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做選擇,大人學選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相信大家對下面這句話並不陌生

小孩子才做選擇,我全都要
raw-image

但在現實生活中,大人的選擇往往更需要取捨,而這正是我經常收聽的 Podcast 「大人的small talk 」主持人 Joe 和 Bryan 在書籍《大人學選擇》中探討的重點。兩位作者都擁有豐富的顧問和專案管理經驗,透過實戰分享,幫助讀者在生活和工作中做出更成熟的決策。他們討論的議題涵蓋職場、財務、人際關係和兩性相處等,為不同領域的挑戰提供清晰的指引。

以下是我從這本書及 Podcast 中整理出來的幾個職涯發展的重點

1.選擇具有彈性和槓桿效應的工作

有彈性的職涯是指在這份工作上能提供更多選擇,而槓桿效應則讓我們投入的精力能獲得超值回報。例如,勞力密集型工作隨著年齡增長較缺乏彈性,而能提升問題解決能力、專案管理等技能的工作則能帶來更多成長可能性。因此若以Uber外送員和餐廳服務生比較起來,前者單純的以體力和時間換取收入,後者則有機會透過服務客戶的過程增強客戶服務、溝通、問題解決等能力。故後者選擇較佳。

raw-image

2.持續累積、強化核心能力

不論留任、跳槽或轉職,都應以累積經驗和增強實力為原則,這麼做的目的是為了讓自己日後能有更多的籌碼,進而為未來的機會做好準備。
在執行業務時,若遇到權責不清的灰色地帶,可以思考多做一些是否能幫助團隊達成目標,為自己增加一筆“戰功”。
在考慮是否轉職到制度明確、分工細緻的大公司之前,也需要評估自己進入後會不會變成一顆小螺絲釘,限制了自己的成長空間。同時也可以思考,若轉換到新領域,是否能為自己的技能樹增添新能力。
透過這樣的思考方式,我們可以從不同角度去看待現有的工作,並為自身的職涯發展做出更有利的選擇。

raw-image

3.上班累積實力,兼職探索未來

如同在富人的致富祕訣:從收入轉化為財富的智慧文章中提到,透過正職工作累積專業並在兼職中尋找新機會,是穩定又靈活的成長方式。這樣不僅能讓自己有更多的選擇,還能探索新的成就和被市場肯定的快樂感。🙂🙂🙂

4.看懂局,設法共贏

不是好想法才會被接受,而是被接受的才是好的想法

接手主管的角色後,逐漸明白上面這段話。也在多次收到部屬的提案的過程中,發現提案人往往只從自己的角度去說明,強調自身認為的重點(老實說,我自己當初也常這樣),但忘了站在聽眾的立場去設想:這個提案對他們有什麼價值?聽完後,他們應該怎麼反應?如何讓上級感到這提案不僅符合當下需求,還能讓他們的決策更加有效?

但也有厲害的提案者,跟上級做提案簡報的時候連上級怎麼跟他的老闆做這個提案都考慮進去了。這樣的報告能真正幫助到上級,並進一步讓自己的想法在決策鏈上推進。
所以說,看懂「局」才是提案成功的關鍵。了解聽眾需求、預見未來需求,並找到雙方利益的重疊點,這樣才能讓好想法在團隊中被重視並實施。💪💪💪

5.做自己 vs 角色扮演

在某集 Podcast 中,主持人討論到一個有趣的觀點:「人生就是不停地扮演不同的角色」。這些角色是隨著情境和對象而轉換的:與朋友在一起時,我們是他們的好麻吉;在父母面前,我們是孩子;而在孩子眼中,我們是父母。這些角色間的切換,是否代表著「不做自己」呢?
主持人認為,成熟的大人,就是在不同場景中游刃有餘地扮演不同的角色,而這其實也就是一種「做自己」的方式。與其說這種角色扮演違背了自我,不如說它展現了自我的多樣性和彈性。成熟的大人懂得在每個情境中,既尊重當下的角色需求,也不失去自我的核心價值。
換句話說,懂得在生活中角色扮演,其實是一種智慧的展現,是在「做自己」的同時,能夠從容地應對生活的複雜性,這才是內心自由且成熟的表現。

raw-image

結論:

