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你的身體,替你承受了所有情緒?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當你的提案被主管在會議中當場否定,你感覺一股怒氣上來,但最後還是壓下來,只能微笑點頭。事後,你是會繼續壓抑這股情緒,還是會找機會釋放出來?壓抑的情緒真的會隨時間消失,還是默默在你心中累積,最終爆發出來?

 

情緒的壓抑與爆發


James是一位重視團隊和諧的主管,他認為情緒化會影響專業形象,因此每當員工沒有達標,他不會表現出憤怒不滿,反而用温和的語氣溝通。然而,時間久了,他開始失眠、焦慮,甚至因為長期胃痛求助醫生,才發現這些身體症狀源於持續壓抑內心的不滿。在一次團隊會議中,面對員工的拖延,他突然情緒失控,激烈地批評,導致團隊氣氛非常緊張。事後,他感到深深的自責與無助。

 

壓抑情緒的後果


壓抑情緒並非解決之道,因為這些未被表達的情緒不會消失,而是轉化為內在壓力,對心理和生理造成傷害。憤怒本身並非壞事,它是人類在面對挑戰時的一種自然防禦機制,但若未能合理處理,可能成為傷害自己的利器。

 

那要如何改善呢?


  1. 識別情緒來源
    在情緒升起時,問自己:「這股怒氣從何而來?它針對的是誰?」寫下自己的感受,梳理問題核心。
  2. 設定安全出口
    如果情緒不適合當下表達,可以選擇在事後一對一溝通。例如:James可以在會議後與員工進行建設性的反饋,既表達了自己的不滿,也避免了公開衝突。
  3. 學習非暴力溝通
    以「我感覺......,因為......」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例如:「我感覺壓力很大,因為這份報告未能按時完成。」既能清楚傳達情緒,又不會讓對方感到攻擊性。
  4. 適當釋放壓力
    運動、冥想、甚至與信任的朋友傾訴,都是疏解內心壓力的方式。

 

