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出距離感。這是改變思維的好策略
在社群寫作被人「開嗆」了,怎麼辦?
謝謝他呀!
如果你是個平庸、無聊的人,別人幹嘛把注意力放在你身上?
他「認證」了你是個值得關注的人。
他選擇分出寶貴的注意力,給你。
▋社群的運作原理
有交鋒才有人「吃瓜圍觀」、有群眾才有互動;
有互動,就有更多流量。
這是因為「讓人久留」是所有社群的終極使命。
平台的存在,不是為了擔任公平公正的裁判,是為了讓使用者持續上線、忘記登出。
平台不會區分你的聲量是好是壞,只要持續引發互動,就是好。
批評的人,願意分出寶貴時間給你、擔任你的流量催化劑,是認真值得你的感謝。
專家也指出,感謝的態度能有效減緩壓力、降低焦慮和提高能量。
「感恩的心」不只是雞湯,更是策略。
▋第三人稱:把你變成「他」
「叫一遍,用你的名字稱呼你自己。」
這不是邪教開場白,是《Chatter》心理學家分析的有效做法。
假設你的帳號叫「小明」,你不該抱持的觀點是:「有人嗆我。好難過喔,怎麼辦?」
你應該轉換視角,這樣想才對:「小明這角色,收到一則批判留言了。根據小明的人設,他接下來有這些應對策略。」
你看,同一件事,換個這角度重新想,是不是清晰多了?
拉出距離,開啟第三人稱視角,是抽離情緒、增進效率的好方法。
這招叫做「用思考改變自己的思考」。
▋開啟「讀者腦」
打開 APP,到你的社群動態牆上,開始滑手機,好好看看演算法推送給你的貼文。
觀察留言數字,你會發現一件驚人事實:
各篇貼文底下,有的收到 5 則留言、63 則留言、101 則留言⋯⋯也有更多的「零留言」。
但其中有多少貼文,是你會集中精神,打開內容閱讀、再展開留言串、再梳理時序⋯⋯然後,打開雙方過往互動,逼自己當個公平公正的裁判,清晰分辨誰對誰錯?
別鬧了,這不可能的!
就算有,比起你在手機「滑走」的貼文數量,根本微乎其微。
現實是:讓你超在意的刺眼留言,在讀者眼中就是如此微不足道。
你,只是讀者們眼角餘光多瞄一眼的「數位過客」。
全世界只有你自己,會陷在留言深處,反覆一讀再讀、讀那幾行字句。
那幾行,是連你當讀者的時候,都不屑一顧的字句。
請你換個觀點、轉換視角,用思考改變思考。
▋社群,是一場賽局
社群是賽局,不是飯局。
想掌控局面,你該看的叫「數據」,不是「情緒」。
如果你在社群寫作靠情緒,那些沒禮貌的留言,那真的是他媽的有夠過份!
但如果你願意冷靜看數據,很快就會發現,折疊在貼文底下的所有留言,能見度都低得可憐。
只要往下一層,瀏覽數就跌到剩 20%。
要是你再動手回覆?那抱歉了,留言摺痕底下的留言,曝光再減半。
所有流量,幾乎就是由你和他兩個人貢獻。
同樣寫作量,你為何不再寫一篇、開啟新局?
隨便寫,都是 10 倍起跳的流量潛力。
看數據,別看情緒;開新局,不要陷進深處。
▋從井底跳出來
把每一則貼文,看成你挖過的水井。
那些留言來亂的酸民,就像在你作品底下,陰暗濕潤的井底青蛙。
當你跟著它呱呱叫,你們的全世界,就是別人眼裡的陰暗角落。
如果你願意跳出來、持續創作,你就像在廣闊的大自然裡四處開拓、鑿井的探險家。
想要深挖?隨時都行。
但你會發現,這時候值得你觀察的水井,有好多好多了。
每則貼文底下,都有值得觀察的留言,你可能根本再也記不得,當初讓你最在意的那隻青蛙,現在窩在哪裡。
但這有個條件:是你打從一開始就不能讓自己深陷井底,陪著那隻青蛙不出來。
▋社群只是工具
工具是拿來用的,不是拿來取代自己用的。
你必須把社群當工具,有效率的使用它。
要互動的時候,吃瓜流量就是你破圈的秘密武器;
需要影響力的時候,那說出沒人敢講的話,就是你引領風向、成為意見領袖的門票。
要是感到疲累、開始「走心」?那麼放下工具,是理所當然的事。
當你在森林砍柴,鋒利的斧頭是最棒的工具,但這不代表你連外出吃飯,都能拿著斧頭進餐廳。
劃清自己和工具的界線,只要情況不對,請你理智「下線」。
工具不用的時候,本來就要放下。
▋距離感,是你調適心態的最好解方
「距離感」是啟發你重新思考的高效策略。
• • •
這張照片,是 1990 年航海家 1 號在距離地球 64 億公里,回頭拍到的「太陽系全家福」。
卡爾薩根在《暗淡藍點》書裡說道:
「再看一次這小藍點。就在這裡。這是家。
每個你愛的人,認識的人,聽過的人,都在這度過一生。
所有快樂和痛苦,千百種宗教、思想體系和經濟哲理,所有獵人和征服者,所有英雄和膽小鬼,所有發明家和探險家,所有君王和農夫,所有腐敗的政客,超級巨星和至高領袖,所有聖人和罪人們⋯⋯都住在上面。
都懸浮在那微弱光線上,像塵埃一樣的小點點。」
——
還有人,寫過這一段簡短粗暴,又讓人印象深刻的標語:
「宇宙這麼大,你就擠在這小點點裡上班、繳稅,數著週末還剩幾天會來。」
• • •
在社群走跳,不被他人意見影響的方法?
再看一眼,看這暗藍色的小點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