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身體的鬱》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raw-image

《解身體的鬱》

📖書籍簡介:(節錄自博客來網路書店)

  《養氣》+《養心》暢銷作者 高堯楷中西醫師 專文推薦

  【向中醫問道,看見病痛的背後】

  情緒是身體裡的困獸,悲哀愁憂令五臟六腑皆搖。

  悲傷、憤怒、壓力、執著性格都可能讓你生病,

  東漢張仲景所著中醫內科學經典《傷寒雜病論》中,

  早有理法方藥記載。

 【向中醫問道,看見病痛的背後】

  作者是研究傷寒論的當代泰斗,

  以其五十多年的臨床實證,提供具體因應之道,如:

  意守丹田法、意守物外法、腹式呼吸法、體呼吸法、

  入靜法、吞津法、穴區拍打、搓八膠法與各種食療方,

  用全面的角度助你學會與情緒相處。

  要驅逐頑強的疾病與痛苦,

  必須先處理盤旋不去的情志糾結。

  【人有五臟化五氣,以生喜怒悲憂恐】

  情緒是頭腦、神經和每一個細胞之間的連結,影響著全身的運作。心理壓力會透過交感與副交感神經系統,影響人體的免疫系統、內分泌系統、內臟系統,以及肌肉骨骼系統。任何一種情緒,都會導致細胞、內臟、血管、內分泌、免疫機能等人體活動發生變化。

  【怒則氣上,恐則氣下,勞則氣亂,驚則氣耗,思則氣結】

  擁有情緒是人的本性,也是值得慶幸的事,但負面情緒的累積則是另一回事。過去我們經歷過痛苦和創傷,會轉化成不明所以的病痛,折磨著身體。真正需要調整的並非生理狀態,而是自己面對情緒的處理能力。

  【該治療的,也許不是身體,而是情緒】

  想從各種痛苦束縛中解放自己,只有面對情緒,看到它、接納它,把過去的結,一層一層打開,才有機會改善莫名疼痛與難癒痼疾。病隨心轉,答案就在這本書裡。

  *本書原書名 《病由心生》

raw-image

📝這本書是在圖書館找書的時候無意間看見的,被書名吸引翻閱,然後到博客來看以上的簡介,就借回家閱讀了。

raw-image

我個人喜歡作者的敘述方式,而且還有案例故事,雖然有些觀點或許不是完全沒有疑慮,但瑕不掩瑜,參考和閱讀的價值還是很高,尤其書籍末第12章「排憂解鬱,向中醫問道」的內容很豐富,是教導靜心方法、身體運動,還有調控情緒的食療食譜,可以當作工具書來使用,我自己就筆記了一些資料,需要的時候可以直接去圖書館翻閱😆。

