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新創企業該如何為『業務人員』設計薪資架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薪資結構的終極難題:高底薪 vs. 高獎金?


「要給業務人員高底薪,還是高獎金?」這個問題,幾乎是所有新創企業在建立業務團隊時都會面臨的選擇。


有些老闆認為「高底薪能留住人,讓業務專心在業務本質」,但也有人主張「高獎金才能驅動業績,讓業務發揮極致潛力」。更有老闆直接問:「可不可以兩者兼得?」


然而,現實世界很殘酷——你沒辦法同時給一個業務「超高底薪」又「超高獎金」,因為這樣的結構對新創來說成本難以負擔,也容易讓薪酬設計變得無法平衡。


而且,真正影響業務人員留任與績效的關鍵,並不是「底薪 vs. 獎金」這種二元選擇,而是「你的企業,究竟想吸引什麼樣的業務?」


薪資制度的設計,本質上是在定義「企業希望吸引什麼類型的人才」,以及「希望這些人才做出什麼樣的行為」。


所以,與其單純糾結底薪與獎金的比例,不如從更根本的角度思考:「你的企業,處於哪個階段?你的業務人員,應該扮演什麼角色?你希望他們做哪些行為?」


業務薪資與企業成長階段的匹配


薪資架構不能脫離企業的現實,特別是對新創企業來說,每個階段的需求都不一樣,因此「標準化薪資方案」根本無法適用所有情境。


我們可以將新創企業的成長歷程拆分為三個主要階段,並探討每個階段適合的業務薪資模式:


1. 創業草創期:極限求生、開拓市場


在企業剛成立的時候,最關鍵的問題是:如何找到第一批願意買單的客戶?


這時候,業務的主要工作是市場開發,需要一群「獵人型(Hunter)」的業務人員來積極開發陌生市場,找出最適合企業的客戶群。這些業務不怕拒絕,願意不斷嘗試、碰壁,最終找到市場突破點。


在這個階段,企業通常沒有太多資源去提供高額底薪,但又需要業務拚命衝刺,因此最合理的薪資結構會是:

低底薪 + 高獎金(底薪佔 30%,獎金佔 70%)

業績導向的績效獎金(簽約數量、營收提成)

短期衝刺獎勵機制(三個月內達標額外獎勵)

股權或分潤計劃(用部分公司股份吸引核心業務)


這樣的設計,能夠吸引那些對金錢有強烈動機的業務人才,他們會願意拚業績,因為每一張訂單都會大幅影響他們的收入。


⚠️ 潛在風險

這類業務人員忠誠度較低,對於沒有高獎金的環境不會久留。而且,如果業務壓力過大,可能會導致一些人鋌而走險,甚至出現不當銷售行為,影響公司聲譽。


2. 成長期:業務優化、強化品牌


當企業進入成長期,開始擁有穩定的客戶流量,業務的主要任務不再只是開發,而是優化銷售流程,提高客戶終身價值(LTV)。這時,企業需要「農夫型(Farmer)」的業務來深耕客戶關係,提升品牌信任感,進而提高回購率和轉介紹率。


在這個階段,適合的薪資結構會是:

適合的薪資策略:

中等底薪 + 穩定獎金(底薪佔 50-60%,獎金佔 40-50%)

客戶滿意度或回購率獎金(維繫客戶達 6 個月以上有額外獎勵)

交叉銷售/升級銷售獎勵(客戶升級產品或購買其他服務可獲得提成)

團隊獎勵制度(透過團隊整體業績來提升薪酬穩定性)


這樣的薪資架構,能夠確保業務不會為了短期業績而犧牲客戶關係,讓整體銷售更穩定。


⚠️ 潛在風險

過高的底薪可能導致業務失去積極度,而如果獎金設計不夠吸引人,可能會讓業績增長陷入瓶頸。


3. 成熟期:提升效率、客戶深耕


當企業發展到成熟期,品牌已經有足夠的市場知名度,業務的工作將更偏向於客戶經營與產品升級銷售,這時候的薪資設計可以更傾向穩定性。

適合的薪資策略:

高底薪 + 低獎金(底薪佔 70-80%,獎金佔 20-30%)

長期績效獎勵(如年度業績達標獎勵、長期服務獎金)

產品專業度獎勵(通過專業認證或產品知識測驗可獲額外獎金)


