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就看網路上很多人推薦這本書,而我很喜歡的說書Podcast,引書店。其中主講人皓甯在講述這本書,想到自己的人生故事,也不禁感動落淚。我就很好奇這本書的魔力在哪裡。
作者比「約恩.納提科.林德布勞」其實已經在2022年1月辭世。對我來說比約恩的人生故事很不平凡,從瑞典的斯德哥爾摩商學院畢業的他,可謂是人們眼中的「人生勝利組」。但他卻選擇在他26歲且將當上一個跨國企業最年輕的財務長時,選擇辭職,到泰國森林展開為期17年的出家生活。17年後他回到社會,卻因適應不良得到的憂鬱症,與此病對抗了18個月,後來他貢獻他在出家生活所學,教人冥想、演講甚至上電視節目,也找到自己的另外一半。沒想到一切看似順利時,迎來的卻是他被診斷出漸凍症。
而這本書其實有另外兩位共同作者,因罹患漸凍症的他無法書寫,但本書內容是比約恩的人生故事及他的人生智慧,也是用他的第一人稱書寫。
我認為這本書適合有點人生經歷,提醒你一些人生智慧,就有點像是夜空中的星星,本來就在那,但只有再剔除光害之後,你才能看清楚它的明亮。
至於可以得到什麼,真的就如同他書名說的「我可能錯了」,學會放下「我執」,承認自己無法掌握什麼,因為人生本就「無常」,而在這當中提到我們其實在任何時刻,我們都可以得到想法的自由。
這本書分了38個章節,很難去述說每個章節的內容,我想我試著去分享我比較有感觸的地方,而我也很意外他講的一些道理,也是我的信仰曾提及過的。
比約恩在森林寺院修行時,其實是一個團體生活,不能選擇室友,而且人會來來去去。他坦承在一開始這對他是一大挑戰,因為他會不自覺得去跟別人比較,也在內心對別人有評價及意見,也讓自己內心痛苦。寺院的住持鼓勵大家這樣想:
我們就像被沖上海灘的小石頭。當我們上岸時,都是粗糙、有稜有角的。然後,人生的浪潮滾滾而來。如果我們有力氣留下來,與岸上的其他石頭摩擦與碰撞,我們鋒利的稜角就會一次又一次、慢慢地被磨掉,然後變得圓潤光滑,還會反光,開始閃閃發亮。
作者接著說,其實就是:學會喜歡他們本來的樣子。但即便很難做到喜歡對方,森林修行派的寺院文化是建立在共識上,並要彼此傳達這樣的訊息:「我願意和你合作。你不必很完美、聰明伶俐,我甚至不需要喜歡你。但我已經準備好跟你合作了。」
有次泰國森林修行派的創立者,阿姜查曾說到
你們知道嗎?我們的才智和這把叢林刀有一些相似之處。想像一下,如果我一直用這把刀子來切割塑膠製品、混凝土、玻璃、金屬、木頭和石頭,那它很快就會變得很鈍,再也不能有效地完成它的切割工作。但是,相反地,在不切割木頭或竹子的時候,如果我讓這把刀放在刀鞘裡,那它還會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鋒利的,能快速與高效地完成它的工作。
接著作者提到,佛教徒稱之為「智慧」,也就是「受到啟發的時刻」,而「冥想」與「智慧」之間建立了非常明確、緊密的連結。冥想的過程,讓他可以有時間專心聆聽內心的聲音,因為當前的生活方式太容易向外尋求答案,才智要偶爾休息真的很困難。
聆聽內在也並非不理性,並不會讓全新的想法或靈感像晴天霹靂一樣襲來,它可能包含你思索很長一段時間的事情。作者也接著分享通常只有在他接觸更多沈靜的時刻,放下自己的念頭讓他們自由流動,那個決定性的決心才會出現,他並不是用什麼推論去找出結論。
比約恩說到在一開始他參與為期一個月的冥想課程,沒想到那四天就逃離那個寺院。這是為什麼?他說那四天,他每天都在面最自己那「喋喋不休、挑惕、批判、質疑、抱怨的念頭」。這讓他非常難以忍受。後來他決定和自己達成一個協議:
從現在開始,指引我方向的星光,就是成為可以與自己更自在相處的人、一個更欣然做自己的人、一個不會總是被自己念投支配的人。有一天,甚至可以成為自己的好朋友。
接著他在後續的章節提到,佛陀區分出四種他認為神聖的心境,稱為「四無量心」,分別就是「慈」、「悲」、「喜」、「捨」。如何在這些神聖的心境中,也就是蘊藏人類之美中成長,佛陀說:「你必須永遠從自己開始」,只要你無法對自己慈悲,對他人的慈悲就永遠有缺漏,也有些脆弱。
常常我們腦海中,都會出現自我批判的聲音:「我不該感覺這麼糟、我不該如此反應等等」。但該做的是對自己更多的慈悲和理解,才能將這些念頭帶到光明中,又不會相信。並要總是告訴自己:我有盡力而為
我也好喜歡這段話
一個人在所有的關係中,只有一種是真正伴隨自己一輩子的,那就是我們跟自己的關係。如果這段關係的特點是慈悲和溫暖、透過寬恕的能力忘卻小差錯,這不是很有價值嗎?
