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台灣中小企業環境中,員工的聘用終止或職務變更是一項不可避免的管理課題。然而,若忽略資訊安全責任的交接,企業可能面臨資料外洩、智慧財產流失,甚至違反法規的風險。本文以3C公司的案例,探討如何透過ISO 27002:2022條文6.5的資訊安全管理要求,來強化離職與職務變更過程中的風險控制,並結合勞資管理的關鍵概念,確保資訊安全與企業權益。
3C公司的資安風險管理挑戰
3C公司是一家科技產品製造商,近期有一名工程師小王因個人生涯規劃離職,卻在離職前將公司的產品開發資料存入私人雲端,並未經授權帶走了大量專案文件。當公司發現時,已難以追蹤資訊流向。這種情況顯示,企業若未妥善管理員工的離職與職務變更,可能導致關鍵資訊外洩,影響企業競爭力。
強化聘用終止與職務變更的資安措施
根據ISO 27002:2022條文6.5的要求,企業應建立機制,確保員工即使在離職或變更職位後,仍須履行資訊安全責任,並防止未授權存取機密資訊。以下為3C公司採取的資安管理策略:
- 在員工入職時,即應簽署離職後仍須遵守資訊安全義務的合約,例如競業禁止條款、機密資訊保護協議(NDA)。
- 人力資源部門與IT部門應密切合作,確保員工在離職或職務變更當日,即時撤銷所有系統存取權限,並歸還所有公司設備。
- 企業應建立清楚的離職或變更交接程序,確保所有專案文件、機密資訊與客戶資料能順利移轉至接手人員,避免因交接不完整造成業務中斷或資料遺失。
- 對於離職員工,企業應透過內部審查機制,定期監控可能的風險,例如異常的資料存取行為,並對外部求職網站或競業公司動態保持關注。
勞資管理與資訊安全的結合
除了ISO 27002:2022的資安管理要求,企業在處理聘用終止或職務變更時,也須考量《勞基法》的相關規範,避免觸犯勞動法令。以下為勞資管理應與資訊安全並行的幾個關鍵點:
- 企業不得以不當理由強制要求員工簽署不公平的競業禁止條款,避免違反《勞基法》的規定。
- 企業需在監控離職員工資訊行為時,確保不侵犯個資法規,並取得適當的法律顧問建議。
- 在勞動契約中明確訂定資訊安全相關規範,並讓員工充分理解其法律責任。
離職與職務變更的過程不僅涉及人力資源管理,更關乎企業的資訊安全風險。透過ISO 27002:2022條文6.5的要求,3C公司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資安管理機制,確保聘用終止或職務變更後,仍能有效保護企業的資訊資產。企業若能同時結合勞動法規,確保合法合規的管理,將能降低風險,維持企業穩定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