每個人的工作時間佔了生命的大部分,必然會面臨各種職場挑戰。在閱讀這本書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作者強調了一個關鍵理念

餘裕

這是一種長期累積籌碼的策略,不僅在面對跳槽、轉職、創業或規劃 gap year 時提供了決策方向,也讓人在職場的起伏中更具韌性。
遇到職場不如意的時候,以長遠的視角來看待當前的挑戰:思考如何累積更多的籌碼,從而賦予自己更多的餘裕。這種心態不僅能為未來的選擇鋪路,也能讓我們以不同的視角去理解原本看似棘手的問題。

avatar-img
42會員
31內容數
歡迎來到「阿祥的誰來晚餐」,這裡可以閱讀到我對世界的觀察和體驗,無論是從書籍中獲得的讀書心得、旅途中遇到的小店、最近看過的影片,還是社會時事等。每一個觀察與體驗,都是我對世界的反思,也希望能引發你的共鳴或討論,彼此激發更多的靈感與智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祥的誰來晚餐 的其他內容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大多數美國百萬富翁的生活方式,揭示了他們如何透過自律、儲蓄和穩健的財務管理來積累財富。我們收集了幾個重要觀念,幫助讀者理解財富與收入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富人給想要擺脫為生存而工作的建議,實現財務自由。這篇文章強調了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財富的擁有者,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和觀念。
4/5如何把收入轉化為財富
《氣象解碼》是一部輕鬆有趣的書籍,透過生動的圖解及深入淺出的解釋,使日常生活中的天氣現象變得易於理解。無論是颱風的不同形態、氣溫的測量方式,還是雷電的形成原理,讓讀者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氣象的基礎知識。對於準備前往日本旅遊的人來說,這本書更是一個必備的天氣指南。讀完後,您將成為瞭解天氣變化的「氣象達人」
5/5好讀程度
《慢富》一書透過分享作者的經驗與理念,幫助讀者重新思考生活與財務觀念。文章中提到保持開放的心胸持續學習、更新財商知識以及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現代人應該掌握的重要理念。本文希望能啟發讀者對生活與財務的深入思考,並提倡用更從容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這篇文章分享了透過一本有趣的書籍,導入許多關於清朝歷史的話題,包括政治鬥爭、經濟泡沫及與西方的互動。文章中提及瞭如林則徐的禁菸活動、照片合成的趣事,以及美國獨立日與清朝茶葉的關聯等,重新詮釋了清朝的滅亡原因。這本書將歷史輕鬆易讀,是與朋友交流的好素材。
5/5好書推薦指數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槓桿型ETF,尤其是元大臺灣50正2,如何藉由特殊的投資策略來提升報酬潛力。文章分析了此類ETF長期投資的優勢,例如逆價差的紅利與風險控制,並分享讀者從書中學到的多項投資技巧。無論是短線交易還是長期持有,槓桿型ETF都能為投資者提供不同的選擇和機會。
在這篇文章中,我們探討了大多數美國百萬富翁的生活方式,揭示了他們如何透過自律、儲蓄和穩健的財務管理來積累財富。我們收集了幾個重要觀念,幫助讀者理解財富與收入之間的關係,並提供了富人給想要擺脫為生存而工作的建議,實現財務自由。這篇文章強調了每個人都有可能成為財富的擁有者,只要掌握正確的方法和觀念。
4/5如何把收入轉化為財富
《氣象解碼》是一部輕鬆有趣的書籍,透過生動的圖解及深入淺出的解釋,使日常生活中的天氣現象變得易於理解。無論是颱風的不同形態、氣溫的測量方式,還是雷電的形成原理,讓讀者能在短時間內掌握氣象的基礎知識。對於準備前往日本旅遊的人來說,這本書更是一個必備的天氣指南。讀完後,您將成為瞭解天氣變化的「氣象達人」