如果能以溫柔、和藹的眼光審視自己、帶點幽默感看到自己的瑕疵。
如果可以毫無保留的關愛自己,就像我們對待孩子或別人那樣。
比約恩提到在他的僧人生活中,僧人們不經手金錢、不準挑進食的時間或食物、不準挑選同住的人等,一部分的原因就在於被迫放棄控制,刻意練習的結果,面對人生的不確定時,能安然且坦然的面對。
比約恩提到有陣子他在寺院的生活特別忙,因為他必須處理很多寺院的行政工作,有天一位同事僧人的阿姜.喜智菩提留意到比約恩的狀況,提醒他:「請注意:責任是有能力應對」。在英文當中,責任可以拆解成「回應」+「能力」。
透過以上的故事,作者想讓我們知道什麼才是幫助我們應對人生發生的所有事,計畫固然重要,但「活在當下」更是重要。你不會焦慮的去想可能出錯的事情、不會一直擔心事情是不是如你所願。反之,覺察當下,放開對控制的渴求,這就是勇於面對不確定。試圖緊抓人生,就像拼命抓住水一樣,不斷變化是它的本質。
比約恩也在書中分享自己婚戒的故事,在他回到瑞典之後,他因緣際會再度跟一位名為「伊莉莎白」的女子聯繫上,後來也變成他的妻子。他們決定結婚時,比約恩請求自己的妻子讓他在婚戒上刻字,這段文字雖然很不浪漫,卻體現了佛陀說的無常
這也會過去
他說他第一次聽到這句話,是他的導師阿姜.賈西薩羅講述了一位十三世紀波斯國王以傳奇的智慧治理他的國王。其中一位百姓很想知道國王治理國家的智慧,後來也總算見到國王,就詢問國王說:「國王陛下,您以公正、成功和受人讚美的方式治理國家,秘訣究竟是什麼?」國王將自己的戒指給百姓,說這裡藏著他的秘密。而戒指的內側也就是這句話:「這也會過去」
沒有什麼會持久。一切都是無常的。
這是壞消息,但也是個好消息。
我想也因為理解到無常我們才會珍惜當下
比約恩在修行時,他的禪堂每週都會有一次通宵打坐冥想,在冥想結束,導師就會上講台,開始當夜的講座。某個晚上,他的導師,阿姜.賈亞薩羅開頭的第一句話便說:「今晚,我要傳授你們一句有魔法的箴言。」接著他說:
下次,當你感覺到衝突開始悄悄醞釀、你和一個人的關係演變到快破裂的時候,只要用任何你喜歡的語言,真誠與篤定地對自己重複這句箴言三次,你的擔憂就會雲消霧散,就像夏日清晨草地上的露珠
── 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我可能錯了。
接著比約恩說到,人們都以為我們對眼前的事情非常了解,甚至可以輕易斷定所有事情的好壞,也認定生活應該照我們的希望與計劃發展,但其實事實不會如此。「我可能錯了」,讓比約恩能朝更謙虛、有建設性的方向前進。
比約恩也分享了阿姜.賈亞薩羅跟他們講述的一個故事。有個老人跟他兒子擁有一個小農場,還有一匹幫助耕作的馬。
有天馬從圍欄逃走。鄰居說:「昨天你還有一匹馬,現在已經沒有了!你要怎麼種田呢?」
老人回答:「可能是,可能不是。」
幾天之後馬自己跑回來,還帶回了兩匹野馬。鄰居說:「今天你可有三隻馬了,你可真幸運啊!」
老人又回答:「可能是,可能不是。」
老人的兒子在馴服野馬時,從馬上摔下來。鄰居說:「你那唯一的兒子,現在他腿斷了,你耕作時,他再也無法幫你了。這真是太不幸啦!」
老人再次回答:「可能是,可能不是。」
過一陣子,邊境地區戰爭爆發,所以適齡的役男都被徵召入伍,但老人的兒子因為腿斷了可以繼續留在村裡。鄰居說:「你的兒子保住了,多麽幸運啊!」
老人還是回答:「可能是,可能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