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慣化」的力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我要來大推這本書!

說真的,一開始沒打算買,後來不知道是什麼原因我買了,然後最近因為讀墨跑馬的需要,我打開來看了。

其實前面講的蠻生活化的,提到「習慣化」(habituation)這個詞。

很多人可能會把「習慣化」當作「習慣」,甚至以為就像膾炙人口的《原子習慣》裡面說的習慣是一樣的。

不,這裡說的「習慣化」是指,當你熟悉一件事、一個東西時,你開始對它的反應減弱甚至消失。就是所謂的「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

「習慣化」會怎樣?

「習慣化」會讓你不再對好事感恩,比方說,當你可以上網用公開貼文罵政府,然後什麼事都不會發生時,你就會認為這件事沒什麼。但是,在很多國家,不要說上網用公開貼文罵政府,連在路邊罵一句,可能很快就會有人來「關心」你。於是,你開始認為,你應該可以說任何你想說的話,而且,別人不可以來制止。

又例如,你習慣每天都有熱騰騰的飯菜出現在桌上,於是你不認為煮飯燒菜有什麼辛苦的,覺得「有什麼難的,就是洗洗切切炒炒啊」。於是,你就開始挑剔起每天的飯菜,甚至會說「怎麼沒有肉?」「只有兩道菜怎麼吃?」這類的話。

這樣會有什麼結果呢?

你開始挑剔老婆燒的菜,有一天,老婆氣極了離家出走,你忽然發現,「洗洗切切炒炒」好難,一樣是一塊肉,你做出來的就是「微妙的難吃」,但是你又不習慣吃外面的!

你開始發現謠言滿天飛,到處充滿了真假難辨的資訊,你開始哀嚎「政府怎麼不管」,可是當政府想管的時候,又有一些靠著散佈謠言得利的團體就會開始散佈「政府開始箝制言論」的消息,於是你也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所以,「習慣化」不只是會讓你不再對好事感恩,甚至你會不知不覺破壞起這些好事來...直到失去它的一天。

如果知道「如入芝蘭之室,久而不聞其香」還有下半句的朋友,應該就知道,「習慣化」其實還會帶來更可怕的事情,就是「如入鮑魚之肆,久而不聞其臭」,也就是,瞭解「習慣化」的力量的惡人,可以利用這個力量,讓你一步一步墮入深淵。

怎麼說呢?大概可以從兩方面來說。

第一方面是,有心的人,可以透過所謂的「虛幻真相效應 The illusory truth effect」來讓你弄假成真。

什麼是「虛幻真相效應 The illusory truth effect」呢? ​簡單來說,就是一件事,說兩次比說一次讓人容易相信,說越多次,越容易取信於人。跟這件事是不是真的,一點關係都沒有。

例如,因為貪污被起訴、被判有罪的政治人物,每次出現在公共場合總是一臉悲憤地說「司法已死」,堅稱自己是清白的,一次兩次,最後就會得到一群相信他的確沒有貪污的支持者,甚至在最後還去迎接他出獄,但是卻忽略了他從政後買的新車、新房以及忽然暴增的存款。

還有,在廣告上一直告訴你,「天然」才是最好的,「無添加」的才是最安全的,一再地重複這個廣告,於是你就相信了,卻忽略了每年有好些人因為吃了「天然」的花生而爆發嚴重過敏送醫院、號稱「無添加」的食品,其實生產過程中並沒有好好把關,並沒有比有添加的更安全。

另一方面是,當權者可以透過「一天變壞一點點」的過程,讓你不知不覺墮入極權的掌控。

一開始是審查即將出版的書,禁止某些言論被提到;

然後開始下架已經出版的書,凡是提到某些言論的都不能出現在圖書館裡;

然後是開始查禁出版那些言論的出版社、報社;

然後是禁止人民組讀書會、集會;

然後...

一開始,你沒感覺,因為你還沒有看到那些書;就算有出版社編輯抱怨,但是你可能認為他只是小題大作、或甚至是散佈謠言。

等到你愛看的書,也因為某些荒謬的原因下架時,你開始覺得不對勁,但是看看身邊,好像沒有人有意見,於是你想,會不會是自己小題大作?

