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力特輯1】暴力是什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身這幾年大量接觸創傷個案,許多個案本身在家庭或學校中甚至進入職場後,都會經歷他人暴力的對待,大家最常聽到的「霸凌」,其實也是一種暴力對待的形式。因為有感於這個社會的暴力循環周而復始地發生,身為諮商心理師,很想要杜絕暴力的發生,期待看到這個社會充滿和平與溫柔的氛圍,所以接下來幾週,都會針對暴力相關的主題,提出我的一些看法,也希望這樣的論述、概念可以透過網路上的傳媒更加地推廣,希望大家都看到、知道也學到,才可以防止自己跟別人繼續以暴力的方式來對待別人或經營關係,讓我們能更溫柔地對待別人。

暴力是什麼?借用我過往所學的理論,還有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網站的資訊(見備註一),開宗明義地闡述,暴力的本質就是「濫用權力與控制」,以下我簡稱為「權控」

很多人會誤以為「權控」是要講話很兇惡或大聲,或者是握有實質的權力(例如:對方的工作位階比自己高),或者是有肢體上的動作威嚇,或者要有很明確的恐嚇的眼神或話語,讓對方心生害怕,才算是用權力壓制對方,但其實綜合我在實務接案的過程,還有很多過往我自身受暴的經驗中,我會發現有時關係中的一方用比較強烈的措辭、語氣或方式表達自己的意見、立場,試圖控制場面,強力說服他人接受或認同自己的想法、感受,讓人感受到壓迫感,如果對方不接受,就會表達質疑,試圖將局勢導引成自己想要的狀況,當下沒有同時顧慮到對方的感受,在我的概念裡,我也會把這樣的關係狀態視為一種「權控」,一樣歸屬於「暴力」的範圍內。

      看到這邊,恐怕很多讀者就會覺得:你這樣定義,感覺也太嚴格了吧?那有時候我們在說服別人的時候,本來就會用比較強烈的方式來表達我們的主張,這樣不就也可能涉及到暴力?沒錯!我的確是這樣想的!我認為我們的社會中充斥著「暴力溝通」。舉例來說,如果我常常在捷運上或公車上聽到父母會對小孩說:「不要再哭了!再哭,媽媽就不理你了喔!我要走了喔!」或許這一招對很多小孩很管用,但對於某些比較敏感的小孩來說,他之所以不哭了,是因為他心裡面很恐懼如果他用哭泣表達他的情緒,媽媽就真的會拋棄他、不管他了,某種程度,這樣的語言就是藉由讓小孩內心感覺害怕,來達成安靜、讓大人耳根清靜的目的。這樣的語言的出發點,完全是為了大人,而非考量到孩子的心理健康或感受。我在晤談室中聽到好多個案在敘述自己小時候成長的經驗時,不乏都會聽到個案跟我說:他的父母曾經揚言對他說:「如果你不……的話,我就不要你了!」「如果你……做的話,你就不是我女兒/兒子」,我自己從小也生長在充斥著暴力語言的家庭中,我相當了解這樣的語言讓我在成長過程中,經歷了多少恐懼。

    我想要在此很清楚地跟大家說:如果我們在跟別人說話或相處時,是以讓對方害怕或嚇到的方式控制場面,達成自己的目的,不管你是故意的還是無心之過,這都是暴力的溝通。

即便你說話的內容再正確,也只是想要主張出自己明確的觀點與論調,但單向性地說自己想說的話,沒有開放心胸地聆聽對方的想法,沒有想進一步了解對方的立場,有可能會對於關係中的另一方造成過多的壓力,會讓另一方逐漸地「閉嘴」,漸漸地就不想跟你對話,也讓另一方漸漸學會封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不跟你說,阻礙了你們的溝通。這正是暴力溝通帶來的影響。

下一篇文章,我將會以我的實務經驗,分享在我的專業工作中,如何陪伴受暴的人,也提供其他心理專業工作者做為參考,希望和我一樣想要治癒、保護個案的專業人員,我們可以在「關係暴力防治」這塊領域一起持續地耕耘,讓更多個案受惠,讓我們的社會更溫暖。

