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阿崴-EP.47 人資角色閒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上個周末與大學同學回到埔里民宿包棟,大人小孩烤肉聊天,晚上大人喝酒聊天,隔天回學校看看老師,看看已經與20年前完全不同的校園,雖然身處國際企業系,但剛好這次的同學們也都沒有人資角色,就用不一樣的角度來看看吧。

 

#什麼規模需要人資

 

如果是個自己創業的老闆,員工人數只有個位數,這樣的角度人事工作幾乎就會跟會計合在一起,差勤結合算薪水,新進離職的加退保,例行的所得申報,每月的勞健保差額計算,基本上也沒有甚麼教育訓練,行政薪酬工作也就夠了。

 

#太大規模感覺不到人資

 

有分公司制度又太大,例如一些金融銀行體系,通常也感覺不太到人資角色的存在,平常忙著衝業績,教育訓練有大半是因為法規需求,可能也要綁定升遷,至於人資還會做什麼,就被歸類到員工關係活動,還有大量招募需求

 

#中型規模人資避險

 

至於百來人的中小企業,營業規模有一點了,員工也稍微多一點了。在勞工意識抬升的環境之中,好的人資大概就可以協助企業設計一些制度辦法,盡可能地避免產生一些勞資爭議的風險。但也有一些老闆卻尋求某些所謂勞動顧問,卻是設計了一些超高風險的辦法,很多時候看了也是很抖。

 

#刷存在感及信任

 

回到工作之中,人資角色還是得想想怎麼增加自己能力的價值,能不能幫助老闆或是跨部門解決問題,有狀況出現的時候,能夠如何降低公司支付的成本。更甚者,在規章辦法設計的時候就納入風控意識,透過辦法去降低風險,而不是依靠主管的觀念,用這樣的過程去累計主管與跨部門的信任感。

 

#當你聽到同學是人資

 

常見的應該就是當作某些勞資關係的諮詢,這樣做合法嗎?公司這樣行嗎?我能不能怎麼處理某某情境。再稍微敏感一點的,可以從一些招募情況去推敲去公司的營運狀況。可確很少人會把人資跟策略層級連結在一起,這也不太是一朝一夕能夠翻轉的結構。

 

#找到一個重視的企業

 

不論是甚麼樣的職務角色,要能夠好好的發揮,還是得找到重視這樣職務的企業,只是有的角色因為跟營收高度相關,自然容易被重視。但回到許多行業的本質都還是需要人,整個人才如何在企業內部循環,發揮人才價值,就可以成為人資的價值。

 

判斷企業對於人資的重視程度,簡單可以從人資單位的人數與整個企業人數的比例各功能如何分組,是否各功能都還有獨立主管,人資單位的層級拉到多高,直接報告的層級如何,大概可以推敲出一些端倪。

 

非人資工作者可以稍加觀察一下,究竟自己企業內的人資在做些什麼。但身為人資工作者,雖然不想這樣說,但如果存在感很低的,企業也都還在持續增長,那也許是個能力很強的人資單位,大概就跟扁鵲三兄弟的故事一樣吧。

