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銷書《少,但是更好》- 「不為少做而做,而是做對的事情」! 告別窮忙,擁抱高效率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你有以下幾個狀態(困擾)嗎?

  • 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卻常常想不起時間花在哪裡
  • 無法拒絕別人,被詢問(或要求)幫忙很多事情
  • 很難專注在同一件事情,例如看書時會忍不住想看手機、念數學時想著英文考試
  • 時常擔憂不是正在做的那件事
  • 花很多時間在想「周全之策」,方方面面都期待盡善盡美
  • 明明很努力在某件事情上,但結果總不如人意,投入與產出不成比例


原文書名是《Essentialism: The Disciplined Pursuit of Less》,將書名拆解成兩部分,第一個是Essentialism,指的是專準主義者;而第二部分則是有紀律追求更少。

書圍繞這兩個核心觀念闡述觀念,前者是思維,後者是執行的方法

取自博客來

取自博客來


思維一:選擇最重要的事情,簡化

不可諱言,生活本來就充滿了干擾、雜音和不必要的瑣事。成長茁壯的關鍵不是做得更多,而是專注於少做正確的事情。 專準主義最重要的一把鑰匙是消除周遭的噪音,只需要將時間和能量投入在真正重要的事情上。

常見的20/80法則,放在重要與不信任重要的比例上同樣成立

思維二:優先順序的力量,篩選

專準主義是一種發自於有意識選擇的生活方式,聽起來有點拗口,Heibon會引用「邊界感」作為備註,我們常因為在意別人想法、他人眼光等等,或是從小接受某種價值觀而習慣壓抑自己的情感意識,逐漸一點一滴抹除屬於自身的界線。

Heibon很喜歡"priority"這個單字,除了發音富有節奏感外,它代表一種篩選機制,面對各種人事物都要有優先順序。

對不重要的大多數人說出「不」,才能對重要的少數人說「是」。從忙碌到專注的心態轉移可以重新找回自己的目標和能量。


#1. 專準主義是一種心態,而不是時間管理工具

乍聽起來有點深奧,事實上是種面對生活及做決定的改變方式。

專準主義沒有試圖讓更多的事情融入你的一天,而是促使我們聚焦在「更少,但更好」。

試著從篩選開始,不要過度依賴一堆時間表,反而容易本末倒置。


#2. 選擇與取捨,是每天不可避免的

人從一睜開眼睛就在做選擇,只要有決定就必然伴隨機會成本,任何事情都是有代價的

所以認真想想,試圖做好每一件事意味著什麼都沒做好,接受再真實不過的事實:每個決定都是取捨的開始,當你選出重要的某些同時也就是放棄了不重要的那些。

不要怕取捨,不選擇也是一種選擇。

如同作者所說:「如果不是明確的是,那就是否定。」


#3. 說「不」的紀律

「勇於說不」是一種善待自己的行為,因為明確設定界線可以保有更多時間來完成真正重要的事情。

自重不是自私,不是不合作,而是在所承諾的事情上有選擇性。

"Remember that anytime you say yes to something, you are saying no to something else." (記住,任何時候你對某件事說「是」,你就對另一件事說「不」。) Greg McKeown 格雷格·麥克歐恩


