叛逆?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童年的記憶裡,每次回鄉下阿嬤家離開時,阿嬤總不忘耳提面命愛的叮嚀,要多吃一點,要乖、要聽話喔!在那個年代教養思維長大的我們,乖巧、聽話、懂事等詞,是對一個孩子的稱讚。隨著我們這一代長大成為父母,吸收的資訊更多,對教育更重視,我們鼓勵孩子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考論述,進而才能發展批判性思考的能力。但實際執行,坦白說也不是那麼容易。表面上,我們是新一代教養思維的父母,但潛意識中,我們還是時不時希望孩子能走符合父母期待的路,出現說服孩子的行為。

仔細想想,這二者是相抵觸的。父母可以堅持,教導孩子做人的基本原則和做事的底限,但當孩子出現父母眼中認為的叛逆行為時,先想想,這是不是你所希望培養他擁有思考能力,練習清楚表達會經過的蛻變過程呢?這裡所說的「叛逆行為」是指表達自己的想法,不想依父母的計劃或想法實行,而非傷害他人的言語或行為時。確實,現代「太乖」的孩子,父母又會擔心他在學校會不會被欺負,敢不敢表達意見或爭取權益。對於知識,是否有足夠思維能力去挑戰,還是反正就是照單全收背下來就是了?

或許是父母學習正向看待自己「叛逆」孩子的行為時,能練習改變的心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晨星的沙龍
1會員
11內容數
親子教養,這裡是我整理想法、去除雜質、種植未來的花園。 喜歡閱讀、旅行、交流學習。
晨星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12/03
孩子面臨人際關係、課業壓力及網路影響等多方面的挑戰,這些常讓他們感到迷惘與焦慮。作為父母,同理孩子的困境並建立良好的溝通是重要的。本文探討如何幫助青春期孩子認識自我責任,並一起學習在網路中成長。面對挑戰,父母應以包容的態度,引導孩子尋找解決之道,而非單單施壓學業。親子之間的共同探索將是成長的關鍵。
2024/12/03
孩子面臨人際關係、課業壓力及網路影響等多方面的挑戰,這些常讓他們感到迷惘與焦慮。作為父母,同理孩子的困境並建立良好的溝通是重要的。本文探討如何幫助青春期孩子認識自我責任,並一起學習在網路中成長。面對挑戰,父母應以包容的態度,引導孩子尋找解決之道,而非單單施壓學業。親子之間的共同探索將是成長的關鍵。
2024/11/22
回顧過往我和小蓋的親子關係,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想說什麼可以直接說,母子之間的感情也很緊密。但隨著他進入青春期,我發現不再適合這樣的方式,策略要跟著調整。有時想要說什麼事,或只是表達對一件事的觀點時,都要先想一下要如何說。青春期是自尊心極強的一個時期,有時只是一個問題,或是不同的用字遺詞,都有可能讓這時
2024/11/22
回顧過往我和小蓋的親子關係,大部分的時間都是想說什麼可以直接說,母子之間的感情也很緊密。但隨著他進入青春期,我發現不再適合這樣的方式,策略要跟著調整。有時想要說什麼事,或只是表達對一件事的觀點時,都要先想一下要如何說。青春期是自尊心極強的一個時期,有時只是一個問題,或是不同的用字遺詞,都有可能讓這時
2024/11/18
本文講述了一位中日混血女孩在轉學到日本小學後的適應過程及心路歷程。透過與同學們的互動,女孩逐漸克服了最初對團體活動的不情願,體會到支持與合作的力量。文章探討了日本教育體系對於孩子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重視,以及在臺灣或其他地方可能會遇到的不同情況。最終強調支持和鼓勵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2024/11/18
本文講述了一位中日混血女孩在轉學到日本小學後的適應過程及心路歷程。透過與同學們的互動,女孩逐漸克服了最初對團體活動的不情願,體會到支持與合作的力量。文章探討了日本教育體系對於孩子社交能力和自理能力的重視,以及在臺灣或其他地方可能會遇到的不同情況。最終強調支持和鼓勵對孩子成長的重要性。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本文探討親子間關於叛逆期與升學壓力的溝通,以及如何引導孩子以積極正向的心態面對會考。文章中,媽媽透過與孩子的對話,幫助孩子重新看待考試,並提供有效的讀書方法。
Thumbnail
本文探討親子間關於叛逆期與升學壓力的溝通,以及如何引導孩子以積極正向的心態面對會考。文章中,媽媽透過與孩子的對話,幫助孩子重新看待考試,並提供有效的讀書方法。
Thumbnail
在教育中,正向教養強調不使用懲罰,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常會遇到學生不配合的情形。 該如何做到「溫和且堅定」,我想從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下手。 🌱此文適合教育工作者,與煩惱孩子作業問題的家長閱讀。
Thumbnail
在教育中,正向教養強調不使用懲罰,然而在實踐過程中常會遇到學生不配合的情形。 該如何做到「溫和且堅定」,我想從培養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下手。 🌱此文適合教育工作者,與煩惱孩子作業問題的家長閱讀。
Thumbnail