avatar-img
22會員
638內容數
閱讀,生活,職場,分享,自我學習,透過分享內化也散播,如果你也有點收穫歡迎給我回饋與互動。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阿崴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年底通常都是忙碌的時刻,不外乎有一些年度預算的確認,靠近年底的績效作業,很難招募的年底,外加今年農曆年一月就來,相關的考勤與獎金作業大概都是一個忙碌的狀況,也許有的還要準備年度尾牙或是聖誕相關的活動,廠商續約等等。   #事情做不完   有時候的體感會覺得一次接收到的任務非常的多,如果
這個主題算是近期熱門的新聞話題,站在人資角度或是員工角度有一些觀念還是需要建構,目前周會主管設定每周分享一些法令相關知識,也剛好就是本周的主題,就紀錄也分享給大家。   #主要法規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2項雇主對下列事項,應妥為規劃及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三、執行職務因他人行為遭受身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觀念,對於工作上的溝通盡量多用”我們,減少”他們”甚至”你們”。我們是一種可以把自己跟大家拉在一起的用字,特別對於新進人員,管理人員更是一個很好觀察是否已經融入團隊之中的一個關鍵詞。   #同部門不同組   對於一些公司規模達到一個程度,許多工作會再做拆分,即使都是同部
當時的交接檔案設計是,雖然檔案都有中英文對照簡報,但還是透由人資說中文,然後駐廠協助翻譯成英文,但也確實不會那麼完整翻譯,外加這些移工其實在幾次的溝通發現,英文未必也到非常流利,於是乎為何不自己試試看。   #增加效率   移工新進其實步調很緊湊,入境之後體檢,宿舍的一些用品,然後進公司又要
近期開始有機會接觸一些教育訓練的內容,先從簡單的HR新人訓練先兼著做,原先負責的同事對於一些簡報內容有一些自己的堅持,但也願意接受某些調整的想法,雖然還不能整份大改,但自己上完一次之後,加上自己的一些體驗機會,就透過這個來記錄一下,日後再找機會來調整吧。   #目的與受眾   受眾相對明確,
  剛好這份工作第一個被指派的工作範疇是公司整體的移工,雖然上一份工作也有接觸到移工管理,但因為整體人數只有個十來位,現況面對的是兩百多位且繼續增加,所以局勢狀況還是不同,也就是一個紀錄自己的一些規劃與想法。   #國籍的選擇   業界有些移工數量很大的企業,通常幾乎就是多國引進,不過還是
 年底通常都是忙碌的時刻,不外乎有一些年度預算的確認,靠近年底的績效作業,很難招募的年底,外加今年農曆年一月就來,相關的考勤與獎金作業大概都是一個忙碌的狀況,也許有的還要準備年度尾牙或是聖誕相關的活動,廠商續約等等。   #事情做不完   有時候的體感會覺得一次接收到的任務非常的多,如果
這個主題算是近期熱門的新聞話題,站在人資角度或是員工角度有一些觀念還是需要建構,目前周會主管設定每周分享一些法令相關知識,也剛好就是本周的主題,就紀錄也分享給大家。   #主要法規   職業安全衛生法第6條第2項雇主對下列事項,應妥為規劃及採取必要之安全衛生措施:三、執行職務因他人行為遭受身
  這是一個很簡單的觀念,對於工作上的溝通盡量多用”我們,減少”他們”甚至”你們”。我們是一種可以把自己跟大家拉在一起的用字,特別對於新進人員,管理人員更是一個很好觀察是否已經融入團隊之中的一個關鍵詞。   #同部門不同組   對於一些公司規模達到一個程度,許多工作會再做拆分,即使都是同部
當時的交接檔案設計是,雖然檔案都有中英文對照簡報,但還是透由人資說中文,然後駐廠協助翻譯成英文,但也確實不會那麼完整翻譯,外加這些移工其實在幾次的溝通發現,英文未必也到非常流利,於是乎為何不自己試試看。   #增加效率   移工新進其實步調很緊湊,入境之後體檢,宿舍的一些用品,然後進公司又要
近期開始有機會接觸一些教育訓練的內容,先從簡單的HR新人訓練先兼著做,原先負責的同事對於一些簡報內容有一些自己的堅持,但也願意接受某些調整的想法,雖然還不能整份大改,但自己上完一次之後,加上自己的一些體驗機會,就透過這個來記錄一下,日後再找機會來調整吧。   #目的與受眾   受眾相對明確,
  剛好這份工作第一個被指派的工作範疇是公司整體的移工,雖然上一份工作也有接觸到移工管理,但因為整體人數只有個十來位,現況面對的是兩百多位且繼續增加,所以局勢狀況還是不同,也就是一個紀錄自己的一些規劃與想法。   #國籍的選擇   業界有些移工數量很大的企業,通常幾乎就是多國引進,不過還是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今天就來講述一下另外一個人的打工故事,也就是我的室友之一立委的事情, 通常我個建議各位聽眾,在大一新鮮人的時候,還不要急著先去打工, 因為必修課還蠻多的,而且從補休還要花錢其實划不來, 立委算是我們寢室裡面四個人加進算最不太好的,好啦那個家境最好的人是我啦!!   所以他在入學的這段時間沒
