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群走跳,不被他人意見影響的方法】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 拉出距離感。這是改變思維的好策略

在社群寫作被人「開嗆」了,怎麼辦?

謝謝他呀!

如果你是個平庸、無聊的人,別人幹嘛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

他「認證」了你是個值得關注的人。

他選擇分出寶貴的注意力,給你。

▋社群的運作原理

有交鋒才有人「吃瓜圍觀」、有群眾才有互動;

有互動,就有更多流量。

這是因為「讓人久留」是所有社群的終極使命。

平台的存在,不是為了擔任公平公正的裁判,是為了讓使用者持續上線、忘記登出。

平台不會區分你的聲量是好是壞,只要持續引發互動,就是好。

批評的人,願意分出寶貴時間給你、擔任你的流量催化劑,是認真值得你的感謝。

專家也指出,感謝的態度能有效減緩壓力、降低焦慮和提高能量。

「感恩的心」不只是雞湯,更是策略。

▋第三人稱:把你變成「他」

「叫一遍,用你的名字稱呼你自己。」

這不是邪教開場白,是《Chatter》心理學家分析的有效做法。

假設你的帳號叫「小明」,你不該抱持的觀點是:「有人嗆我。好難過喔,怎麼辦?」

你應該轉換視角,這樣想才對:「小明這角色,收到一則批判留言了。根據小明的人設,他接下來有這些應對策略。」

你看,同一件事,換個這角度重新想,是不是清晰多了?

拉出距離,開啟第三人稱視角,是抽離情緒、增進效率的好方法。

這招叫做「用思考改變自己的思考」。

▋開啟「讀者腦」

打開 APP,到你的社群動態牆上,開始滑手機,好好看看演算法推送給你的貼文。

觀察留言數字,你會發現一件驚人事實:

各篇貼文底下,有的收到 5 則留言、63 則留言、101 則留言⋯⋯也有更多的「零留言」。

但其中有多少貼文,是你會集中精神,打開內容閱讀、再展開留言串、再梳理時序⋯⋯然後,打開雙方過往互動,逼自己當個公平公正的裁判,清晰分辨誰對誰錯?

別鬧了,這不可能的!

就算有,比起你在手機「滑走」的貼文數量,根本微乎其微。

現實是:讓你超在意的刺眼留言,在讀者眼中就是如此微不足道。

你,只是讀者們眼角餘光多瞄一眼的「數位過客」。

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會陷在留言深處,反覆一讀再讀、讀那幾行字句。

那幾行,是連你當讀者的時候,都不屑一顧的字句。

請你換個觀點、轉換視角,用思考改變思考。

▋社群,是一場賽局

社群是賽局,不是飯局。

想掌控局面,你該看的叫「數據」,不是「情緒」。

如果你在社群寫作靠情緒,那些沒禮貌的留言,那真的是他媽的有夠過份!

但如果你願意冷靜看數據,很快就會發現,折疊在貼文底下的所有留言,能見度都低得可憐。

只要往下一層,瀏覽數就跌到剩 20%。

要是你再動手回覆?那抱歉了,留言摺痕底下的留言,曝光再減半。

所有流量,幾乎就是由你和他兩個人貢獻。

同樣寫作量,你為何不再寫一篇、開啟新局?

隨便寫,都是 10 倍起跳的流量潛力。

看數據,別看情緒;開新局,不要陷進深處。

▋從井底跳出來

把每一則貼文,看成你挖過的水井。

那些留言來亂的酸民,就像在你作品底下,陰暗濕潤的井底青蛙。

當你跟著它呱呱叫,你們的全世界,就是別人眼裡的陰暗角落。

如果你願意跳出來、持續創作,你就像在廣闊的大自然裡四處開拓、鑿井的探險家。

想要深挖?隨時都行。

但你會發現,這時候值得你觀察的水井,有好多好多了。

每則貼文底下,都有值得觀察的留言,你可能根本再也記不得,當初讓你最在意的那隻青蛙,現在窩在哪裡。

但這有個條件:是你打從一開始就不能讓自己深陷井底,陪著那隻青蛙不出來。

▋社群只是工具

工具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取代自己用的。

你必須把社群當工具,有效率的使用它。

要互動的時候,吃瓜流量就是你破圈的秘密武器;

