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歐美國家每年都會發布許多調查,來呈現職業倦怠的普遍與嚴重性。比如說,英國一份報告說,過去12個月,有20%的民眾因為工作壓力請假,有90%表示過去一年曾經力嚴重的工作壓力。
另一份報告說,有49%的美國與加拿大員工感覺承受很大的工作壓力。另一份調查說,有36%的管理者表示有職業倦怠,有24%表示想在半年內辭職。
這裡說的「職業倦怠」原文是burnout,有時burnout會翻譯成「耗竭」甚至「崩潰」,也可說明這裡說的「職業倦怠」若不被重視,到最後員工有可能感覺「被抽乾了」或「撐不住了」。
如果要定義「職業倦怠」,這包括 (1) 身體和情感上的疲憊 (2) 對工作的疏離 (3) 效能或個人成就感的降低。在《國際疾病分類ICD》第11版有列入「職業倦怠」,這也代表歐美國家越來越重視職業倦怠帶來的問題。
在少子化時代,企業更需要重視職業倦怠議題,因為年輕人更可能因為感受到職業倦怠就辭職不幹了。
當我們在到達職業倦怠的崩潰點之前,可能會出現情緒不穩定、失眠、飲酒量增加、靠飲食紓壓、不斷上網尋求多巴胺刺激。有時會同時出現頭痛、肌肉緊繃、酸痛、血壓不穩定的症狀。再嚴重一點,就會產生無助、逃避、倦怠、缺乏自信、對生活沒有期待、與家人同事疏離,沒有什麼事情能感受到振奮。
相關的研究很多,比如說,如果員工覺得自己在做的是有意義的事情,倦怠感會降低。如果在組織裡感受到包容與支持,倦怠感也會降低。
今年有個研究說,「錯失恐懼」(FOMO)加上訊息過載,會加重職業倦怠。世界變化很快,產業快速變遷,員工害怕跟不上時代,還要緊盯老闆、主管與其他同事的進展,這會讓心理壓力增加。
另一個研究則發現,如果下班後還要等著接受主管傳來的網路信件或訊息,有必須立即處理與回應的壓力,也會增加職業倦怠感。
也有專家指出,如果上班時常出現預期之外的工作事項,即使只是一些看起來壓力不大的活動,也會增加疲憊與倦怠的感覺。
這跟「決策疲勞」的概念有關:人類大腦每天能承受的「決策額度」是有限的。也有學者做研究發現,許多瑣碎的、有點小複雜的小型任務累積起來,一樣會增加大腦疲勞的程度。
要改善職業倦怠,最簡單的方法,就是「縮短工時」、「增加工作間的休息、不動腦時間」、「減少臨時性、突發性的工作需求」。如果做不到,可能就要增加給員工的薪水,來減少員工的流動率。
在少子化時代的未來,不少年輕人等著繼承兩套房產。如果沒有房貸的壓力,當感受到強烈的職業倦怠,可能馬上就遞辭呈。長期壓力對身心健康不利,也會增加未來罹患慢性病的機率。如果無法讓年輕人覺得自己正在做有意義的事情,「職業倦怠」往往就是離職的前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