 

l   備註一:可點入「新北市政府家庭暴力暨性侵害防治中心」網頁,就可以進一步了解更多有關暴力的知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詹惠文§ 諮商獅的沙龍
171會員
294內容數
2025/05/04
因著大家對我專業上的信任,越來越多複雜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會來找我。 首先,在此致謝,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與肯定。我自覺自己是一名很渺小但還算可以陪伴一些複雜性創傷個案的諮商師,想透過兩篇文章(分上集與下集),分享一下就我的實務經驗,我看到這類型個案在面對人生各種挑戰時的哀愁、絕望與希望。
Thumbnail
2025/05/04
因著大家對我專業上的信任,越來越多複雜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會來找我。 首先,在此致謝,謝謝大家對我的信任與肯定。我自覺自己是一名很渺小但還算可以陪伴一些複雜性創傷個案的諮商師,想透過兩篇文章(分上集與下集),分享一下就我的實務經驗,我看到這類型個案在面對人生各種挑戰時的哀愁、絕望與希望。
Thumbnail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20
暫時休息兩個禮拜, 期待5/4早上八點再與各位以文相會~ 感謝大家的支持與包涵 : )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2025/04/13
這篇文章,是在我混雜著各種思緒和情感的狀態下寫的,行文不一定通暢,讀來也可能有些沉重。如果你對於死亡議題,覺得太過沉重,或者你怕閱讀沉重的文章會帶給你太多、太濃、太負面的情緒,建議你大可以跳過這一篇文章、不要閱讀,繼續享受你愉快的周日。我盡可能嘗試用文字梳理我近來面對死亡的心路歷程......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生氣的背後常常有很多情緒,這個我知道。 但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尤其是有個當事人存在時,總是讓人忍不住想破口大罵、動手動腳? 最近我才漸漸能夠看得更深,原來那些舉動,是因為想要讓對方也能夠感同身受......
Thumbnail
生氣的背後常常有很多情緒,這個我知道。 但為什麼生氣的時候,尤其是有個當事人存在時,總是讓人忍不住想破口大罵、動手動腳? 最近我才漸漸能夠看得更深,原來那些舉動,是因為想要讓對方也能夠感同身受......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了羞辱創傷的定義與影響,探究了面對情緒和壓抑情緒的不同,並分享了兩個實用的技巧來應對羞辱。提出解釋權和自我意識的重要性,不要讓他人的言語和行為決定自己的情緒和價值。
Thumbnail
6月22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二堂課——「我們經驗的那些語言暴力」,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留意那些未曾被善待的經驗、那些未被善待有什麼感受?那些未被善待讓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Thumbnail
6月22日,週末分享會邀請陳亭亘老師帶領大家進行「非暴力溝通與書寫自療」的第二堂課——「我們經驗的那些語言暴力」,老師透過這個活動讓我們探索:留意那些未曾被善待的經驗、那些未被善待有什麼感受?那些未被善待讓我們如何看待自己。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言語暴力這件事情,跟失業沒有什麼太大關係。但事實上又好像有點關係。言語虐待可以包括騷擾、貼標籤、侮辱、責罵、指責或對個人進行過度高聲喊叫等行為。一般來說,我碰到言語暴力的時候,都是在我待業且必須要面臨我的父親的時候。
Thumbnail
嚴格說起來,言語暴力這件事情,跟失業沒有什麼太大關係。但事實上又好像有點關係。言語虐待可以包括騷擾、貼標籤、侮辱、責罵、指責或對個人進行過度高聲喊叫等行為。一般來說,我碰到言語暴力的時候,都是在我待業且必須要面臨我的父親的時候。
Thumbnail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Thumbnail
累積好幾年下來的自費諮商經驗,也遇過太多性侵、家暴、親密關係暴力、外遇等受創的個案,這幾年更是遇見不少發展性創傷、C-PTSD的個案,有感於創傷的普遍性,以及諸多個案都受苦於過往的傷害,我起心動念,想寫寫治療札記......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其實就是不要隨意把自己放入泥淖的情境,這就只是自身難保而已。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有毒關係及普遍的暴力現象。探討了長期受虐會導致保護機制模式、被侵犯的心靈層面、壓制壓抑等議題,並提出了報警意識的必要性。同時還提到了暴力的多重形式與普遍存在,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責任重視暴力問題。文章內容涵蓋了情感議題、心理學和社會議題。
Thumbnail
這是一篇關於有毒關係及普遍的暴力現象。探討了長期受虐會導致保護機制模式、被侵犯的心靈層面、壓制壓抑等議題,並提出了報警意識的必要性。同時還提到了暴力的多重形式與普遍存在,強調了每個人都有責任重視暴力問題。文章內容涵蓋了情感議題、心理學和社會議題。
Thumbnail
回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去年我跟母親在一個爭執下,我接受到有生以來第一個呼巴掌,遇到家庭衝突及受到心理創傷時,及時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Thumbnail
回想起來還是歷歷在目,去年我跟母親在一個爭執下,我接受到有生以來第一個呼巴掌,遇到家庭衝突及受到心理創傷時,及時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是非常重要的。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