5/5好讀程度
《慢富》一書透過分享作者的經驗與理念,幫助讀者重新思考生活與財務觀念。文章中提到保持開放的心胸持續學習、更新財商知識以及在快速變化的世界中選擇適合自己的生活方式,這些都是現代人應該掌握的重要理念。本文希望能啟發讀者對生活與財務的深入思考,並提倡用更從容的態度面對生活中的挑戰。
這篇文章分享了透過一本有趣的書籍,導入許多關於清朝歷史的話題,包括政治鬥爭、經濟泡沫及與西方的互動。文章中提及瞭如林則徐的禁菸活動、照片合成的趣事,以及美國獨立日與清朝茶葉的關聯等,重新詮釋了清朝的滅亡原因。這本書將歷史輕鬆易讀,是與朋友交流的好素材。
5/5好書推薦指數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槓桿型ETF,尤其是元大臺灣50正2,如何藉由特殊的投資策略來提升報酬潛力。文章分析了此類ETF長期投資的優勢,例如逆價差的紅利與風險控制,並分享讀者從書中學到的多項投資技巧。無論是短線交易還是長期持有,槓桿型ETF都能為投資者提供不同的選擇和機會。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心理學上認為,通常是因為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需要有別人的語言和行為來得到肯定及安慰,就會想控制別人,有些人會發展自戀型人格、自負自傲及偏見。 「你是我的,必須聽我的話!」有人跟你講過這句話嗎?戀愛過程很常見,有些人因為害怕失去對方所以想控制。 你認為控制慾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是一種關心方式嗎?
一位長輩在聊天時大力抱怨房子太貴,社會失序、政府放任不管,讓房價不斷上漲,他努力打拚一輩子所存的錢,只是要在「蛋白區」買間新房竟然連頭期款都很吃力。 於是悶在肚子裡的怨氣有如止不住的水流奔放而出,富人炒作、政府無能,他腳踏實地,為什麼要被欺負? 滿滿的受害者心態能量爆發,周遭散落一地的負能量。
玩單機遊戲時可以無限重來,就算輸了也不會怎樣,也可以說是以平常心看待,多嘗試幾次,就有可能闖過難關,往後推進進度。而對於顯化願望這件事,其實也跟玩遊戲有相似之處,大不了就顯化不出來,然後什麼事也沒發生,繼續維持現狀而已。既然如此,那什麼腦洞大開的願望都可以去試試看,所以可以用兩個方向來
Heibon有陣子的工作是on call,假日過得比平日很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電話打來、要被交代的是怎樣的工作,而這些出現在假日。 工時過長與缺乏休息時間和過勞、筋疲力盡與失眠有著密切關聯。晝夜不分工作、即時回覆、隨時注意訊息通知提醒等文化,讓生活失去了界線。
「你知道嗎,本來只是5個人的家庭旅遊,最後因為一個揪一個,截至最後人數膨脹到25人,總共四個家庭,我真的嚇壞了。後來我這個建立群組的人變成了主揪兼聯絡人,我的老天鵝!」 每個人對於行程規劃從天數到逛哪些點都有不同意見、吃什麼更是一門大學問,還要配合請假時間,大家都想要符合自己的時間表,盡善盡美。
心理學上認為,通常是因為不穩定的自我價值感,需要有別人的語言和行為來得到肯定及安慰,就會想控制別人,有些人會發展自戀型人格、自負自傲及偏見。 「你是我的,必須聽我的話!」有人跟你講過這句話嗎?戀愛過程很常見,有些人因為害怕失去對方所以想控制。 你認為控制慾是什麼樣的心理狀態呢?是一種關心方式嗎?
一位長輩在聊天時大力抱怨房子太貴,社會失序、政府放任不管,讓房價不斷上漲,他努力打拚一輩子所存的錢,只是要在「蛋白區」買間新房竟然連頭期款都很吃力。 於是悶在肚子裡的怨氣有如止不住的水流奔放而出,富人炒作、政府無能,他腳踏實地,為什麼要被欺負? 滿滿的受害者心態能量爆發,周遭散落一地的負能量。
玩單機遊戲時可以無限重來,就算輸了也不會怎樣,也可以說是以平常心看待,多嘗試幾次,就有可能闖過難關,往後推進進度。而對於顯化願望這件事,其實也跟玩遊戲有相似之處,大不了就顯化不出來,然後什麼事也沒發生,繼續維持現狀而已。既然如此,那什麼腦洞大開的願望都可以去試試看,所以可以用兩個方向來
