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通電話背後的情緒探索:志工電訪的自我成長之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志工工作,尤其是電訪,常被視為一項基礎性、行政性的任務。但對我而言,這份工作遠不止於此。在每一次的通話中,我不僅在與他人溝通,還在探索自己情緒的波動,學會如何處理這些情緒並轉化為積極的動力。這段經歷教會了我如何在挑戰中找到情緒價值,並通過情緒的調適進一步成長。


一開始接觸志工電訪時,我的情緒像是坐過山車。每當撥通電話,聽到對方接起時,我的心跳加速,甚至會有些緊張。這種緊張來自於對未知的恐懼,對自我表現的擔憂,也來自於對可能遭遇拒絕的害怕。每次對方回答「不需要幫助」或是冷淡的反應,都讓我感到一絲失落和無力。

然而,這正是我必須面對的情緒挑戰。我逐漸意識到,這些情緒並不代表失敗,而是成長的過程。每一次的拒絕或冷漠,都是對我的耐心和心態的考驗。我學會了接受這些情緒波動,並將其視為自我進步的一部分。

隨著電訪的進行,我開始發現,建立信任與良好的情緒連結是溝通的關鍵。有時候,對方的情緒也會影響到我,我能感受到他們的焦慮、無奈,甚至是期待。在這些時刻,我學會了調整自己的情緒,以更平靜的語氣和更積極的態度回應對方。

我開始明白,情緒並非是溝通的障礙,而是通往理解的橋樑。當我以溫和且真誠的態度與對方交流時,對方的情緒逐漸放鬆,對話也變得更加順暢。在這樣的過程中,我不僅是幫助他們解決問題,自己也在學會如何以更正向的情緒去影響和感染他人。


面對拒絕,我學會了情緒的接納與釋放。最初每次受到拒絕時,我會感到有些沮喪和無奈,心中不免懷疑自己是否做得不夠好。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我開始學會放下這些情緒,並從中找到自我肯定的方式。

我告訴自己,拒絕並不意味著自己不夠好,而是因為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需求和時機。我學會將拒絕視為一次反思的機會,並提醒自己,無論面對什麼樣的情況,都應保持平和的心態。這樣的情緒調整不僅讓我在工作中更有韌性,也讓我更能享受每一次與他人的交流。

回顧這段志工電訪的經歷,我深刻意識到情緒在其中的價值。它不僅是我的反應,更是我學習和成長的重要途徑。每一次的挑戰、每一次的情緒波動,都是一次自我認識的機會。通過這些過程,我學會了如何接納、調整和釋放情緒,也學會了如何以更成熟的方式處理與他人的關係。

志工電訪不僅是一次對他人需求的回應,更是一次對自己情緒智慧的磨練。在這些看似平凡的電話中,我不僅在幫助他人,也在提升自己的情緒管理能力,並將這份成長轉化為我日後面對更多挑戰的力量。

這段經歷讓我更深刻地理解了情緒在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性。情緒不再是負擔,而是與他人建立聯繫、解決問題的動力源泉。在未來的工作和生活中,我會繼續珍視這些情緒價值,讓它們指引我走向更有深度的自我成長。


(圖片由 DALL·E 模型生成)

