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AI抓摻假,好用嗎?

用AI抓摻假,好用嗎?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胡椒(Piper nigrum)應該是對全球歷史影響最大的香料了。若不是它,歐洲人不會想要找航道,也就不會發現「新」大陸,亞洲各國也不會因此被佔領與掠奪。很長一段時間,歐洲人根本不知道胡椒是如何種植與栽培,只能靠著商人進口。


也因此,胡椒在當時是很貴的!雖然那麼貴,但是人們還是著迷於胡椒的好滋味,於是就有不肖商人製作假胡椒,比如說,在胡椒粉裡面加入「地上的灰塵」(floor sweepings),這種行為遠在十九世紀初,就已經被人揭發了。


現在胡椒很便宜了,應該不會有人造假了吧?錯了。儘管胡椒已經不像以前那樣昂貴,但是不肖商人還是有的,所以當然還是會發生造假事件。因此,為了荷包、也為了健康,各國都有常設機構負責檢驗食品,以防可能的摻假。


而隨著AI的橫空出世,當然也會有人想到,可以訓練抓摻假的AI。最近的一篇論文就提到,他們訓練人工神經網絡來辨認摻了海泡石的胡椒粉。


在台灣,我只看過黑胡椒與白胡椒粉這兩種。聽說有綠胡椒與紅胡椒,不過不管是黑的、白的、紅的、綠的,其實都是同一種植物的果實,只是紅的是只挑選完全成熟的,黑的是成熟時整串採下來連果肉曬乾,白的是去掉果肉的,綠的則是還沒有成熟時就採下來立刻加工,所以會有顏色的差別。


不過,據說紅胡椒因為是完全成熟才採的,所以特別香;由於要精選完全成熟的胡椒才能製作紅胡椒,所以價格當然就比較貴。


在這篇論文裡,他們使用了黑胡椒粉與紅胡椒粉,在裡面摻入不同比例的海泡石粉(0%, 5%, 15%, 30%, 50%),然後用手機拍照,從照片中選出有效特徵去訓練人工神經網絡。


接著,他們讓人工神經網絡去辨認哪些是摻了海泡石粉的胡椒粉。另外,他們還使用了目前正在用的支持向量機做比較。


結果,他們發現,就黑胡椒而言,人工神經網絡略優於傳統的測量法:準確率98.22%(97.77%)、精確度95.56%(94.44%)、靈敏度95.67%(94.62%)、特異性98.89%(98.62%)。至於紅胡椒,則兩者差不多:準確率99.11%、精確度97.78%、靈敏度97.78%(98.00%)、特異性99.44%(99.46%)。


所以,不論是黑胡椒或紅胡椒,人工神經網絡與傳統的測量法其實並沒有誰特別厲害。而人工神經網絡需要比較長的時間訓練,感覺好像並沒有比較好?不過,不測試當然也不會知道。


不過,我倒是對他們使用的「海泡石」很感興趣。論文中只提到「sea foam」,並沒有提供更多的資訊,找了一下,最後猜測應該是俗稱為「Meerschaum」的「水鎂矽酸鹽」(Mg4Si6O15(OH)2·6H2O)。


所以,這個實驗結果讓我們知道,AI也不是樣樣都好用啦!


參考文獻:


Nargesi, M. H., & Kheiralipour, K. (2024). Visible feature engineering to detect fraud in black and red peppers. Scientific Reports, 14(1), 25417. https://doi.org/10.1038/s41598-024-76617-1


avatar-img
老葉報報
181會員
584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臺灣的茶產量與種植面積,近年來的狀況就是越來越少啊,不只是產量,種植面積也是。不過,如果有在關心的朋友就會知道,因為種茶本來就是勞力活,採茶更是辛苦。 不過,我在整理這些資料的時候,卻遇到了一點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的事情...
提到歷史上的群眾狂熱,大家很難不去想到發生在十七世紀的「鬱金香熱」。當時不知道為何,鬱金香的球莖忽然身價百倍,大家瘋了似地搶購,但是除了少數真正的園藝愛好者之外,絕大部分的民眾都只是把它當作投資。 當時最熱門的,是這種有條紋的鬱金香;後來知道,這種鬱金香是被病毒感染。 但是,為何病毒感染會製造圖案?
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主要使用可見光。傳統上,科學家認為超過700奈米的長波光(也就是所謂的「紅外光」)能量太低,無法推動植物光合作用中的關鍵氧化還原反應。因此,「700奈米」被視為光合作用的紅色極限(red limit)。 不過,最近科學家們在藍綠菌中找到了突破點!
臺灣的茶產量與種植面積,近年來的狀況就是越來越少啊,不只是產量,種植面積也是。不過,如果有在關心的朋友就會知道,因為種茶本來就是勞力活,採茶更是辛苦。 不過,我在整理這些資料的時候,卻遇到了一點不知道該如何形容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