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便祕掰掰!從水分、益生菌到生活習慣,一次掌握改善祕訣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天氣轉涼,您是否也發現排便習慣變得不太順暢?這其實是很常見的現象。讓我們一起來了解冬季便秘的原因,以及如何透過適當補充水分和益生菌來改善腸道健康。


為什麼冬天特別容易便秘?

冬天便秘的問題主要源於以下幾個原因:

  1. 水分攝取不足:寒冷天氣讓人比較不想喝水,加上冬季容易流失水分,都會影響腸道蠕動。
  2. 活動量減少:天冷容易待在室內,缺乏運動也會減緩腸道蠕動。
  3. 飲食習慣改變:冬季較常食用熱量較高、纖維較少的食物。


每天該喝多少水才夠?

根據研究建議,成年人每天的基本飲水量應該是:

  • 女性:約2000ml(8-9杯)
  • 男性:約2500ml(10-11杯)

但在冬季,由於室內暖氣的使用會加速體內水分流失,建議可以再多補充1-2杯水。以下是幾個實用的飲水小撇步:

  • 睡前1-2小時喝一杯溫水
  • 餐前半小時喝一杯水
  • 隨身攜帶水壺,定時補充
  • 可以喝溫熱花茶或無糖茶飲增加飲水意願

參考資料:喝水好處多,可預防心病!正確喝水時間表+秘訣大公開,健康010


益生菌的好處:改善便秘好幫手

除了適當補充水分,益生菌也是改善便秘的好幫手。益生菌能夠:

  • 促進腸道蠕動
  • 調節腸道菌群平衡
  • 增強免疫力
  • 幫助營養吸收
  • 改善腹脹問題

如何補充益生菌?

  1. 發酵食品:優格、韓式泡菜、優酪乳、味噌
  2. 益生菌保健食品 建議選擇:
  • 含多重菌株
  • 每份含有至少10億活菌數
  • 搭配後生元更有效
  • 具有胃酸耐受性的配方

參考資料:益生菌是什麼?為何要吃益生菌?專家說明6種益生菌功效與副作用,健康醫學院


其他改善便秘的生活習慣

  1. 保持運動習慣
    1. 每天至少走路30分鐘
    2. 做一些簡單的伸展運動
  2. 增加纖維質攝取
    1. 多吃蔬果
    2. 選擇全穀類食物
  3. 建立固定如廁時間
    1. 早晨起床後
    2. 用餐後20-30分鐘


結語

冬季便秘雖然常見,但只要注意充足的水分攝取,搭配適量的益生菌補充,再加上良好的生活習慣,就能幫助您維持健康的排便習慣。記住,腸道健康是身體健康的基礎,讓我們一起為腸道健康努力!