「壓抑不代表控制,真正的控制是理解情緒,並轉化它的力量。」— 托尼·羅賓斯


管理情緒需要持續的練習與自我覺察


你有多久沒有真正面對自己的情緒了?學會與內心的攻擊性和平共處,才能在職場中游刃有餘,讓你的內心更強大,身體更健康。

歡迎在評論區分享你的故事!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梅根的斜槓人生沙龍
67會員
293內容數
前世界500強HR高階主管|策略顧問合伙人|跨界整合20年人才管理經驗X藝術療癒心理技術|獨創「認知升級+能量管理」雙軌破局模型|專破:35歲瓶頸期及職場情緒內耗|用策略思維點亮你的職業發展地圖|分享職場心理與成長心得,帶你解鎖職場與生活的美好,一起向光而行!
2025/05/03
當員工總是逞強、不願表達情緒,背後可能藏著「說了也沒人聽」的傷。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視角出發,剖析職場中不敢抱怨的心理根源,並提出三大溫暖實用的引導方式,幫助員工在信任中重建自我。你願意聽,就是他們勇敢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5/03
當員工總是逞強、不願表達情緒,背後可能藏著「說了也沒人聽」的傷。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視角出發,剖析職場中不敢抱怨的心理根源,並提出三大溫暖實用的引導方式,幫助員工在信任中重建自我。你願意聽,就是他們勇敢的起點。
Thumbnail
2025/05/02
當你總是靠「有用」來換取認同,內心卻越來越孤單。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的故事出發,深刻揭露那些過度努力背後,其實是渴望被肯定、被看見。你值得被理解,不是因為你做得多,而是因為你就是你。
Thumbnail
2025/05/02
當你總是靠「有用」來換取認同,內心卻越來越孤單。這篇文章從一位主管的故事出發,深刻揭露那些過度努力背後,其實是渴望被肯定、被看見。你值得被理解,不是因為你做得多,而是因為你就是你。
Thumbnail
2025/05/01
在職場裡,許多人為了迎合期待,戴著「可以被接受」的面具生活。但真正的高績效團隊,不靠一致性,而是來自每個人都能做自己。主管的一句話,可能讓人選擇掩藏或綻放。你願意成為讓他脫下面具的人嗎?
Thumbnail
2025/05/01
在職場裡,許多人為了迎合期待,戴著「可以被接受」的面具生活。但真正的高績效團隊,不靠一致性,而是來自每個人都能做自己。主管的一句話,可能讓人選擇掩藏或綻放。你願意成為讓他脫下面具的人嗎?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壓抑情緒並非成熟的表現,而是一顆隱形的心理炸彈,可能轉化為身體和心理問題。憤怒是自然反應,關鍵在於合理管理與表達。透過識別情緒、設置出口、學習非暴力溝通等實用方法,可以避免情緒積累與內耗。學會處理情緒,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在職場中游刃有餘。
Thumbnail
壓抑情緒並非成熟的表現,而是一顆隱形的心理炸彈,可能轉化為身體和心理問題。憤怒是自然反應,關鍵在於合理管理與表達。透過識別情緒、設置出口、學習非暴力溝通等實用方法,可以避免情緒積累與內耗。學會處理情緒,才能保持身心健康,在職場中游刃有餘。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生氣時,內心的需求未被滿足,使我們將責任和期望轉嫁給他人。然而,責怪他人的方式只是掩蓋了我們對自己無能感和匱乏感的逃避。真正的解決之道在於正視自己的情感需求,學會自我照顧和自我負責。通過這樣的自我探索與成長,我們不僅能減少憤怒,還能建立更健康的人際關係,並找到真正的自我價值。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生氣時,通常會聯想到負面情緒,但事實上,生氣是一種自然的情感,當正確地理解和處理時,它可以成為一個有益的工具。本文將探討生氣的本質、原因,以及如何健康地處理這種情感。
Thumbnail
當我們談到生氣時,通常會聯想到負面情緒,但事實上,生氣是一種自然的情感,當正確地理解和處理時,它可以成為一個有益的工具。本文將探討生氣的本質、原因,以及如何健康地處理這種情感。
Thumbnail
壓力是人們在面對各種挑戰、壓力或困難時所感受到的身心反應。 壓力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它可以幫助我們應對緊急情況和挑戰。 然而,長期或過度的壓力可能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壓力可能來自各種因素,包括: 🥲工作壓力:工作負荷、工作壓力、時間限制等可能導致工作壓力。 🥲學業壓力:學
Thumbnail
壓力是人們在面對各種挑戰、壓力或困難時所感受到的身心反應。 壓力是一種自然的生理和心理反應,它可以幫助我們應對緊急情況和挑戰。 然而,長期或過度的壓力可能對身體和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 壓力可能來自各種因素,包括: 🥲工作壓力:工作負荷、工作壓力、時間限制等可能導致工作壓力。 🥲學業壓力:學
Thumbnail
「情緒」可以說是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的東西,高興的正向情緒時常讓我們對於生活感到滿意,然而,遇到讓我們感到生氣的事時,卻可能讓我們感到憤怒、焦慮,越想越氣,也讓生活變得烏煙障氣!
Thumbnail
「情緒」可以說是每個人與生俱來就有的東西,高興的正向情緒時常讓我們對於生活感到滿意,然而,遇到讓我們感到生氣的事時,卻可能讓我們感到憤怒、焦慮,越想越氣,也讓生活變得烏煙障氣!
Thumbnail
你也常受情緒所擾嗎?大多數的人對於情緒這個議題總是避而不談,職場上不可以展現情緒、社交場合總是需要戴上面具、甚至在家庭關係中也不可以過度展現自我,當這些情緒未能被好好抒發、聆聽時,往往容易將一個人推向負面的情況導致心理上的問題。
Thumbnail
你也常受情緒所擾嗎?大多數的人對於情緒這個議題總是避而不談,職場上不可以展現情緒、社交場合總是需要戴上面具、甚至在家庭關係中也不可以過度展現自我,當這些情緒未能被好好抒發、聆聽時,往往容易將一個人推向負面的情況導致心理上的問題。
Thumbnail
會「感覺」到有壓力,是因為事件本身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無能為力、棘手的狀況會產生壓力,但到了最後,給我們最大壓力的不是因為能力上解決不了、處理不了,而是那個「無能為力」的「感覺」。 情緒就像是心電圖,有上下的流動,才能有彈性和任性。面對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與理解。
Thumbnail
會「感覺」到有壓力,是因為事件本身超過自身的負荷能力。很多時候我們面對無能為力、棘手的狀況會產生壓力,但到了最後,給我們最大壓力的不是因為能力上解決不了、處理不了,而是那個「無能為力」的「感覺」。 情緒就像是心電圖,有上下的流動,才能有彈性和任性。面對情緒最好的辦法就是傾聽與理解。
Thumbnail
一、持續處於壓抑狀態,可能造成我們的神經崩潰 在關於壓抑的研究中,James Gross 和 Robert Levenson(1993)將其定義為:當情緒被喚起時,不做出任何表達性的舉動,克制自己釋放出表現該情緒的面部表情、行為和言語等等,以此掩藏自己此刻的情緒體驗。 除了情緒以外,我們時常壓抑的
Thumbnail
一、持續處於壓抑狀態,可能造成我們的神經崩潰 在關於壓抑的研究中,James Gross 和 Robert Levenson(1993)將其定義為:當情緒被喚起時,不做出任何表達性的舉動,克制自己釋放出表現該情緒的面部表情、行為和言語等等,以此掩藏自己此刻的情緒體驗。 除了情緒以外,我們時常壓抑的
Thumbnail
你掉入負面情緒的泥潭?你要怎樣走出來?這篇文章教你三個步驟去學會處理情緒,讓負面情緒得以緩和,不傷害自己及別人。
Thumbnail
你掉入負面情緒的泥潭?你要怎樣走出來?這篇文章教你三個步驟去學會處理情緒,讓負面情緒得以緩和,不傷害自己及別人。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好難心好累!人的情緒真的可以被管理嗎?一點也不!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反思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內化正向信念的力量,幫助自己化危機為轉機。
Thumbnail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人生好難心好累!人的情緒真的可以被管理嗎?一點也不!我們應該學習如何處理負面情緒,反思負面情緒帶來的影響和意義,內化正向信念的力量,幫助自己化危機為轉機。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