⚠️ 潛在風險

過高的底薪可能會降低業務的主動性,因此仍需搭配績效考核機制,確保業務維持一定的動力。


薪資不只是「數字」,而是企業文化的體現


在設計業務薪資時,很多企業容易陷入一個誤區:只關心薪資的數字,而忽略薪資與企業文化的關聯性


如果你的企業是一家以衝刺為主的高成長型新創,那麼高獎金模式能夠吸引到最積極的人才。

如果你的企業強調長期穩定、品牌價值,那麼更高的底薪與客戶經營獎勵會更適合。


薪資結構決定了「你能吸引什麼樣的人」,而這些人,最終將決定你的企業能走多遠。


薪資結構設計是一種選擇,而非對錯


老實說,沒有完美的薪資方案,只有最適合企業階段與目標的薪資設計。

「薪資不只是開支,而是一種策略,透過薪資設計,你在定義企業未來的方向。」


#顧問服務洽談連繫信箱 hrfriday123@gmail.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是否曾經像我一樣,長期在工作中、專業領域,甚至日常生活中,懷疑自己不配擁有現在的成績?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害怕被他人發現自己「其實沒那麼厲害」? 這種難以言喻的焦慮與不安,曾讓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甚至開始害怕新的機會與挑戰。
🔥 面試成功關鍵,就在最後一問! 🔥 別讓「你有問題要問嗎?」這句話成為你的 扣分陷阱!這篇文章教你避開 5 類笨提問,並提供 高分關鍵問法,讓面試官對你印象深刻、提高錄取機率!📈 立即收藏,讓你的面試更有競爭力! #面試技巧 #職場攻略 #求職必看
本文以「英雄之旅」框架解析人資工作者的職涯成長歷程,將 HR 的挑戰比喻為史詩級冒險。從初入行的迷惘,到遭遇組織變革的召喚,再到面對阻力與突破瓶頸,HR 必須培養戰略思維,找到盟友,克服敵人,最終成為組織變革的推動者。
主管對員工大聲說話是否構成霸凌?本文探討主管言語霸凌的界線,並提出「霸凌333要件」:三個月內,三人同步證詞,三個不同事件,作為判斷依據。作者建議主管避免大聲斥責,改進溝通方式,並於2025/02/14線上課程分享實戰技巧。
人際關係不該是刻意「經營」,而是自然的「連結」。真正穩固的人脈來自長期的信任、價值交換,而非短期的請客送禮。我的KPI不是有多少人認識我,而是我認識的人彼此是否有價值連結。此外,懂得「成功麻煩別人」,反而能強化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是,提升自身價值,自然會吸引對的人。
這篇文章針對機器人供應鏈圖表,從求職者角度出發,分析其價值與意義,並提供如何善用圖表資訊進行職涯規劃、企業選擇及面試準備等建議。文章涵蓋產業趨勢、技能匹配、目標企業研究、面試技巧等面向,並鼓勵求職者結合個人興趣與產業熱點,克服進入高科技產業的挑戰。
你是否曾經像我一樣,長期在工作中、專業領域,甚至日常生活中,懷疑自己不配擁有現在的成績? 總覺得自己不夠好,害怕被他人發現自己「其實沒那麼厲害」? 這種難以言喻的焦慮與不安,曾讓我懷疑自己是否真的有能力,甚至開始害怕新的機會與挑戰。
🔥 面試成功關鍵,就在最後一問! 🔥 別讓「你有問題要問嗎?」這句話成為你的 扣分陷阱!這篇文章教你避開 5 類笨提問,並提供 高分關鍵問法,讓面試官對你印象深刻、提高錄取機率!📈 立即收藏,讓你的面試更有競爭力! #面試技巧 #職場攻略 #求職必看
本文以「英雄之旅」框架解析人資工作者的職涯成長歷程,將 HR 的挑戰比喻為史詩級冒險。從初入行的迷惘,到遭遇組織變革的召喚,再到面對阻力與突破瓶頸,HR 必須培養戰略思維,找到盟友,克服敵人,最終成為組織變革的推動者。
主管對員工大聲說話是否構成霸凌?本文探討主管言語霸凌的界線,並提出「霸凌333要件」:三個月內,三人同步證詞,三個不同事件,作為判斷依據。作者建議主管避免大聲斥責,改進溝通方式,並於2025/02/14線上課程分享實戰技巧。
人際關係不該是刻意「經營」,而是自然的「連結」。真正穩固的人脈來自長期的信任、價值交換,而非短期的請客送禮。我的KPI不是有多少人認識我,而是我認識的人彼此是否有價值連結。此外,懂得「成功麻煩別人」,反而能強化人際關係。最重要的是,提升自身價值,自然會吸引對的人。
這篇文章針對機器人供應鏈圖表,從求職者角度出發,分析其價值與意義,並提供如何善用圖表資訊進行職涯規劃、企業選擇及面試準備等建議。文章涵蓋產業趨勢、技能匹配、目標企業研究、面試技巧等面向,並鼓勵求職者結合個人興趣與產業熱點,克服進入高科技產業的挑戰。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薪資談判心法提醒:薪資是區間的概念;從短中長期來思考薪資;薪資只是其中一個思考點,不是唯一指標。在求職轉職的旅程中,三樓職涯都在這裡,陪伴你走過每一步。
Thumbnail