avatar-img
2會員
17內容數
我是筱絜,一位職場工作者、多特瑞精油愛好者,同時也是身心靈分享者。白天專注在工作模式,到了假日就切換成「小海豚模式」,用輕鬆又充滿能量的方式,分享如何在生活、職場和健康上運用身心靈的智慧與實踐。 邀請你點讚並追蹤我的分享,不定期為你帶來最新的身心靈靈感和生活小技巧,陪你一起探索更平衡、快樂的日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光使者|茵 的其他內容
2024/08/04 每日一抽/靜心書寫 試點新鮮的 ⭐️ Try Somthing New 在那一年我離開了一間頗具規模且福利制度都不錯的公司,選擇離開的原因是身體有情況,動了一個小手術差點小命不保,我只能放下工作回家養生跟修心。 我對工作有著狂熱感、使命必達的心態,每天加班就連
2024/08/04 每日一抽/靜心書寫 試點新鮮的 ⭐️ Try Somthing New 在那一年我離開了一間頗具規模且福利制度都不錯的公司,選擇離開的原因是身體有情況,動了一個小手術差點小命不保,我只能放下工作回家養生跟修心。 我對工作有著狂熱感、使命必達的心態,每天加班就連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當流量至上成為標準,性騷擾被輕描淡寫、受害者被噤聲,我們是否還能給孩子一個安全的未來?作為父親,我無法接受這種價值觀繼續影響下一代。我們該做的,不是遺忘,而是改變環境——拒絕縱容、用行動發聲,讓孩子知道「尊重是底線,說不是權利」。這不只是關於孫生,而是關於我們願意為未來的孩子守住什麼樣的世界。
學習《小狗錢錢》的理財方法,並透過實際操作,達成財務目標與自我提升。從記帳、設定目標、寫夢想清單、成功日記,到發展副業,分享如何將書中方法應用於生活中,並體會到理財不僅僅是管理金錢,更是規劃生活,實現夢想的重要過程。
比較2017年與2024年日本東北旅遊照片,對比藏王樹冰、銀山溫泉、山寺等景點在不同時間的景觀差異,即使地點相同,不同時間的體驗與感受截然不同,珍惜每個當下的珍貴回憶。2024年因暖冬導致雪景不如預期,反觀2017年的雪景壯觀美麗。新聞報導2025年日本東北暴雪,衷心祈願一切平安。
經過年末年初的大掃除,大家是否也好好整頓了自己的居家環境呢?身為家有幼童的媽媽,我也是歷經多次的練習,才調整到適合自己的清潔節奏,在此與大家分享我的清潔小撇步,每個習慣幾乎不超過5分鐘,就能換得一室乾淨,一起來看吧!
記錄一場前往屏東縣三地門鄉德文山(觀望山)的登山之旅,分享路線規劃、登山心得、沿途風景與美食體驗,並提醒登山客注意入山證申請及避免錯過三角點。
薪水的高低,從來不是努力的問題,而是思維的選擇。年薪百萬的人,不是單靠埋頭苦幹,而是透過「創造價值」決定自己的價格。他們懂得提升不可取代性、創造多重收入、主動尋找機會、投資自己,讓財富加速成長。與其等加薪,不如掌握「決定薪資的能力」。這篇文章,讓你看清真正的收入差距,從現在開始,為自己創造更高價值!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身為業務人員,難免會在工作與自我之間感覺矛盾,陷入了情緒勞務的困境。 該如何保持專業水準?透過本文的策略,來幫助自己思考,並實踐在工作中。
Thumbnail
家庭與職場是我們最為看重,也最影響我們情緒與身心的社會情境。沒有人可以完全擺脫關係、迴避生存的課題,家庭與職場的人際關係、相處議題,還有如何應對及處理,都是我們日常的經歷、日常的壓力。但你有發覺嗎?從小到大有多少「慣性」的信念和反應,始終支配著你?讓你受困於內心的糾結和自責,又讓你看不到自己⋯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Thumbnail
作者 Only 系列文章,【一天一千字,進化每一次】本文探討了職場心智成長的過程,從新鮮人到高階領導人的心態轉變。新鮮人應專注於學習和成長,而中階主管需培養領導力以激勵團隊。高階領導人則需塑造企業文化,確立價值觀,平衡利益相關者的需求,進而推動企業長遠成功。
Thumbnail
身為業務人員,難免會在工作與自我之間感覺矛盾,陷入了情緒勞務的困境。 該如何保持專業水準?透過本文的策略,來幫助自己思考,並實踐在工作中。
Thumbnail
家庭與職場是我們最為看重,也最影響我們情緒與身心的社會情境。沒有人可以完全擺脫關係、迴避生存的課題,家庭與職場的人際關係、相處議題,還有如何應對及處理,都是我們日常的經歷、日常的壓力。但你有發覺嗎?從小到大有多少「慣性」的信念和反應,始終支配著你?讓你受困於內心的糾結和自責,又讓你看不到自己⋯
Thumbnail
只靠工作獲得情緒滋養並不是長久之道,當裁員失業、退休離開職場後,還是得面對人與人之間還是需要有一定程度的依附關係的事實。 雖然工作帶來機會,有可能滿足我們的情感需求,但工作關係主要是交易關係,親密關係則遠遠更為深入,更能包容我們的脆弱,不能全部仰賴工作。
Thumbnail
文章裡講述如何處理事情和人的相關經歷。我將透過分享自己的成長心得,以及帶出管理和溝通的重要性,也提到了人際關係的處理要點。也分享經驗如何處理客人情緒,如何轉化他人負面情緒等。充滿教育性的文章,並存在很多實際的個案可供參考。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工作中遇到的情緒挑戰,以及如何應對這些挑戰。 從會議中的情緒攻擊到自我情緒管理的反思,簡單分享了自己在工作上的成長。
Thumbnail
上午整理資料時,發現許久之前寫下的十七條工作思維,這些思維是在創業初期,領導團隊時總結出的觀點。 當時,我與一些同事在工作上的觀點並不一致,因此寫下需要溝通的工作思維,並與團隊建立了共識。 透過這些思維,我們的合作變得更加緊密和高效。 最後,我還分享了一句話: 「成長來自於工作上的痛苦,
Thumbnail
常因在意他人、不滿公司文化而想離職的職場新鮮人,如何調整心態? 面對官僚文化、雜事、人際關係等挑戰,讓自己從目標出發,主動精進能力,才能在工作中更有主導權和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