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水煮青蛙,陷入停滯,得過且過的鴕鳥碩博士生,都有這3個特徵: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1. 忽視自己是學術規劃中的「選擇架構師」

- 很多碩博士生以為學術道路是按照指導教授或既定框架一步步走下去,卻沒有意識到自己才是設計這條路的核心角色。舉例來說,在選擇研究主題時,學生往往直接接受老師的建議,卻忽略了研究興趣與個人目標的結合。作為「選擇架構師」,學生應主動規劃學術資源,設計選項,例如參加多元領域的研討會、閱讀不同方向的文獻,甚至尋求跨領域合作的機會,讓自己的學術決策更具彈性與創造性。


2. 缺乏對「服從」的正確理解

- 學術規範的核心並非只是被動地遵守老師的要求或完成學術機構的形式審查,而是學會內化這些規範以提升自己的專業性。例如,文獻回顧中的引用格式、學術倫理的遵守,這些看似繁瑣的要求,實際上是建立個人學術信譽的重要基礎。學生應該主動理解學術共同體的行規,並融入自己的研究過程中,避免將「服從」視為一種束縛,而是將其轉化為一種專業的象徵。


3. 未善用「助推」來提升自我決策,來引導自己的學術發展

- 很多碩博士生在進行研究時,常陷入單一選項的窘境,例如過於依賴指導教授指定的題目或資料,導致視野狹窄、創造力受限。其實,學生可以利用「助推設計」的概念來提升學術決策的質量。例如,在設計實驗時,可以提出多種假設,模擬不同的研究情境;在寫作論文時,可以設計多種大綱結構,試探最具說服力的表達方式。透過預設選項與脈絡設計,學生可以逐步提升自己的學術思辨能力,而不再只是被動接受外界的安排。


你在碩博士的學術生涯中,是否也犯過類似的錯誤?

