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家裡會不會有這樣的情景:阿公、阿嬤或其他家人,總是忍不住要偷偷遞上零食,還一臉慈愛地說:「不吃不行啦,孩子想吃啊!」而作為父母的你,則在內心嘆氣三百次,明知道孩子肚子被零食填滿,等下飯桌上的那碗飯恐怕又要原封不動地送回廚房。我在親子群組裡也總聽到已經氣到快內傷的媽媽們抱怨著。
面對這樣的狀況,我們的第一反應通常是責怪「給零食的人」,覺得他們不夠尊重我們的教養規範。但長期下來,你會發現,改變別人的習慣比登天還難。那麼,該怎麼辦呢?也許答案就在我們的孩子身上。
很多時候,解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堵住外界的行為,而是培養孩子的自主能力。讓孩子自己學會在飯前拒絕零食,比勸說長輩改掉習慣要來得更有效。
有一次當我下班回家,孩子主動告訴我:「阿公有給我零食,但我還沒吃哦,因為我有等吃飽飯才吃。」當下,我給了他大大的擁抱和讚美,讓他感受到堅持規則帶來的正向回饋。
這個過程並非一蹴而就,孩子一定會有「做不到」的時候,而父母需要專注的是如何在每次錯誤中,幫助他們學習,而不是被情緒帶著走。
這張牌卡的圖像中有代表智慧的海豚在平靜的水波中悠游,圖中央的裡面有豐沛的土壤與茁壯中的樹苗。它提醒我們,真正的力量來自於內在的引導,而不是外界的控制。當我們能聚焦在正確引導,而非充滿情緒化究責,這樣的穩定更能讓孩子逐漸學會吃零食的選擇應該如何做,這比強制規定更能內化成長期的好習慣。
在這張襌卡中,有一位慈愛的女人,用心等待著體內那份美好的誕生。教養是一場漫長的旅程,像種下一顆種子,需要時間去發芽成長。讓孩子學會拒絕零食,或者在飯後適量享用,這都需要耐心的引導和反覆練習。忍耐不是妥協,而是給孩子犯錯的空間,並堅持長期的教育目標。
和家人一起討論關於「飯前零食」的規則,例如飯前不吃零食,飯後可吃少量,讓孩子知道這是家庭共同遵守的規範。當家人願意協助時,也向孩子表明這是家人的愛,讓規範帶有溫暖的意義,而不只是強迫的限制。
和孩子一起模擬場景,例如阿公遞上餅乾時,孩子可以說:「謝謝阿公,但我要等吃飽飯才吃。」這樣的練習能幫助孩子在真正面對時更有信心。
給孩子一本小日記或打卡表,記錄每天飯前是否成功拒絕零食。如果做到了,可以在日記中寫上「我今天拒絕零食」,或貼上一個小貼紙。這種方法能讓孩子從正向紀錄中獲得成就感,逐漸形成好習慣。
教養孩子是一場學習的旅程,不只是孩子在學,父母也在學。從責怪「餵零食的人」到幫助孩子建立自我管理,我們轉變的不僅是方法,更是教養的心態。當孩子一次次學會拒絕誘惑,並在錯誤中成長,這就是最好的成就。
不妨問問自己:今天的教養過程中,我是否更專注於孩子的成長,而非外界的影響?這個問題的答案,或許能幫助我們找到教養路上的更多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