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音易錯題大整理 四之一:ㄛ

注音易錯題大整理 四之一: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家有小一生的,最緊張的就是第一學期的注音大會考了吧?󠀠

林寶小一的時候幫他複習,發現同類問題一再出錯,只好卯起來研究,整理出一些規則。在這裡分享給大家參考。

其他各集傳送門:



注音符號作為音標系統,理應一一對應,我手寫我口,不應該有例外。󠀠󠀠

巴特,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

󠀠󠀠學注音最困難的地方,一是明明耳朵裡聽到一樣的發音,遇到不同符號會有不同拼法;
不然就是發音不夠標準——拼得跟發音一樣,但還是錯的。

󠀠󠀠第一條規則:

⭐ 記得 ㄅ、ㄆ、ㄇ、ㄈ 加 ㄛ,不加 ㄨㄛ。󠀠󠀠


raw-image


這個很常出錯,ㄅ、ㄆ、ㄇ、ㄈ 只加 ㄛ,聽起來卻像 ㄨㄛ。

「脖子」和「鍋子」,聽起來「脖」和「鍋」只差在聲母 ㄅ 和 ㄍ,但其實一個拼成 ㄅㄛˊ,一個拼成 ㄍㄨㄛ。

󠀠󠀠有些老師會說故事,類似: ㄅ、ㄆ、ㄇ、ㄈ 人很好,願意跟 ㄛ 直接排在一起,不需要中間隔個 ㄨ。我覺得這故事太複雜,光是記得故事邏輯就消耗太多腦力(媽媽的和小孩的),我還是直接教:就記得 ㄅ、ㄆ、ㄇ、ㄈ 加 ㄛ 不加 ㄨㄛ 就對了!

󠀠󠀠

這又可以延伸出另外兩個規則:󠀠󠀠

1. ㄉㄊㄋㄌ ㄍㄎㄏ ㄓㄔㄕㄖ ㄗㄘㄙ 加 ㄨㄛ,一定不會直接加 ㄛ。

󠀠󠀠

2. ㄉㄊㄋㄌ ㄍㄎㄏ ㄓㄔㄕㄖ ㄗㄘㄙ 拼成加 ㄛ 的話,很可能是跟加 ㄡ 混淆了:

會把「收」ㄕㄡ 拼成 ㄕㄛ 的話,可能是小孩習慣把複韻母 ㄡ 結尾的字唸成 ㄛ——發音不夠飽滿,ㄡ = ㄛ+ㄨ,沒有唸出 ㄨ 的尾音和嘴型。

󠀠󠀠

第一個 ㄛ 主題的聽寫複習參考

我翻字典列出一些詞,用來做聽寫複習的參考題庫:

  1. ㄅ、ㄆ、ㄇ、ㄈ 加 ㄛ (不是 ㄨㄛ)
  2. ㄉㄊㄋㄌ ㄍㄎㄏ ㄓㄔㄕㄖ ㄗㄘㄙ 加 ㄨㄛ
  3. ㄉㄊㄋㄌ ㄍㄎㄏ ㄓㄔㄕㄖ ㄗㄘㄙ 加 ㄡ(不是ㄛ)

󠀠󠀠PDF 檔案放在雲端:

把國字列出來,除了爸媽讀起來比較輕鬆,我也打算讓林寶邊認國字邊記注音。尤其到後面要分辨 ㄣ、ㄥ,還是加上國字來記憶會更容易一些。󠀠󠀠󠀠󠀠

raw-image



如果發現有錯,還請不吝指教!󠀠󠀠

一起加油!!!