raw-image


427會員
1.5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人們認為“執行 Execution” 是商業的"戰術 tactical"層面,是領導者會“委任 Delegate”給下屬,而領導者聚焦於覺察更高層次的“戰略 strategic”。 這樣想完全是錯的。 “執行 Execution" 不僅只是“戰術 tactics”,更是“紀律 disc
「商,是雙向選擇的結果。」 「任何一個商,都包含著嘗試,猜想,試錯,然後有一個明確的結果。」 這段來自吳伯凡老師《認知方法論》的話,深深引發了我對「研究與寫論文」的反思。 ▋好學生的盲點 學校體制下的「好學生」,在學習正確答案這件事上表現得無可挑剔。他們能解題,能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 「高濃縮的東西用多了就會上癮,就變成了毒。」 這段話出自萬維剛老師的《菁英日課》,讓我重新思考了「藥」與「毒」的界線。這不禁讓我回想起,我與數學之間的濃烈關係。 ▋數學是藥 年輕的我熱愛數學,幾乎到了「無藥可救」的程度。
組織的 Will to Power:你該如何善用這股力量? 「讓聽得見砲火的人指揮戰爭。砍掉高層的手腳,中層的屁股,基層的腦袋。」 「授權無度:授權不是是非問題,是程度問題。優秀的管理者,懂得拿捏這個“度”。」 「集權有道,分權有序,授權有章,用權有度。」 「集權有道:責權力
創業公司在成長過程中,招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然而,很多新創團隊在招聘上容易犯錯,影響長期發展。以下整理出 11 個常見錯誤及避免方法,助你提升招募效率與成功率。 ▋1. 招募過於倉促 問題: 匆忙招聘導致找到不符合職位或企業文化的候選人。 避免方法: 即使在緊急情況下,也要給予充分的時間進
想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利用 ChatGPT 來完成一些常見任務,不僅能節省時間,還能提升產出品質。以下整理了 10 個應用範例: ▋會議摘要(Meeting Summary) 需要快速整理會議記錄?請 ChatGPT 提取會議中的重點內容,幫助你節省時間。 範例提示: 「幫我總結這次會議
「人們認為“執行 Execution” 是商業的"戰術 tactical"層面,是領導者會“委任 Delegate”給下屬,而領導者聚焦於覺察更高層次的“戰略 strategic”。 這樣想完全是錯的。 “執行 Execution" 不僅只是“戰術 tactics”,更是“紀律 disc
「商,是雙向選擇的結果。」 「任何一個商,都包含著嘗試,猜想,試錯,然後有一個明確的結果。」 這段來自吳伯凡老師《認知方法論》的話,深深引發了我對「研究與寫論文」的反思。 ▋好學生的盲點 學校體制下的「好學生」,在學習正確答案這件事上表現得無可挑剔。他們能解題,能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 「高濃縮的東西用多了就會上癮,就變成了毒。」 這段話出自萬維剛老師的《菁英日課》,讓我重新思考了「藥」與「毒」的界線。這不禁讓我回想起,我與數學之間的濃烈關係。 ▋數學是藥 年輕的我熱愛數學,幾乎到了「無藥可救」的程度。
組織的 Will to Power:你該如何善用這股力量? 「讓聽得見砲火的人指揮戰爭。砍掉高層的手腳,中層的屁股,基層的腦袋。」 「授權無度:授權不是是非問題,是程度問題。優秀的管理者,懂得拿捏這個“度”。」 「集權有道,分權有序,授權有章,用權有度。」 「集權有道:責權力
創業公司在成長過程中,招募是至關重要的一環。然而,很多新創團隊在招聘上容易犯錯,影響長期發展。以下整理出 11 個常見錯誤及避免方法,助你提升招募效率與成功率。 ▋1. 招募過於倉促 問題: 匆忙招聘導致找到不符合職位或企業文化的候選人。 避免方法: 即使在緊急情況下,也要給予充分的時間進
想提高日常工作的效率?利用 ChatGPT 來完成一些常見任務,不僅能節省時間,還能提升產出品質。以下整理了 10 個應用範例: ▋會議摘要(Meeting Summary) 需要快速整理會議記錄?請 ChatGPT 提取會議中的重點內容,幫助你節省時間。 範例提示: 「幫我總結這次會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1. 誤以為可以「選擇」業界或學界: - 當博士生時,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選擇未來的職涯方向,無論是業界還是學界。然而,事實上,你每天如何利用時間,如何安排學習與研究活動,已經在無形中決定了你的職涯走向。每個半小時的利用方式,累積下來會塑造你的技能和經驗,進而決定你「適合」哪個領域。很多人不了解這
1. 認為研究計畫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 許多研究生在開始一個研究計畫時,常常認為這個計畫只有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然而,現實情況中,研究計畫的成敗往往不是如此簡單。研究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阻力和挑戰,同時也會有各種誘因和機會出現。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不斷調整和改進,而不是僅僅看重最終結果。
1. 未了解小朋友心中的優先事項 - 每個進入實驗室的後輩心中都有不同的優先事項。有些人只是希望在履歷上多一行實習經驗,他們對研究的投入可能較少。有些人則希望完成一個具體的研究工作,並獲得推薦信,他們會更加專注並投入時間。有些人想藉此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對研究題目的選擇會更加謹慎。而有些人則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1. 盲目自信: - 剛開始做實驗時,博士生常常會有一種「我的實驗設計一定有道理」的心態。這種心態讓他們在未得到預期結果時,會認為只是某個設定出了問題,只要加班加點,各種嘗試,一定可以突破。實際上,這種盲目的自信會導致博士生在錯誤的方向上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最終結果可能並不理想。 2.