如果便秘情況持續困擾您,建議尋求醫師的專業建議,找出最適合您的改善方案。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本文探討各國葉黃素建議攝取量差異,並提供消費者如何選擇適合自身劑量的建議。文章指出,臺灣、日本、美國及世界衛生組織對於每日葉黃素攝取量有不同的建議標準,差異可能來自研究數據、飲食習慣和人口特徵等因素。文章建議消費者從低劑量開始補充,觀察身體反應,並諮詢專業醫師意見,以找到最適合自身的攝取量。
醫美療程後修復期營養補充的重要性,以及膠原蛋白、神經醯胺、維他命C和穀胱甘肽四大關鍵營養成分的功效說明。
天氣變冷了,不少人開始感覺關節開始隱隱作痛,尤其是早晚溫差大的時候特別明顯。其實這不是你的錯覺,冬季確實容易讓關節不適加劇。 為何冬天特別容易關節痛? 冬季關節疼痛加劇主要有以下原因: 寒冷天氣使關節周圍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緩 氣壓變化導致關節腔內壓力改變 人們傾向減少戶外活動,使關節缺乏
近期台灣冷氣團一波波到訪,根據消防署統計,近期全台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案例頻傳,其中不乏年輕族群,這些案例多發生在日常生活中最不經意的時刻。本文將解析寒流期間猝死的成因,並提供完整的預防對策。 為何寒冷易誘發猝死? 當氣溫驟降時,人體血管會快速收縮以維持體溫,這種生理反應會增加心臟負擔
對於鼻子過敏患者來說,傳統的抗過敏藥物如抗組織胺和類固醇雖然能有效緩解症狀,但長期服用可能帶來副作用,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因此,科學家開始探索其他潛在的治療方法,其中「益生菌」逐漸受到關注。 雖然目前益生菌與過敏性鼻炎之間的直接關聯性尚待更多研究證實,但部分研究顯示,某些益生菌可以幫助緩解鼻子過敏
身為一個愛旅行的人,最害怕的莫過於在旅途中生病。想像一下,精心規劃的行程、期待已久的美食探索,全因為一場感冒而泡湯...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預防建議!
本文探討各國葉黃素建議攝取量差異,並提供消費者如何選擇適合自身劑量的建議。文章指出,臺灣、日本、美國及世界衛生組織對於每日葉黃素攝取量有不同的建議標準,差異可能來自研究數據、飲食習慣和人口特徵等因素。文章建議消費者從低劑量開始補充,觀察身體反應,並諮詢專業醫師意見,以找到最適合自身的攝取量。
醫美療程後修復期營養補充的重要性,以及膠原蛋白、神經醯胺、維他命C和穀胱甘肽四大關鍵營養成分的功效說明。
天氣變冷了,不少人開始感覺關節開始隱隱作痛,尤其是早晚溫差大的時候特別明顯。其實這不是你的錯覺,冬季確實容易讓關節不適加劇。 為何冬天特別容易關節痛? 冬季關節疼痛加劇主要有以下原因: 寒冷天氣使關節周圍血管收縮,血液循環減緩 氣壓變化導致關節腔內壓力改變 人們傾向減少戶外活動,使關節缺乏
近期台灣冷氣團一波波到訪,根據消防署統計,近期全台OHCA(到院前心肺功能停止)案例頻傳,其中不乏年輕族群,這些案例多發生在日常生活中最不經意的時刻。本文將解析寒流期間猝死的成因,並提供完整的預防對策。 為何寒冷易誘發猝死? 當氣溫驟降時,人體血管會快速收縮以維持體溫,這種生理反應會增加心臟負擔
對於鼻子過敏患者來說,傳統的抗過敏藥物如抗組織胺和類固醇雖然能有效緩解症狀,但長期服用可能帶來副作用,進一步影響生活品質。因此,科學家開始探索其他潛在的治療方法,其中「益生菌」逐漸受到關注。 雖然目前益生菌與過敏性鼻炎之間的直接關聯性尚待更多研究證實,但部分研究顯示,某些益生菌可以幫助緩解鼻子過敏
身為一個愛旅行的人,最害怕的莫過於在旅途中生病。想像一下,精心規劃的行程、期待已久的美食探索,全因為一場感冒而泡湯...今天就來跟大家分享一些實用的預防建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裡寒很盛,「噦而腹滿」,不停的在打嗝,體內寒濕很盛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前指的是小便,後指的是大便,厥陰證患者最怕大小便不通,小便不通會造成腹水,大便不通肝臟的毒素就無法排出,前者可以用五苓散利尿,後者可以在處方中加入大黃幫助排便,基本上這種狀況都是能治
「嘔而脈弱」,嘔會喪失胃裡面的津液,跟下利一樣,會造成胃裡面虛掉,中焦虛寒,「小便復利」,小便很多,一直跑廁所,而且小便都是透明的,代表下焦是虛寒的,「身有微熱」,這是裡面寒濕很盛,陽被迫出去的關係,「見厥者,難治」,手腳冰冷,胃氣很弱,很難處理,「四逆湯主之」,用四逆湯救逆。 外陽內陰,在易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便秘」盛行率較一般族群高, 腎臟病友因為腎功能惡化造成尿毒素等廢物在體內堆積會影響腸道功能,加為了控制感染經常需要服用抗生素、控制高血磷服用降磷藥、治療貧血服用鐵劑等藥物都容易引發便秘,慢性腎臟病代謝失衡,也會導致腸道水腫、導致腸道蠕動功能下降、脹氣,因此排便不順,腸道壞菌會大量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下利清穀代表腸胃是虛寒的,津液是不夠的,因為攻表是靠裡面的陽,腸胃的津液來的,發汗會把陽氣給發散掉了,津液也流失掉了,「汗出,必脹滿」,造成陰陽兩虛,裡寒更盛,腸胃沒有蠕動而造成腹部脹滿。 這條辨本應出現在太陰篇中,此為太陽寒水不能作汗出,下陷太陰脾濕,致腸胃虛寒下利清
