戀愛有戀愛腦,英文是lovestruck,談起戀愛時,生活中彷彿就只剩下愛情,會把全部的關注和心思都放在對方身上,寧願犧牲自己,也要處處討好、配合另一半,過程中逐漸沒有自我想法和主見。
其實現代人的生活中手機扮演重要角色,聯繫、學習、娛樂、購物、金融交易等等,有了它,好像無所不能,不知不覺之中將自己的喜怒哀樂都放到這個螢幕裡頭;五花八門的功能等於是生活的遙控器。像是廣告台詞「一機在手、行動自如」、「我的生活我掌握」。
大家有算過一天之中有多少時間和手機相伴嗎?我曾經有段時間每天超過10個小時使用手機,收發訊息、滑社群媒體、看影片、看電影、付款轉帳,時間真的就悄悄的不帶走一片雲彩消逝,那時的我真的是扎扎實實的具備一個手機腦。好忙好忙,奇怪,時間被偷走了嗎?
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說過:
"Beware the barrenness of a busy life."
當心忙碌生活所帶來的貧瘠。
看似忙碌的一天,心靈究竟是滿足還是被掏空後的緊急補強呢?
Heibon推薦一本書《Digital Minimalism : Choosing a Focused Life in a Noisy World》,台灣翻譯為 《數位深度大掃除:3分飽連線方案,在喧囂世界過專注人生》。

擷取自博客來
數位極簡主義
作者Carl Newport開宗明義寫到:
"The essence of technology is not in its utility, but in the way we use it."
技術的本質不在於它的實用性,而是我們如何使用它。
我們需要決定自己真正想要使用的數位工具,而不是盲目地全盤接收。 「把上網的時間投注在少數經過細心篩選、符合個人價值觀的活動上,然後放輕鬆地忽略其他事 物。」
1.什麼是數位極簡主義?
• 簡單直觀的想法:只使用對您真正有幫助的科技。
• 目標:消除數字干擾並提高專注力。
• 重點:不要讓科技掌控你的生活,並謹慎使用,這也是作者的核心概念。
2. 數字極簡主義的三個主要思想
A. 雜亂會讓你付出代價:手機桌面適度整理,建議用資料夾管理
B. 實用性很重要:不要下載一堆看似會用到卻沒在使用的APP,慣用的那些放在桌面即可
C. 刻意去做:設定使用手機的規則
3. 如何開始進行數位極簡主義
• 給自己喘息的時間:嘗試用30天去找出用不太到的APP
• 設定使用限制:例如晚上8點後禁止看螢幕
• 離線做更多事:享受閱讀、運動或和朋友家人相聚。
4. 為什麼數位極簡主義有幫助
• 提高專注力:更少的干擾意味著更高的生產力
• 減輕壓力:更少的通知會更少的焦慮
• 更緊密的關係:有更多時間和重視的人見面
• 有更多空檔:Heibon覺得很重要的一點,以前抱怨沒空做喜歡的事情現在有解答了
5.研究數字好吃驚
• 根據研究調查,有高達90%的人認為自己使用3C設備時間過長,對照實際執行上面幾個方法後,每天可以節省3小時
• 另外一個明顯的結論:螢幕時間縮短會帶來更高的生活滿意度
別讓忙碌成為一種藉口
現代生活中,遇到的每個人都很忙,忙到不可開交,忙到沒有時間好好吃一頓飯。
分享《湖濱散記》作者,也是美國著名詩人與哲學家梭羅講過:
"It's not enough to be busy, so are the ants. The question is: What are we busy about?"
光是忙還不夠,螞蟻也很忙。 問題是,我們究竟在忙什麼?
是的,所以我們在忙什麼呢?會不會把時間奉獻給手上的手機或平板呢?
開始進行「低資訊量飲食」吧!
實際生活的飲食要邁向低鹽低糖,將3C使用量等同於飲食來管理,避免每天負荷過多資訊量,重複無意義的動作。
- 刪掉大部分的社群媒體,如果要使用,選擇在瀏覽器登入,並且管制使用頻率與時間
- 把手機放在難以拿到的地方,像是抽屜或置物櫃
- 善用手機內建的勿擾模式或飛航模式
- 關閉APP通知,例如LINE通知
- 避免無意識滑手機
- 非必要的話,與朋友家人相處時一律不用手機
- 閱讀,要求一次至少看幾頁,強化注意力
- 尋找其他替代看影片的方法,例如看實體書籍、聽podcast等方式
- 多培養興趣,排出大腦「毒素」
- 將螢幕時間改為閱讀或寫日記
擊敗數位焦慮
大家有過忘記帶手機時,焦慮會不聽使喚地噴發嗎? 這不折不扣是種數位焦慮。
如果你擔心手機用太少會少了讚,朋友跟著消失,那更應該思考是不是要減少使用時間。
因為不用社群媒體不會減少「真正的朋友」,真正朋友還是會在實際世界見面,討論、分享近況,假設沒有社群媒體就斷了聯繫,這樣的朋友要好好考慮放生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