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工作 4 要、 2 不,讓你事少還可以不加班!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本文免費限時開放,歡迎購買《經理人的職場工作術》閱讀更多文章!
每天工作到深夜、假日加班,是許多人的生活和工作寫照。面對接踵而至的工作,只得把許多重要的、想做的、感興趣的事拋在一旁。
想解決「事情做不完」的困擾,根據《其實你做太多了!》一書作者費格斯.奧康奈爾(Fergus O'Connell)的分析,方法並不是挖出「更多時間」,而是「不要做那麼多事」,如此才能確保足夠的時間精神去完成「對」的事情。
少做事,並不代表偷懶,而是指「有方向」地做事。奧康奈爾指出,想像你有一個濾網,能夠篩選所有朝你而來的事情,其中只有部分能夠穿透出來,到達你手邊。這些經由各種標準判斷、過濾後而僅存的事項,就是真正重要、有價值的事,不但可以讓你的工作少一些,還能確保你取得相同或更多成果。
如果想重新找回工作與生活之間的平衡,不妨參考以下技巧,試著建立起屬於自己的「篩檢濾網」,以擺脫時間不夠用、事情做不完的窘境。

1要:巧妙說「不」

許多人都有類似的經驗或困擾──有人請求協助時,即使不願意,還是勉為其難地答應,結果卻耗盡了自己寶貴的工作時間。因此,學會拒絕、養成「如何不做這件事」的心態,就格外重要,舉凡用禮貌但堅定的口吻婉拒(例如,請對方找別人幫忙、向對方說明你無法協助的理由),或換到一個別人找不到的工作場所(例如,無人使用的會議室),都是很好的方式。
此外,對於也很容易干擾工作進行的電話、e-mail,工作者也可在一天的行程中,安排2~3個「連絡時間」(只在此時打電話或收信),其餘時段則一概對電話與郵件說「不」,便能為自己保留較為完整的工作時間。

2要:嚴格建立優先順序

一天之中,假如未完成當天「最重要」的事,縱使完成了其他所有工作,也無法產生最大效用。為了確保最重要的事,能夠最優先被完成,奧康奈爾寫到,可先列出所有待辦事項,然後自問:「如果我只能做這張清單的其中一件事,那會是什麼?」
不過,要是事情很多,無法釐清順序時,則可請主管協助分類,避免毫無頭緒地進行工作。

3要:事前做好執行計畫

一項好的計畫應該要能夠回答「做什麼事」「需要準備什麼」「由誰來做」「備案是什麼」這4個問題。奧康奈爾認為,再怎麼簡單的事情,也都是由一連串的步驟或程序所組成的,因此如果在正式投入前,就先想清楚接下來可能的行動、需要的人力、工作量等,不但能夠順利連結每一個階段的作業,節省工作時間,也能減少意外及失誤的發生,降低臨時救火的頻率。
「好忙!好忙!每天都要加班。」你也是這樣嗎?有沒有想過,問題可能出在自己身上!曾任職於豐田汽車的原正彥提出了一個有違常理的看法:人之所以經常加班,是因為「時間太多」。當你「有時間」上網、跟同事聊天、做一些不重要也不急迫的事,自然「沒時間」工作。避免以下3種常見情境,幫自己脫離瞎忙的輪迴。

4要:把速度調快25%

有些人加班是因為工作真的超量,但也有些人加班反而是因為他「有時間加班」,原本全力以赴兩小時能完成的任務,因為還有時間就放緩步調,只拿出 50% 的力氣,最後花了 4、5 個小時才完成。
為了避免這種狀況,原正彥試驗出了「 25% 規則」,就是將「預設工時縮短1/4 」,原定 8 小時的任務, 6 小時內就要完成,說不定在時間壓力下,還會找出更好的方法。如果擔心自己給自己的壓力沒什麼效用,你可以在截止期限後安排約會,為了不失約,逼迫自己加快步調。

1不:不再將完美主義當作藉口

不少「完美主義者」的工作速度總是慢半拍,原因是他們會花時間在次要的細節上,像是報告的字體格式、用字譴詞等。原正彥觀察到,多數主管其實更喜歡「做事快的人」,因為時間拖愈久、壓力愈大。
即使快速回覆可能會有小失誤,主管還是寧可快就好,畢竟完美的報告本身不會帶來收益,完美的執行才會。下一次,工作做到 70% 時,就先交給主管檢核,邊做邊改,效率更高。

2不:不要浪費時間在說服上

「有沒有數據可以佐證呢?」工作者應該常聽到主管提出類似的問題。然而,這卻可能工作效率差的元兇之一,因為蒐集資料很花時間,而且環境變動快速,以前的數據未必適用於現在。與其花時間說服別人採納你的建議,不如讓事實說話,能更快達成目標。
下次主管又要你提證據時,你可以回答,「請讓我小規模試驗,再根據結果來判斷。」事實上,Facebook、Google等企業在做決策,也是利用「眼前的實驗結果」,而非「過去的數據」。