等到某些出版社被查禁因而結束營業,你想反抗,但是卻不知道該怎麼做;而且,禁止集會的命令很快就下來了,所以就算想揪人也無法。

這時候,你要怎麼辦呢?

要怎麼辦?我覺得很難。書裡面雖然提到了一些可行的方案,但我都覺得太難了...

「習慣化」是我們用來保護我們自己,不會造成「感知超載」(sensor overload)的措施,但是,也會讓我們在不知不覺中,對壞事習以為常。

或許,我們能做到的事是,對於那些勇於挺身而出的人,要給予掌聲,而不是賞他們巴掌。


後記:因為「虛幻真相效應 The illusory truth effect」的關係,所以闢謠的時候絕對不能重複說一次謠言,而是要直接給正確的知識。

比方說,要澄清「玉米超過12排就是基改」的謠言,就要直接說「玉米是不是基改跟有幾排無關」。

內容總結
我們為什麼對好事麻木、對壞事容忍
5
/5
avatar-img
148會員
393內容數
主要介紹關於植物的新資訊,但是也會介紹一些其他的。 版主在大學教植物生理學,也教過生物化學。 如有推薦書籍需求,請e-mail:susanyeh816@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老葉報報 的其他內容
因為個人的專業的關係,所以看到植物有關的書都會收,小說也不例外。但是,常常收了以後沒時間讀,有時也只好自嘲是「收集書」而不是「讀書」。 不過,我倒是常常藉著讀墨的馬拉松活動,打開一些平常已經「收集」,但是一直沒空看的書。有時也會有相見恨晚之嘆。 《香君》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最近在看這本書《誰製造了貧窮》 裡面提到,很多學者在解讀收入數據時,都忘了他們看到的10年前與10年後的前5%以及後5%其實已經不是同一群人,如果追蹤同一群人,會看到他們的收入與財富都愈來愈高,所以如果不是追蹤同一群人,只是看最後與最前面的5%,就批評「貧富不均」是不對的。 但是...
這本書裡面同名的短篇, 讓我想到很多小鎮在被高速公路「錯過」以後, 或是在又寬又好走的公路穿過以後, 從此就成為「路過」的一個小點,沒有人會想到要停下來看一看。 然後,這些小鎮成為無人聞問的地方, 生活機能也不便利, 最後,在少子化的浪潮下成為地圖上的地名。
因為個人的專業的關係,所以看到植物有關的書都會收,小說也不例外。但是,常常收了以後沒時間讀,有時也只好自嘲是「收集書」而不是「讀書」。 不過,我倒是常常藉著讀墨的馬拉松活動,打開一些平常已經「收集」,但是一直沒空看的書。有時也會有相見恨晚之嘆。 《香君》就是這樣的一本書。
最近在看這本書《誰製造了貧窮》 裡面提到,很多學者在解讀收入數據時,都忘了他們看到的10年前與10年後的前5%以及後5%其實已經不是同一群人,如果追蹤同一群人,會看到他們的收入與財富都愈來愈高,所以如果不是追蹤同一群人,只是看最後與最前面的5%,就批評「貧富不均」是不對的。 但是...
這本書裡面同名的短篇, 讓我想到很多小鎮在被高速公路「錯過」以後, 或是在又寬又好走的公路穿過以後, 從此就成為「路過」的一個小點,沒有人會想到要停下來看一看。 然後,這些小鎮成為無人聞問的地方, 生活機能也不便利, 最後,在少子化的浪潮下成為地圖上的地名。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幾年前看到《原子習慣》這本書,今年終於去買回來看,覺得有些方法很受用,在這裡做個重點筆記和跟大家分享。《原子習慣》主要在說明培養習慣的方法,本文將以2個部分來說明,分為《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和個人的執行感想。 Part A:《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 前言:形成習慣的基本原理 1)讓提示顯而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為什麼」要培養習慣?習慣只是手段,目的是: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培養好習慣不只一種方法,原子習慣vs彈性習慣哪個適合你? 「習慣養成需要21天」其實是一個迷思,而原子習慣提出的概念,幫助許多人真正提升習慣養成的成功率 凡靠意志力的,必定會失敗,要讓習慣簡單