#4. 越少越好

我們常有種誤解,只要埋頭苦幹就會有對等回報,考試時即便文不對題都有墨水分數的迷思,放在生活裏頭只會搞得更混亂。

優先考慮重要的少數而不是瑣碎的多數。

化繁為簡是個重要過程。


#5.睡眠和休息很重要

與「忙碌」文化相反,專準主義強調休息的重要性,不要擔心時間留白。

想想當你筋疲力盡時,怎麼有辦法發揮最大效率呢?要有足夠的電量


#6. 專注的力量

同時處理很多事情看起來很厲害,但實際上往往會降低效率

一次做好一件事情能夠確保品質,集中注意力ㄦ ㄠ可以達到80分以上,可是如果分散成五六件事情可能個別只有50分。


#7. 設定明確的目標

當擁有明確的目標時也能夠清楚畫出需要前進的路線。

如果不清楚什麼是最重要的,當然不可能在當中投入十足的心力做出真正好的決定。

沒有目的地,即使拿著地圖還是不知道該往哪個方向,只會貌似不停打轉的陀螺


#8. 界線建立的價值

邊界不是隔閡,而是自我保護的工具

如果沒有界線,所有需要的、不必要的都會混淆在一起、滲透到各個層面。沒有優先順序、沒有輕重緩急,標準跟變形蟲沒兩樣,搞到最後自我懷疑。


#9.刻意而為的生活習慣

自律是個重要準則,在習慣養成之前必須刻意的執行。

很多人認為自律很痛苦,難處在於反人性;另個角度思考,在生活中隨波逐流痛苦程度更勝自律,倒不如好好明確地專注於重要的事情

有別於人的情緒95%是無意識反應,自律之後可以讓所做的決定是有意識。


#10. 放手的勇氣

放棄不重要的事需要勇氣

通常我們會因為恐懼、內疚或錯誤的責任感而堅持某些事情,於是開始內心糾結,試著補償、或是討好,好不容易畫的界線很容易消失。


扭轉對效率的誤解


書名聽起來有些矛盾,少怎麼會更好呢?對於多數人來說,任何事物當然是要多多益善,擁有更多,就是更好的等義詞。

忙碌不等於效率,追求效率必須避免窮忙,質永遠大於量。

類似的觀念- 極簡主義(Minimalism),有著和書名雷同的核心精神- "Less Is More"。

Heibon認為極簡主義著重在物質層面,透過捨棄生活中不必要的物品或活動,偏重物品的「價值」與「存在的意義」,而非數量多寡,讓有限的專注力放在「真正重要的事物」

專準主義放大到生活哲學,不強調在更短的時間內做更多的事情,與極簡主義相似的是在有限時間與精力將把事情最得更好,那些你認定重要的事。

「不是為了少做而少做,而是去做對的事情」。


內容總結
少,但是更好
5
/5
你好,我是追尋自由的生活哲學家Heibon。 組成元素:20%影劇分享+ 20% 自我成長+ 20%旅遊探險+ 20%閱讀學習+ 20%理財投資。" Don't dream your life but live your dream 💭" 人生實驗現在進行中🎯 ✉️lifexfreexlab@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有些人喜歡用自己情緒誘發別人的內疚感,更喜歡用越界的言語、行為貶低別人,彰顯自己的高度,實際並沒有多厲害,只是一種填補自我自卑感的作法。 每個人都有底線,適度的距離讓彼此都過得自在舒服。
如玉作為家庭中的長女,承擔著養育弟妹的重擔,始終把家庭視為首位。然而,責任的重壓使她的生活充滿焦慮和失落。這篇文章探討了長女症候群與親職化孩子的心理影響,並鼓勵人們重視自我需求,建立健康的邊界,以便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也能善待自己。
和朋友阿潘好久不見,上次見到在嬰兒車的小朋友已經是個活蹦亂跳小男孩,他叫Peter。 「欸,不行!」靠近插座時阿潘大喊,說完一把抓住他斥責著:「你怎麼都講不聽,好幾次了,那個很危險,不要靠近。」 Peter要去上實驗課,明天一早還有創意表演課程。 原來在少子化社會裡,小孩所接受的競爭有增無減。
小D和我聯絡時小小抱怨這期發票又沒中。 「這不是很正常嗎?」我反問著。 「不是呀,為什麼我都沒有偏財運,連中個200元都沒有,真的很嘔,離財富自由的目標愈來愈遠。」小D心中有個夢- 財富自由。 「有錢就能快樂!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買房,搬出去住,不用看公婆臉色!」 小D的期盼(或怨念)很深很深。
