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思與感恩的力量和情感支持的探索

更新於 2024/10/19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之前有一陣子我很討厭感恩練習,那種制式化的感恩練習,不會讓我產生太多美好的感受,更像是為了做而做,所以有段時間我內心特別牴觸。不過剛剛因為衝突,我才發現當我覺得我做的一切沒被看見時,其實我也一直沒看見對方所做的一切,並視為理所當然,互相對應到。

那一刻,我很慚愧、恍然大悟,跟開始感受到感恩的力量吧。但這和過往不理解的時後並不衝突,有時後就是階段未到,方法不一定合適,但或許下個路口、新的階段,就會適用了也說不定。方法很多,但不是每個都適合我們當下的自己,所以做不到、不願意做、內在抗拒就尊重自己感受,時機到了會自然而然做得到的,我國中的時候接觸到呼吸法,上課跟著練都沒問題,但回家我就是沒法養成習慣,後來前幾年有人是養成很傳統的每日冥想練習,我也曾經每天堅持但堅持一段時間又不做了,後來我想嘗試呼吸根本做不到,在當下我只要開始有意識的呼吸就會渾身難受,因為回歸到當下=身體,我只感受到渾身的緊繃不適,我當時很苦惱,怎麼別人可以,我做不到..就一直在這樣的內耗當中持續一段時間,直到我終於醒悟了,才明白有些方法不見得適合當下的每個人。

而今年春天的時候,我反而突然可以開始深呼吸了,現在有時後也會被提醒,情緒失控炸裂時可以深呼吸,但通常情緒觸發當下,是真的還想不到深呼吸這件事😅 還沒有建立成穩定的輔助方法,但至少有個選項在,需要時可以用。有時後那個當下,使用任何方法都沒用會被排斥掉,那就是放空什麼都不做的最好時機,給自己一個留白的空間,不用勉強自己要立刻面對消化!不能逃避!!!! 暫時的逃避有時也是過程中的一部分,所以就允許當下的逃避吧,不抗拒後反而就好多了😂 有時"擺爛" 不掙扎是有必要的

就像我今天發現自己很需要情感支持是因為我需要他人聆聽與肯定我的感受,但並非每個人都做得到,哪怕是心理咨詢師與療癒師,有些人就喊喊口號的引導或是主觀的輸出他們的想法,但是你感受不到他的能量是真的開放帶給你安全感、可信任的。這也是我氣餒的部分,怎麼找不到適合的對象[活生生的人]可以作為我的情感支持呢?

這時候又回到肉眼看不見的存在😂這也是我之前很難過的點,當時我覺得自己太孤獨,都沒有真正的在,可以支持我的感覺。但現在好多了,雖說肉眼看不到,但有時候還是可以感受到他們,看到未來的自己來陪伴自己時,那也不大一樣,而且萬物皆有靈,這些生活用品、家具、物品、棉被等等也都是一種陪伴,書、影視作品、音樂等都是一種陪伴。當我找到很有共鳴的內容時,就會感覺自己當下有知音了,即便我不認識這個人,甚至沒有交集,哪怕是短暫的共振,但對方給我一種力量,他的力量透過作品、聲音、文字等表達方式延展到我身上,而那份滋養會在以不同形式傳遞出去,好比可能我就透過文章在傳遞出去,能接收到的人受到啟發,也會在以他自己的方式給出去的,這就是愛的流動💖

今天我就開始陷入謾罵循環,因為他人的言行舉止而感到憤怒不解,這次我清醒了,我就說 "是啊,你說的沒錯",沒有"可是..",也沒有說要換位思考面面俱到的理解他人或是要了解別人為何要這樣-這不是我的責任。我不用在做那個懂事的小孩,當別人待我不重與不公,我不用第一時間換為思考理解他人,試圖了解對方的意圖和出發點是因為什麼原因,我不用在壓抑與否定自己的感受,我不用考慮那麼多的替他人著想,我不用解釋一堆自證清白,我不用害怕擔心不被理解,因為在那刻我終於認可自己的當下的感受與情緒。沒有辯論與爭論,只是認可與認同看見和聽見。