參考資料/《活用25%規則,TOYOTA精實到位時間管理術》,商周出版
整理 / 高士閔、陳立唐
《經理人的職場工作術》專為職場新鮮人挑選 10 個職場技術,限時特價 $349!(再送 vocus Premium 1個月)👉點此快速結帳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avatar-img
242會員
100內容數
重新檢視過往時間分配,揪出浪費時間的「偽工作」,再一一擊退「時間殺手」。讓你成為真正的時間管理大師,不再加班、享受與家人的時光,找回人生的掌控權。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我很鼓勵投資人不要只投資台股,對股市有一點熟悉度後,建議範圍擴況大到美股,甚至是投資全球。因為台股僅是單一國家/市場,如果能將資產投資到其他國家,風險會更分散,機會也更多,特別是美國股市。 美股會很難懂嗎?我相信你認識的美國企業可能會比台灣企業多,我從標普500成分股前15大企業裡隨便抓十
Thumbnail
美股因多家熱門話題與龍頭企業市值快速增長受到關注,本文介紹如何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 開設台股及美股複委託帳戶、定期理財的便利性。 定期投資適合單筆資金有限、經驗不多的理財小白、上班族,或者忙碌、沒時間研究基本面的朋友,國泰世華CUBE App美股定額投資功能,操作便利性幾乎完勝海外券商。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在家工作的遠距工作者們,相對來說少了更多與人接觸的機會與時間,而同時我們還是必須不斷地精進自己,累積豐富的內在與投資我們的腦袋,增加對世界的理解力與面大環境變換適應力,今天我將會跟你說明我們為什麼要透過書籍吸收知識、閱讀有哪些好處、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Thumbnail
在過去幾年間,換了幾次工作,體會過各種組織內風氣,也有回鍋老東家的經歷,不管是否熟悉,只要換環境,都需要花時間跟心力去適應,適應的是周圍的人。 這篇寫給現在與未來的職場新鮮人,也寫給自己,時時檢視自己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Thumbnail
      看書名,本來以為是個提供人類為什麼不理性以及如何解決關於不理性的問題的方法論,其實不過就是是一本關於杜克大學行為學大師的勵志演講稿,麻雀變鳳凰的自圓其說。只能說,讀完之後還蠻失望的,或許因為當初看到書名標題時對其副標題所及的『工作、生活及愛情』以行為經濟學的角度的談論方式深感好奇。
Thumbnail
你也一樣嗎?比起過去在外工作,在家進行遠距工作後,感受到更強烈的匱乏與倦怠感,工作效率降低、事情做不完、工作時數不減反增⋯⋯五個簡單小技巧提供給你,幫助你高效工作、提昇生活品質。
對417和462簽證的說法感到困惑嗎?相信這是在申請澳洲工作簽證2019的你常有的疑惑,其實兩者都允許18到30歲的非澳洲公民在工作假期來澳洲,但它們確實有一些顯著的不同。
Thumbnail
我很鼓勵投資人不要只投資台股,對股市有一點熟悉度後,建議範圍擴況大到美股,甚至是投資全球。因為台股僅是單一國家/市場,如果能將資產投資到其他國家,風險會更分散,機會也更多,特別是美國股市。 美股會很難懂嗎?我相信你認識的美國企業可能會比台灣企業多,我從標普500成分股前15大企業裡隨便抓十
Thumbnail
美股因多家熱門話題與龍頭企業市值快速增長受到關注,本文介紹如何透過國泰世華CUBE App 開設台股及美股複委託帳戶、定期理財的便利性。 定期投資適合單筆資金有限、經驗不多的理財小白、上班族,或者忙碌、沒時間研究基本面的朋友,國泰世華CUBE App美股定額投資功能,操作便利性幾乎完勝海外券商。
Thumbnail
這是張老師的第三本書,我想前二本應該也有很多朋友們都有讀過,我想絕對是受益良多,而這次在書名上就直接點出,著重在從投資的角度來切入
Thumbnail
在家工作的遠距工作者們,相對來說少了更多與人接觸的機會與時間,而同時我們還是必須不斷地精進自己,累積豐富的內在與投資我們的腦袋,增加對世界的理解力與面大環境變換適應力,今天我將會跟你說明我們為什麼要透過書籍吸收知識、閱讀有哪些好處、如何培養閱讀習慣
Thumbnail
在過去幾年間,換了幾次工作,體會過各種組織內風氣,也有回鍋老東家的經歷,不管是否熟悉,只要換環境,都需要花時間跟心力去適應,適應的是周圍的人。 這篇寫給現在與未來的職場新鮮人,也寫給自己,時時檢視自己是否可以做得更好。
Thumbnail
      看書名,本來以為是個提供人類為什麼不理性以及如何解決關於不理性的問題的方法論,其實不過就是是一本關於杜克大學行為學大師的勵志演講稿,麻雀變鳳凰的自圓其說。只能說,讀完之後還蠻失望的,或許因為當初看到書名標題時對其副標題所及的『工作、生活及愛情』以行為經濟學的角度的談論方式深感好奇。
Thumbnail
你也一樣嗎?比起過去在外工作,在家進行遠距工作後,感受到更強烈的匱乏與倦怠感,工作效率降低、事情做不完、工作時數不減反增⋯⋯五個簡單小技巧提供給你,幫助你高效工作、提昇生活品質。
對417和462簽證的說法感到困惑嗎?相信這是在申請澳洲工作簽證2019的你常有的疑惑,其實兩者都允許18到30歲的非澳洲公民在工作假期來澳洲,但它們確實有一些顯著的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