需要影響力的時候,那說出沒人敢講的話,就是你引領風向、成為意見領袖的門票。

要是感到疲累、開始「走心」?那麼放下工具,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你在森林砍柴,鋒利的斧頭是最棒的工具,但這不代表你連外出吃飯,都能拿著斧頭進餐廳。

劃清自己和工具的界線,只要情況不對,請你理智「下線」。

工具不用的時候,本來就要放下。

▋距離感,是你調適心態的最好解方

「距離感」是啟發你重新思考的高效策略。

• • •

這張照片,是 1990 年航海家 1 號在距離地球 64 億公里,回頭拍到的「太陽系全家福」。

卡爾薩根在《暗淡藍點》書裡說道:

「再看一次這小藍點。就在這裡。這是家。

每個你愛的人,認識的人,聽過的人,都在這度過一生。

所有快樂和痛苦,千百種宗教、思想體系和經濟哲理,所有獵人和征服者,所有英雄和膽小鬼,所有發明家和探險家,所有君王和農夫,所有腐敗的政客,超級巨星和至高領袖,所有聖人和罪人們⋯⋯都住在上面。

都懸浮在那微弱光線上,像塵埃一樣的小點點。」

——

還有人,寫過這一段簡短粗暴,又讓人印象深刻的標語:

「宇宙這麼大,你就擠在這小點點裡上班、繳稅,數著週末還剩幾天會來。」

• • •

在社群走跳,不被他人意見影響的方法?