1. 同時嘗試太多不同的方向: - 這類學生希望在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間取得平衡,但通常沒有一項能全力以赴。結果是,他們的時間和精力被分散,導致最終無法在任何一個方向上取得顯著的成果。這樣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常會感到困惑,為何自己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2. 沒有專注於特定的研究方向: -
1. 設立過於模糊的目標: - 許多大學生在設定目標時,並沒有清晰具體的認識,這會導致後續行動缺乏方向。例如,一些學生可能只知道自己想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但並不明確自己想要達到的具體成果,結果在研究過程中迷失方向。 2. 制定過於僵化的計畫: - 制定計畫是重要的,但計畫過於詳
1. 以為自己能「選擇」業界或學界: - 其實,每天每個半小時怎麼使用,就已經做出選擇了。PhD的1825天,你完成的事情和掌握的技能,畢業時就已經決定了你「適合」去業界或學界。 2. 忽略「選擇」與「適合」的差異: -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選擇」要去業界還是學界,但事實上,是業界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11/20日NVDA即將公布最新一期的財報, 今天Sell Side的分析師, 開始調高目標價, 市場的股價也開始反應, 未來一週NVDA將重新回到美股市場的焦點, 今天我們要分析NVDA Sell Side怎麼看待這次NVDA的財報預測, 以及實際上Buy Side的倉位及操作, 從
Thumbnail
Hi 大家好,我是Ethan😊 相近大家都知道保濕是皮膚保養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無論是在畫室裡長時間對著畫布,還是在旅途中面對各種氣候變化,保持皮膚的水分平衡對我來說至關重要。保濕化妝水不僅能迅速為皮膚補水,還能提升後續保養品的吸收效率。 曾經,我的保養程序簡單到只包括清潔和隨意上乳液
1. 固守單一專業而不擴展視野: 許多年輕研究生進入學術界後,便專注於自己熟悉的研究領域。他們認為只要在某個領域內深耕細作,未來必能取得成功,並獲得豐厚的回報。然而,這樣的心態往往使他們忽視了跨學科合作和多元化發展的重要性。固守單一專業的結果是研究視野狹窄,難以適應快速變化的學術環境,也
1. 誤以為可以「選擇」業界或學界: - 當博士生時,很多人認為自己有能力選擇未來的職涯方向,無論是業界還是學界。然而,事實上,你每天如何利用時間,如何安排學習與研究活動,已經在無形中決定了你的職涯走向。每個半小時的利用方式,累積下來會塑造你的技能和經驗,進而決定你「適合」哪個領域。很多人不了解這
1. 認為研究計畫要麼成功,要麼失敗: - 許多研究生在開始一個研究計畫時,常常認為這個計畫只有兩種結果:成功或者失敗。然而,現實情況中,研究計畫的成敗往往不是如此簡單。研究過程中總會遇到各種阻力和挑戰,同時也會有各種誘因和機會出現。重要的是在過程中不斷調整和改進,而不是僅僅看重最終結果。
1. 未了解小朋友心中的優先事項 - 每個進入實驗室的後輩心中都有不同的優先事項。有些人只是希望在履歷上多一行實習經驗,他們對研究的投入可能較少。有些人則希望完成一個具體的研究工作,並獲得推薦信,他們會更加專注並投入時間。有些人想藉此提升自己的研究能力,對研究題目的選擇會更加謹慎。而有些人則
1. 只專注於研究技術,忽視科學家的全方位技能: - 這類學生往往只關注實驗和研究,對於技術層面的深入探討有極大的熱情。然而,他們忽略了科學家日常工作中的其他重要部分,例如組織管理、人員招聘、研究方向的選擇和實驗室的運營。這些技能對於成為一名全面的科學家至關重要。如果只具備技術能力,將來在科
1. 過度堅持自己的審美觀念: - 當你堅持只從個人審美角度評價事物,可能會忽略其他重要的學術或實際標準。例如,您可能認為某個研究方法不夠「美」而拒絕採用,這可能導致錯失更好的研究成果。同樣地,在選擇研究課題時,如果過於偏重自己的興趣而忽視了其實際應用價值,可能會影響你在學術界的影響力和發展。
1. 盲目自信: - 剛開始做實驗時,博士生常常會有一種「我的實驗設計一定有道理」的心態。這種心態讓他們在未得到預期結果時,會認為只是某個設定出了問題,只要加班加點,各種嘗試,一定可以突破。實際上,這種盲目的自信會導致博士生在錯誤的方向上浪費大量時間和精力,最終結果可能並不理想。 2.
1. 同時嘗試太多不同的方向: - 這類學生希望在學術研究與實務應用間取得平衡,但通常沒有一項能全力以赴。結果是,他們的時間和精力被分散,導致最終無法在任何一個方向上取得顯著的成果。這樣的學生在經過一段時間後,常會感到困惑,為何自己未能達到預期的目標。 2. 沒有專注於特定的研究方向: -
1. 設立過於模糊的目標: - 許多大學生在設定目標時,並沒有清晰具體的認識,這會導致後續行動缺乏方向。例如,一些學生可能只知道自己想在某個領域有所成就,但並不明確自己想要達到的具體成果,結果在研究過程中迷失方向。 2. 制定過於僵化的計畫: - 制定計畫是重要的,但計畫過於詳
1. 以為自己能「選擇」業界或學界: - 其實,每天每個半小時怎麼使用,就已經做出選擇了。PhD的1825天,你完成的事情和掌握的技能,畢業時就已經決定了你「適合」去業界或學界。 2. 忽略「選擇」與「適合」的差異: - 很多人以為自己可以「選擇」要去業界還是學界,但事實上,是業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