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碩博士生:效率提升的 3 條黃金法則】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碩博士生涯最常見的情況就是:手上 10 件事在跑,結果每件都卡住;時間表排滿,結果一整天沒進度。醒醒吧!學術路上要成功,真的不靠「忙」,而是靠「做對的事」。


以下 3 條法則,幫助你擺脫忙亂,真正高效:


▋1. 少做一點,別當萬事通 (Do Less)

• 方法: 別什麼都想碰,先搞清楚什麼對你的論文最重要。學術圈不是做越多越好,重點是做對的事。

• 問問自己:「這件事有非做不可嗎?」如果沒有,那就丟掉。

• 重點: 分散注意力只會拖累你,聚焦才能破局。


▋2. 現在馬上做,別再拖了 (Do It Right Now)

• 方法: 確定好該做的事情後,立刻動手,別再猶豫。

• 「等有空再做」這句話就是陷阱,因為你永遠不會有空。

• 重點: 行動起來,比坐在那裡焦慮有效一百倍。拖延解決不了問題,只有行動才會。


▋3. 做對再快,不要隨便做 (Do It the Right Way)

• 方法: 快速行動不等於亂做,記得初稿完成後,一定要花時間修好。

• 實驗數據出來後,別急著交差,檢查清楚再說。

• 論文初稿丟出去,回來的批改意見如果能疊到桌子高,你就是在浪費別人的時間。

• 重點: 快速是為了先動起來,但品質永遠是最終目標。


結論:別瞎忙,學會「少而精」才是王道


忙碌不是學術能力的證明,成果才是!先聚焦,再行動,最後改進,這才是真效率。碩博士生活很難,但別讓自己變成「忙忙忙,結果零」。現在就開始試試這 3 條法則吧,你會感謝自己的!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王啟樺的沙龍
638會員
2.0K內容數
Outline as Content
王啟樺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3/29
Passive Consumption(被動接收) vs. Active Reading(主動閱讀)|真正讓你進化的閱讀差在這裡 碩博士生每天都在讀論文、讀報告、讀教材, 但大多數人其實只是「看過了」,不是「讀進去了」。 讀很多卻吸收很少,記不起重點、寫不出心得, 不是你不夠努力,而是你還停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2025/01/29
4 個關鍵洞見 + 讓你看懂中美 AI 競爭 + 若不讀,你就可能錯失整個時代的最大機遇 AI 的發展速度,真的快到讓人心驚。 我們常常以為美國在 AI 領域穩居頂尖,可現在中國的 AI 創新力好像開始迎頭趕上,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若我們沒有跟上這波 AI 變革,就可能被遠遠拋在後面,錯失技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你有以下幾個困擾嗎? -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卻常常想不起時間花在哪裡 -無法拒絕別人,被詢問幫忙很多事情 -很難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例如看書時會忍不住想看手機、念數學時想著英文考試 -時常擔憂不是正在做的那件事 -花很多時間在想「周全之策」,方方面面都期待盡善盡美 少,但是更好,一起突破盲點。
Thumbnail
你有以下幾個困擾嗎? -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卻常常想不起時間花在哪裡 -無法拒絕別人,被詢問幫忙很多事情 -很難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例如看書時會忍不住想看手機、念數學時想著英文考試 -時常擔憂不是正在做的那件事 -花很多時間在想「周全之策」,方方面面都期待盡善盡美 少,但是更好,一起突破盲點。
Thumbnail
一、一次專注做一件事情 (do one thing at a time) 二、少,但是更好 (less, but better) 三、放慢的精力管理 (do less, get more|slow productivity)
Thumbnail