因此,那個聲音反而震驚安靜下來了,這就如同有個人開始情緒炸裂,指責攻擊而你沒有被他觸發,而能冷靜的應對後,對方反而就會情緒平穩下來,可以好好溝通,因為聲音被聽見、被看見,沒被批判,自然就感受不一樣了。 所以同樣當自己開始無法控制的想要吐嘈,反覆吐槽,無法釋懷的時候,就關注自己,honor 認同自己當下的情緒感受,反而這個面向就會感覺自己被看見和被聽見,不在是被理解,不在是有些人告訴你,”你不要想就好了啊、他們不是重要的人啊”。這種話不用你說大家都知道,我們大部分需要的是情感支持和認同,但感受被照顧了,自然處理事情起來就會有靈感解答了。即便你被瘋狗咬到都會受傷,所以不是我們要不要在意,而是我們感受如何?怎麼幫助自己? 自己需要什麼?

從why 到how/ what

"為什麼...? "這種不理解與不接受的情緒是充滿抗拒感的,當轉換到我可以如何幫助自己?我當下需要什麼?我感覺如何? 有什麼是我可以為當下的自己做的事呢?這時就把注意力放回自身,而非他人的言行舉止

所以當開始漸漸不糾結原因,就能鬆開。這種好奇心與探索欲有時反而承載過多不必要的信息與責任。想了解對方行為背後的原因、想知道對方的想法他,當然可以了解,了解後或許也有幫助讓我放下,但有時不了解也可以,因為那個執念被鬆開了,可能有天我會知道答案和原因,也可能不需要了。可有可無就自由了,這個人事物帶給我們的影響力降低了。執念如果沒鬆開,即便知道答案和原因,也會不罷休不甘心,因為糾結點是那個自己想要卻沒得到的部分,而非真相本身。就是我們選擇性相信,希望是我們想的那樣,說到底還是創傷的那部分