再看一眼,看這暗藍色的小點點。

avatar-img
49會員
89內容數
SEO|數位寫作|內容行銷 ── 用文字創造利潤的變現知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旅人小萌-avatar-img
2025/01/03
1
謝謝您的分享❤️
1
Jemmy 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有讀者問我:經營寫作變現,有沒有推薦的書? 在變動迅速的 2025 年,想靠寫作經營事業,推薦哪些著作? 以下 10 本,是影響我的內容策略最深、最推薦你讀的經典。 每本書我都會註明中文/英文/中譯本。 如果你不讀純英文,跳過就行
── 新聞媒體 SEO 的 7 個技巧 我投稿過的媒體,有 1 篇文連續多年霸佔熱門榜,標題叫「YouTube 轉檔工具推薦」。 明明是幾年前的「舊聞」,憑什麼卡位熱門位置? 用 SEO 邏輯看,答案瞬間就揭曉了 —— 因為「youtube轉mp3」這字詞每月有 20.4 萬
── 寫作根本沒被取代,寫作者的身價反而水漲船高 我今年狂跑 5 場國際行銷活動、積了好幾萬哩程,就為了搶先知道在 AI 時代,內容創作者的最新出路。 沒想到講者們根本沒建議什麼新出路,是繼續強調內容的重要性。 不是吧?我花一堆門票和機票錢,準備「跳槽」搶先,結果你跟我說:
── 別貼!讀者和流量都還在外面呢! 答案「社群歸社群,搜尋歸搜尋。」兩個分開思考、分開貼。 想徹底了解「社群 vs 搜尋」的差別,搞懂這兩個現實就行了: 1. 社群 vs 搜尋,兩者無關 「社群」和「搜尋」是待在完全不同的容器裡。不管讀者、情境、流量邏輯都不同。
這篇文章探討了SEO常見的迷思,並指出許多技術性SEO工作其實是浪費時間的,真正的SEO重點在於創作高品質內容,滿足搜尋者需求,並著重於網站內部連結及搜尋引擎收錄等高投資報酬率的策略。
—— 把困難的文字寫簡單 ​ 很久以前有一位暢銷詩人,他出生在距今約 1,200 多年前的唐朝。 ​ 他寫的散文、詩篇都超級暢銷。 ​ 是你看一眼作品就知道「這會爆紅」的等級。 ​ 真的很紅,堪稱古代「爆文」。 ​ 有經濟專家根據唐朝文獻、物價指數認真換算,他寫一篇文,稿費能買下
── 寫作,是最好的自我投資 有讀者問我:經營寫作變現,有沒有推薦的書? 在變動迅速的 2025 年,想靠寫作經營事業,推薦哪些著作? 以下 10 本,是影響我的內容策略最深、最推薦你讀的經典。 每本書我都會註明中文/英文/中譯本。 如果你不讀純英文,跳過就行
── 新聞媒體 SEO 的 7 個技巧 我投稿過的媒體,有 1 篇文連續多年霸佔熱門榜,標題叫「YouTube 轉檔工具推薦」。 明明是幾年前的「舊聞」,憑什麼卡位熱門位置? 用 SEO 邏輯看,答案瞬間就揭曉了 —— 因為「youtube轉mp3」這字詞每月有 20.4 萬
── 寫作根本沒被取代,寫作者的身價反而水漲船高 我今年狂跑 5 場國際行銷活動、積了好幾萬哩程,就為了搶先知道在 AI 時代,內容創作者的最新出路。 沒想到講者們根本沒建議什麼新出路,是繼續強調內容的重要性。 不是吧?我花一堆門票和機票錢,準備「跳槽」搶先,結果你跟我說:
── 別貼!讀者和流量都還在外面呢! 答案「社群歸社群,搜尋歸搜尋。」兩個分開思考、分開貼。 想徹底了解「社群 vs 搜尋」的差別,搞懂這兩個現實就行了: 1. 社群 vs 搜尋,兩者無關 「社群」和「搜尋」是待在完全不同的容器裡。不管讀者、情境、流量邏輯都不同。
這篇文章探討了SEO常見的迷思,並指出許多技術性SEO工作其實是浪費時間的,真正的SEO重點在於創作高品質內容,滿足搜尋者需求,並著重於網站內部連結及搜尋引擎收錄等高投資報酬率的策略。
—— 把困難的文字寫簡單 ​ 很久以前有一位暢銷詩人,他出生在距今約 1,200 多年前的唐朝。 ​ 他寫的散文、詩篇都超級暢銷。 ​ 是你看一眼作品就知道「這會爆紅」的等級。 ​ 真的很紅,堪稱古代「爆文」。 ​ 有經濟專家根據唐朝文獻、物價指數認真換算,他寫一篇文,稿費能買下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靈感用盡、鍵盤不再響,盯著喜歡、分享、留言的數字,心跳跟著小鈴鐺七上八下⋯⋯vocus 2025 年 4 月限定新商品,要為創作者打氣! 🚨「創作者打氣包」 最懂創作者的vocus,為創作者打造 ✨ 打氣包,包什麼?!四件道具挺創作者 一、【打氣復活卷】 專屬你的打氣小語,成功登記免費
繼打戲要怎麼寫?(一),第二三篇注重在打戲最常出現的問題點,這些問題對打戲的危害巨大,所以接下來的兩篇不是「要怎麼寫」,而是「不要怎麼寫」。 打戲寫得好,通常成功的因素是難以模仿的,因為那是大師高手們花了無數檯面下的工夫打磨後的成果。但是,有些因素會讓打戲變得很爛
今天收到方格子的通知信:錄取了 2025/2 的方格子本月新星!首先一定要大聲感謝方格子的厚愛,也留言給每一位有幸一起獲得本月小幸運的作者,希望大家都能繼續創作。不過回顧自己的文章,發現原來我已經寫文一個月了!不藏私直接公佈後台,你猜猜大家都喜歡什麼類型的文章?