Heibon有陣子的工作是on call,假日過得比平日很累,因為你永遠不知道什麼時候會有電話打來、要被交代的是怎樣的工作,而這些出現在假日。 工時過長與缺乏休息時間和過勞、筋疲力盡與失眠有著密切關聯。晝夜不分工作、即時回覆、隨時注意訊息通知提醒等文化,讓生活失去了界線。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時隔六年,我現在很慶幸一直以來就生活中每件小事都盡量帶著孩子去嘗試,並分享討論彼此的看法。即將成年的兒子,現在已經很懂得如何去挑選自己需要與想看的書,並還能給許多周邊同學朋友們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Thumbnail
節錄書中名言。藉由反思,自我辯證。從孩子成長為大人的過程,談到何謂成熟?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在育兒的旅程中,我們常常面臨一個難題:該直接給出答案,還是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這個問題其實不只是一個教育方式的選擇而已,它更是一種對孩子未來能力培養的投資。 因為當我們給予孩子答案時,雖然立刻解決了問題,但這種做法卻可能在無形中削弱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所以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時隔六年,我現在很慶幸一直以來就生活中每件小事都盡量帶著孩子去嘗試,並分享討論彼此的看法。即將成年的兒子,現在已經很懂得如何去挑選自己需要與想看的書,並還能給許多周邊同學朋友們建議。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孩子如何在日常中理解和選擇的重要性。透過一個家長如何引導孩子進行自主選擇的小故事,讓孩子從「糾正」到「選擇」,從中感受到自由和責任。文章探討了孩子內在需求和外在影響之間的平衡,以及如何透過良性溝通和引導讓孩子培養自律思考能力。
Thumbnail
節錄書中名言。藉由反思,自我辯證。從孩子成長為大人的過程,談到何謂成熟?
Thumbnail
親愛的爸爸媽媽,孩子終究有一天會長大離家。但透過真摯而坦然的對話,我們和孩子的心是可以永遠靠近的。與其躲避那些複雜的情緒,不如讓我們誠實面對自己的感受,學著去擁抱生命中每一個重要的時刻,包括畢業。
Thumbnail
不論是家庭或學校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帶給孩子們力量。孩童的成長與心理健康是家庭和社會關注的重要議題。在這篇文章中,探討了孩子們的成長,以及其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同時提出了對家長和教育者的建議,希望提供孩子所需的支持與幫助。
Thumbnail
在育兒的旅程中,我們常常面臨一個難題:該直接給出答案,還是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這個問題其實不只是一個教育方式的選擇而已,它更是一種對孩子未來能力培養的投資。 因為當我們給予孩子答案時,雖然立刻解決了問題,但這種做法卻可能在無形中削弱了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自信心。所以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答案,
Thumbnail
在現在的社會裡,大人講的話,一定就是安全的路嗎? 讀完那篇文章,真的心有戚戚焉,雖說現在很多家長比起從前,教育心態已經開放了不少,但又有多少家長,可以真的放手到支持孩子追求自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