每一次被觸發就像是海浪一樣,有時是大海嘯一樣使人overwhelming,有時是小浪可以跟著波一起起伏,但不論如何最大的挑戰就是鬆手,允許情緒流動,跟著起起伏伏

摧毀與重建-死亡與重生並行

最終,最想感謝的人是自己,因為我總是忽略自己的重要性、忽略自己做的每件事帶來的影響力,所以謝謝你,願意記錄下並在此分享這篇文章與人共享 ˚🍰 ⋆。˚ ᡣ𐭩。



Oct 19, 2024

易燃易爆炸時期- 我和情緒打交道心得◡̈



˚˖𓍢ִ໋🍃˚.⛰️⋆☁️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進入社會之後,許多人面臨著內心的不適與外界的衝擊。本文探討了年輕人在面對社會期待和個人理想之間的矛盾,以及如何在此過程中進行自我接納的成長。從校園到社會的轉變並非單一的線性發展,而是充滿了掙扎、疑惑、迷茫、重建與持續轉變的旅程。最終,這是一個如何在世俗中保持真實自我的探索過程
這篇文章探討了個人成長、內在力量和領導力之間的關係,在回到每個人的成長潛力。從在各種社會情境下反思個人的重要性,到回歸連結內在力量。我們每個人在團隊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無論是作為領導者還是個體,最終都能影響彼此及社會。鼓勵讀者在生活中展現自己的獨特性,共同創造和諧而積極的未來。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精神健康,對於如何在遭遇情緒波動與社會偏見之下,尋找自己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進行深入反思。作者分享了自身的經歷,表達了對主流社會對心理疾病的誤解,以及對現代醫學方法的質疑。文章強調情感支持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瞭解自身的情緒狀態,以尋求健康的應對方式,最終希望達到真實的自我擁抱。
本文探討了作者在靈性療癒圈中的經歷,從崇拜一位靈性老師到最終選擇脫離這個圈子的過程。作者反映了在這團體中所感受到的權力不平等、創傷連結、以及表面上正向背後的潛在毒性。經過蛻變,她開始質疑這些傳統的靈性觀念,並最終選擇回歸自我。這段經歷不僅是對個人信念的重新檢視,也是對靈性學習和人際關係的深刻反思。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認同感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從靈性圈子到家庭的經歷,以及尋求認同感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文章裡描述了作者曾經感到無力受支持的情境,以及如何漸漸意識到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做出選擇。同時闡述了放下過去的重要性,並帶出了幸福和人生互動的關聯性。
我想當我們個體開始重視起自己的聲音與力量時就是改變的開始,團結力量大,最終少不了平等的對話溝通達成平衡點,合作與協作才會有和諧健康的關係或是社會體系、社會環境、並可持續的穩定發展,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大規模的更廣泛影響眾人的權益都是如此。表達與溝通是集體有空間成長的面向 ,所以,表達從自身開始吧!
進入社會之後,許多人面臨著內心的不適與外界的衝擊。本文探討了年輕人在面對社會期待和個人理想之間的矛盾,以及如何在此過程中進行自我接納的成長。從校園到社會的轉變並非單一的線性發展,而是充滿了掙扎、疑惑、迷茫、重建與持續轉變的旅程。最終,這是一個如何在世俗中保持真實自我的探索過程
這篇文章探討了個人成長、內在力量和領導力之間的關係,在回到每個人的成長潛力。從在各種社會情境下反思個人的重要性,到回歸連結內在力量。我們每個人在團隊中扮演著不可或缺的角色,無論是作為領導者還是個體,最終都能影響彼此及社會。鼓勵讀者在生活中展現自己的獨特性,共同創造和諧而積極的未來。
本篇文章深入探討了精神健康,對於如何在遭遇情緒波動與社會偏見之下,尋找自己獨特的情感表達方式進行深入反思。作者分享了自身的經歷,表達了對主流社會對心理疾病的誤解,以及對現代醫學方法的質疑。文章強調情感支持的重要性,並鼓勵讀者瞭解自身的情緒狀態,以尋求健康的應對方式,最終希望達到真實的自我擁抱。
本文探討了作者在靈性療癒圈中的經歷,從崇拜一位靈性老師到最終選擇脫離這個圈子的過程。作者反映了在這團體中所感受到的權力不平等、創傷連結、以及表面上正向背後的潛在毒性。經過蛻變,她開始質疑這些傳統的靈性觀念,並最終選擇回歸自我。這段經歷不僅是對個人信念的重新檢視,也是對靈性學習和人際關係的深刻反思。
這篇文章探討了自我認同感的重要性,作者分享了從靈性圈子到家庭的經歷,以及尋求認同感的過程中所面臨的挑戰。文章裡描述了作者曾經感到無力受支持的情境,以及如何漸漸意識到為了自己的幸福而做出選擇。同時闡述了放下過去的重要性,並帶出了幸福和人生互動的關聯性。
