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獨的美:Time 雜誌探討獨處與心理健康

更新於 2024/12/02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Time雜誌近年的專欄內容很多偏向心理健康的話題。Health專欄會用簡單的幾個建議或步驟,讓人們試著重拾、重建、重獲心理健康;The View Essay則多是以書摘的型式呈現。

《不痛不癢的人生》Podcast的「親子共讀」系列,已經有一些探討內容,大家有需要可以去圖書館借雜誌,再用podcast平台收聽相關單集節目。

11月6日出刊Time雜誌的The View Essay,主題是在講孤單或孤獨,標題是”The beauty of being alone”。

提到「孤單」,通常是在情人節、聖誕節或跨年晚會,聯想到的是缺乏親密關係、沒有伴侶的寂寞感;而提到「孤獨」則多是聯想到獨居老人,沒有家人照顧、進入「下流老人」(日本流傳的社會性詞彙,意指又老、又窮、又孤獨)的滄涼感。

Time雜誌這篇文章的第一句話:“There’s a lot of fear around spending time alone.”

記得有人問過我:「你不敢一個人做的事是什麼?」

我直覺就回答:「我沒辦法一個人去電影院看電影。」

回想進入五專就讀,十幾歲的青春年華就是跟同學、男朋友一起看電影,從來沒有一個人進過電影院看電影。至今50歲仍沒有嚐試過一個人看電影,如果要我想像一個人看電影,還真的會如同這篇專欄所說,孤單或孤獨的感覺會引起一定程度的「恐懼」。

文章裡還提到孤獨也會造成相當程度的身心健康傷害:“the genuine risks of chronic loneliness, such as increased rates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as well as dementia in older adults.”

但作者提出不同的觀點:But not all loneliness is a health issue. As the surgeon general’s advisory notes, the “transient feelings of loneliness may be less problematic, or even adaptative.

我刻意選這二句話來比較的原因,就在於二個關鍵的單字:chronic和transient,前者指長期、後者者短暫的,重點雖在於時間的長短,但每個人的耐受度不一樣,能承受孤獨感的時間長短程度也不一樣。

作者想要將「孤獨」去污名化:” Whether you are single or in a relationship, solitude is a neutral-to-positive state of being free of the demands of others.

文章中還引用芝加哥大學已故學者John Cacioppo的論點:loneliness is a biological signal akin to hunger or thirst. When we are in a state of painful loneliness, it is our bodies giving us information to find social support or do reparative work on our social ties.

在家自由工作快五年的我,覺得用口渴和肚子餓來形容「社會連結」的心理需求,實在是太貼切了!

作者在文章中提到的獨處活動,也正是我這幾年經常進行的:”Staying committed to a creative project is a beautiful solitude style. So are activities that make you feel connected with others—like writing letters to a loved one or even practicing a loving-kindness meditation.

最後的一個觀點可以用mbti測驗來延伸(人格特質測驗),不知道你是I人還是E人?

“Solitude is like any other social interaction.” 我覺得這句話就很符合I人的特質,I人需要靠獨處來獲得能量,不同於E人需要較多的人與人互動過程。

以前在固定工作的職場時,同事們中午出去吃飯通常有二種類型,要不就是永遠一個人,要不就是固定跟幾個人一起出去吃。以前我喜歡大家一起午餐的感覺,但在離開職場前的一年之間,我漸漸喜歡一個人吃飯,大概就是像作者所述:Sometimes brunch out with friends is all laughs, and the energy is just right. But other times someone complains a little too much about their job or their ex, and the vibe is off.

有興趣閱讀更多這本書的書摘,可以Google書名:Party of One: Be Your Own Best Life Partner.