raw-image

作者提到的,身體和情緒相互影響,情緒影響身體健康,身體健康同樣影響情緒,所以同樣重要,也同樣可以相互配合治療,我很認同,也親身體會過。

raw-image

就像作者在書籍前言說的:「心要靜,身要動,營養均衡不過剩;心靜則身安,身安則體健,心安體健則百病少生。」,照顧身體和情緒,是需要同時進行的功課啊。

raw-image

📔解身體的鬱

《郝万山说健康II:不生气就不生病 》

✍️作者:郝萬山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沐光

出版日期:2022/02/20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Shu nian 舒年書黏的沙龍
49會員
464內容數
☘️閱讀記錄📖、喜歡的書籍📚、偶爾出現生活吃喝☕️、人生感受也有一些🗓。
2025/04/28
《越讀者》 ✍🏼作者:郝明義 🎨繪者:張妙如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17/08/30 📖書籍內容簡介(摘錄自書背封面): 閱讀,是在密林裡尋找一片樹葉。   閱讀,是深夜裡孤獨地攀登七道階梯。   閱讀,是駕駛插翼跑車,跨越夢想的界限
Thumbnail
2025/04/28
《越讀者》 ✍🏼作者:郝明義 🎨繪者:張妙如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網路與書出版 出版日期:2017/08/30 📖書籍內容簡介(摘錄自書背封面): 閱讀,是在密林裡尋找一片樹葉。   閱讀,是深夜裡孤獨地攀登七道階梯。   閱讀,是駕駛插翼跑車,跨越夢想的界限
Thumbnail
2025/04/25
2025/04/25 幾年前,爸爸把我放在老家的舊書給清光了,又是在沒有通知我的情況下做的,當時我的難過心痛一直延續到現在,想到我的父母親從我幼時就是這樣,完全不會尊重我的意願,隨意翻閱我的日記書信、丟棄我的物品,就如同他們從來也沒有在乎過我的感受一般。我高中畢業就離家生活,二十出頭就結婚,似
Thumbnail
2025/04/25
2025/04/25 幾年前,爸爸把我放在老家的舊書給清光了,又是在沒有通知我的情況下做的,當時我的難過心痛一直延續到現在,想到我的父母親從我幼時就是這樣,完全不會尊重我的意願,隨意翻閱我的日記書信、丟棄我的物品,就如同他們從來也沒有在乎過我的感受一般。我高中畢業就離家生活,二十出頭就結婚,似
Thumbnail
2025/04/24
《宙的暖心料理 宙ごはん》 ✍🏼作者:町田苑香 譯者:王蘊潔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bookspring.tw 出版日期:2024/04/15 📖書籍簡介(摘錄自書背封面): 宙有兩個母親。   一個是生下她的花野,一個是撫養她的風海。對年幼的宙來
Thumbnail
2025/04/24
《宙的暖心料理 宙ごはん》 ✍🏼作者:町田苑香 譯者:王蘊潔 語言:繁體中文 📚出版社:春天出版社 @bookspring.tw 出版日期:2024/04/15 📖書籍簡介(摘錄自書背封面): 宙有兩個母親。   一個是生下她的花野,一個是撫養她的風海。對年幼的宙來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在小小的租屋房間裡,透過蝦皮購物平臺採購各種黏土、模型、美甲材料等創作素材,打造專屬黏土小宇宙的療癒過程。文中分享多個蝦皮挖寶地圖,並推薦蝦皮分潤計畫。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小蝸和小豬因購物習慣不同常起衝突,直到發現蝦皮分潤計畫,讓小豬的購物愛好產生價值,也讓小蝸開始欣賞另一半的興趣。想增加收入或改善伴侶間的購物觀念差異?讓蝦皮分潤計畫成為你們的神隊友吧!
Thumbnail
很多身體的病症其實都源自於不舒服的心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醫師的配方,而是好好觀照自己的那顆心。
Thumbnail
很多身體的病症其實都源自於不舒服的心理,有時候我們需要的不一定是醫師的配方,而是好好觀照自己的那顆心。
