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學術合作:如何高效溝通並建立良好合作關係】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在碩博士生的學術生涯中,合作是不可避免的,無論是與導師、合作者還是其他研究人員。運用談判與溝通框架,可以有效解決合作中的分歧,促進彼此理解,並提升合作效率。以下是如何將談判策略應用到學術合作中的方法:


哈佛的 6 大談判原則在學術合作中的應用

1. 將人與問題分開

應用場景:當合作中出現分歧(如數據處理方法或責任分配),不要將批評指向個人,應該專注於解決問題本身。

做法:

• 用中性語言表達:「我們似乎在這個數據分析步驟上有不同看法,能否一起檢視文獻,看看哪個方法更適合?」

• 避免讓對方感到被指責,保持冷靜與專業。

2. 關注利益而非立場

應用場景:導師希望趕進度,而你希望有更多時間打磨數據分析。

做法:表明你的需求並理解對方的利益:「我理解您希望我們盡快提交,但目前數據分析還需要一些優化時間,這能讓最終結果更有說服力。」

3. 學會管理情緒

應用場景:合作過程中對方態度情緒化或表現急躁。

做法:

• 保持冷靜,避免正面衝突。

• 試著說:「我感覺我們都有些壓力,我們可以稍微休息一下,稍後再討論嗎?」

4. 表達感激

應用場景:同組成員幫助完成重要的實驗步驟或數據處理。

做法:主動表達感謝:「感謝你在這部分的努力,這對我們的進展非常重要。」

5. 正面陳述訊息

應用場景:對合作計劃的方向有不同意見。

做法:用正面的方式表達建議:「我們這部分的假設已經很扎實,但如果補充一些數據模擬,可能會讓結果更完整。」

6. 打破行動與反應的循環

應用場景:合作中陷入不斷的意見反駁和爭執。

做法:主動提出替代方案或重新聚焦目標:「我們可以先列出大家的主要觀點,然後討論是否能找到折衷方案。」

raw-image


ZOPA 框架在學術合作中的應用


ZOPA (Zone of Possible Agreement) 是找到合作共識的核心工具。

1. 確定自己的範圍和目標

了解自己希望達到的成果(如論文的貢獻部分、實驗方法的選擇)。

2. 了解對方的需求和目標

問對方關鍵問題:「您認為哪些部分對這篇論文更為重要?」或「您希望在這次合作中達成什麼?」

3. 找到重疊點

若雙方對方法或目標的意見不一致,嘗試找到共通的利益點(如共同發表一篇有高影響力的論文)。

4. 當範圍無法重疊時創造新選項

例如,將有分歧的實驗方向分成兩部分處理,各自完成後再結合成更全面的研究結果。


7/38/55 溝通法則在學術合作中的應用

1. 選擇適當的語氣與節奏(38%)

避免使用指責性語言,保持專業冷靜。

遇到衝突時,用穩重的語氣緩和緊張:「我們是不是有些誤會,可以再核對一下這部分的進展?」

2. 運用肢體語言與表情(55%)

保持開放的肢體姿勢(如面向對方、點頭表達認同)。

避免交叉手臂或皺眉,這些可能被誤解為不滿或排斥。

3. 精準表達關鍵內容(7%)