avatar-img
媽媽好忙。媽媽好嗎?
37會員
85內容數
媽媽,妳好嗎? 我是林寶媽咪,家裡還有林寶爸和林寶、林二寶兩個男寶。 我愛看書、旅行、探索新知,並將這些愛好融入生活中。作為一名英文老師,也對家庭英語啟蒙頗有心得。面對許多疑問,我經常閱讀尋找答案並記錄心得。 在這裡,我將分享關於教育、英文學習、讀書筆記、生活實用好物的心得,希望能與大家一起分享育兒的喜悅與挑戰。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注音符號是清朝末年才發明的,編排順序很科學,其中的韻母: ㄚ、ㄛ、ㄜ、ㄝ 是單韻母; ㄞ、ㄟ、ㄠ、ㄡ 是複韻母,換成英文的說法就是雙母音。
開學一個半月,有人和我一樣還是覺得每天時間都不夠用嗎... 可能林寶放暑假那兩個月,時間全都我們自己安排,覺得很充實愜意,開學了反而不習慣。 也只參加了一個社團,每週一次書法課——不過在家還練兩次,這樣就覺得每天放學都在趕趕趕了... 送更多才藝班的爸媽請受我一拜~
「每個動物都有骨頭嗎?」 這是林二寶的早餐提問。 不是每個動物都有喔, 林寶幫忙想:「水母就沒有骨頭啊!」, 鯊魚的則是軟骨。 人身上也有軟骨, 像耳朵👂, 還有小孩子的手還沒發育好, 也有很多軟骨, 所以不能太早拿筆寫字。 想學寫字怎麼辦呢? 只能用手指比劃比劃。
探討手機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尤其是在家庭中的角色。引用了英國醫師Dr. Rangan Chatterjee的觀點,建議將手機看作一個人,提醒大家注意手機所帶來的心理上癮效果。思考當代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互動,以及家長如何在這個數位時代中學會平衡手機使用,以便更好地陪伴孩子。
台南市美術館二館屋頂碎形遮陽原來有很厲害的原理和名字 Sierpinski Tetrahedron,開發者京都大學酒井敏教授在 TEDx 演講中說到他如何“巧合”的發現 Sierpinski Tetrahedron 和樹蔭的連結,很有意思。摘錄一些讓我覺得很有啟發的段落。
這個 The Space Walk 遊戲很有趣,還可以練習加法(100 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 玩家從起點開始,最快走到 100 的人就算贏。輪流擲骰子,如果擲出 1,就不能前進,換下一位; 如果是 2 - 6 的任一個數字,可以選擇走擲出的步數,或者繼續擲...
注音符號是清朝末年才發明的,編排順序很科學,其中的韻母: ㄚ、ㄛ、ㄜ、ㄝ 是單韻母; ㄞ、ㄟ、ㄠ、ㄡ 是複韻母,換成英文的說法就是雙母音。
開學一個半月,有人和我一樣還是覺得每天時間都不夠用嗎... 可能林寶放暑假那兩個月,時間全都我們自己安排,覺得很充實愜意,開學了反而不習慣。 也只參加了一個社團,每週一次書法課——不過在家還練兩次,這樣就覺得每天放學都在趕趕趕了... 送更多才藝班的爸媽請受我一拜~
「每個動物都有骨頭嗎?」 這是林二寶的早餐提問。 不是每個動物都有喔, 林寶幫忙想:「水母就沒有骨頭啊!」, 鯊魚的則是軟骨。 人身上也有軟骨, 像耳朵👂, 還有小孩子的手還沒發育好, 也有很多軟骨, 所以不能太早拿筆寫字。 想學寫字怎麼辦呢? 只能用手指比劃比劃。
探討手機對人際關係的影響,尤其是在家庭中的角色。引用了英國醫師Dr. Rangan Chatterjee的觀點,建議將手機看作一個人,提醒大家注意手機所帶來的心理上癮效果。思考當代孩子與家長之間的互動,以及家長如何在這個數位時代中學會平衡手機使用,以便更好地陪伴孩子。
台南市美術館二館屋頂碎形遮陽原來有很厲害的原理和名字 Sierpinski Tetrahedron,開發者京都大學酒井敏教授在 TEDx 演講中說到他如何“巧合”的發現 Sierpinski Tetrahedron 和樹蔭的連結,很有意思。摘錄一些讓我覺得很有啟發的段落。
這個 The Space Walk 遊戲很有趣,還可以練習加法(100 以內,兩位數加一位數)。 玩家從起點開始,最快走到 100 的人就算贏。輪流擲骰子,如果擲出 1,就不能前進,換下一位; 如果是 2 - 6 的任一個數字,可以選擇走擲出的步數,或者繼續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