avatar-img
15會員
95內容數
觀察分享青少年學習的社會現象及文化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吳頻曲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文章探討國小到高中的英語學習過程,指出臺灣學校的英語課程在內容上存在落差,讓許多青少年在學習上遇到困難。透過觀察,發現除了傳統的學校和補習班教育,適時利用互聯網及社交媒體等課外資源,有助於提升青少年的英語能力。建議在學校課程、網路資源和閱讀材料中,合理分配學習時間,以有效達成語言學習的目標。
從文化角度出發,分析當前全球工作文化的變遷、臺灣年輕人的就業趨勢及移居潮流,並引述《經濟學人》報導,闡述高薪工作機會及英語學習的未來趨勢。透過理解臺灣與世界文化的共通性與多元性,進一步深化對國際觀的認識。
本篇文章探討了提高孩子第二語言能力的策略,主張從家庭開始學習至關重要。文章介紹了“三個關鍵策略”:以身作則、演一場好戲、以及學作經紀人,這些方法不僅能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促進家庭共同學習的氛圍。這些策略針對孩子的年齡與個性進行調整,希望能幫助父母建立更有效的學習習慣。
本文探討如何鼓勵青少年閱讀《經濟學人》雜誌,強調從生活化的短篇文章入手,分享有趣的話題,以提高他們的閱讀動機和理解能力。同時,建議家長應先自己閱讀雜誌,並與青少年分享閱讀體驗,才能增加他們對於閱讀英文報導的興趣。
隨著美國推動理財知識課程,理財教育在青少年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家庭中強化孩子的理財觀念,包括體驗『用錢賺錢』、維持穩定的財務狀況、以及設定合理的損益目標。透過觀賞相關紀錄片,家長與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的理財知識與實用英文詞彙,進一步加深他們對財務管理的理解。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家長選擇自學英文來補足學校英語教育的不足,並探討了學校管理理念與語言學習之間的關係。
文章探討國小到高中的英語學習過程,指出臺灣學校的英語課程在內容上存在落差,讓許多青少年在學習上遇到困難。透過觀察,發現除了傳統的學校和補習班教育,適時利用互聯網及社交媒體等課外資源,有助於提升青少年的英語能力。建議在學校課程、網路資源和閱讀材料中,合理分配學習時間,以有效達成語言學習的目標。
從文化角度出發,分析當前全球工作文化的變遷、臺灣年輕人的就業趨勢及移居潮流,並引述《經濟學人》報導,闡述高薪工作機會及英語學習的未來趨勢。透過理解臺灣與世界文化的共通性與多元性,進一步深化對國際觀的認識。
本篇文章探討了提高孩子第二語言能力的策略,主張從家庭開始學習至關重要。文章介紹了“三個關鍵策略”:以身作則、演一場好戲、以及學作經紀人,這些方法不僅能提升孩子的語言能力,還能促進家庭共同學習的氛圍。這些策略針對孩子的年齡與個性進行調整,希望能幫助父母建立更有效的學習習慣。
本文探討如何鼓勵青少年閱讀《經濟學人》雜誌,強調從生活化的短篇文章入手,分享有趣的話題,以提高他們的閱讀動機和理解能力。同時,建議家長應先自己閱讀雜誌,並與青少年分享閱讀體驗,才能增加他們對於閱讀英文報導的興趣。
隨著美國推動理財知識課程,理財教育在青少年中的重要性愈加凸顯。文章探討瞭如何在家庭中強化孩子的理財觀念,包括體驗『用錢賺錢』、維持穩定的財務狀況、以及設定合理的損益目標。透過觀賞相關紀錄片,家長與孩子可以獲得更多的理財知識與實用英文詞彙,進一步加深他們對財務管理的理解。
這篇文章描述了一位家長選擇自學英文來補足學校英語教育的不足,並探討了學校管理理念與語言學習之間的關係。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孤獨常常被視為一種消極的狀態,令人感到孤立無援。然而,孤獨也能夠成為個人成長的契機。這段獨處的時光,可以成為自我反省、自我探索和自我提升的寶貴機會。本文將探討孤獨的本質、孤獨如何影響個人成長,以及如何利用孤獨來塑造更加成熟的自我。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在我的經驗裡,單身/獨居/獨自工作,這樣的生活狀態,有極其滋養我的部分,有我絕對無法割捨的部分,現在的我有很重要的核心是在這樣長時間獨處的生活裡生長出來的。但是,這樣的生活,也有它煎熬的、空虛的、讓人迷失茫然的、避之唯恐不及的面向。 正如同我們的心靈。
Thumbnail
本文內容深入分析了對孤獨的誤解以及實際解構這些誤解的方法,從心理學角度提供了五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並分享了個人對孤獨的看法和應對策略。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獨自生活在現今社會已經變得很常見,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由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追求。這篇文章探討了獨自生活中的自由與安心感,以及在關係中展現真實自我的渴望。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孤獨常常被視為一種消極的狀態,令人感到孤立無援。然而,孤獨也能夠成為個人成長的契機。這段獨處的時光,可以成為自我反省、自我探索和自我提升的寶貴機會。本文將探討孤獨的本質、孤獨如何影響個人成長,以及如何利用孤獨來塑造更加成熟的自我。
Thumbnail
寫作始終是一個人的事,必要的孤獨可避免隨波逐流,文章受歡迎才是正經事,千萬不要期望跟你聯群結隊的人能提供真知灼見。
Thumbnail
你通常在什麼時候感到孤單呢? 孤單這種感覺,我想每個人在生命的長河裡,應該或多或少都有經歷過。 在社交網絡時代,孤單感成為日趨關注的議題。作者分享了自己如何從孤單中走出來,並提出主動與他人聯繫的建議。
Thumbnail
無論何時何地 我都想自己一個人靜靜的獨處 不管喜怒哀樂 能夠有一個人的空間 有何不可......思考著 現在....過去....未來 走的每一步獨處 都是為了讓自己能夠更加的沉穩理性...... 也要讓自己心更廣闊與平和
Thumbnail
在我的經驗裡,單身/獨居/獨自工作,這樣的生活狀態,有極其滋養我的部分,有我絕對無法割捨的部分,現在的我有很重要的核心是在這樣長時間獨處的生活裡生長出來的。但是,這樣的生活,也有它煎熬的、空虛的、讓人迷失茫然的、避之唯恐不及的面向。 正如同我們的心靈。
Thumbnail
本文內容深入分析了對孤獨的誤解以及實際解構這些誤解的方法,從心理學角度提供了五種基本的心理需求,並分享了個人對孤獨的看法和應對策略。
Thumbnail
獨處對許多人來說是一種挑戰,但卻是瞭解自己、面對情緒的重要時刻。本文探討了作者對獨處的看法,並提出對自己的建議。
Thumbnail
在本篇文章中,作者分享了自己對孤獨的感悟,從恐懼孤獨到學會獨立。文章提出兩種方式來感受生命的完滿:對生命的愛和對彼此的愛。最後,提供了冥想練習,幫助讀者探索自己對孤獨的感受,並鼓勵他們勇敢地獨立或與他人同行,以克服對孤獨的恐懼。
Thumbnail
獨自生活在現今社會已經變得很常見,但隨著年紀增長,自由可能並不是唯一的追求。這篇文章探討了獨自生活中的自由與安心感,以及在關係中展現真實自我的渴望。
Thumbnail
獨自一人在房間滑社群,與朋友互相傳訊息聊天,刷刷抖音,是不是覺得這是獨處?實際上是一個沒有其他人的環境下與外界連結,這不是真正的獨處。 所謂的獨處不會被外在因素影響,放下手機.暫時關閉網路,獨自一人的在書店閱讀,一個人到大自然環境步行,這些例子是獨處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