Thumbnail
探索心靈深處,了解情緒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從中醫五行理論深入洞悉情緒與五臟的關聯,並掌握食療與針灸的平衡秘訣。學習撰寫情緒日記,提升自我覺察,透過情緒智力(EQ)的養成,開啟自我成長的無限可能。本系列文章將引領您一步步釋放情緒壓力,培養豐富的內在生活,實現身心和諧
Thumbnail
探索心靈深處,了解情緒對身心健康的影響。從中醫五行理論深入洞悉情緒與五臟的關聯,並掌握食療與針灸的平衡秘訣。學習撰寫情緒日記,提升自我覺察,透過情緒智力(EQ)的養成,開啟自我成長的無限可能。本系列文章將引領您一步步釋放情緒壓力,培養豐富的內在生活,實現身心和諧
Thumbnail
《解身體的鬱》 📖書籍簡介:   《養氣》+《養心》暢銷作者 高堯楷中西醫師 專文推薦   【向中醫問道,看見病痛的背後】   情緒是身體裡的困獸,悲哀愁憂令五臟六腑皆搖。   悲傷、憤怒、壓力、執著性格都可能讓你生病,   東漢張仲景所著中醫內科學經典《傷寒雜病論》中,   早有
Thumbnail
《解身體的鬱》 📖書籍簡介:   《養氣》+《養心》暢銷作者 高堯楷中西醫師 專文推薦   【向中醫問道,看見病痛的背後】   情緒是身體裡的困獸,悲哀愁憂令五臟六腑皆搖。   悲傷、憤怒、壓力、執著性格都可能讓你生病,   東漢張仲景所著中醫內科學經典《傷寒雜病論》中,   早有
Thumbnail
現代人的生活無處不是壓力,過剩的壓力讓我們心智淤塞汙濁,情緒長期處於緊繃狀態,無法放鬆。當壓力來源無法得到釋放時,內心的憤怒、焦慮、沮喪、情緒隨之而來。
Thumbnail
現代人的生活無處不是壓力,過剩的壓力讓我們心智淤塞汙濁,情緒長期處於緊繃狀態,無法放鬆。當壓力來源無法得到釋放時,內心的憤怒、焦慮、沮喪、情緒隨之而來。
Thumbnail
🍁秋日蕭瑟🍁持香排憂 入秋後,您感覺到自己似乎有好多情緒需要梳理消化了嗎?秋天不只是養肺的季節,更是情緒排毒的好時機,且聽芳療師媽媽與您聊聊植物能量如何陪伴我們排憂與強化呼吸道健康~
Thumbnail
🍁秋日蕭瑟🍁持香排憂 入秋後,您感覺到自己似乎有好多情緒需要梳理消化了嗎?秋天不只是養肺的季節,更是情緒排毒的好時機,且聽芳療師媽媽與您聊聊植物能量如何陪伴我們排憂與強化呼吸道健康~
Thumbnail
我們可以觀察身邊的親人朋友,會發現保持樂觀的人,大部份都處於正面的情緒之中,在面臨困難和挫折的挑戰時,多半會選擇面對與解決問題…
Thumbnail
我們可以觀察身邊的親人朋友,會發現保持樂觀的人,大部份都處於正面的情緒之中,在面臨困難和挫折的挑戰時,多半會選擇面對與解決問題…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生活中的壓力與困頓,常常會讓我們陷入一陣慌亂的焦慮或憂鬱。正念靜心與正念生活,作為一種治療,也是情緒教育的一環。情緒教育的重點在於透過情緒理解與建構自我,而不只是停留在表淺的情緒管理。情緒越痛苦,越需要我們自己的自我憐憫與關懷。
Thumbnail
(作者:精神科專科醫師 簡婉曦) 生活中的壓力與困頓,常常會讓我們陷入一陣慌亂的焦慮或憂鬱。正念靜心與正念生活,作為一種治療,也是情緒教育的一環。情緒教育的重點在於透過情緒理解與建構自我,而不只是停留在表淺的情緒管理。情緒越痛苦,越需要我們自己的自我憐憫與關懷。
Thumbnail
我們的身邊總有幾位每天充滿正能量的朋友,似乎從來不會在其他人面前表現出負面情緒。 而他們會是團體中耀眼的一群人---  因為沒有人不喜歡總是帶著笑臉的溫暖小太陽。 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天生如此,可以透過後天努力, 利用「天然植物療法」搭配「心理諮詢」和「飲食營養均衡」的調適,加上「冥想」和「腹式
Thumbnail
我們的身邊總有幾位每天充滿正能量的朋友,似乎從來不會在其他人面前表現出負面情緒。 而他們會是團體中耀眼的一群人---  因為沒有人不喜歡總是帶著笑臉的溫暖小太陽。 但是,如果我們不是天生如此,可以透過後天努力, 利用「天然植物療法」搭配「心理諮詢」和「飲食營養均衡」的調適,加上「冥想」和「腹式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