第五章 從認識他到開店不超過半年,我們的關係從最初的師生、室友,再到合夥,我真的沒聽過比我們更奇葩的,但此時我們還是對彼此沒什麼男女間的想法,只是兩個怪人所以頻率剛好有對上而已。 開店初期他還是一邊在公司上班,晚上才會到攤車那幫忙。直到九點左右我們一起把東西收好,再一起回家。
前言-誤入大企業的小員工 開始説明創作這個文章的意思,我不是文組出身的高材生,也不是現在那些高學歷的人才,只是ㄧ個無法討主管歡心,確事事能夠營刃而解的無趣大叔,面對已經上班近30年的公司,有很多的無奈,又有很多的感慨,又無處可說無人能理解,只好在這個平台上述說自己發生的果往,討拍或是討罵,因為生活
最近看到些年輕的新進同事工作的態度,只能說時代不同了。 相較我這一批進來的人,訓練嚴謹紮實,且態度好有責任感,現在來的新人並不想多學,除了學完基本該學的以外,空下的時間就是玩手機和摸魚;我和另一個同事聊起,她也覺得年輕一代的人確實很多都是如此。 以前我們那時當新人時,空檔還會主動去問資深老鳥是否
Thumbnail
會和阿人認識,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工作場合中能認識到變成熟識朋友,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而能在沒有一起工作後又能持續聯絡,又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能在工作場合中認識到一個正常人,更是不容易的事。 而我們都做到了,光這樣就值得為自己鼓勵。
由於工作的關係,時常會接觸到一些新開業的公司。老闆年輕、幹部也年輕,充滿了朝氣,今天一個目標、明天一個想法。但是開著開著,公司就𣎴見了。 有一家已經為它服務了快四十年的工廠,突然聽說副總要來找我。我正在想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一看到人,我就認出他了,三十年前,他剛進這家公司時,曾經因為勞健保的事情來
Thumbnail
大家隨著在公司的年資越來越久, 和公司的發展之下, 都會開始帶新人。 有一次老闆叫我到會議室約談,原本想說有好康。 因為之前的幾次,不是發project 獎金,不然就是發餐券等 沒想要這一次要我帶五個新人。
Thumbnail
拾。ten覺得有很多可以說… 前輩 拾。ten很早就出社會了,大約在高職時代,暑假就開始在親戚的行銷公司當工讀生了。 也很幸運遇到很熱心的前輩指導跟照顧我, 活動企劃的女前輩,是我在社會大學的第一位鄰座同事, 跟著她也學習到不少日後,在做執行各大活動的眉角,讓我在辦公司旅遊、尾牙、春酒
Thumbnail
今天就來講述一下另外一個人的打工故事,也就是我的室友之一立委的事情, 通常我個建議各位聽眾,在大一新鮮人的時候,還不要急著先去打工, 因為必修課還蠻多的,而且從補休還要花錢其實划不來, 立委算是我們寢室裡面四個人加進算最不太好的,好啦那個家境最好的人是我啦!!   所以他在入學的這段時間沒
第五章 從認識他到開店不超過半年,我們的關係從最初的師生、室友,再到合夥,我真的沒聽過比我們更奇葩的,但此時我們還是對彼此沒什麼男女間的想法,只是兩個怪人所以頻率剛好有對上而已。 開店初期他還是一邊在公司上班,晚上才會到攤車那幫忙。直到九點左右我們一起把東西收好,再一起回家。
前言-誤入大企業的小員工 開始説明創作這個文章的意思,我不是文組出身的高材生,也不是現在那些高學歷的人才,只是ㄧ個無法討主管歡心,確事事能夠營刃而解的無趣大叔,面對已經上班近30年的公司,有很多的無奈,又有很多的感慨,又無處可說無人能理解,只好在這個平台上述說自己發生的果往,討拍或是討罵,因為生活
最近看到些年輕的新進同事工作的態度,只能說時代不同了。 相較我這一批進來的人,訓練嚴謹紮實,且態度好有責任感,現在來的新人並不想多學,除了學完基本該學的以外,空下的時間就是玩手機和摸魚;我和另一個同事聊起,她也覺得年輕一代的人確實很多都是如此。 以前我們那時當新人時,空檔還會主動去問資深老鳥是否
Thumbnail
會和阿人認識,是因為工作的關係。在工作場合中能認識到變成熟識朋友,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而能在沒有一起工作後又能持續聯絡,又是多不容易的一件事。能在工作場合中認識到一個正常人,更是不容易的事。 而我們都做到了,光這樣就值得為自己鼓勵。
由於工作的關係,時常會接觸到一些新開業的公司。老闆年輕、幹部也年輕,充滿了朝氣,今天一個目標、明天一個想法。但是開著開著,公司就𣎴見了。 有一家已經為它服務了快四十年的工廠,突然聽說副總要來找我。我正在想是不是有什麼問題?一看到人,我就認出他了,三十年前,他剛進這家公司時,曾經因為勞健保的事情來
Thumbnail
大家隨著在公司的年資越來越久, 和公司的發展之下, 都會開始帶新人。 有一次老闆叫我到會議室約談,原本想說有好康。 因為之前的幾次,不是發project 獎金,不然就是發餐券等 沒想要這一次要我帶五個新人。
Thumbnail
拾。ten覺得有很多可以說… 前輩 拾。ten很早就出社會了,大約在高職時代,暑假就開始在親戚的行銷公司當工讀生了。 也很幸運遇到很熱心的前輩指導跟照顧我, 活動企劃的女前輩,是我在社會大學的第一位鄰座同事, 跟著她也學習到不少日後,在做執行各大活動的眉角,讓我在辦公司旅遊、尾牙、春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