這是一個家長需深刻反省和立即改善的問題。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 我會怎麼教育孩子!! ) 以下是一些對家長的檢討和改進意見,希望能有所啟發: 溝通與理解:家長應該更多地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單方面地施加壓力。這樣可以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適度的期望
Thumbnail
這是一個家長需深刻反省和立即改善的問題。 ( 如果人生可以重來 我會怎麼教育孩子!! ) 以下是一些對家長的檢討和改進意見,希望能有所啟發: 溝通與理解:家長應該更多地與孩子溝通,了解他們的想法和感受,而不是單方面地施加壓力。這樣可以建立更好的親子關係,讓孩子感受到被理解和支持。 適度的期望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與青春期孩子之間溝通的重要性,並從心理學與行為學的角度分析青少年情緒波動的原因。文章強調通過認真辯論與開放的交流,父母能更有效地陪伴孩子成長,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思考能力。揭示了青少年的獨特需求,以及父母應保持的支持性角色,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探索自我,最終促進健康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父母與青春期孩子之間溝通的重要性,並從心理學與行為學的角度分析青少年情緒波動的原因。文章強調通過認真辯論與開放的交流,父母能更有效地陪伴孩子成長,幫助他們建立自信和思考能力。揭示了青少年的獨特需求,以及父母應保持的支持性角色,讓孩子在安全的環境中探索自我,最終促進健康的親子關係。
Thumbnail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情緒不穩和放手的教育方式常常交織在一起,為孩子帶來複雜的挑戰。孩子在應對父母的情緒波動時,必須學會自我獨立,而這樣的成長過程既能培養他們的堅強,也可能讓他們感到孤立。本文探討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平衡,並提供應對父母情緒影響的建議,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Thumbnail
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情緒不穩和放手的教育方式常常交織在一起,為孩子帶來複雜的挑戰。孩子在應對父母的情緒波動時,必須學會自我獨立,而這樣的成長過程既能培養他們的堅強,也可能讓他們感到孤立。本文探討如何在這樣的環境中找到平衡,並提供應對父母情緒影響的建議,促進孩子的心理健康成長。
Thumbnail
當孩子進入2至4歲的年齡段時,許多父母可能會面臨孩子開始展現叛逆行為的情況,這可能讓他們感到困惑和焦慮。這一階段的挑戰是很常見的,但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因為他們正致力於建立自主性和獨立性。為了幫助爸爸媽媽們應對這一階段的困擾,以下是一些建議和解決方法: 1. 給予孩子選擇權:在日常生活
Thumbnail
當孩子進入2至4歲的年齡段時,許多父母可能會面臨孩子開始展現叛逆行為的情況,這可能讓他們感到困惑和焦慮。這一階段的挑戰是很常見的,但也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部分,因為他們正致力於建立自主性和獨立性。為了幫助爸爸媽媽們應對這一階段的困擾,以下是一些建議和解決方法: 1. 給予孩子選擇權:在日常生活
Thumbnail
常聽到很多爸媽會說:「我家那個誰,現在很叛逆,講話都不聽,很會頂嘴,叫不動⋯⋯」。 我認為:「的確是如此」 如果按照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的確就是父母跟老師所認為的那樣,不過孩子們的想法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常聽到很多爸媽會說:「我家那個誰,現在很叛逆,講話都不聽,很會頂嘴,叫不動⋯⋯」。 我認為:「的確是如此」 如果按照孩子所表現出來的行為,的確就是父母跟老師所認為的那樣,不過孩子們的想法又是如何呢?
Thumbnail
有了小孩家庭就可以完整的成形,為生活帶來許多的快樂與忙碌,同時也是親子衝突的開始,通常父母會以本身持有的教育、觀念等價值觀,以及從原生家庭給予的習慣都灌輸給小孩 讓小孩可以在接受教育當中慢慢有自己的意識,可是當小孩上了學接觸同學老師、課業上的難題時,他的價值觀慢慢會跟父母給他的觀念有出入,進而展開
Thumbnail
有了小孩家庭就可以完整的成形,為生活帶來許多的快樂與忙碌,同時也是親子衝突的開始,通常父母會以本身持有的教育、觀念等價值觀,以及從原生家庭給予的習慣都灌輸給小孩 讓小孩可以在接受教育當中慢慢有自己的意識,可是當小孩上了學接觸同學老師、課業上的難題時,他的價值觀慢慢會跟父母給他的觀念有出入,進而展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