Stacy的家庭是典型的藍領家庭,爸爸和媽媽國中都沒有畢業就投入職場,忙著賺錢養家,曾經期待筱毓可以考上好大學,讓家裡翻身,國小國中成績不錯,爸媽決定將家裡積蓄投資Stacy身上,讓他進入私立高中拚個好大學。 通常故事都沒有那麼順利,Stacy的故事也是。
你身邊有人喜歡囤物嗎? -「衛生紙剛好在打折便宜很多,反正遲早會用到,可以先買來囤。」 -「回收場的書桌還能用,撿回來應該用得到⋯⋯」 -「電鍋在特價,買大送小,每次小孩回家要煮不少菜,多買一個有備無患。」 -「幾年前買的時候花好多錢,丟掉可惜,就先放著吧!」 你聽過的是哪一種說法呢?
有些人喜歡用自己情緒誘發別人的內疚感,更喜歡用越界的言語、行為貶低別人,彰顯自己的高度,實際並沒有多厲害,只是一種填補自我自卑感的作法。 每個人都有底線,適度的距離讓彼此都過得自在舒服。
如玉作為家庭中的長女,承擔著養育弟妹的重擔,始終把家庭視為首位。然而,責任的重壓使她的生活充滿焦慮和失落。這篇文章探討了長女症候群與親職化孩子的心理影響,並鼓勵人們重視自我需求,建立健康的邊界,以便在照顧他人的同時,也能善待自己。
和朋友阿潘好久不見,上次見到在嬰兒車的小朋友已經是個活蹦亂跳小男孩,他叫Peter。 「欸,不行!」靠近插座時阿潘大喊,說完一把抓住他斥責著:「你怎麼都講不聽,好幾次了,那個很危險,不要靠近。」 Peter要去上實驗課,明天一早還有創意表演課程。 原來在少子化社會裡,小孩所接受的競爭有增無減。
小D和我聯絡時小小抱怨這期發票又沒中。 「這不是很正常嗎?」我反問著。 「不是呀,為什麼我都沒有偏財運,連中個200元都沒有,真的很嘔,離財富自由的目標愈來愈遠。」小D心中有個夢- 財富自由。 「有錢就能快樂!我第一件事情就是買房,搬出去住,不用看公婆臉色!」 小D的期盼(或怨念)很深很深。
Stacy的家庭是典型的藍領家庭,爸爸和媽媽國中都沒有畢業就投入職場,忙著賺錢養家,曾經期待筱毓可以考上好大學,讓家裡翻身,國小國中成績不錯,爸媽決定將家裡積蓄投資Stacy身上,讓他進入私立高中拚個好大學。 通常故事都沒有那麼順利,Stacy的故事也是。
你身邊有人喜歡囤物嗎? -「衛生紙剛好在打折便宜很多,反正遲早會用到,可以先買來囤。」 -「回收場的書桌還能用,撿回來應該用得到⋯⋯」 -「電鍋在特價,買大送小,每次小孩回家要煮不少菜,多買一個有備無患。」 -「幾年前買的時候花好多錢,丟掉可惜,就先放著吧!」 你聽過的是哪一種說法呢?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事情做不完?別擔心,你不是孤軍奮戰!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學習壓力大,如何提升效率、讓大腦火力全開成為一門顯學。今天特別整理了 21 個提升效率的實用技巧,從日常習慣養成、時間管理到學習方法,全方位幫你解鎖大腦高效密碼,讓你工作學習都開外掛! (先加入書籤點讚追蹤以免錯
Thumbnail
"高效率"一詞,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以"事半功倍"的方式, 讓自己在相同的時間裡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任務", 而且質量更好、更出色? 那麼你每天都有好好休息嗎? 人的每一天都在做選擇,這些選擇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會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嗎?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如果你是精靈請你忽略這一篇吧XD。人類的壽命有限但是慾望無窮,所以只能在有限的時間想辦法做最多的事情,但無奈常常總是時間不夠用讓人覺得很困擾。這篇文章介紹了筆者向來使用的時間管理技巧,期待能夠給讀者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脫離被死線追趕,重新掌握回自己的時間。
