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提中庸就不可能忽略孔子。中庸,凡事中正適度,不偏不倚,,並視為一種最終的道德境界,持之以恆。孔子推崇,想當然耳成為儒家一向處身立世的原則。
一件事若存在於世間,必然存在兩端即矛盾,而如何在兩端間權衡,亦或者跳脫出兩端的框架,在拒絕兩端及接受兩端間做出平衡,即是中庸的思考方式。並將這樣的中庸,套在一個儒家設計的完美人格(君子)身上,以建立群體的目標即方向。
(~跟造神是一樣的)
而孔子塑造的君子形象,同時產生(塑造)了對立面--小人。可小人並不在中庸地的框架下,「有教無類」也尤然而生,這是一個世界觀,如同天使與惡魔間勢不兩立,不同於物理消滅對方,而從中透過魔法攻擊(教育)吸收勢力。
再談到老子,老子時常被當作「愚民政策」的象徵,其實不全然,他主張無為而治,回歸自然本色,說是愚民嗎?其實也是,但不是叫上位者愚弄百姓的那種權術,而是上位者作為榜樣一起「愚」;而「愚」是甚麼?其實就是不用言傳教化,而是以自身行動,他人模仿學習,並塑造秩序;塑造什麼秩序?回歸自然(生與活)。
不論是孔子的中庸還是老子的無為,即便都有談及治理,但實際談的都最後都回到如何成為民,做一位好百姓。而做好一位百姓,你需要與在君子及小人間蹉跎;需要在服從社會環境中的秩序,都是教你安分守己。
君王的教育、統治階級的教育,僅流於階級社會中,並且透過制度及專業的教學予以維持期待及穩定,而形塑這整個較為封閉的社會。
而這樣的能力會不會跨階級流傳,答案一定是會的,可能是隨時間的滲透及學習、追求,也可能是戰亂。
可這一切對於自由民主多元的社會顯然是不合時宜的。
在個人層面,信念、能力、投入及維持是跨越階級的重點;而社會層面,階級壁壘、社會機會、支持系統則是另一項決定是否能夠跨越的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