我想當我們個體開始重視起自己的聲音與力量時就是改變的開始,團結力量大,最終少不了平等的對話溝通達成平衡點,合作與協作才會有和諧健康的關係或是社會體系、社會環境、並可持續的穩定發展,不管在生活中還是大規模的更廣泛影響眾人的權益都是如此。表達與溝通是集體有空間成長的面向 ,所以,表達從自身開始吧!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看到帶著許多焦慮與挫折的你,說著各種無力版本的故事,擔心論文寫不好,學位拿不到,工作受影響。 當陪著你跟內心渴望活出的樣子好好連結,你發現了自己內在有好多資源與寶物,你開始說著新版本的故事,你做著喜歡的工作,用你的生命好好陪伴著孩子度過難關,所以你也有能力陪自己度過現在的難關。對我而言,這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總會遇到各種挑戰和不愉快的經歷。這些經歷可能讓我們感到痛苦和憤怒,甚至長時間難以釋懷。然而,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原諒他人,不僅能讓我們的內心變得平靜,還能對我們的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 研究發現,選擇原諒的人更容易忘記那些不愉快的細節。當我們決定原諒時,大腦會啟動一種遺忘機制,讓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對家人的指責和不被理解所帶來的情緒困擾,並分享瞭如何接納生命中的一切經歷。作者提到感恩卡的啟發,提醒讀者放下怨恨,坦然接受生命的起起伏伏。文章以鼓勵自我愛和接納生命的態度作為結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經歷過痛苦和傷害後的成長與感悟,並表達了感恩和堅強的心態。文章內容充滿了正能量和勵志,適合各種年齡層的讀者。
Thumbnail
習慣犠牲和付出的人, 可能常常漠視自己的感受, 很少聆聽自己的心,是否覺得舒服或喜悅, 一股腦兒的投入,一旦被否定、被拒絕,就容易受傷; 在犠牲和付出之前,我們照顧自己了嗎? 我們是否有被滿足的需要,被認可的需要,被接納的需要, 們是否在一開始的時候,內在就已經失衡了。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一開始我看到帶著許多焦慮與挫折的你,說著各種無力版本的故事,擔心論文寫不好,學位拿不到,工作受影響。 當陪著你跟內心渴望活出的樣子好好連結,你發現了自己內在有好多資源與寶物,你開始說著新版本的故事,你做著喜歡的工作,用你的生命好好陪伴著孩子度過難關,所以你也有能力陪自己度過現在的難關。對我而言,這
Thumbnail
——尤其「有限度的社交」「思考和談話方式不同」「羞恥感」超級有感😭看到第三點差點掉淚...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人與人之間的感情中,分享脆弱的重要性。透過穩定的對話,作者分享了一個夥伴的轉變過程,從痛苦到學會喜歡自己。文章強調情感的表達及不帶評價的聆聽可以讓人感受到支持與理解,進而提升幸福感。同時也鼓勵讀者學會理解自己,成為自己的最佳朋友。
Thumbnail
對自己的內心進行一次溫柔的對話,不要過於苛刻。體察自己的心情,並給予自己溫柔和支持。我們一起來看看自己,好嗎?
Thumbnail
當你受到傷害時,你可能會想知道對方的理由,但真的需要嗎?解釋能帶來改變嗎?這篇文章分享了對受傷的反思和成長,以及如何轉變自己的想法。
Thumbnail
同情與關愛 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會遇到需要幫助的人。不論是朋友、家人,還是陌生人,他們的困難與需求都可能在某個瞬間引起我們的注意,激發我們內心的同情與關愛。幫助他人,這一看似簡單的行動,往往會在不知不覺中帶給我們自己莫大的改變與成長。 同理心的養成 當我們幫助他人時,我們需要理解他們的
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總會遇到各種挑戰和不愉快的經歷。這些經歷可能讓我們感到痛苦和憤怒,甚至長時間難以釋懷。然而,科學研究告訴我們,原諒他人,不僅能讓我們的內心變得平靜,還能對我們的健康產生積極的影響。 研究發現,選擇原諒的人更容易忘記那些不愉快的細節。當我們決定原諒時,大腦會啟動一種遺忘機制,讓痛
Thumbnail
這篇文章講述了對家人的指責和不被理解所帶來的情緒困擾,並分享瞭如何接納生命中的一切經歷。作者提到感恩卡的啟發,提醒讀者放下怨恨,坦然接受生命的起起伏伏。文章以鼓勵自我愛和接納生命的態度作為結尾。
Thumbnail
這篇文章描述了作者經歷過痛苦和傷害後的成長與感悟,並表達了感恩和堅強的心態。文章內容充滿了正能量和勵志,適合各種年齡層的讀者。
Thumbnail
習慣犠牲和付出的人, 可能常常漠視自己的感受, 很少聆聽自己的心,是否覺得舒服或喜悅, 一股腦兒的投入,一旦被否定、被拒絕,就容易受傷; 在犠牲和付出之前,我們照顧自己了嗎? 我們是否有被滿足的需要,被認可的需要,被接納的需要, 們是否在一開始的時候,內在就已經失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