Thumbnail
每天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和壓力,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快要放棄。瞎忙的生活方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讓人忽略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從斷捨離、價值工作計畫、PDCA、到排除干擾等方法,幫助讀者提高工作效率,專注於重要的任務,並將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內文並分享了線上免費讀書會以及相關社群資訊。
Thumbnail
《少才是力量》旨在引導讀者追求簡約、充實的生活。作者核心思維為「世界越忙越快,你就要越慢越簡單」,這觸動了我,使我反思是否在忙碌中迷失了方向。閱讀初衷是尋找更有效率、更簡單的生活方式,讓自己更充實而不受過度壓力。書中的「少即是多」理念讓我明白專注於更少的事情事半功倍。
很多時候我們想要講的東西太多,反而沒辦法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好好的傳達,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人腦在短時間可能沒辦法吸收這麼多的資訊。因此好好的找出最想表達的主軸,把重點講清楚反而更為重要,其他的內容可以等到下次再說。
Thumbnail
好像問題主要是出在「人一天能做的決策量有限」的設定上。
Thumbnail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你是否常常感到時間不夠用、事情做不完?別擔心,你不是孤軍奮戰!現代人生活步調快,工作、學習壓力大,如何提升效率、讓大腦火力全開成為一門顯學。今天特別整理了 21 個提升效率的實用技巧,從日常習慣養成、時間管理到學習方法,全方位幫你解鎖大腦高效密碼,讓你工作學習都開外掛! (先加入書籤點讚追蹤以免錯
Thumbnail
"高效率"一詞,充斥在現代人的生活中, 以"事半功倍"的方式, 讓自己在相同的時間裡或更短的時間內"完成更多任務", 而且質量更好、更出色? 那麼你每天都有好好休息嗎? 人的每一天都在做選擇,這些選擇都與自己息息相關, 會是最適合自己的選擇嗎?
Thumbnail
有些剛好就好,其實不必要做到完美,能擺爛的事情,在不影響別人的前提下,更是盡情能不做就做,能拖到最後也沒關係。不是所有事情都應該積極面對,其實消極,也是一種作法↓↓↓↓↓
Thumbnail
如果你是精靈請你忽略這一篇吧XD。人類的壽命有限但是慾望無窮,所以只能在有限的時間想辦法做最多的事情,但無奈常常總是時間不夠用讓人覺得很困擾。這篇文章介紹了筆者向來使用的時間管理技巧,期待能夠給讀者有一些不一樣的想法,脫離被死線追趕,重新掌握回自己的時間。
Thumbnail
每天面對無休止的工作和壓力,容易感到疲憊不堪,甚至快要放棄。瞎忙的生活方式不僅浪費時間,而且讓人忽略了對自己來說最重要的事情。本文介紹了從斷捨離、價值工作計畫、PDCA、到排除干擾等方法,幫助讀者提高工作效率,專注於重要的任務,並將生活過得更有意義。內文並分享了線上免費讀書會以及相關社群資訊。
Thumbnail
《少才是力量》旨在引導讀者追求簡約、充實的生活。作者核心思維為「世界越忙越快,你就要越慢越簡單」,這觸動了我,使我反思是否在忙碌中迷失了方向。閱讀初衷是尋找更有效率、更簡單的生活方式,讓自己更充實而不受過度壓力。書中的「少即是多」理念讓我明白專注於更少的事情事半功倍。
很多時候我們想要講的東西太多,反而沒辦法把想要表達的意思好好的傳達,其中一個原因是因為人腦在短時間可能沒辦法吸收這麼多的資訊。因此好好的找出最想表達的主軸,把重點講清楚反而更為重要,其他的內容可以等到下次再說。
Thumbnail
好像問題主要是出在「人一天能做的決策量有限」的設定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