每個人都可能面臨這樣的職業選擇:一份薪水很高但並不喜歡的工作,和一份薪水低但自己熱愛的工作。這樣的兩難抉擇該如何做出?我們來一起探討這個問題,並且看看該如何做出明智的決定。
Thumbnail
薪資談判是職場上每個人都會面臨的挑戰。如何在談判中不卑不亢,談到理想的薪資,是一門需要技巧和策略的藝術。本文將以輕鬆的方式,通過具體的案例和實用的方法,幫助你在薪資談判中取得成功。不論你是職場新人還是有經驗的老手,這些建議都能讓你在薪資談判中游刃有餘。
Thumbnail
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成長空間、薪資高低、穩不穩定,這些無法全拿的條件,你會怎麼排序呢? 給薪高於行情,但是經營眼光不夠長遠的老闆;或是薪資僅在行情水平,不過經營者具備長線思維,你如何選擇? 或是能學習到新技術,但是薪資不高;以及技能要求低,且薪資略高水平,你又會如何選擇?
Thumbnail
薪酬管理在企業的成功中起著關鍵作用,它不僅能吸引優秀人才,還能激勵員工的表現。本文將揭示成功企業如何運用關鍵策略來合理設計薪資體系,帶給你一場關於薪資管理的魔法秀。
Thumbnail
有網友在D card上自述目前已在工廠工作一年多,薪水是月薪制,月領3萬1,其中的薪資明細包含了底薪2萬4,以及全勤獎金、上機津貼及伙食補助等。 今年旺季經常加班,拿到加班費後,才發現和自己預期的不一樣,詢問公司會計後,卻回應公司採用的計算方式是以「基本薪資24000元/30天/8小時」,相當於每
Thumbnail
許多人在應徵工作時,時常發現提出的薪資要求並不能被很好的滿足。這篇文章指出了很多影響薪資的因素,也提供了一些談薪水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向HR談薪水的相關策略,包括合理的薪資漲幅、與HR提出合理的漲幅以及大幅度成長所需的證明等。作者是一位獵頭顧問 Serene,豐富的招募經驗和職涯發展建議使得本文變得尤為重要。
Thumbnail
身為一個小資女,一日之始在於起床。 每天早上起床,最先面對的就是被陽光曝曬的空間場景。 如何用既懶散又不失優雅的姿態完美的伸個懶腰後踮腳下床,著實是門學問。 重點不在於自己那一席披頭散髮,也不是因為打呵欠而扭曲的容顏。 而是在於陽光滲進空間的角度與濃度。 不能太多,直接曝曬像吸血鬼一樣花容
Thumbnail
嘿,各位職場菁英和打拼族們!今天我們要來聊一個超級敏感又容易引起爭議的話題:薪水到底能不能真實反映一個人的工作價值啊?這個問題可讓不少人糾結了!有人說「高薪才是王道」,也有人說「錢多事少離家近」才是人生勝利組。但是,真的是這樣嗎?讓我們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Thumbnail
薪資談判心法提醒:薪資是區間的概念;從短中長期來思考薪資;薪資只是其中一個思考點,不是唯一指標。在求職轉職的旅程中,三樓職涯都在這裡,陪伴你走過每一步。
Thumbnail
每個人都可能面臨這樣的職業選擇:一份薪水很高但並不喜歡的工作,和一份薪水低但自己熱愛的工作。這樣的兩難抉擇該如何做出?我們來一起探討這個問題,並且看看該如何做出明智的決定。
Thumbnail
薪資談判是職場上每個人都會面臨的挑戰。如何在談判中不卑不亢,談到理想的薪資,是一門需要技巧和策略的藝術。本文將以輕鬆的方式,通過具體的案例和實用的方法,幫助你在薪資談判中取得成功。不論你是職場新人還是有經驗的老手,這些建議都能讓你在薪資談判中游刃有餘。
Thumbnail
在選擇工作的時候,成長空間、薪資高低、穩不穩定,這些無法全拿的條件,你會怎麼排序呢? 給薪高於行情,但是經營眼光不夠長遠的老闆;或是薪資僅在行情水平,不過經營者具備長線思維,你如何選擇? 或是能學習到新技術,但是薪資不高;以及技能要求低,且薪資略高水平,你又會如何選擇?
Thumbnail
薪酬管理在企業的成功中起著關鍵作用,它不僅能吸引優秀人才,還能激勵員工的表現。本文將揭示成功企業如何運用關鍵策略來合理設計薪資體系,帶給你一場關於薪資管理的魔法秀。
Thumbnail
有網友在D card上自述目前已在工廠工作一年多,薪水是月薪制,月領3萬1,其中的薪資明細包含了底薪2萬4,以及全勤獎金、上機津貼及伙食補助等。 今年旺季經常加班,拿到加班費後,才發現和自己預期的不一樣,詢問公司會計後,卻回應公司採用的計算方式是以「基本薪資24000元/30天/8小時」,相當於每
Thumbnail
許多人在應徵工作時,時常發現提出的薪資要求並不能被很好的滿足。這篇文章指出了很多影響薪資的因素,也提供了一些談薪水的方法。
Thumbnail
這篇文章介紹瞭如何向HR談薪水的相關策略,包括合理的薪資漲幅、與HR提出合理的漲幅以及大幅度成長所需的證明等。作者是一位獵頭顧問 Serene,豐富的招募經驗和職涯發展建議使得本文變得尤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