一、一次專注做一件事情 (do one thing at a time) 二、少,但是更好 (less, but better) 三、放慢的精力管理 (do less, get more|slow productivity)
Thumbnail
本文章共計約五千字,將從「如何徹底荒廢一天」的角度,帶領你反向思考並檢視自己在碩博士生涯中的時間管理與專注力維持。請留意,若你真心想要荒廢時間,這五大秘訣可說是保證高效「擺爛」的絕佳方法;但若你希望提升效率,亦能從中反向學習、避免重蹈覆轍。 前言:當研究撞上拖延,時間成了奢侈品 在攻讀碩士
Thumbnail
本文章共計約五千字,將從「如何徹底荒廢一天」的角度,帶領你反向思考並檢視自己在碩博士生涯中的時間管理與專注力維持。請留意,若你真心想要荒廢時間,這五大秘訣可說是保證高效「擺爛」的絕佳方法;但若你希望提升效率,亦能從中反向學習、避免重蹈覆轍。 前言:當研究撞上拖延,時間成了奢侈品 在攻讀碩士
Thumbnail
碩博士生涯中,時間不夠用是常態。但事實是,時間管理不是靠更努力,而是靠更聰明的方法。以下是高效一天的「生產力藍圖」,讓你每一秒都變成實際進展。 ▋1. 認清重點:專注該做的事 • 檢視時間 (Assess Your Time): 追蹤一天的時間都花在哪,搞清楚你的「隱形時間殺手」。 •
Thumbnail
碩博士生涯中,時間不夠用是常態。但事實是,時間管理不是靠更努力,而是靠更聰明的方法。以下是高效一天的「生產力藍圖」,讓你每一秒都變成實際進展。 ▋1. 認清重點:專注該做的事 • 檢視時間 (Assess Your Time): 追蹤一天的時間都花在哪,搞清楚你的「隱形時間殺手」。 •
Thumbnail
你會時常趕論文到最後一秒,才急急忙忙壓底線交出進度給教授嗎?或是因為感覺不對,就不想寫論文嗎?我一直在尋找能改善生活的方法。以下是五項我覺得非常實用的妙招,可以有效提升做事效率與研究產量,因此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你會時常趕論文到最後一秒,才急急忙忙壓底線交出進度給教授嗎?或是因為感覺不對,就不想寫論文嗎?我一直在尋找能改善生活的方法。以下是五項我覺得非常實用的妙招,可以有效提升做事效率與研究產量,因此分享給大家~
Thumbnail
學術壓力大、瑣事一堆,時間總是不夠用?這份 時間管理 Cheatsheet,為碩博士生提供 8 種實用工具,幫助你從混亂到高效,輕鬆掌控每天的行程! 1. 吃掉那隻青蛙 (Eat That Frog) • 方法:每天早上先完成最重要、最困難的任務。 • 適用情境:擺脫拖延症,解決最
Thumbnail
學術壓力大、瑣事一堆,時間總是不夠用?這份 時間管理 Cheatsheet,為碩博士生提供 8 種實用工具,幫助你從混亂到高效,輕鬆掌控每天的行程! 1. 吃掉那隻青蛙 (Eat That Frog) • 方法:每天早上先完成最重要、最困難的任務。 • 適用情境:擺脫拖延症,解決最
Thumbnail
拿捏「速度與品質」的平衡 截止日不等於「提交日」 先行解讀上司想法 「先入為主」是引發問題的主因 早點取得回饋:自己做的東西不過是「草案」而已。取得回饋以提升完成度。 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先解決難以啟齒的報告 拖延易產生風險 善加利用「心流狀態」:人只要進入「心流狀態」,就會在工作上感
Thumbnail
拿捏「速度與品質」的平衡 截止日不等於「提交日」 先行解讀上司想法 「先入為主」是引發問題的主因 早點取得回饋:自己做的東西不過是「草案」而已。取得回饋以提升完成度。 不高估自己的能力 先解決難以啟齒的報告 拖延易產生風險 善加利用「心流狀態」:人只要進入「心流狀態」,就會在工作上感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列舉了 11 個有效率的人不會做的事情。包括不要延長工作時間、小心那些要花很長時間的事情和不應該做的事情、不重要的小事、不要一心多用、不追求完美、小心管理時間及設定目標,以及學會說不等等。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更有效率的人,這些建議會對你有所幫助。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列舉了 11 個有效率的人不會做的事情。包括不要延長工作時間、小心那些要花很長時間的事情和不應該做的事情、不重要的小事、不要一心多用、不追求完美、小心管理時間及設定目標,以及學會說不等等。如果你想成為一個更有效率的人,這些建議會對你有所幫助。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