覺得對大學生來說,每年的變化其實非常大,反而不容易有那麼長遠的計劃

我自己也覺得每年都會有很大的不同,比如回頭看兩年前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變化真的滿多。所以大學階段,我覺得與其訂一個很遠的目標,不如定些階段性目標以及持續調整自己的方向,會比較合適。

raw-image


目前我自己有設定一些方向,當然每個人會有所不同,但可以當作一個參考

1 不要過度責怪過去的自己。很多時候我們會想,為什麼以前做了某些決定,但如果你回到那個時間點,當時擁有的資訊就是那些,而且當時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也不一樣,當時候也很難預測未來會怎麼發展,所以不過度責怪過去自己,而是專注當下可做的事情

2 把GPA顧好,因為GPA對未來申請研究所或找工作可能都有影響,當然這點也滿多大學生都會提到

3 探索興趣,主要就是發展多樣化能力,未來更能夠拓展機會

可以修系外課,但如果考慮到GPA的壓力(有些課給分很不甜或太硬的課),可以課外學習,比如閱讀或參加線上課程

現在資源其實很多,例如如果是課外書可以用圖書館HyRead或某些網路資源(現在大家網路搜尋能力應該都很強哈,低調啦),這些都很方便

每個人興趣的方式不同,例如有些人會參加社團,我自己目前是透過創作來進行和閱讀課外書和文章影音等,重點是找到適合自己的方式。

4記錄自己的嘗試過程,我們在嘗試的過程中,可能會有各種想法或感受

記錄下來,能幫助自己在未來回顧,也能減輕腦袋的負擔,不用什麼都記在腦子裡,之後可以去看看

平常看文章或書或影片時,也可以做一些筆記(例如網路使用Glasp或書本匯出的功能),或記錄自己的想法

5根據自己的目標培養相關技能,有些技能不是起初就有,因此就看看想達成什麼目標去培養

以我為例,我對寫文章有興趣,之前對一些工具不熟悉,後來過程中透過學習一些筆記軟體,發現有適合我管理資訊的工具

6 抱持實驗心態,一些新嘗試,把它當作一次試驗,每次試驗都能夠更加了解自己

例如興趣探索時,事後可能有些興趣不會繼續發展,但在事前可能都不會知道,所以就可以用實驗心態看待,不論後來發展或不發展,都更加了解自己擅長和喜歡程度

用創作做為舉例,有些題目可能最後沒有完成,可能看起來像是失敗?

但如果事前沒有先想寫下各種想法,是不會達成的,因此都可將它看成是種試驗,有過試驗後才有機會完成

7 學習些財務知識,因為財務是會遇到的事情,我目前主要是在學理財觀念,比如如何抵制消費主義等

8 學習身心健康的知識,這些就有機會讓未來的生活更舒適,例如我是比較偏好從飲食下手,心理健康方面也重要,學校很少教就是關於心理健康方面的事情,所以就可參考一些例如幸福學、紓壓、減少痛苦等方法

9 參考不同的生活方式和觀念

例如極簡生活,這算是是我最近開始學習的方向,其中一部分跟理財有關,更是一種生活態度,讓自己慾望不要太多,篩選出內心真正重要事物,我覺得這跟我想像中的未來生活比較符合

有時候一些社會的觀念,可能是上一代的人的觀念,這時候其實都能在心中質疑,可以多看看一些不同的意見,例如透過課外的閱讀文章或書籍或看影片等等,去了解不同意見,選擇符合自己的

10 定期反思自己目標

有時候聽到別人的目標,可能會以為那也是自己的目標,但其實,別人的目標可以作為參考,而最終還是要問自己,了解什麼樣的生活是自己真正想要的,什麼事情是內心認為重要的,定期檢視和調整自己的方向。