使用清晰簡短的語言避免誤解。

與其說:「這樣不行。」不如說:「我們這部分的數據分析需要更嚴謹一些,或許可以再檢查一次。」


6 個頂尖談判技巧在學術合作中的應用

1. 多角度討價還價

例如:「如果這部分由我負責,我們的進度可能會更快;如果你負責數據可視化,能讓成果更具展示效果。」

2. 保持信息優勢

不要過早暴露自己的弱點,例如自己的研究資源有限。可以說:「我們可以嘗試現有的數據資源,必要時再考慮擴充。」

3. 理解對方動機

如果對方希望快速出成果,提出共同的目標:「我們可以優先完成核心部分,其他內容後續補充。」

4. 調整情緒

對情緒化合作者,試著表示理解與共鳴;對咄咄逼人者,用理性問題緩解:「能否請你解釋一下你對這部分的具體想法?」

5. 改變規則

當討論陷入僵局時,主動提議休息或換環境:「我們是否可以稍作休息,下午再討論這部分?」

6. 善用時間

如果對方有緊迫性,例如論文截稿日臨近,你可以提議快速解決方案:「我們可以先完成主要部分,之後再細化細節。」


這些談判與溝通技巧能幫助碩博士生在學術合作中處理分歧、提升效率,並建立和諧的合作關係,為共同的研究目標打下良好的基礎。

avatar-img
534會員
1.8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啟樺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寫作學術論文需要結構清晰、邏輯嚴謹,並能有力支持你的觀點。以下基於 Valli Rao 提供的視覺化指南,逐步拆解如何發展學術論證,適用於碩博士研究和論文寫作。 ▋ 引言 (Introduction) 引言應佔全文的 10-15%,幫助讀者快速了解你的研究背景和重點。 1. 引入學科/領
碩博士生的學術之路充滿挑戰,壓力、迷茫與情緒波動幾乎是日常。如果不學會管理情緒,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學習和研究進展。以下提供 5 個問題解決框架,幫助碩博士生釐清壓力來源,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案,重建心理平衡。 ▋ Root Cause Analysis (RCA) 幫助釐清情緒背後的根本原因,從
在昨天的分享中,我們提到了如何命名並定義自己的電子報類別(Category Newsletter)。然而,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Dickie & Cole 強調,要讓電子報取得真正的成果,穩定發佈(Publishing Consistently) 才是關鍵所在。以下是他們的核心觀點與建議。 ▌穩
Scott Young 在他「基礎建設計劃」的第二個月裡,專注於生產力(Productivity)的提升,並閱讀了 10 本相關書籍。他重新審視了多年來的生產力觀念,並從不同角度得到了一些啟發。以下是他分享的重點觀點,搭配重要概念的英文,幫助更好地理解。 ▌1. 熱情是生產力的關鍵(Enthu
在資訊洪流的時代,我們每天處理的數據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但要從數據中提取真正的價值,「搜尋(Search)」與「研究(Research)」的差異至關重要。搜尋專注於定位資訊,而研究則聚焦於分析、連結和生成洞見。以下將詳細探討兩者的核心不同點。 ▌搜尋(Search):快速定位資訊 搜尋
1. **忽略「點子筆記」的重要性:** - 「點子筆記」是透過關鍵字的串連,利用圖像式書寫鍛鍊發想力的筆記方式。這個步驟可以激發更多創新想法,但許多研究生只記重點,缺乏圖像化思考,導致創意不足。 2. **跳過「邏輯筆記」的整理過程:** - 「邏輯筆記」是指對點
寫作學術論文需要結構清晰、邏輯嚴謹,並能有力支持你的觀點。以下基於 Valli Rao 提供的視覺化指南,逐步拆解如何發展學術論證,適用於碩博士研究和論文寫作。 ▋ 引言 (Introduction) 引言應佔全文的 10-15%,幫助讀者快速了解你的研究背景和重點。 1. 引入學科/領
碩博士生的學術之路充滿挑戰,壓力、迷茫與情緒波動幾乎是日常。如果不學會管理情緒,這些問題可能會影響學習和研究進展。以下提供 5 個問題解決框架,幫助碩博士生釐清壓力來源,找到適合的解決方案,重建心理平衡。 ▋ Root Cause Analysis (RCA) 幫助釐清情緒背後的根本原因,從
在昨天的分享中,我們提到了如何命名並定義自己的電子報類別(Category Newsletter)。然而,這只是成功的第一步。Dickie & Cole 強調,要讓電子報取得真正的成果,穩定發佈(Publishing Consistently) 才是關鍵所在。以下是他們的核心觀點與建議。 ▌穩
Scott Young 在他「基礎建設計劃」的第二個月裡,專注於生產力(Productivity)的提升,並閱讀了 10 本相關書籍。他重新審視了多年來的生產力觀念,並從不同角度得到了一些啟發。以下是他分享的重點觀點,搭配重要概念的英文,幫助更好地理解。 ▌1. 熱情是生產力的關鍵(Enthu