Thumbnail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可能思考著要建立或重新培養的習慣,然而,要如何確保這些良好習慣能夠輕鬆被持續下去呢?《原子習慣》想必是習慣養成領域的經典之作!為了保持好習慣,需要在執行習慣時增加大腦的正面感受與立即的滿足感,這篇文章介紹了5種可以幫助你改變對新習慣的心理感受的細節。
Thumbnail
所謂工欲善其事,預先利其器,此書屬於工具書,是一本幫助人們建立好習慣,擺脫壞習慣的強大工具,首先提到習慣的重要性,在提到一些盲點,最後提出一個框架,根據框架每個部分去各個擊破,提出培養好習慣,擺脫壞習慣的方法,最後還有重點整理,非常方便使用
Thumbnail
如果覺得建立好習慣或戒掉壞習慣很難,問題不在你,而在於你的系統~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有哪些好用的方法吧!
Thumbnail
培養習慣只能依靠意志力?還是有其他撇步可以輕鬆做到? 一起看看《原子習慣》中的「習慣堆疊法」吧!
你的財產、知識、體態與環境,都是你的財務習慣、學習習慣、飲食運動習慣與整理習慣帶來的「滯後指標」。 給你的習慣一個存在世上的時間與空間,只要重複的次數夠多,它就會慢慢成長與茁壯。行為是人與環境的函數,自律與成功者擅長的是建構生活,不須展現克制力&減少觸發惡習機制。
Thumbnail
職場上,善用習慣的力量持續增值,本書分享習慣養成知識:心態的建立、瞭解大腦、打造習慣的祕訣。
Thumbnail
幾年前看到《原子習慣》這本書,今年終於去買回來看,覺得有些方法很受用,在這裡做個重點筆記和跟大家分享。《原子習慣》主要在說明培養習慣的方法,本文將以2個部分來說明,分為《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和個人的執行感想。 Part A:《原子習慣》之重點概要 前言:形成習慣的基本原理 1)讓提示顯而
Thumbnail
我們常常會自然而然地去做一些事,也常聽到跟「習慣」相關的句子,例如:習慣成自然、習慣就好、你這個壞習慣要改掉…等。查閱字典對「習慣」的解釋是:「長期養成,一時不容易改變的行為模式或地方風尚。」而在網路書店查詢跟「習慣」相關的書名,竟有數百本之多,包括全球銷售超過1500萬本以上的《原子習慣》,可見習
Thumbnail
「為什麼」要培養習慣?習慣只是手段,目的是:我們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 培養好習慣不只一種方法,原子習慣vs彈性習慣哪個適合你? 「習慣養成需要21天」其實是一個迷思,而原子習慣提出的概念,幫助許多人真正提升習慣養成的成功率 凡靠意志力的,必定會失敗,要讓習慣簡單
Thumbnail
新的一年開始,我們可能思考著要建立或重新培養的習慣,然而,要如何確保這些良好習慣能夠輕鬆被持續下去呢?《原子習慣》想必是習慣養成領域的經典之作!為了保持好習慣,需要在執行習慣時增加大腦的正面感受與立即的滿足感,這篇文章介紹了5種可以幫助你改變對新習慣的心理感受的細節。
Thumbnail
所謂工欲善其事,預先利其器,此書屬於工具書,是一本幫助人們建立好習慣,擺脫壞習慣的強大工具,首先提到習慣的重要性,在提到一些盲點,最後提出一個框架,根據框架每個部分去各個擊破,提出培養好習慣,擺脫壞習慣的方法,最後還有重點整理,非常方便使用
Thumbnail
如果覺得建立好習慣或戒掉壞習慣很難,問題不在你,而在於你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