當然,除吸收資訊之外,還是要結合自己的狀況去思考

在面對不同的建議,不一定有絕對的對錯,網路上可能會看到一件事情不同說法,因為每個人的情況都不一樣,所以就是結合自己的情況,選擇適合自身

比如,有些人會建議參加社團,而我和些朋友則選擇多些時間來課外學習和創作;或者前面對於目標設定,也會有關於時間尺度的差異等等

我分享的這些想法,也就是參考看看囉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小豆pika的園地
129會員
376內容數
目前主要會以書籍心得、動漫心得、生活想法等方面來寫
小豆pika的園地的其他內容
2025/03/07
2025/03/07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21
哈囉大家,我想要分享一下我在大學期間的經驗 想起自己以前學測面試,三次到大學,都有遇到有人在傳教 大學新生入學,在處理新生程序和體檢的那天,也超多人在傳教,健康中心外面超多人,會跑來跟自己搭話,然後有些會給你傳單,有些會跟你加line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2025/01/17
嗨囉大家,今天我想要分享一個大學人際的體會 在人生的不同階段,人際關係的運作方式會有所改變 高中以前,我們的友誼多半來自自然的陪伴與共同經歷 進入大學後,人際關係比較獨立和多元,每個人有各自的目標、生活和規劃 開始意識到:大學後人際本質在於「給予」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現在的學生因為有太多的選擇,所以有時反倒讓他們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做出判斷,尤其是在面對生涯議題的時候,這樣的困境更加突顯。幾度與他們討論的過程中,愕然驚覺成長過程中他們往往將心力投注在滿足外在的期待,鮮少關注自己,也就很少去提問自己要的是什麼。
Thumbnail
現在的學生因為有太多的選擇,所以有時反倒讓他們無所適從,不知如何做出判斷,尤其是在面對生涯議題的時候,這樣的困境更加突顯。幾度與他們討論的過程中,愕然驚覺成長過程中他們往往將心力投注在滿足外在的期待,鮮少關注自己,也就很少去提問自己要的是什麼。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一名在職師培生在完成碩士學位後,如何在工作與學習之間取得平衡。隨著教育專業學分的堆疊,作者分享了對於時間管理及課程選擇上的掙扎與焦慮,以及在職場環境中尋找支援和彈性的方法。這段經歷讓讀者深入瞭解在職研修的挑戰與心路歷程。
Thumbnail
本文章探討一名在職師培生在完成碩士學位後,如何在工作與學習之間取得平衡。隨著教育專業學分的堆疊,作者分享了對於時間管理及課程選擇上的掙扎與焦慮,以及在職場環境中尋找支援和彈性的方法。這段經歷讓讀者深入瞭解在職研修的挑戰與心路歷程。
Thumbnail
隨著新學期的開始,許多大學生面臨職涯焦慮,如科系與未來就業方向不一致及興趣無法聚焦。本文提供有效的職涯探索建議,包括利用學校資源、參加社團及實習計畫,並強調保持成長心態的重要性,以幫助學生在職涯路上找到方向。面對不確定性,善用各類資源,讓自己更有信心迎接未來的職場挑戰。
Thumbnail
隨著新學期的開始,許多大學生面臨職涯焦慮,如科系與未來就業方向不一致及興趣無法聚焦。本文提供有效的職涯探索建議,包括利用學校資源、參加社團及實習計畫,並強調保持成長心態的重要性,以幫助學生在職涯路上找到方向。面對不確定性,善用各類資源,讓自己更有信心迎接未來的職場挑戰。
Thumbnail
研究所生涯中遭遇到的困惑,包括讀書是否能提升所期待的能力,研究方向的未來出路以及對求職的影響。職場前輩建議在升碩二期間參加職涯探索活動,與不同領域的前輩交流以及親自嘗試,進行職務的深入瞭解。
Thumbnail
研究所生涯中遭遇到的困惑,包括讀書是否能提升所期待的能力,研究方向的未來出路以及對求職的影響。職場前輩建議在升碩二期間參加職涯探索活動,與不同領域的前輩交流以及親自嘗試,進行職務的深入瞭解。
Thumbnail
大學是就讀中字輩機械繫,大學不是資訊本科,有些東西都不太會,焦慮與不自信,存款的壓力,待業焦慮疊加在一起,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本文建議求職者做好面試準備、找尋必要的兼職,在暫時的低潮中,不要輕易放棄熱愛的工作。
Thumbnail
大學是就讀中字輩機械繫,大學不是資訊本科,有些東西都不太會,焦慮與不自信,存款的壓力,待業焦慮疊加在一起,面對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和挑戰。本文建議求職者做好面試準備、找尋必要的兼職,在暫時的低潮中,不要輕易放棄熱愛的工作。
Thumbnail
我的大學休學經歷,充滿焦慮症和社交障礙的挑戰,以及對教育體系的反思。無論在學校或是生活中,都充滿著種種困難和挑戰,然而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了解到自己,對於未來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Thumbnail
我的大學休學經歷,充滿焦慮症和社交障礙的挑戰,以及對教育體系的反思。無論在學校或是生活中,都充滿著種種困難和挑戰,然而這些經歷也讓我更加了解到自己,對於未來的人生方向也有了更清晰的想法。
Thumbnail
人生許多迷惘都是不斷實踐才得出方向的,在23歲以前我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好學生,但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23歲才「克服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的迷惘。本文可以讓你得到什麼 : 1.面對迷惘的正確心態 2.我自己突破迷惘的具體歷程 我也在大學很迷惘過
Thumbnail
人生許多迷惘都是不斷實踐才得出方向的,在23歲以前我是台灣教育制度下的好學生,但不是知道自己要什麼、喜歡什麼的人,我也是走一步算一步,23歲才「克服不知道未來要做什麼工作」的迷惘。本文可以讓你得到什麼 : 1.面對迷惘的正確心態 2.我自己突破迷惘的具體歷程 我也在大學很迷惘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