在資訊洪流的時代,我們每天處理的數據量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但要從數據中提取真正的價值,「搜尋(Search)」與「研究(Research)」的差異至關重要。搜尋專注於定位資訊,而研究則聚焦於分析、連結和生成洞見。以下將詳細探討兩者的核心不同點。 ▌搜尋(Search):快速定位資訊 搜尋
1. **忽略「點子筆記」的重要性:** - 「點子筆記」是透過關鍵字的串連,利用圖像式書寫鍛鍊發想力的筆記方式。這個步驟可以激發更多創新想法,但許多研究生只記重點,缺乏圖像化思考,導致創意不足。 2. **跳過「邏輯筆記」的整理過程:** - 「邏輯筆記」是指對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為什麼說簡單到複雜也要,複雜到簡單也要呢?其實,更精確的答案應該是:研究的問題描述要簡化,從複雜到簡單比較好;而研究的解決方案要深化,從簡單到有意義的複雜會比較好。然而,剛開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常常是相反的:研究的問題從簡單變成複雜,偏離現實狀況;研究的解法卻從複雜變簡單,得到文獻裡早有的答案。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今天分享一些我參加研討會的經驗。 我在博士一年級到三年級時, 把研討會當作是一個「讓別人認識我的機會」。 例如我曾在統計年會Joint Statistical Meetings (JSM) 2019與2020, 這兩屆研討會去Present我在博士早期的工作。 在會議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1. 忽視了不同對話類型的重要性: - 許多碩博士生在學術環境中習慣於參與務實對話(Practical Conversation),這種對話以分析具體狀況和決策為核心,著重於提出證據和邏輯推理。然而,他們往往忽略了感性對話(Emotional Conversation)和社交對話(Socia
1. 製造知識的能力: - 在學術研究中,寫學術文章與寫社群文章有很大的不同。學術文章需要設計實驗、製作論據,並與相關的研究比較,展示自己的貢獻。這種製造知識的能力,奠定了研究生能夠研究並學會任何感興趣的東西的基礎,不需要依賴「知識代理人」的二手精華版知識。例如,我在普渡大學和UCLA的研
為什麼說簡單到複雜也要,複雜到簡單也要呢?其實,更精確的答案應該是:研究的問題描述要簡化,從複雜到簡單比較好;而研究的解決方案要深化,從簡單到有意義的複雜會比較好。然而,剛開始做研究的博士生,常常是相反的:研究的問題從簡單變成複雜,偏離現實狀況;研究的解法卻從複雜變簡單,得到文獻裡早有的答案。
Thumbnail
在人生的道路上,許多事情因社會的變化需要持續學習與練習新的工具。在過去的世代,或許可以在五年內學習一項技能並持續使用,但現在可能需要搭配不同的知識與背景。筆者與同世代的博士以及有業界經驗的朋友,都會先以國立大學的兼任助理教授做起,對於學校來說,這有助於讓學生了解進入業界的一些經驗。在學術研究上,也會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了Sci-Hub的使用方法,方便研究生免費下載無法在學校資源中找到的學術論文。文中還提到一些研究生新手需要的軟知識,例如如何與教授互動、撰寫碩士論文的方法及研究生常見的焦慮與解決方案。此外,文章推薦了幾個有用的資源網站和文章,幫助研究生更好地完成論文寫作和研究工作。
Thumbnail
在職碩士班的學生選擇與工作相關的研究題目具有優勢,然而從職場經驗中挖掘研究問題也面臨挑戰。本文提供了六種方法幫助學生確定研究問題,並提供了確定研究品質的特徵。
Thumbnail
研究生寫論文的獨特心路歷程,包括選擇指導教授的趣聞軼事、與指導教授的交手紀事,以及最後的口試心得。文章從幽默機智的角度描述了研究生打磨自己的過程。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作者申請美國博士班的心得,包括如何聯絡教授、申請流程以及個人的經驗教訓等。文中提到套詞對申請成功率有幫助,建議提前半年開始聯絡教授。同時也分享了自己在申請過程中的困難和體驗,希望能給其他申請者一些參考和幫助。
今天分享一些我參加研討會的經驗。 我在博士一年級到三年級時, 把研討會當作是一個「讓別人認識我的機會」。 例如我曾在統計年會Joint Statistical Meetings (JSM) 2019與2020, 這兩屆研討會去Present我在博士早期的工作。 在會議中
Thumbnail
這篇文章討論在心理學領域中,留住個案的重要性,並指出年資和晤談能力並不是留住個案的關鍵。文章主張在當心理師時,不應只依賴學校教育的模式,而應有多元思考、跨系統的合作等不同觀點。作者強調在學習與實務之間存在落差,因此提倡接受整合取向的督導,並在助人技巧的教學中思考如何安心上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