不知道各位創作者們是否也會有擔心內容重複一樣的困擾呢? 目前為圖文雙棲,圖片的創作其實很常早就在其他平台發過了,不論是社團、噗浪、IG、X等等,以至於有時後要搬回方格子更新的時候會有種:「我要一樣的話再說一次嗎?大家會不會覺得厭煩?」的疑慮。
近幾年投資環境中,大多數投資人都選擇投資ETF,最便ETF已經是具有分散風險的特性了,卻還是有人發現賺不到錢,甚至面臨虧損。 主要是大部分的人犯了這3點關鍵錯誤: 第1點:追高殺低,錯誤進出場 • 很多人看到ETF上漲才進場,下跌就急著賣出。 • ETF是長期投資,頻繁進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會以身心來承受他人的不當對待與口語傷害,來避免撕破臉,讓自己不要成為一個讓人印象不好,或反過來被批評和質疑的人。 但是,若對方已非常明確及具體的以言語行為做出侵擾你的事實,那麼「避免撕破臉」不是你的責任和義務,而是有力、具體、明確的告知對方不接受這種行為和態度,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Thumbnail
淡化他人的評價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和數位平台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接觸到他人的意見和評價。我們的行為、選擇甚至想法,似乎都置於一個公開的舞台上,時刻面臨著眾人的審視。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對他人看法的過度在意中,逐漸失去自我。然而,要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我們
1. 誤以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 - 很多人實際上只是隨波逐流,並沒有真正的獨立思考。這些人常常在看到某些意見時,會說「我也是這麼想的」,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 2. 站隊形成優越感: - 有些人會因為站在某個特定意見的隊伍中而產生優越感,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有見地。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大眾其實只是比較傾向喜歡某種人設,而不是你本人。
你喜歡你現在所處的社群嗎? 如果喜歡,何不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這社群變得更棒,因為這也幫助到你自己; 如果不喜歡,那就主動去創造你心目中的社群吧!
Thumbnail
全新 vocus 挑戰活動「方格人氣王」來啦~四大挑戰任你選,留言 / 愛心 / 瀏覽數大 PK,還有新手專屬挑戰!無論你是 vocus 上活躍創作者或剛加入的新手,都有機會被更多人看見,獲得站上版位曝光&豐富獎勵!🏆
Thumbnail
相信很多人會以身心來承受他人的不當對待與口語傷害,來避免撕破臉,讓自己不要成為一個讓人印象不好,或反過來被批評和質疑的人。 但是,若對方已非常明確及具體的以言語行為做出侵擾你的事實,那麼「避免撕破臉」不是你的責任和義務,而是有力、具體、明確的告知對方不接受這種行為和態度,才是真正重要的事。
Thumbnail
淡化他人的評價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社交媒體和數位平台使我們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容易接觸到他人的意見和評價。我們的行為、選擇甚至想法,似乎都置於一個公開的舞台上,時刻面臨著眾人的審視。在這樣的環境中,很容易讓自己陷入對他人看法的過度在意中,逐漸失去自我。然而,要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我們
1. 誤以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 - 很多人實際上只是隨波逐流,並沒有真正的獨立思考。這些人常常在看到某些意見時,會說「我也是這麼想的」,但實際上他們並沒有深入思考過這個問題。 2. 站隊形成優越感: - 有些人會因為站在某個特定意見的隊伍中而產生優越感,覺得自己比別人更有見地。
Thumbnail
對於幾眼看上去,就認定合不來的人,我不會勉強自己加入所謂的圈圈。
Thumbnail
溝通向來是機會,既給了別人,同時也給了自己。
Thumbnail
大眾其實只是比較傾向喜歡某種人設,而不是你本人。
你喜歡你現在所處的社群嗎? 如果喜歡,何不參與其中,貢獻自己的力量,幫助這社群變得更棒,因為這也幫助到你自己; 如果不喜歡,那就主動去創造你心目中的社群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