飲水不足: 一旦水喝的少,自然腸道內殘留的水分就少,糞便也就變得乾燥堅硬。 食物攝取不足: 由於飲食的精緻化、吃太少、過度減肥、纖維食物吃不足,都會造成便秘。 情緒因素: 緊張、壓力或憂愁、思慮過度的人,壓力會使腸道肌肉緊張,長期處在高壓緊張的環境導致便祕。 運動不足: 長期久坐,
溼氣重症狀: 頭常覺得重重的,老是覺得昏昏沉沉的 身體痠痛、無力 全身乏力,提不起勁 水腫,主要在肚子、大腿、小腿 易胖體質 西醫健康檢查發現有脂肪肝或高血脂問題 一直想睡,睡很多卻還是睡不飽 口水多、痰多 腸胃消化差,肚子容易脹、打嗝、放屁 大便軟,容易粘馬桶 皮膚濕疹
Thumbnail
夏季炎熱易引發腹瀉,營養師提醒民眾應注意食物安全和根源處理。益生菌並非全部腹瀉皆適用,需針對原因處理。文章介紹6種原因導致腹瀉及對應的處理方式。
身體濕氣重的問題一直是我困擾已久的難題。生活在台灣這樣潮濕的氣候下,加上飲食習慣,濕氣重的困擾總是伴隨著我。我詢問過許多中醫,希望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但每個人的建議都不盡相同,讓我感到相當無助和困惑。
Thumbnail
  依照李宜霖醫師的說法,便秘是指三天以上都沒有上大號。他認為吃些中醫所謂涼性的水果,例如火龍果或木瓜,還是奇異果之類的,可以幫助排便。而使用瀉藥一樣會有依賴性,不能常吃,不然會越吃越沒效。說到月光的排便其實不是很規律,有可能一時超過三天沒有,也有可能每天都有,是希望能夠一到兩天就能上一次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談便秘 「你今天大便了嗎?」現代人因飲食精緻、生活不規律、精神壓力等因素,便秘成為常見文明病。便秘定義為一周內排便小於三次,或解便困擾,如用力解便、大便乾硬、腹脹痛等。中醫分類便秘為熱秘、氣秘、冷秘、濕秘、虛秘等,建議個體化治療。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傷寒」,傷寒邪入厥陰,裡寒很盛,「噦而腹滿」,不停的在打嗝,體內寒濕很盛而腹滿,「視其前後,知何部不利,利之即愈」,前指的是小便,後指的是大便,厥陰證患者最怕大小便不通,小便不通會造成腹水,大便不通肝臟的毒素就無法排出,前者可以用五苓散利尿,後者可以在處方中加入大黃幫助排便,基本上這種狀況都是能治
「嘔而脈弱」,嘔會喪失胃裡面的津液,跟下利一樣,會造成胃裡面虛掉,中焦虛寒,「小便復利」,小便很多,一直跑廁所,而且小便都是透明的,代表下焦是虛寒的,「身有微熱」,這是裡面寒濕很盛,陽被迫出去的關係,「見厥者,難治」,手腳冰冷,胃氣很弱,很難處理,「四逆湯主之」,用四逆湯救逆。 外陽內陰,在易
慢性腎臟病患者的「便秘」盛行率較一般族群高, 腎臟病友因為腎功能惡化造成尿毒素等廢物在體內堆積會影響腸道功能,加為了控制感染經常需要服用抗生素、控制高血磷服用降磷藥、治療貧血服用鐵劑等藥物都容易引發便秘,慢性腎臟病代謝失衡,也會導致腸道水腫、導致腸道蠕動功能下降、脹氣,因此排便不順,腸道壞菌會大量
「下利清穀,不可攻表」,下利清穀代表腸胃是虛寒的,津液是不夠的,因為攻表是靠裡面的陽,腸胃的津液來的,發汗會把陽氣給發散掉了,津液也流失掉了,「汗出,必脹滿」,造成陰陽兩虛,裡寒更盛,腸胃沒有蠕動而造成腹部脹滿。 這條辨本應出現在太陰篇中,此為太陽寒水不能作汗出,下陷太陰脾濕,致腸胃虛寒下利清
飲水不足: 一旦水喝的少,自然腸道內殘留的水分就少,糞便也就變得乾燥堅硬。 食物攝取不足: 由於飲食的精緻化、吃太少、過度減肥、纖維食物吃不足,都會造成便秘。 情緒因素: 緊張、壓力或憂愁、思慮過度的人,壓力會使腸道肌肉緊張,長期處在高壓緊張的環境導致便祕。 運動不足: 長期久坐,
溼氣重症狀: 頭常覺得重重的,老是覺得昏昏沉沉的 身體痠痛、無力 全身乏力,提不起勁 水腫,主要在肚子、大腿、小腿 易胖體質 西醫健康檢查發現有脂肪肝或高血脂問題 一直想睡,睡很多卻還是睡不飽 口水多、痰多 腸胃消化差,肚子容易脹、打嗝、放屁 大便軟,容易粘馬桶 皮膚濕疹
Thumbnail
夏季炎熱易引發腹瀉,營養師提醒民眾應注意食物安全和根源處理。益生菌並非全部腹瀉皆適用,需針對原因處理。文章介紹6種原因導致腹瀉及對應的處理方式。
身體濕氣重的問題一直是我困擾已久的難題。生活在台灣這樣潮濕的氣候下,加上飲食習慣,濕氣重的困擾總是伴隨著我。我詢問過許多中醫,希望找到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但每個人的建議都不盡相同,讓我感到相當無助和困惑。
Thumbnail
  依照李宜霖醫師的說法,便秘是指三天以上都沒有上大號。他認為吃些中醫所謂涼性的水果,例如火龍果或木瓜,還是奇異果之類的,可以幫助排便。而使用瀉藥一樣會有依賴性,不能常吃,不然會越吃越沒效。說到月光的排便其實不是很規律,有可能一時超過三天沒有,也有可能每天都有,是希望能夠一到兩天就能上一次
Thumbnail
黃靖容醫師談便秘 「你今天大便了嗎?」現代人因飲食精緻、生活不規律、精神壓力等因素,便秘成為常見文明病。便秘定義為一周內排便小於三次,或解便困擾,如用力解便、大便乾硬、腹脹痛等。中醫分類便秘為熱秘、氣秘、冷秘、濕秘、虛秘等,建議個體化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